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文学漫笔

首页 > 评谈 > 文学漫笔

一本接地气的好书

作者:路焕银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22115      更新:2025-02-20

      拿到《追忆如歌年华》之后,我便如饥似渴地读起来。

       女作家陈玉兰老师,跟我有相同的人生经历,因此,边读边时不时感动得泪眼朦胧。

       我和陈玉兰老师一样,也是高中毕业后当了知青。烈日当头,戴着麦秸编制的草帽,弓着身子,在日头下挥汗如雨,用镰刀割麦子。这样的场景,这样接地气的描绘,跟我当知青时的生活一模一样,毫无二致。

       我和陈玉兰老师的目标相同,就是想当作家。我们怀揣梦想,坚持笔耕,从满头黑发的少女,一直写到白发苍苍,终于成为作家。

       在学校,我和陈玉兰老师一样,也是学校宣传队的,经常登台演出,唱得是样板戏“红灯记” “沙家浜” “智取威虎山” 等大戏中的经典唱段。同时,我也和陈玉兰老师一样,会跳“洗衣歌”这个舞蹈。也会唱河北梆子《龙江颂》选段。

       我和陈玉兰老师一样,也有晚饭后到打麦场唱歌的经历。当暮色降临时,天空繁星闪烁,皎洁的月光洒在麦场上,格外明亮。吃过晚饭,众姐妹来到麦场,坐在麦秸上,互相拉歌,一唱就是几个小时,越唱越兴奋,个个情绪高涨,歌声嘹亮,把青春气息传播到四面八方。

       我也和陈玉兰老师一样,肩头拽着犁耙绳子拉犁,每次拉犁,肩膀都被绳子勒出血印。

       我跟陈玉兰老师一样,干活休息时,在田间地头,给村民们讲书,讲得最多的是“烈火金刚” “青春之歌” “野火春风斗古城” “小兵张嘎” “红旗谱”等。我讲得很带劲儿,村民们听得很认真,夸我文化高,是秀才。

       我也曾和陈玉兰老师一样,曾经抱着脑袋声嘶力竭地喊“救命”。那天,我背着草筐,正在田间小路上踽踽独行,突然从庄稼地里蹿出一条大狗,咬住了我的脚脖子,我顿时惊骇得连声尖叫,现在想起来,仍心有余悸,见到狗就心惊胆颤腿发软。就像陈玉兰老师写的那样,听到狗叫,就像一串恐怖的风铃声敲打我的心。

       通过认真拜读大作,我认为《追忆如歌年华》这本书,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是一部接地气的好书,是一部优秀的回忆录小说。

 

作者简介:路焕银,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保定市竞秀区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保定地区电视台副台长,保定市广播电视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保定市广播电视学会会长,河北省女记者协会副会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先后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中国作家》等国家、省、市级新闻媒体、报刊杂志,发表专访、通讯、特写、评论、报告文学、散文、小说等500多万字。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