文狐网

诗歌

首页 > 书城 > 诗歌

小象诗集

作者:向春宇      阅读:43484      更新:2024-05-12

 

前言

 

       诗歌于我,结缘于幼时。

       诗,让我的思想插上了翅膀;诗,让我的灵魂得到了升华。

       为什么作诗?

       当然首先是源自我内心的需要。生活不应该只有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那些时刻跳跃在我的脑海里的那些鲜活的意象,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我,我没有办法不把它们刻录下来。它们为我的人生增色,它们为我的生活添彩,为我带来有诗意的生活。

       其次是源于社会的需要。时代需要歌者,需要有人鼓和呼;社会需要传递正能量,需要有种东西对人们进行精神的提升。诗歌就是一种高雅的东西,它可以以 “雅”的形式来占领人们精神的高地。

       再次是我们中华文明延续的需要。诗歌是我们中华文化的重要瑰宝,我们不仅要传承,还要光大。这就需要要一大批人来做这项工作,我就是一位在做文化传承事业的志愿者。

       作什么样的诗?

       众所周知,只有达到“内涵美”、“意境美”、“音韵美”三美和谐统一的诗,才是好诗。而当今诗坛流行的大多缺少内涵,只写风花雪月,只写“小我”、“自我”。从诗歌里,看不到时代的痕迹。只注重“意境美”,大家都挖空心思地去创造意境了。

       当然,我也很看重“意境美”。诗歌只有好的意境,才能给人以想象,才能浪漫,才能唯美,才能“雅”得起来,才能让诗立于高山之巅。

       但我认为,“内涵美”才是核心。

       唐朝的白居易,响亮地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就是要求诗人对时代关注,对现实社会关切,有一种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而我们当代诗人,很多就没有牢记这一点。

       因而,我独自坚守“为时而作”。

       于是,在我的诗歌里,我写了大量的“为时而作”的“颂诗”和“应征诗”(要求是100行左右的长诗),且以诗人大多忌讳的“直白”方式表达,这样可以直抒胸臆。做一个时代的歌者,没有必要隐藏。

       我是诗者,也是歌者。

       我既会听从于我的内心,更会听从于我处的时代。

       另外,目前的诗,大多缺少外在的音韵美。诗歌不仅是用来“吟”的,还是可以通过谱曲用来“唱”的,所以古诗词里面一定讲究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唱起来娓娓动听。而现在流行的诗都不讲究押韵了,要么故意显得高深莫测,晦涩难懂;要么庸俗无聊,将口水堆砌排列,因而读起来特别别扭。

       正因为国家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国家教育部和中华诗词学会“中华诗词新韵研究”课题组,于二0一八年三月共同推出了“中华通韵(十六韵)”,要求全国推广。

       我有责任做一个推广者。

       所以,我的诗,大多选择了押韵。

       为什么出诗集?

       近来,有亲友经常找我索诗,我只有通过网络发之,很感不适。况我近几年的诗作有几百篇之多,也需要整理。出本个人专辑,既是一种自我激励,自我成就的展示,又便于翻阅保管,何乐而不为?

 小象

 2019.7.16

 

序一

 

       捧读向春宇的诗集,很能为她那颗真诚、赤热的诗人之心所感动;她对国家、土地、人民乃至于名山胜景,除了热烈的爱和歌颂,也寄托了她的梦想和盼望。可以说,没有这颗赤子之心,诗集将大大减色。

       说到歌颂,很多人的诗仅止于空泛的呐喊,歌在何处,颂在何方?读来读去,调子千篇一律,写不出具有血肉的形象。在《北京,请听我说》这首诗里,作者以梦境衬托对北京的神往,这是一个很有发挥的切入点。虽说梦本身是虚幻的,但梦中所见却又是实实在在的地貌,这是以虚写实的手法。原来在作者的梦境中,是想把自己化作一片彩虹,把北京的天空扮靓,却没想到北京“早已蓝天绽放”,这样的开场白很吸睛,而且非常切题。跟着,作者又化为一缕清风溜进皇城,碧瓦红墙依然英姿挺拔。从蓝天到皇城,写出北京的宏伟庄严的气派,而这正是北京的骄傲。但仅仅是这样,还不足以表现北京的味道。于是作者把视线拉近,带我们到“前门”,大碗茶、冰糖葫芦、杏仁儿豆腐、北京大鼓、梅派京戏等,这些京味十足的北京特色,是皇城底下的生活场景。如此,整个北京的缩影都在作者笔下重现了。作者也忘不了加上一笔,她登上长城,让我们跟她一道深切的感受“今日的中国力量”。

       这首诗吸引人的地方,不在于景色的铺排,而是虚与实之间的渗透和交集,也开拓了诗歌的境界,是一首难得的好诗。

       旅游诗占了相当的篇幅,作者的足迹除了神州的大江南北,也踏出了国门,布拉格、马来西亚、香港等都留下她的足迹。这些旅游诗,不是风景记录片或为景造文,总是寄托着作者的情感。不管是对过去还是现在,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从景物中思考,从人文环境或经典故事中思考,因而,景物不是单独存在的,乃经过作者的美工之后呈现出来的风貌,具有人文色彩和性格,但不是每一首都是成功之作。如《走进大马》这一首,作者用的是全景全观照的写法,给人一种匆忙上阵的感觉。大马(西马)的面积跟台湾省差不多,作者在16行诗里写了马六甲、吉隆坡、云顶,都无法写出各个地方的特点。每一个地方其实都有很丰富的地貌和风土人情、特产,企图用16行来表现是力不从心的,只能说是走马看花。

       相比之下,写本国的风景精彩得多,可见作者的感情之所在。

       爱情诗篇里的诗,也是本诗集的重头戏。作者并不是那种多愁善感的诗人,她的感情的挥发方式是深沉而有所沉淀,不像一些悲秋的诗,无端无绪的概念。《梦见家家》一诗便集中反映作者的情感。清明梦家家,梦的是“半夜为我温奶/为我手撕牛肉”的温馨场面,摇篮曲变成了梦香。而今,只能隔着一座坟茔,把无限的思念寄托在文字里,思念之深、之切令人倍觉神伤。我们通过文字的描绘,仿佛见到家家的身影。

      《牧童的短笛在吹响》读来有如聆听一首轻快的曲子,作者擅用重叠词,“芳草萋萋,碧水绿绿、白云悠悠、鱼群团团,蛙声阵阵、晚风徐徐,炊烟袅袅”,和谐而散溢着音乐节拍,使到整首诗在牧童的短笛的伴奏下充满青春朝气。虽然也有乡愁,也掩不住喜悦的气息。

     《励志诗篇》和《说理诗篇》可归入哲理诗,但写得比较平实,没有什么火花。

      《咏怀诗篇》中,《月儿别撩起你的面纱》、《月光带走了我的思绪》、《今宵月正圆》都是写中秋的,各具特色。皓月当空,“似十八的少女/犹抱琵琶半遮面,羞羞答答”,作者大概对音乐情有独钟,写月亮当儿,依然安排了音乐节奏,读起来的感觉更清朗,印象也更深刻。“怎忍打破这氛围?/雀鸟已停枝安歇/秋夜正渐渐沉睡/月儿哟,我怎好撩起你的面纱?”宁静而充满诗意的中秋月,虽说不忍“撩起你的面纱”,实际上已把月儿的面纱撩起,这是反语,以此作为诗的结束具有一种意象延伸的意义。

      《月光带走了我的思绪》,有一种惘然若失的感觉,明明想去风景区,却因为看到新闻报道,风景区已被人头淹没,从而使“我失去了出游的勇气”,倒不如在家里“在网上看满山红叶/在屏前会漫天秋意/在桌上著春秋文章”。或许这辜负了“当秋风吹老了梧桐/当秋叶飘落了大地/当秋水共长天一色/当秋意被孤鹜挂起”的大好秋景,作者只好把自己“困”在书桌前,欣赏另类的秋的情趣。风景区的拥挤,是神州惯见的,到处都是人。浓浓的秋意在人海里浮沉。

      《今宵月正圆》是应节诗,不过作者的音乐细胞仍在发酵,最后一节诗音调高亢,“皎皎皓月/正尽情泼洒她的青光/钻窗跃户/恣意照在,做着中国梦的笑脸上”,提升诗的情操。

        由于笔者看的是诗集摘选,只能随意写点感受,我相信向春宇是有写诗的天分的,我也相信只要她继续努力,多吸收古诗的养分化为己用,会越写越好,越有精品。

 

 怀鹰(新加坡著名学者,诗人作家) 

2019.8.25

       

 

序二

 

       近几年,我在海外群里,都读过小象的诗。她的诗,有的婉转,有的直白;有的意境深远,有的哲理明晰;有的似涓涓细流,直沁心扉;有的雄浑磅礴,给人力量。

       总之,小象的诗,给人有一种立体的感觉。她的诗,似清风拂面,有别于当今诗坛。

       她的诗,全面。在小象发布的几百首诗歌中,无论是体裁还是内容,都很全面。从体裁上看,古体诗、现代诗都有;从内容上看,涉及自然界的高山流水、花鸟鱼虫,也涉及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她的诗,有内涵。看不到无病呻吟,都是“为时而作”,“有感而作”,“真情而作”,很令人走心的作品。她抒发的都是实情和真情:祖国情、故园情、山水情;爱情、亲情、友情,一览无遗。

       如“为时而作”的代表作《“中国梦”正圆》,就直接讴歌祖国情:“从太空中遥望∕一个迷人的∕蔚蓝色星球上∕有一艘“中国号”巨轮∕向着“中国梦”的方向∕乘风破浪……但巨轮上∕有一个伟大的舵手∕胸藏万里千秋∕定力坚如磐石……”诗里有一种磅礴的气势和力量,读者会被深深地感染。

       如“真情而作”的代表作《梦见阿嬷》里抒发的亲情:“又到清明∕慎思追远几多想∕梦见阿嬷∕热泪滚落几多行∕怎能忘∕……∕清风徐徐,芳草萋萋∕松间明月∕陪我把思念∕融入在这文字的作坊∕浅浅低吟,丝丝物语∕难释尽,我心底的忧伤∕阿嬷在上,清明倍思∕我把鲜花,献在您的墓旁”。整首诗真情流露,读起来令人心动也还有些伤感。

       她的诗,唯美。她的很多诗意境很高,音韵很美。如她在《爱在丽江》其中第3、4段写道:“我们来到泸沽湖边∕点燃两个人的篝火相拥紧挨∕此时映红天空的是我们的情爱∕摩梭人的走婚我们懒得去猜∕我们徜徉在丽江古城∕你给我系上了彝族的发带∕我给你把俊郎的腰刀佩戴∕几串铃铛组成我们两人的马帮向前迈”。情景高度融合,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和联想。

       她的诗,体现出诗人作为旅者的旷达和开阔。她到过世界上很多地方,写下了大量游记诗篇。如她在《寻梦法兰克福》里第1、2段写道:“从小就翻着《少年问题的烦恼》∕还整天怀揣着《安妮日记》∕那时虽没有完全读懂∕但却已把文学的梦想开启……∕多少次梦想要到文豪的摇篮看看∕今次终于来到歌德的故里∕法兰克福的天空是那么蔚蓝∕美茵河的水氤弥漫着大师的气息……” 第4段又写道:“我原以为法兰克福就只有文学∕身在其中才知道……∕满街清冽的啤酒让我也带上了醉意”。 她的嗅觉很灵敏,视野很独道。

       她的诗,体现出她作为诗人的责任和担当。诗人眼里,不仅有诗与远方,更有国家和民族。如她写的《漫话七十年》、《向天再借三十年》等颂诗,每一篇可以说都是热情洋溢、奔放,饱含着对国家和民族深深的爱和责任,让读者读后会产生强烈的共鸣。

当然,从她的众多的应征诗里,读者还可以了解到许多地方的风土人情、人文状况,以及诗人的感触点,有很好地的通读性和教育意义。

       读其诗,能感受到洋溢于作品之中的真善美,抒情言志,怡己怡人。

       读其诗,也如见其人。在小象的自我励志诗里,已将其志向、人品、诗品展露无遗。

       诗人小象,既是一位性情中人,感情丰富而细腻,犹如在水一方的佳人;又更是一位有气魄,敢担当的女中豪杰。她可以说是罕见的“颜值和内涵并存,思想和高度同飞”的高产女诗人。

       但愿小象的诗越写越好,给人更多地启迪和遐想。

 

老豆 (旅欧作家、著名学者)  

2019.7.20

 

小象,原名向春宇,青年女作家、诗人,教育管理哲学博士(海归),国际当代华文诗歌研究会副秘书长,香港诗人联盟理事和编委,中国诗歌网注册诗人,中国散文网名家委员会副主席,《惠州日报》特约社会评论员。有两百多首现代诗被刊发并屡获大奖,还于2020年12月5日,获香港视界·香港资讯网“国际文艺界2020年度典藏文学奖” 。并有多篇散文、小小说等发表于各文学刊物并获奖;著书有《小象诗集》、《小象评论集》、《小象话教育》等。原创渔歌剧《渔村里的故事》主创成员。2021年被确定为惠州市首批30名“青年文化英才” 和“第四届广东省德艺双馨艺术家” 中作家候选人。曾荣获“中国十佳诗人”、 “全国文艺先进工作者”、“中外诗歌散文先锋人物”、“香港诗人新秀”、“中日友好作家”等荣誉称号。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流年轻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