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山水田园

首页 > 散文 > 山水田园

致敬,陶工!

作者:傅玉丽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3014      更新:2019-10-27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因陶瓷而得名的城市,景德镇的市中心——人民广场,是块难得的平地。因为它的周围地势都是起伏不已的,而就在广场的最显眼的一个类似看台的位置上,矗立着十座青铜的雕像
       他们,就是陶瓷工人。
       一字排开,从左到右,造型各异、举止不同的雕像,向人们生动无比地展示了手工制瓷的重要环节和劳动情景。
       第一座,推瓷土的工人。古时采土工采得瓷土,搬运工来运输。最初制瓷所用泥土,全靠陶瓷工人肩挑手扛,或用独轮车运送。独轮车是重要的运瓷土工具。只见一位赤裸上身,脚穿草鞋的工人,双手牢牢抓住独轮车的把手,车绳子搭在脖子后上,一脚向前,另一脚跟上,背上肌肉收紧,目光向前,正用力在推动着车子。独轮车上还搭着他的手巾和草帽。
       第二座,揉泥工人。“造瓷首需泥土,淘练尤在精纯”,和揉面有点一样,瓷土要揉至无气泡,有韧性才算揉好。这要考验陶瓷工人的力气和耐心。而过去,揉泥工属于坯房中的打杂工。
       一位赤裸上身的年轻工人,骑坐在搦(nuo按压)泥凳上,凳上铺着一块布,正双手捧着泥料在凳上揉搓。尽管是男性,可他手下揉泥的样子,却像女性一样,揉得那么细心、起劲,一遍又一遍。

       第三座,拉坯的工人。坯房中,拉坯是最显技艺的活。只见一位短衣赤脚,发型后梳的拉坯师傅,盘坐在地坑上的辘轳车旁。左肩低右肩高,左手扶着泥坯,右手伸入坯中,在仔细拉着坯。似乎还不时用手沾水,因为他的前方有盛水的木盆和助动用的搅车棍。听说,这种技艺用的是阴劲与技巧,要拉得不厚不薄,正好合适。工作看似简单,稍有闪失,前功尽弃,非一般人可为。
       第四座,捧胚的工人。泥坯做好后,要晾在坯房内穿透式木构架上。用太阳晒,阴天用风吹,如遇雨、雪天则用炭烘烤。需由工人把做好的泥坯搬到木架上。
       这时,一位上身赤裸,身着短裤的年轻工人正双手捧着木板,木板上放着拉好的18个坯碗,他双膝微曲,小心翼翼地注视着坯碗,眼神柔和,如同注视着新生的生命。
       第五座,吹釉的工人。釉是一种附着于陶瓷坯体的玻璃质薄层,施釉是瓷坯成坯后的最后一道工序。从陶到瓷的演变离不开秞的参与。这时陶瓷工人右手紧握着吹釉筒,左手挪动小陶车转盘,睁大眼睛盯紧坯体,曲膝前弓,双脚用力着地,运气鼓起腮帮子,往一个花瓶样的坯体上吹釉。
       第六座,驮胚的工人。这是现在景德镇有时还能见到的情景,只见一位赤裸上身,头卷坯巾、脚穿草鞋的的驮坯师傅,双肩扛着两列狭长的料板,正在行走。料板上摆放着坯碗,三个一叠一字排开。尽管他双手托着,也看得人惊心,他却如入无人之境,走得平稳、安静。
       第七座,装胚入匣的工人。坯体即将入窑烧制,需要把坯胎放入匣钵中。这时的装坯工身穿背心、大脚裤,腰扎绑带,脚穿草鞋。双手捧着花瓶坯胎,正小心翼翼地放入匣钵之中待烧。
       第八座,满窑的工人。满窑就是将装有成坯的匣钵有规则地放入窑内码放,为了让窑火充分燃烧,要求通风顺畅,从窑尾往窑头逐排装满。一般满窑、烧窑、冷却各需一天。开窑时,窑工身穿特制的背心短裤,手笼园布筒,一色赤脚草鞋,旋风般抱着一叠匣钵跑出窑膛,码在开窑使或旧匣钵墩上。铜像正是表现一脚著草鞋的工人,身扎短窑装,双手抱着一柱才出笼的匣钵的情形。
       第九座,彩绘的工人。这是唯一一座女性雕像,只见一位着中式服装,梳着平刘海、盘头的女子,正专心端坐在青花瓷凉墩上。她面前的画瓶工具马架上套着瓷胎,她用左手固定位置,用右手在瓷胎上作着画。看上去,她手中的料笔,好像都在不停地在“跌答”(用右手指有节奏地轻敲画笔)动作。
       第十座,茭草的工人。元朝开始瓷器的包装是用长稻草茭扎捆绑。茭草,相当于现在的包装行业。陶瓷做好了,工人身着白围裙,左腿半蹲,右腿膝盖着地,双手正用力在瓷器上捆扎着稻草。只有捆好了,才能安全地运往各地。
       简朴得寒酸的穿着,赤脚或草鞋,身上的肌肉,脸上的神情……这样的工人让人无论如何不能与精美、润滑、娇气的瓷器联系到一起,可他们却是实实在在的陶瓷生产的主人。
       众所周知,景德镇因瓷得名。自宋代因出产陶瓷闻名之后,得到了皇帝的赐名。景德镇在宋代出现"村村窑火,户户陶埏"的景观。此后六百年间,皇帝在此建造专门为皇宫生产陶瓷的御窑厂,更是极大地促进了当地陶瓷业的发展。“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玲珑、粉彩、颜色秞闻名遐耳。
       “新平冶陶,始于汉世”,虽然制瓷自五代就有了,但景德镇陶瓷成型工序还是在宋代。随着手工制瓷技艺的专业化程度加强,行业分工也越来越细,书中记载“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据介绍,明清两代,景德镇陶瓷生产一系列工序,环环紧扣,任何一道工序出了问题,即成废品。
       景德镇陶瓷为中国赢得了美名,而那精美无比的每一件瓷器,从泥到瓷,步步紧凑,无一不凝聚着这些陶瓷工人的心血与汗水,没有一析不是投入了这些陶瓷工人的付出与艰辛。其中的体力劳动自不待言,还得心灵手巧,其精心、细心、用心的程度更是不可度量。

       景德镇手工制瓷业在明、清时期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推瓷土、揉泥、拉坯、捧胚、吹釉、驮胚、装胚入匣、满窑、彩绘、茭草,十座铜像,十个工人,既为陶瓷工人而铸,又选取了手工制瓷的几个重要环节,描绘了手工制瓷的重要程序,成为十种制瓷场面的形象呈现。
       而不能忽视的是,随着时代的起步,手工制瓷工艺渐行渐远。因为与现代化制瓷工艺相比,耗时多,劳动强度大,产量和成品率低。现在的景德镇,虽然有一些手工制瓷工序还在个体作坊中被采用,但传统的手工制瓷技艺可以说已在消亡,所以国家已于2006将之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陶瓷城、景潮陶瓷城、中国陶瓷街……现在的景德镇,走到哪里都能见到陶瓷,都能见到各类陶瓷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可是人们对这最初的制陶技艺相当尊敬,在古窑等景区还会进行一些手工制瓷技艺表演,由一些身怀绝技的老艺人当场现技。如果要了解景德镇手工制瓷的历史,广场的雕像成了最好的教材。

       因瓷得名,因瓷而生,因瓷发展,千年铸瓷的景德镇,形成了的独特命运——永远与陶瓷不可分。无论现代陶瓷技术如何发展,对于最初制作陶瓷,为景德镇作出贡献的陶瓷工人,人们没有忘记。因为,他们奠定了景德镇陶瓷生产的基础,他们是景德镇陶瓷的支柱与灵魂。
       说到景德镇,就会想到陶瓷。立在市中心广场上的十座铜像,对因瓷得名,并闻名的这个城市给予了高度的阐释。不仅表现的是陶瓷工人,体现了手工制瓷技艺的过程,更传达了这个城市的精神特质、光荣历史和无限骄傲,述说了这个城市的内在意蕴和生命力所在。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