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非虚构

首页 > 非虚构

在德国过节

作者:魏青(德国)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1653      更新:2020-02-09

 

最好吃的粽子

 

        又到一年端午节,正当我准备满世界找粽子的时候,受到狼堡华人之家的热情邀请,在德国的耶稣升天日5月25日这一天参加了他们组织的端午节聚会。

        狼堡暨沃尔夫斯堡,德国大众汽车集团总部所在地,这里有很多中国人被派往大众工作后举家迁往,又因为大众在中国长春、上海、大连、乌鲁木齐、深圳、成都、宁波等地设有20多家工厂,被派往中国工厂工作的许多德国人与当地中国女子结缘成婚,合同结束后又举家回到德国居住,因此这里生活的许多华人与大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狼堡华人之家就是当地的一个华人的基督教会组织,他们常常聚集在一起讲经互助,每逢中国传统节庆,他们会组织聚会聚餐烧烤活动。在这个德国的耶稣升天日,正逢中国的端午节临近,他们组织了端午节聚会。这些年来作为非基督徒的我受邀参加他们的活动已有很多次了,而这一次尤其使我受益匪浅。

       当天来到位于沃尔夫斯堡市内的狼堡华人之家时,才明白原来这是一个一节多庆的活动,即耶稣升天日、端午节、父亲节,此外,这一年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500年,正所谓多节同庆。当我来到时,大家正在包粽子,华人之家事先从当地亚洲超市买来了糯米、粽子叶、豆沙馅和大枣,还有腌制好切好的猪肉块,今天的粽子分南方肉粽子和北方豆沙大枣粽子两种,女同胞们齐动手,会包的不会包的大家七手八脚,一个小时就包出了三大锅粽子,于是小火慢煮之。

       下个节目是讲座——马丁路德个人生平及思想,由狼堡华人之家组织者施先生演讲。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中的作用,宗教改革前信徒的生活,马丁路德大事记,配合着讲解,我们还观看了“马丁路德”电影片段,更加形象地了解他与教皇教宗斗争的经历,以及他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受审,在众多王公和帝国城市代表面前,他的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意志,以及面对死亡威胁坚持真理、死不悔改的勇气和决心,令人印象深刻。马丁路德的斗争最终取得了成功,从而避免了像之前无数的先烈那样被当做异端而处以极刑,也开启了宗教改革500年的历史。去年我曾走访小城Eisennach及Wartburg,马丁路德曾经隐居并翻译了圣经的地方,今天的讲座让我对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

       讲座完毕后开始聚餐,今天前来参加的人每人带来了一份自制的菜肴合成一桌盛宴,有烤鸡翅、烧排骨、炖豆腐、土豆炖鸡、蚂蚁上树、川味炒三丝、木须肉、凉粉和无数的凉拌菜,还有炸春卷,满满一桌子的各式菜肴,让我们大饱口福。出席者20多人,还有很多孩子,多数是以家庭为单位来的,新朋老友、边吃边聊、欢声笑语、其乐融融。饭毕,又为几位五月份过生日的小朋友庆贺生日,两种由参加者烤制的蛋糕端了上来,于是切蛋糕、唱生日歌,小朋友分别用中文和德语朗诵诗歌,又是一波欢声笑语。

       蛋糕吃过后端上了粽子,也是今天的重头戏,大家迫不及待地解开绳子打开粽叶,看到一个个冒着热气的新鲜粽子,我先吃了一个肉粽子,真是好吃啊,那渗透了粽叶清香的糯米,配了腌制的猪肉,吃起来醇香可口,这是家乡的味道啊。再吃一个豆沙粽子,这北方豆沙大枣粽子可是中西合璧的,豆沙是中式的,而大枣则是来自土耳其的干蜜枣,在豆沙馅中放一粒土耳其密制干枣,经慢火长时间熬煮后,那无核干枣吸收了水分蓬发起来,与周围的豆沙馅料相融合,吃起来甘甜而不腻,满口留香,妙不可言,这是我吃到的最好吃的豆沙馅粽子。

       不记得是哪一年来华人之家参加中秋节聚会,吃到了久违的月饼,中秋月圆之日在异国他乡能与一群姐妹兄弟聚集一堂,庆祝我们自己的节日,品尝月饼,让我对故乡的思念有所寄托,而那是我来德国几年中唯一的一次,令我至今难忘。旅居德国以来,每年的中秋,吃不到月饼,让我那一颗思乡的心,空对异乡明月而惆怅。每年的端午,因为吃不到家乡的粽子,使我那颗空捞捞寂寥的心,无所寄托,无所慰藉。而这一次,我终于吃上了久违的粽子,它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豆沙粽子。其实,在以往在北京吃过的各式粽子中,种类繁多、花样翻新,每年端午节的粽子市场是商家的必争之地,从北方的传统粽子,到南方的肉粽子、咸鸭蛋黄粽子,到近年来创新品种猪肉蘑菇、木耳、核桃、葡萄干、栗子、水果等等,方寸之间大有料不惊人死不休的劲头。在尝过这种种食材和口味后,并没有哪一款让我那么的留恋。而今天在德国,在狼堡的华人之家,竟然被这最普通的豆沙大枣粽子所迷住,恐怕心理的因素起了决定性作用,是心中那挥之不去的乡愁,使这粽子吃在嘴里,甜在了心头,如蜜露滋润了心田。

       狼堡华人之家的粽子让我今生难忘。

 

五一劳动节的歌声

 

       四月底五月初的北德,依然春寒料峭。

       一早就听说五一劳动节这一天在村里社区活动中心将有一个管乐队来表演。早上八点钟,不远处传来奏乐声,那是100多米以外的妮塔家,一定是乐队在她家门口开始演奏了。她是镇上合唱团的成员,在村子里也是活跃分子,每周在村里活动中心有一个“跟妮塔一起唱歌”的活动,她弹吉他带着几个人一起唱歌,这个活动已经办了几年,现如今她的队伍也从原来的三个人猛增到了15个人,今天这个奏乐活动从她家开始毫不奇怪,这会儿她一准儿跟着音乐高声歌唱呢。

       我们赶紧收拾好出门赶往社区活动中心,正走着就听到身后响起了奏乐声,回头一看,一辆敞篷农用机车正向着我们驶来,车上坐着男男女女十几个年轻人,正起劲儿地吹奏着音乐,我们停下脚步等着机车驶过来。机车在我们身边停下来,这时周围的住户也纷纷走出房子围拢过来,其中一位是村里前任村长的遗孀,村长去年10月猝然离世,据说她受到了很大的打击,70多岁的她有一段时间不能一个人呆着,因此妮塔去年秋季去希腊料理家事时,把她也带去了,多少是个陪伴。村长去世后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她,只见她身穿一件粉色的外套,脸上带有笑意,精神也不错,看来她已经走出心中的阴霾,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状态。

       这时候人们围绕在机车周围,欢喜地听着奏乐,音乐声一停,人们拍手鼓掌,然后上前与车上的乐队成员打招呼。我看到乐队成员们都身穿绿色连帽队服,很多队员还穿了保暖外套、带着帽子,今天不但气温低,而且风很大,他们一大早坐在敞篷车里在村里各处巡游演奏,好不辛苦。一位高大的男士从车上跳下来,手拿相机要给我们拍照,这时我才看清车的外延车身上挂了一圈照片,都是这支管乐队历年五一劳动节在村里演出时所拍摄的纪念照片,人们详细地翻看这些照片,回忆往年这一天的情形,发现照片中有自己身影的,惊呼着指给家人看。短暂的间歇后,队员们又都上了车,农机车继续在村里各处巡游演奏。

       我们继续向着社区活动中心走去,准备在那里迎候乐队的到来。这时活动中心外的小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一些村民,大家都穿着保暖的外衣、带着帽子。没让我们等待太久,奏着乐的农机车就再次出现了,机车停在了小广场上,然后乐队一支接一支地演奏乐曲,都是德国传统的脍炙人口的乐曲,有进行曲、有老歌曲,有的庄严、隆重,有的轻快诙谐。这时候活动中心负责人安德莉娅女士向人们分发事先印制好的歌词,人们随着音乐一起唱起来,这情形在阵阵寒风中格外暖人心脾,此时安德莉娅的先生正举着相机把这情景用镜头记录下来。

       演奏结束后,人们三五成群地打招呼、寒暄,这时安德莉娅走过来跟我握手,我们半年没见面了,她还是那么清瘦,原本1.8的身材就显得更加瘦高,虽然她已经年过60了,她的五官仍然非常清秀,作为村里社区活动中心的负责人,她是这项活动的组织者,她告诉我说今天来的人并不多,因为很多人还在休假未归。

       奏乐结束后,乐团成员被邀请走进社区活动中心。这里正在进行着每周日的例行早餐聚会,前来参加的人员,每人带来自家的食物,摆放在一起就是一顿丰盛的早餐。咖啡厅里几乎坐满了,吃完早餐的人们在喝咖啡聊天,几个人在厨房里准备盘子刀叉,有人忙着往餐桌上摆放咖啡壶、黄油、牛奶、白糖给刚进来准备吃早餐的人们,乐队成员们排着队等候取食。一位三四十岁的高个子男人对我说:“我们是来自邻村MEINE的一支管乐队,每年五一劳动节都会来你们村演奏,这个传统已经延续了三十多年了,明年你还会看到我们的,哈哈哈哈......”说话的是乐队队长。平时并不经常碰面的人们,此时互相问候、一起聊天。咖啡厅里吃早餐的、喝咖啡的、聊天的,这五一劳动节过得热闹、温暖而有意义。

       中午时分,乐队队长一声招呼,队员们准备离开了,农机车再次发动起来,“突突突突......”载着他们离开,村民们纷纷向他们挥手道别。再见了,明年五一劳动节再见!

 

土豆节

 

       土豆节,是德国小镇法勒斯雷本(FALLERSLEBEN)每年十月第三个周日都要举办的传统节日。土豆是德国主要农产品之一,也是德国人餐桌上的日常食品。为着一个食品而举办节庆,还是蛮稀奇的。偶然听朋友嘎比说起下周日有个土豆节,一时兴起,与她相约一同前往。

       嘎比的家就住在小镇上,这天我开车来到她家,停好车我们步行五六分钟就来到了小镇的主街道上。我几乎每天都要开车经过法勒斯雷本,可还未拜访过这座小镇,嘎比听说后就热情地为我介绍起来。小镇建于公元942年,历史上出过几位声名显赫的人物。福兰兹.冯.博兰士瓦格.吕博格(FRANZ von BRAUNSCHWEIG and LUNEBURG 1508-1549年),是十六世纪初德意志帝国的三军统帅,地位仅次于国王,他41岁时英年早逝,他死后妻子克莱拉(CLARA)于1559年在小镇上建造了一座王宫,这座王宫现在还保存完好,被修缮一新并辟为小镇博物馆。

       在主街道最显著的位置,有一座名叫霍夫曼的餐厅兼饭店,是小镇上最高档、最著名的餐厅,镇上所有重要的活动都会在这里举办。餐厅的正面外墙上,高挂着一副牌子,上写道:“科学家兼诗人奥古斯特·海因利希·霍夫曼·冯·法勒斯雷本(AUGUST HEINRICH HOFFMANN VON FALLERSLEBEN)先生1794年4月2日在这所房子里出生,于1871年1月20日死于CORVEY,他的名字将永垂不朽。”这就是德国国歌词作者霍夫曼先生,这座当年他出生和曾经居住过的房子,被修饰一新,他的铜像也被竖立在小镇中心广场,可以想见他是怎样受到人们的爱戴和引以为荣。

       霍夫曼先生不仅是小镇的骄傲,他也被德国人民誉为民族英雄,他创作于1841年8月26日的诗词,被采用为德国国歌,鼓舞和激励了世世代代德国人。遗憾的是如今国歌只允许唱第三段歌词,第一段和第二段歌词被禁止。第一段歌词中提到了德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领土疆界,西部的马斯(Maas)现在属于比利时,东部的默默尔(Memel)是现在的立陶宛,南部的埃施(Etsch)是现在的意大利,北部的贝尔特(Belt)是如今的丹麦。没想到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镇,还真是藏龙卧虎啊!

       在小镇中心三条交叉的只有五百多米长的主街道上,两边都是店铺,银行、药店、书店、糖果店、面包房、文具店、餐馆、酒吧等一应俱全,一色的德国北部传统的木结构老房子,乍一看整排房子都像崭新的一样,其实都已有一、二百年历史,其中建于十七、十八世纪的老房子比比皆是,一些建筑在显耀位置写明了建筑年份,这些三、四百年的老房子全部被整修一新,与周围的建筑整体划一,丝毫不露岁月的痕迹。平时清净得看不到人的大街上这时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人群密度堪比北京大栅栏,除了在慕尼黑、柏林大城市的旅游景区,我还没有在德国什么地方看到过这样多的人,一边走着我问嘎比这个小镇的人口是多少,答说12000,什么?我没听错吧,没听错就是12000,唔,我怀疑是不是镇上一半的人都来这里了,人们对于这个节日的热情和参与可见一斑。我们一路走着的时候,嘎比不断地跟身边走过的熟人打招呼,停下来握手、说话,时不时地还把我介绍给人们。

       我四处张望,到处看到热闹、有趣的场景。街上搭起一个个大帐篷,卖各种各样的食品饮料,我对吃是最感兴趣的,每到一个帐篷,我就凑上前去看个究竟,看他们都卖些什么吃食。有趣的是大部分食品都跟土豆有关,只是做法不同。

       早就了解德国人对土豆的喜爱,但是土豆能做出什么稀奇花样来?一个个看过去,有土豆片配上番茄酱和芝士吃的;有掺了土豆粉、蛋糕粉、甜酒和鸡蛋,烤制成一个个小圆球吃的;有用土豆面摊煎饼的,很像北京街上卖的煎饼果子,不过上面撒的是巧克力和香蕉,或是火腿和芝士;即便是整个土豆也有不同口味的吃法,一种是撒上椒盐和绿葱吃的,另一种是加了酱和佐料吃的;当然那里也不能缺少最通俗的吃法就是炸土豆条配番茄酱。两三口硕大的铁锅支起来,里面盛满了热气腾腾的土豆,几个人围在大锅周围,忙碌而有条不紊地操作,帐篷的外面排起了长队,等候的人们不急不躁,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旁边设有几张吧台式的高脚圆桌,人们就站在圆桌旁边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忽然一阵香味扑鼻而来,只见一个帐篷外排起了长队,这是用生土豆磨成的粉,掺了鸡蛋、洋葱油炸而成的饼,叫做KARTOFFELPUFFER,意思是土豆饼,撒上盐或蘸李子酱吃。经不住香味的诱惑,我对着嘎比说:“这个好像很好吃嘛?”她会心一笑说:“真的是很好吃,我在家常做这个,你应该尝尝”。于是我两也加入了等候的队伍。香味阵阵扑鼻,等待让人心焦难耐,当终于排到我的时候,递过去三欧元、接过来的是炸得金灿灿的土豆饼,咬一口,满口留香,还没吃过这么好吃的土豆饼,从此我记住了KARTOFFELPUFFER。

       土豆节也是附近农庄、农户宣传和售卖各自农产品的好机会,在街拐角处,一辆封闭卡车正在整袋整袋地售卖土豆,旁边还摆着各种蔬菜,卡车上写着:“当然是来自ALTENDORF威尔哈默农庄的土豆和蔬菜”。长街上一个摊位接着一个,摆着品种丰富的农产品。一些摊位卖农家自制蜂蜜、果酱、甜酒、面包、蘑菇、芝士,有孩子们爱吃的棉花糖和爆米花等等,还有手工制品。一个摊位的地上摆满了五彩缤纷、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南瓜,那种色彩艳丽又小巧的南瓜,常常被人们买来放在客厅或门前做摆设。主人把装南瓜的木条箱用帆布盖起来,上面摆上各种石雕、石像、绿植和鲜花,还以为他在卖艺术品,透着摊主对生活的热爱。旁边的摊位,摆着许多木刻作品,它们并不是精雕细刻的饰品,而是大刀阔斧的产物,造型粗犷却是实用的物件,并且有着实用功用,松树的造型、花园里的油灯和蜡烛架、门户边的字牌等等,这些花园里实用的手工制品被赋予了些许艺术感,折射出人们淳朴而浪漫的生活情趣。

       秋风瑟瑟,人们把自己裹在厚厚的大衣里,携家带口、三五成群地在街上走着、说着、笑着、吃着、喝着,还有坐着轮椅来的,孩子们坐在儿童车里,或是索性坐在爸爸的肩膀上,他们脸上洋溢着轻松、愉快的表情,人们完全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一辆救火车停在集市的尽头,这是镇上的救火队,每当节庆,他们必定是参与者,也是后援军,一旦有需要,他们会一马当先,责无旁贷。

        忽然我看到几位穿着鲜艳长裙的女士,她们肩上都斜披着一条醒目的肩带,上面写着“法勒斯雷本土豆公主”,嘎比告诉我她们是不同年份镇上选出的“土豆小姐”,那位年轻的小姐看上去只有十六七岁,她身穿蓝色长裙、头戴钻石小皇冠、身披驼色裘皮短大衣,她看到我拿着相机,就热情地对我说:“你想拍我吗?来,拍吧。”说完还大大方方地摆好姿势对着我,拍完照片她又递给我一张卡片:“这是我的卡片,给你。”这是一张彩色明信片,图片上她站在民族英雄霍夫曼铜像前,身披土豆公主的肩带,笑容满面,背面是小镇和土豆节的简介以及网站和联络方式,这显然是一张小镇的宣传名片。另外两位女士,一位三十来岁,一位四五十岁,她们都是小镇的义务宣传员,节庆活动她们必定是积极的参与者。

       今天我又一次看到了德国人对于传统的保护与弘扬,这不仅是对于以物质形式留存下来的古老建筑的保护,特别是对于像土豆节这样的非物质的传统文化的传承,普通百姓的热衷和参与,那种不适声张地、默默地、却是不遗余力的参与。(编辑吴茗)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