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文狐头条

首页 > 文狐头条

巾帼绽新颜,逐梦向未来 ----“三八”节主题沙龙在京成功举办

作者:cnwenfox      阅读:26598      更新:2025-03-09

        2025年3月8日,由文狐网和名著与家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泰康人寿东城支公司承办的“巾帼绽新颜,逐梦向未来”主题沙龙活动在京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各个行业的优秀女性代表、学者、专家、企业家、女大学生等二十余人参会。

 

 

       著名红学家、名著与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张传芳教授在会前发来视频讲话。她说名著与家文化研究会是应时而生,应运而起,特别有意义。几千年中国社会一直家国同构:家是最小的国,國是千万个家。有强大的国才有幸福的家;有中华民族真正的伟大复兴,才有每一个中国人建设自己幸福家园的强烈愿望和要求。张教授表示,如果说男性也就是父亲的责任,是以双肩肩起家庭的重担,让家庭强大而富足;那么女性也就是母亲,以宽广的胸怀构筑爱的巢穴,让家庭幸福,安宁,祥和。中国古人讲究择地而居,所谓福人居福地。女人,就是家庭最好的风水。家中有一位贤良而爱读书的女性,男人就有了幸福的归属,孩子就有了温暖的港湾,家庭就是诗意盎然的幸福书院!最后,张教授祝每一位女性朋友爱国爱家爱自己,谋家庭谋幸福更谋自己内在精神的富足!让名著经典为我们插上翱翔的翅膀,飞向更高更远的晴空!

 

 

       接下来文狐网创始人方敏详细介绍了文狐名著与家文化研究会的背景与初衷。她说名著与家文化研究会依托文狐网成立。会长、副会长、课程开发团队由行业精英组成。家文化研究会旨在弘扬传统文化,助力家庭和谐,推动健康婚恋。会员以作家、学者、企业CEO、投资人以及热爱家文化的朋友组成。方敏表示,文狐网这些年对家文化非常重视,相关学术调研也在不断深入。六年内已经完成全球华人家文化两大选题,“跨国婚姻”与“家庭暴力”,受到许多海内外学者的关注。目前正在推动的是全球华人“亲子教育”选题。作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剖析家文化内涵、关系及价值,为研究会提供了有力的数据与理论支撑。接下来方敏从中国古典名著中的家文化、西方经典名著中的家庭观念、名著家文化元素对比、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对社会和谐的作用和在文化传承中的地位等六个方面分析了推动家文化发展的意义。最后,方敏提出与社会各界合作的构想与未来的发展目标。

 

 

       主讲嘉宾黄蕊教授就当下女性关注的热点话题,以女性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为主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黄教授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说,经济学讲资源优化配置,追求福利最大化。在家庭也适用,家庭成员的时间、精力、个人能力、专业等是我们家庭所拥有的资源,如何配置这些资源,使家庭福利最大化?本质上就是家庭内部分工问题。当夫妻有一个方面都比较强,比如丈夫文凭高、能力强、市场劳动价值高,同时厨艺很高,擅长烧菜,妻子这两方面都不如丈夫,这时该如何分工呢?丈夫如果外出工作工资很高,这时在家烧菜的机会成本就很高,他主要精力用在外出打拼,节假日偶尔展示厨艺,妻子则在工作同时,多兼顾家庭生活。这是家庭福利最大化。影响家庭分工的因素有很多,黄教授表示,当妻子的市场工资低于丈夫时,女性的市场劳动时间会少于男性,而在家务劳动当中所花的时间则多于男性,如果妻子的市场工资更高,那么有效率的家庭分工状态就将是丈夫更多地从事家庭劳动。家庭分工表现出“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模式。要想获得家庭福利最大化,应根据夫妇各自比较优势或绝对优势进行内部分工,但也要破除“男主外、女主内”和女性必须平衡家庭和生活这两个刻板印象。

 

 

      《人民文艺》执行主编苏伟发言时,以鲁迅先生的创作和张爱玲女士的创作为例,结合《人民文艺》的选稿,着重谈了如何再创深度叙事,他从重建时间的深度、解构“表演型自我”和对抗消费主义叙事三方面阐述了当下文创存在的问题。作者要以更清醒的批判意识和更大胆的形式实验,将危机转化为文学新生的契机。让创作重新成为“人”的叙事,而非数据或算法的附庸。

 

 

       投资人吴正章先生祝福“三八”节在场的所有女性,心中有爱,眼里有光,脚下有路。女性要有独立之精神,不要对伴侣寄予过高期望才能和谐相处等观点。

 

 

       北大博雅产学研发展研究院高级智库专家谭灿玉博士说,文狐网创始人方敏总编是个有情怀、有信念的文化人、对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令人倾佩,目前的服务项目有咨询服务、教育培训和文化产品等,呼吁大家加入到这个有社会意义的事业中来,共同推动家文化事业的发展。针对当前职场女性晋升比例过低的现象,谭博士结合自身经历发表了对女性职业成长的看法,谈到了女性的自我认知和定位、职业规划和能力提升几个方面,建议女性发挥自身耐心、韧性和同理心的优势,在职场中获得更多的晋升,从而实现自我价值,成为更好的自己。

 

 

       教育顾问汪文新老师提出了五个观点让现场嘉宾思考:—、如何理解男女平等?是权益和权力的平等,不是分工的平等。二、生育后代是为家庭个人?还是为国家民族?三、家务是不是工作?是不是为社会做贡献?四、男女分工首先是性别生理原因决定的,不是文化决定的。五、制定法律保护女性权益,是男女平等的法律保障。

 

 

       著名诗人、学者北塔教授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有一个内生性的矛盾,即家庭中心主义和男性中心主义之间的矛盾。现代人认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但传统中国人认为,家庭是社会的中心——在“家”和“国”勾结之后的双重压力下,中国人的社会意识相对是淡薄的。北塔认为,新中国成立至今,大力提倡男女平等,就是为了打破“男性中心主义”,找到男权和女权之间的动态平衡。 为了达到这种平衡,我们一方面要号召大家尊重女性甚至尊崇女性,重视女性的特征、智慧和劳作。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女性能找到更加完善的“女性”特征,能在自身与男性之间达成和平共处,能在个人、家庭和社会之间找到平衡。家庭中心主义和男性中心主义的打破以及家庭中心主义和男性中心主义之间矛盾的解决,委实都有赖于女性力量。当然,我们也不希望矫枉过正,出现女性中心主义的趋势。 

 

北塔教授朗诵诗歌《蒙古女人》

 

       活动最后,北塔教授朗诵了一首他的诗歌《蒙古女人》,获得了现场嘉宾热烈的掌声。(附北塔诗作《蒙古女人》)

  

       蒙古女人肩膀上的月亮
       是她的另一张脸
       闪射着光芒
       却并不太亮

 

       蒙古女人的眼睛
       忧郁得像欲雪的天空
       更像地下的热泉
       蓄满了水
       随时准备为心仪的男人
       倾泻而出

 

       那喂养过成吉思汗的乳房
       低垂着,像两个喑哑了的南瓜
       悬挂在秋天
       随时可能把架子压垮

 

       在蒙古大草原上
       女人是一整座山脉
       而孩子们是一个个山峰

 

       在老得快要走不动时
       蒙古女人喜欢独自骑着马
       绕到山的另一边
       像一捧雪,在一块
       岩石上,慢慢化成水

 

        这次沙龙活动,是名著与家文化研究的新起点,也是同道中人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助力和谐家庭的开端。

 

参会嘉宾集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