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非虚构

首页 > 非虚构

南海诸岛礁的“昵称”

作者:曾万紫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20698      更新:2021-08-05

       曾经在电视里、报刊杂志上或地图册里了解到很多南海诸岛礁的名字,大多是它们的“学名”,有些还是音译名,直到有一天我们在海南琼海潭门镇几位老船长那里看到了《更路簿》,才知道很多南海诸岛礁还有原汁原味的“乳名”和“昵称”。我们感慨世代渔民对南海的辛勤耕耘和守护,他们向海而生的无畏精神和生存智慧,还有他们与南海这片蓝色国土最为深切的鱼水之情。

       早在距今7000年前的人类“新石器时代”,居住在我国南方沿海的先民就凭借船只,向南海索取生存资源。3000年前的殷周时代,南海沿岸的土著越族就与中原地区开始往来。从那时起,我国渔民就常年不断地在南海航行和从事捕捞作业,并最先最早发现南海诸岛。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南海诸多岛礁并没有官方规定的名字,而世代渔民把他们先后发现的一个个岛礁都分别标注,并将这些有了名字的岛礁串成一条条线路,开辟了南海航道并记载在《更路簿》上被后人沿用至今。

 

 

       从先秦时代开始,南海就一直在中国人的记载中。《更路簿》里把南海叫做“涨海”,把南沙岛礁叫做“磁石”、“盘石”。“猫兴”是东岛,“三峙”是南岛,“三脚岛”即今天的琛航岛,“南乙”是鸿庥岛,“秤钩”为景宏岛,“丑未”即渚碧礁。大家熟悉的永兴岛,又名“林岛”,它是中国西沙群岛的主岛,也是西沙群岛及南海诸岛中最大的岛屿。在潭门渔民的《更路簿》中,它被称为“猫注”、“吧注”或“猫岛”。多么亲切的称呼呀!老船长告诉我们,这是因为最早到永兴岛的渔民发现岛上海鸟很多,老鼠又大,渔民先后带来很多猫在岛上繁殖,这些猫因没人看管后来成了野猫,所以永兴岛才有“猫注”、“猫岛”这样有趣的名字。还有另一种说法认为,“猫注”是海南话“妈祖”谐音,永兴岛上的妈祖娘娘庙又称“猫注娘娘庙”,渔民间千百年来传颂的一首诗中还有“猫注娘娘,伏波爷爷”这样的句子。

      有海就有鱼,有鱼就有渔民,海上打鱼没有固定的居所,鱼往哪儿跑,船就往哪儿追。自古行船半条命,向大海讨生活,海南的渔民称之为“做海”。一个“做”字把他们“耕海牧渔”的艰辛和悲壮体现得淋漓尽致。驰骋南海的每一位老船长对水文情况了如指掌,对南海诸岛礁等如数家珍。时间在茫茫大海里航行总感觉比陆地上慢得多,除了天上悠悠的白云,水面上自由的海鸟,唯一映入渔民们眼帘的就是不远处的某个岛礁了,那是他们航行的方向和动力,也是稍作歇息的临时落脚点、心灵的港湾。如果说南海是渔民的后花园,那么诸岛礁就是他们的兄弟,它们一次次欣喜地迎接渔民们的到来。渔民来时都默默地说声:“你好,兄弟!”走时也说声:“老兄,后会有期!”有时遭遇风暴的话,渔船会在岛礁附近停留多日。还有部分渔民因为某些原因常年留居在某些小岛上站峙捕捞、拾贝捉龟,挖井汲水、垦荒种植、盖房建庙、饲养禽畜等。 

       在《更路簿》上,我们还看到了南海诸岛更多生动形象的名字,比如:九乳螺洲、圆峙、铁峙 、岛仔峙、猪姆头、长腰马、地盘仔、眼睛铲、石龙、双门、老粗峙、铜锅、铁链、双挑 (双担)、双帆、铜钟、锅盖……似乎每个名字都充满了渔民对它们的深情。西沙群岛的华光礁,渔民称其为“大圈”,比华光礁小一点的玉琢礁,被称为“二圈”,而再小一点的浪花礁就叫“三圈”。只需听到名字,人们就能想象出岛礁的形态大小。渔民说起这些地名的时候,感觉他们好像说的是自己的大哥,二哥和三弟一样。难怪那一个个写在《更路簿》上的名字,在从老船长们口里说出来的时候,显得那么的熟络和亲切。

 

 

       在潭门渔民的家族里,世代流传的、被誉为“南海天书”的《更路簿》其实是一种以文字形式记载的航海图,其中包含了数百年间潭门渔民的经验和智慧。以船桨和风帆为动力的古代航海,发展到以发动机为动力的近代航海,每个岛礁见证了潭门渔民的勇敢和坚强。对诸岛礁的命名,表现了世代渔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仔”是海南人对“小”的特有称谓,那些小岛和小沙洲,渔民索性就称其为“峙仔”。包含着他们对幼小事物的喜爱和关心。有“小”就有“大”。相对于“光星仔”有“大光星”,相对于“弄鼻仔”有“大弄鼻”,相对于“铜铳仔”有“大铜铳”,相对于“小三脚峙”还有“大三脚峙”等等 。此外,还有比“大”更遥远、更辽阔的空间感受的地名 ,如“千里长沙”、“千里长堤”、“千里石塘”、“万里石塘”、“万里长沙”等等,那是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最早的称呼。

      《更路簿》的“更”为距离单位,“路”为航向,“簿”为册子,是渔民以文字或口头形式相传,在南海海域开展航行和捕鱼活动的航海指南,是中国渔民用生命换来的航海经。《更路簿》里的南海诸岛礁名字大多是朴实的,但个别也很有诗意。如郑和群礁中的“安达礁”被白沙所覆盖,渔民给它起了一个漂亮的名字叫“银饼”,原因是在阳光的照耀下安达礁经常银光闪闪,煞是醒目。渔民们还把仙宾礁称为“鱼鳞”,只因片片礁石出水似鱼鳞状,故名。还有神仙暗沙,仙石暗沙,碎浪暗沙,红石暗沙,金银岛等等昵称也很有意境美。《更路簿》里“由银饼下黄山马用卯酉二更收,对正西”,“由黄山马东去九章用己亥二更收,对东南”可谓简洁明了。可“黄山马”是什么呢?原来它是“太平岛”的昵称。太平岛岛形如梭,林木茂密,是南沙群岛最大的自然岛屿,沙滩上堆积的细砂白里透红。也许黄昏的时候从某个角度望过去,它有点像一匹黄色的马吧。 

      《更路簿》里南海诸岛礁的大多数昵称都很通俗直白。比如“鸭公岛”,据说是因为俯瞰此岛形状像一只鸭子,而且岛上男人居多,可谓名副其实。距鸭公岛约三海里的全富岛是一处无人居住的小岛,因岛内水产丰富而得名。甘泉岛因其形如圆盘,故称其为“圆峙”,三角礁因为环礁极似三角形状故而被称为“三角线”,仁爱礁因为礁环南半部断成互不相连的数节,被称为“断节”。再如南沙的牛车轮礁 ,渔民称其为“牛车英”。“英”即海南话“轮子”。因为在低潮时该礁盘露出水面呈浑圆形,渔民看到了不禁就想起故乡潭门那些木制牛车的轮子。

 

     

       琼礁、琼台礁、潭门礁、万安滩、息波礁、涛静暗沙、普宁暗沙、安渡滩、南安礁、海宁礁、安塘岛、安波沙洲……从这些地名中,我们不难看出渔民们内心的期盼和祈祷,还有他们追求安康的美好心愿。南海是天然的渔场,但是其自然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十分恶劣,海域辽阔,暗流汹涌,深不可测,风高浪急,礁石密布,渔民在航行和捕捞时经常会遭遇不测危及生命和财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父子不同船的古训,潭门镇一些人家后院里的“衣冠冢”,还有永远留存于海底的千余条沉船就是最好的证明。为了生计不得不冒险耕耘的南海渔民有一家老小的牵挂,无不希望平安顺利、满载而归,所以当他们发现南海诸岛以后,就把自己对于逢凶化吉的心理以及期盼合家团聚的美好愿望逐渐体现在岛礁的命名中。

      潭门渔民的《更路簿》基本是用汉字形式记录的海南方言,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积累和传抄,虽然民间版本众多,但其关于南海诸岛的“昵称”大多是一致的。海南方言“罗”为“两”的谐音,“罗孔”意为“两岛”。海南人把求神问卜用的杯夹称为“梅九”,也许“梅九礁”就是这么来的,因为该礁盘恰似梅九。由两个小礁组成形似裤裆的被称为“裤归礁”。“赤瓜礁”更明了,因为潭门人把海参称为“瓜”因此就有了这样的昵称。而“火艾礁”是因为该礁盘呈长环形状,与椰丝卷成的点火绳火艾相似。“双黄沙洲”是因为低潮时该海面有一对蛋黄状的珊瑚礁露出海面。环礁南端有一扇内宽外窄的门,渔船如果不对风向就难以进入,渔民们称之为“恶落门”。“恶”是海南方言“难”,“恶落门”就是难以进入的门,这样的命名可谓形象而贴切。

 

 

      在潭门听老船长讲故事,三天三夜也讲不完。老船长陈胜元阿公告诉我们,南海诸岛中的一些命名也与渔民遇到的一些突发性重大事件相关,背后还有一些动人的故事和传说。如南沙的南屏礁被称为“棍猪线”,“棍”在海南话中就是“骗人”的意思。据说是因为在一次航行中遇到了静风 ,船只漂到该处捞到许多海产 ,渔民们于是便杀猪庆贺。不料突然风暴来了,船只随风而起,猪也落入海里让大家空欢喜一场,感觉被“骗”了,故起此名。双子群岛中的北子、南子岛,岛上树木参天,花草丛生,海鸟蛋遍地,当年的渔民登岛一望,连声赞道“好也!”用海南琼海话喊出来就是“奈罗!”众口相传,所以双子分别就叫做“奈罗上峙”和“奈罗下峙”。

       陈阿公还告诉我们,南沙的皇路礁被称为“五百二线”,是因为有渔民在此拾到过五百二十块锡锭 。西沙的北礁也有人曾经捡到不少过去沉船遗留下来的干蚕豆,于是起名叫“千豆”。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礁石上的海水是棕色的,礁上没有一只海螺,没有一条海参,水里也没有一条鱼,没有一只虾。渔民满怀希望地渔网投下无数次之后仍然无一所获,只得垂头丧气而归。当同伴问起就答曰:“无乜!”,海南话意思是“啥都没”。这礁也就被伤心地称之为“无乜礁”。当然,最为形象的莫过于“大现礁”和“鬼喊礁 ”。当我们听到“劳牛劳”这样有意象思维的名字时,仿佛可以听到渔船通过该礁石时发出“呼呼”的湍急声音。据说此环礁没有缺口,表面海水似“流不流”,谐音即为“劳牛劳”了。有些版本的《更路簿》也写成谐音“刘牛刘”,其实就是“大现礁”的昵称。鬼喊礁是因为此处多礁滩 ,浪涛汹涌、浪啸声不绝,犹如“鬼”喊。还有一个地方三面高一面低,呈扁平的马蹄形,像极了海南人用的簸箕,于是“簸箕礁”就成了它的昵称。 

 

 

       南海诸岛这些充满海南地方特色和浓重乡土气息的命名中,人们看到的不只是海南特有的方言,而且还有渔民们淳朴善良、勤劳勇敢、幽默乐观的性格。《更路簿》上南海每个水面上的岛、礁、沙 、洲都有自己的名字,这已经让我们很惊讶了,最最让我们惊讶的是,有些岛礁是露出海面仅几米、稍远些就看不见的低矮珊瑚礁,甚至有些从来没有冒出过海面的岛礁,它们竟然也有自己的名字。《更路簿》中那些地名中带有“线排”“沙排”“郎”的岛礁,还有现在标准地名中以“礁”结尾的岛礁,大多数都是这种不露出水面,至少是高涨时不露出水面的“岛屿”。

     “为什么淹没在水下几十米的岛礁,竟然也会有自己的名字呢?”我问驰骋了南海几十年的苏承芬老船长。

      “哦。你要知道的,有些海域的海水透明度很高,高达三四十米的海水透明度使得这些水下岛屿一目了然,也成了我们潜水作业的重要场所,当然要为它们命名啦。尽管有的珊瑚礁埋在水下,可它上面的海参呀、贝类可能更多些。”这位年已耄耋但仍然精神矍铄的老人告诉我们说。当我们来到他家的时候,他毫不吝啬地把珍藏了一辈子的家宝拿出来给我们看,除了我们慕名已久的《更路簿》,还有非常古老的不同版本的海航图,罗盘等等。苏承芬老船长还告诉我们,《更路簿》记载了用罗盘指引航向、用燃香记载时间和里程的一条条在西沙和南沙作业的路线,“按照它的指引,我们就可以从潭门镇出发,航行到南海各个岛礁。”

 

 

       是的,勤劳勇敢的海南渔民,他们一代又一代乘风破浪,以拓荒者的气概绕过暗礁,战胜激流,扬帆万里海域。“再大的浪,也要让它从船底下过!”他们遇礁“行盘”,遇岛驻岛,巧用智慧制造各种各样的远海捕捞工具,练就本领入三四十米深的海水获取海产品。那一个个地名、一个个昵称,一条条航线,饱含着渔民们对这片大海的深情,沉淀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不仅直接证明了南海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的传统渔场,是我们的祖宗海,更是我国对南海拥有主权的铁证。海是家,海更是国。从古至今潭门人对南海的探索从未停止过,这是对家的传承,更是对国的守护。

     “我们潭门渔民的血脉是在南海一代代传下来的,别人是无法改变的,不管是捕捞技术还是《更路簿》,我们都想让下一代知道并且继承下去。”苏承芬老船长坚定地说。

       无论是世代渔民给南海诸岛礁起的“乳名”和“昵称”,还是政府后来规范化了的“学名”或“官名”,即便再小的岛、礁或滩、沙,哪怕从来没有露出海面,只要把它们稍作分类就可以看到这血脉相连的神经元。因为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坐标——南海,而且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