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山水田园

首页 > 散文 > 山水田园

山高水长的隐逸之地

作者:傅玉丽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3309      更新:2019-10-27

       奉新,这个距离南昌仅50多公里的西北部县城,安静、恬然,一到这里就让人想留下来。都知道终南山是一块隐逸之地,哪曾想,就在南昌边上竟藏着这么一个令人想隐逸的地方。
       12月6日,从南昌出发,寒意袭人,雾气朦朦。等到了奉新时,阳光突然倾泄而下,令人猝不及防,似乎深秋的节气没有在这儿留步似的,满眼苍翠,绿意盎然,温暖清新,好象一身的喧嚣和尘土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历史上的奉新,八大山人、宋应星、怀海禅师、唐宣宗李忱……还真有不少隐逸之士到此隐居过呢。
       “栖隐奉新山,一切尘事冥”,众人熟悉的八大山人朱耷就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年。连八大山人这个名字也起在这里。作为明朝宁献王朱权的第九世孙,清初画坛“四僧”之一,在1644年,清兵入关,明朝覆灭之后,为了逃避清朝统治者对他们这些朱明皇朝人员的虐杀,朱耷和弟弟潜逃到奉新山区,弟弟化名为牛慧石,隐居奉新甘坊。他本人化名八大山人,隐居奉新兰田耕香庵当和尚。兄弟二人化名的第一个字"牛"和"八",是各取"朱"字-半,合起来即是一个"朱"字。朱耷当时刚刚二 十岁,年轻的他将名字各取一字,成为“八大”,又以隐居深山大岭,成为“山人”,合起来成为“八大山人”。
       他抱着对清王朝不满的态度,在这里落发为僧,一住就是二十年。虽然后来他到了南昌青云谱,可时常还是会回奉新,在南昌与奉新之间流连往返。
       还有一种说法,说他在奉新不止生活了二十年,有三十五年。但不论哪种正确,都可以说八大山人整个中青年时期都生活在奉新。 “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他在奉新隐居、生活、创作、参禅悟道,这里的山山水水就成为其画作的要素,而八大山人独特的经历、个性和绘画风格,恐怕得益于他们师法自然,这种大自然的滋养,既是他与山水的一种情缘,也是大自然的灵气赐予,在他身上发酵最终使其成为至今难以令人望其项背的一代大师。
     “学而优则仕”自古是中国文人理想。而被誉为中国古代著名科学家的宋应星,却是个例外。作为奉新县宋埠镇牌楼村人,我不知道他是不是中国第一个对中国科举制度进行反动的人,但有一点,他是江西第一个。
       江西自北宋开始成为文章节义之邦,所出文人学子数不胜数。 著名的唐宋八大家,其中三家都出在江西;欧阳修所创的庐陵文化、晏殊所创的临川文化尤为突出,仅《全宋词》作者1397人,江西籍有174人,占12.4%,居全国第二位。这些都令江西成为古代文化大省的象征。而这些众多的文人学子都是因科举而扬名,而步入仕途,成就事业的。宋应星本来应该是他们中的一员。但是他却步入了另一种命运。
       据介绍,他原是一介考生,在29岁时,在全省万名考生中,他取得了第三名,其兄宋应升名列第六。奉新县因只有他们兄弟中举,创造过“奉新二宋”的成绩。可非常不幸的是,他一次次地进京会试,却屡屡不中,名落孙山。平常人,一次不中,两次不中,三次再不中,已元气大伤。可宋应星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进京,足足五次,到了45岁才罢休。对科举充满了希望,可以说,这之前的他满怀着信心和憧憬,心目中还是万般皆下品的。
       然而又非常幸运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次次的进京赶考,尽管一次次的失败了,从南方到北方,他的赶考恰似一次次的游历,让他不觉中增长了阅历,开阔了眼界,转变了思维(这让我想起了唐三藏,他先后五次到印度,也游历甚多),也对自己的行为和科举这根独木桥产生了怀疑——非要这样吗?其他都不重要吗?待看到了南北各地百姓的生产与生活技艺,各种技术工作之时,他既惊叹又羞愧。“士子埋首四书五经,饱食终日却不知粮米如何而来;身着丝衣,却不解蚕丝如何饲育织造”,自己不也是这样?!
       行万里路彻底改变了一个书生的志向和意趣,他发现了生活的另一侧面,感知到了生命的另一种形式,这时他由无意到有意,越来越多地关注行走中的“风景”——人生的思考与沿途的收获,靠自己的细心和用功,一笔笔记下了当时社会生活、生产中的知识,再一笔笔写了下来、整理出来。五次赶考与后来的多次游历,对各地各种生产技术知识的深入调研,彻底改变了一介书生宋应星,使他不再把功名放在第一,而是不再入仕,一直过着几乎隐居的生活。后来的官也是很小的官,明灭亡后就再不出来了,潜心钻研科学、哲学、文学等问题,他将收集整理、调查的各地有关农业、纺织、金属和合金冶炼、武器制造、轻工化工方面的技术和知识,以个人力量整理出了中国古代的科技百科全书——《天工开物》,收获了自己的另一种人生成就。
       他深知自己的行为和书会产生什么影响,在《天工开物》自序中开宗明义:“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干。”显示了与功名的远离,对功名的否定。而他的隐逸是彻底的,据介绍,他对自己的后代都要求一不要科举,二不要做官,在家乡安心耕读,他的后代都成为躬耕的农民。
       这个埋头读圣贤书的书生的转变,从对功名、科举的强烈热衷造成了他最后的强烈厌恶,正是他的一次次游历,走进生活,走进百姓,走进民间,从书斋到现实,实现了思想的彻底转变。不仅自己绝了科举之念,连子孙后代也绝了这个念头。宁可默默无闻,却自得其乐,隐而不出,最终却使自己成为对人类进步有贡献的一位科学家。
       奉新县山多、林秀、水美,海拔千米的山峰有50余座。百丈山是其中之一。我们看到了沿途悬挂的“百丈清规节”字幅。奉新县城前段时间刚刚完成了新建百丈寺的开光仪式。“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佛教界人士都知道,中国佛教禅宗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唐朝的和尚,怀海大师在此生活了二十年并创立了《百丈清规》。
       怀海大师,这位被誉为中国佛教发展史上承前启后、惊天动地的人物,在百丈山建百丈寺,为禅僧的居住、参学创造了场所,使禅宗独立而出。又首次在中国佛教界大兴农禅,认为垦田掘池伐木,有罪无罪,是由行为者的心行来决定的,作务与坐禅,无二无别,也为修行的一种形态,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要求,从根本上要求禅僧们自食其力,一边坐禅,一边劳作。大家共同劳动,无论尊卑上下,一律平等,并使之制度化。最重要的是怀海大师研究佛经,禅理,结合大小乘戒律和儒家礼仪,整饬戒行,在百丈寺制度了有别于印度戒律的《禅门规式》——因朝迁号召全国禅林都要遵循,故又号称《百丈清规》。    怀海大师的改革行为后来还挽救了佛教,他“室于斯,塔于斯,付大法于斯”,最终元寂埋在百丈寺边上,与奉新山水融为了一体。
       “大雄真迹枕危峦,梵宇层楼耸万般。日月每从肩上过,山河常在掌中看。仙花不间三春秀,灵境无时六月寒。惟有上方人罕到,晨钟暮鼓碧云端。”
       写下这首诗篇的是在此隐居的另一重要人物——唐宣宗李忱。诗中大雄即大雄山,就是百丈山。当李忱他还是光王时,因宫廷争斗,时时为当时武宗所忌。传说,为免受迫害,他曾请教京城一个老和尚如何避祸。和尚在他手心写了个“百丈”二字。这二字被他理解为是个地名,待打听到江西奉新有百丈山、百丈寺、百丈禅师时,他来到了百丈,在此出家隐居了二十三年。而他当皇帝后,敕百丈寺为“大智寿圣禅寺”,亲自书写了匾额,一下使百丈寺和《百丈清规》名扬天下。宣宗要求各地改尊崇道教为尊崇佛教,此后,中国佛教迎来了发展的鼎盛时期。他在百丈他留下了许多诗篇。其中有这首著名的《百丈山》。
       阴幼遇、岳飞后代、李八百、邹恒、毛彬……还有许多我不了解的人物,他们都在奉新隐居过。
       此时车子正经过一片竹林,飒飒作响,一阵阵类似波涛的声音。两边整片竹林挺拨俏立,随风摆动着,即高雅清幽又气势磅礴。突然想到在飞宇竹业集团听的介绍,奉新有江南最大的30万亩连片竹海,立竹蓄积量达8000万株,居全国第五。 中国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毛竹之王就产在这里。奉新境内的潦河系鄱阳湖水系之一,有支流60多条, 山水相依,山水相连,自然生态保护良好,被黄庭坚称为“仙源灵境”。“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对竹子,古人是以君子相待的,称之为君子中的君子。在这山高水长的竹林竹海之中,人怎么会不生出隐逸之心呢?
       潦河的潦字意为雨水盛大的样子,又指不再流动的雨后积水。想想水既盛大磅礴,又积聚不动的样子,难道这样的水不是一面镜子,能照出人们内在的激情与安闲、驿动与舒缓的心理需求?就像现在,我们的生活多么需要这样的节奏和韵律——对隐逸的一种向往和青睐。“禅林竹海、自在奉新”,看到奉新打出的这句宣传标语,他们的骄傲还真和我想的一样啊。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