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岁月留痕

首页 > 散文 > 岁月留痕

酒神的领地

作者:白玛娜珍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28750      更新:2021-06-27

 

 1

 

       在樟木镇小住了差不多5天,我和旦的皮肤变得白白润润的,因为每天胃口极好,似乎还长胖了。但我们还有去另一个绿洲:亚东的计划,所以这天一早我们搭乘客车离开了。客车摇摇晃晃在山路上开得很慢,但我们没有遇到坍方没有泥石流,一路上很顺利。

      “喂,小弟弟你把窗户关上好不好?!”

       回去的车里并不是清一色本地人。我和旦座位的前面是一个四川女子,看上去二十出头,染着一头金发,画着浓妆,还穿着超短裙,一看就知道她在做什么行业。这一点我早就注意到了,在樟木从事边贸业的人群中,她这类还真不少。生意似乎还好过其它输出的商品。不过也是,相邻的几个国家这个行业还是空白吧?所以……我暗暗叹了口气。

      “我开自己的窗户怎么了?”旦很生气。他不喜欢前面女子身上飘来的呛人的香水味。

      “小弟弟,你不上学还跟大人吵架呀……”前面的女子当我不存在,很有耐心地回过头笑着教训旦。从她的口音,我推测是来自四川偏远山区的。

      但樟木的青山很快消失了,我们又回到了荒凉的日喀则山群中。空气变得稀薄而寒冷,我伸手把车窗关上了。

       到达定日后,客车不再走了,我和旦去到一家人很多的餐馆吃饭,然后我背着包,一桌一桌见到藏族就问:“先生,我和儿子可以搭车去日喀则吗?”旦这时也成了搭车高手,他很配合地笑着补充说:“我们没行李。”

      “问了几桌都是去拉萨的车,最后拐角上的女士答应我们了,他们只有司机和她两位。我忙向她道谢:“谢谢先生!感谢啦!”

     “不客气,现在可以出发吗?”她笑道。在西藏无论男女,都可以一概尊称为先生、老师,最好避免称呼什么“阿佳啦”(大姐、阿姨之意)、大叔、大哥或者其它以年龄判断得来的称谓,有时别人会认为你是在“年龄歧视”,不如全部尊称为先生。当然,对年纪很大的老人,他们会很高兴别人称呼他们:阿妈啦、爸啦。对很小的孩子或少女少年,可以统称为:姑娘(普姆)、小伙子(普)等。

       西藏的路况坐越野车就是十分舒服,不那么颠簸,密封好,车速也快,座位和靠背也很舒服,所以上车后和那位在拉萨工作的女先生没聊几句,我就睡着了,迷迷糊糊中,我听到先生很是吃惊地在问旦:“你妈妈就这样带着你到处搭车吗?你们就这样还要去很多地方玩吗?太危险了!”

       窗外夕阳的金光在我的眼皮上闪烁,我眯着眼朝车窗外看,只见晚霞在金色的山脉上飞腾,寂寥的旷野波澜起伏,金光闪耀;但没有广袤的森林,山上没有植被,因为这里地处喜马拉雅山系中段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中段之间,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所以,回想樟木的葱郁和生机,我不禁由衷地在心底里感叹:“这里是神的领地啊,不是我们人的鱼米之乡。”

       但日喀则竟有着“土地肥美的庄园”、“西藏的粮仓”的美称。据说日喀则地区拥有广袤的谷底,这些谷地坡度平缓,土层深厚,气候宜人,水源充足。耕地面积达8.55万公顷, 农业是日喀则地区的第一产业,以青稞为主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七万多公顷。是啊,这样的空气稀薄的高海拔地区,也只有青稞能够丰收,也只有日喀则人,能相伴酒神……日喀则是酒的故乡,家家户户都能以盛产的青稞酿造出美酒。而酒酿美食中,日喀则的青稞酒酿糌粑条最特别了,嚼在嘴里像奶酪一般酥脆,多吃一些,就会感受到酒神附体的亢奋。记得有这样一个段子:某天某人被警察拦下查酒驾时,从他的呼吸中测出了酒精因子,这人立刻装出一副委屈的样子用地道的日喀则方言恳求警察:我是日喀则人吧,我刚吃了青稞酒酿的糌粑条吧,那是我们的地区通常要吃的小食吧,交通法规定严禁酒后驾车吧,但没有规定我们日喀则人吃了青稞酒酿糌粑条就不准开车吧,这不该算是酒驾吧,我们日喀则人吧,怎么能不吃青稞酒酿糌粑条吧,那我们吃什么吧……据说这个司机还没表演完,警察就无奈地笑了放他走了,临走前他还真的拿出一小袋青稞酒酿糌粑条要送给警察……

       有时我想,平均海拔4000米的高度本来就令人有些云里雾里,盛产的青稞酿成美酒,自然更令人陶醉得载歌载舞,所以80年代初,我曾在日喀则参加一位朋友的婚礼,那酒香飘逸的场面真是令人眩晕啊!

       确切地说,那次是我应央视驻西藏记者站的几位朋友邀请,一起去拍摄一个日喀则的婚礼,新郎是摄影组一位小伙子的弟弟,我做这次节目的主持人,所以说,那次拍摄,就是连续几天住在新郎新娘的婚宴上。

       那时的日喀则还是一个小小的县城,保留着古老的青石铺成的小街巷,民房连着民房,家家户户都有一所种满果树的院子;最热闹的是县中心的自由市场,那里满是农牧民席地而坐,在手工编织的各种样式的草筐里,买卖自家手工做的白色的酒曲子饼、上好的奶酪、炒蚕豆、山上采的野葱野茴香、甜甜的圆根干还有煮土豆、藏鸡蛋和一种豌豆磨制成的“阿妈的豌豆果冻”,藏语发音为“PENGPI”。据说豌豆果冻的作法是先将豌豆放入水中泡上一段时间,完全泡圩后连皮一同用石磨磨成粉,然后将磨成粉后的残渣加入适量的清水,再磨成浓汁状,倒入器皿,沉淀一段时间,让浓汁与水自然地分离出来,之后将分离的水倒掉,又将器皿放在火上熬煮,再放入些盐和咖喱粉,使其颜色呈微黄,制作即将完成时,再加入葱和炸油,倒人碗中冷却,成微黄色的凝结状,便制作完戍。卖这种豌豆果冻糕的大叔还会一边卖一边十分慈祥地吆喝:来啊,来尝阿妈的豌豆糕,这是阿妈啦的豌豆糕,阿妈啦的味道……那声调如吟如唱,特别吸引人,女孩子们都围着大叔在买豆糕,我也挤进去买了一块,青黄色很像凉粉块,大叔帮我抹上了一层拌有野葱和野生孜然粉的辣椒末,嗯,吃在嘴里除了辣爽、滑润,还真的让我回想起诸如带着弟弟跑去地里偷摘豌豆,然后被妈妈打屁股的童年趣事……记得当时还看到许多农牧民在卖风干了的整羊,后来在婚礼上真的见识了羊的盛宴:参加婚礼的朋友几乎人手扛着一只风干了的整羊,婚礼第一天下来,新郎新娘的小仓库就堆满了整整一房子风干的整羊,摄制组一面拍那一屋子的风干羊,一面啧啧叹息:“这一两年都只能吃羊了不成?”

     “哪里呀,所有的婚宴、庆典又可以送出去的!”

       那么我们的片子叫“送羊”还是俗得叫“日喀则婚礼”?大家争论不休。因为汉语的“羊”和藏语的“YANG”(类似于吉祥、福缘等)谐音,有人认为用这个片名能一语双观。但藏语的婚礼之意其实是非常直白的,直接就说是“喝酒的地方”。所以,当我们刚要开拍,当我刚换好藏袍,拿起话筒做出主持人的架势刚要开场白时,新郎的父母端着银子镶嵌、以树结手工旋制的大酒碗直接闯进了镜头,他首先格外慈爱地对我说:“姑娘,从拉萨来到日喀则换了水土,所以先要喝一碗酒,要不会闹肚子的……”我看清楚那是一只卫藏地区特有的酒碗,应该是祖传的吧?因为银子包裹,黄金雕嵌外露的木碗上全是一颗颗生动的小猴子脸的木纹,那是阿里地区的一种树的树结旋出来的十分名贵的木碗,藏语叫“ze xing”。酒碗的直径差不多有十公分,里面碧青中泛着蜜黄的青稞琼浆上还漂浮着几颗青稞麦粒,这一杯喝下去,不醉也会撑满胃的,我吓得连连摆手,但肚子里的确一早就在咕咕地肠鸣,为了更好工作,我犹豫了一下,抵挡不住爸啦的热情,按照习俗三口一杯干了下去。这时更多的人端着美酒过来了,几位摄影的小伙子被包围其中,在人们的酒歌大联唱中,不得突围。

       已记不清当时这部纪录片是怎么完成的了,因为婚礼的七天当中,我们几个人每天都被人们倍加关注,人们认为我们远道拉萨来拍摄婚礼十分辛苦且非常有意义,所以敬完新郎新娘,就要给我们敬酒,而新郎新娘开始敬酒时,又要从我们这些远道的客人开始……那几天我们都进入了酒神的境态,在婚宴上,在阿妈啦、爸啦和大叔大婶们永远也唱不完的酒歌中,感觉自己一直飘然于珠穆朗玛峰的红霞中,与那些古老的仙女邂逅了;而新郎新娘也如此,洋琴、笛子、 京胡、六弦琴(又名马头琴)、串铃等组成的民乐队,一直没有间断地不紧不慢地弹奏着藏族传统音乐曲目;让整个婚礼处在一种典雅、悠然的气氛中。新郎新娘身着华丽的隆重的婚礼服,挨着乐队端坐在卡垫上。双方父母老人也全部盛装在新郎新娘两边一排坐齐。新娘没戴日喀则妇女的头饰,戴着拉萨地区的皮帽子。也许因为日喀则妇女的头饰过于沉重吧?但的确非常特别:用竹竿弯曲成弓形,左右两端围系朱红丝绸,用两边发辫栓接戴在头上。两端伸出环柄,环套双耳,,外加珍珠袋子,其上两颗珊瑚间要镶嵌一颗松耳石,环柄周围不满连缀的珍珠,后面有双缨飘带,用朱红色毛呢做的。飘带前面左右边沿饰以松耳石,后面的挂带上镶饰松耳石和珊瑚,间镶四块黄金边围,左右横带上密集连缀珍珠,间镶三块饰有松耳石的黄金网格。头戴“巴果”的同时,胸前还要加配叫做“蝎子腰链”的装饰串链,蝎子由纯银打制,,链子为黄铜,后背加配叫做“钱袋与针线包”的装饰物,有锦缎制成,钱袋周边用银子箍住,,下垂丝织红缨。佩戴的环柄多有镀金黄铜制成……从头到脚一身的金银珠宝价值连城,让我感慨藏族祖先对审美的追求如此物质化,而远离爱的主题。难怪藏地的一座座寺院,也被贴金镶银修建成了金银珠宝的展馆一般……好在我们采访的新娘新郎虽尊从传统,但并没有把自己变成“珠宝店”,他们坐在众人之上,暗中眉目传情,新娘尤其活泼和笑容可掬。他们穿着普通的咖啡色氆氇尼藏袍,新娘里配白色绸缎衬衫,红绿黄三色氆氇围裙,短皮靴,新郎里配蓝色绸缎衬衫,短皮靴,头戴有帽檐的金花水獭皮帽,新娘头戴四角金花水獭皮帽。(这或许是父辈保留下来的仅在婚礼仪式中佩戴的唯一不符合当代环保观念的服饰内容。)新郎的配饰只有右手无名指上的五圈黄金环戒,新娘戴着小巧的黄金镶嵌的红珊瑚耳饰和红珊瑚婚戒,胸前戴了一个不大的 “噶呜”,项链挂带由珍珠串成,边镶黄金网格,中央镶饰有松石的金质圆盘上是八角星形状的坠饰,左手腕上的装饰比较醒目,是一个白螺大镯子。据说过去妇女戴这种白螺大镯子,为的是妇女挤奶时,把四溅的牛奶顺着手镯滴入挤奶桶里,不至于渗入内衣……婚礼每天从早上10点半左右开始到下午5点半晚宴前,陆续到来的人们排着长队,向他们一大家一一敬献哈达,最后他们的全身被洁白的哈达覆盖,只有脸露在外面,在民乐的回荡中像是变成了一条涟漪的白色的河……

       婚礼第一天一大早迎亲是最有趣的,所有繁琐的仪式都在歌唱中完成,习俗和卫藏拉萨差不多:男方一位长辈带上一队人马和彩箭,彩箭上有明镜、璁玉、珠饰等,并牵上一匹颜色与女方属相吻合且是怀孕的、打扮考究的母马以供新娘乘骑,引人注目地穿过日喀则镇的街巷,来到女方家,进到女方院子里后,迎亲的众人就要开唱了:

       翁苏迪 愿得吉祥

       吉祥如意祝圆满

       看天上吉星高照

       看地上红日温暖

       看空中出现良辰

       诸位神龙共聚议

       两位父母也商定

       龙女携宝和嫁妆

       要来我家做主妇

 

       右有百男去迎亲

       左右百女去迎亲

       天空出现彩虹帐

       大地怒放红莲花

       贤吉喜庆结良缘

       梵天帝释为主神

       迎驾善业众神仙

       恭请接收白哈达

       格格嗦嗦神得胜

 

      彩箭名叫五具有

      本人誉为三圆满

      为啥叫我三圆满

      所有财富一圆满

      前有老少二圆满

      满腹经文三圆满

 

       圆满之人持彩箭

       彩箭无秽具五有

       南谷生长的竹子

       南子三兄将它砍

       汉地花绳将它捆

       褐色犏牛将它运

       经过山川和险道

       这才运到雪域来

       通过造箭人加工

       制成五具花彩箭

 

       箭上具有铁箭头

       象征杀敌不遗漏

       象征拥有三怙主

       箭头具有五彩结

      象征权势比天高

 

       箭舌裹上白羊毛

      象征男神权势高

      雄鹰箭翎上朝天

      象征度人的三宝

 

       彩箭挂有五彩绸

       象征除邪招福来

       彩箭装饰小海螺

       象征儿孙多财富

 

       彩箭装饰毛石眼

       还有白色银胸镜

       象征关照四大洲

 

       这等宝石的彩箭

       挂在右边男丁兴

       插在左边女辈旺

       插在背后佛法兴

       插在前面儿孙王

       插在中间权势高

       权高犹如天神子

 

       今日良辰吉祥天

       彩箭插给新娘子

       从今往后莫借口

       或说高官夺了去

       新娘前世命注定

       门当户对结良缘

       绸缎宝饰等嫁妆

       赠给姑娘永为伴

      今日良辰之日起

      将你除名某某地

      将你列名某某人

      彩箭松石迎新娘

       新娘名叫索朗玉珍

       新郎名叫扎西旺堆

       祝你们万事如意

       所想所求能顺成

       格格嗦嗦神得胜

       呼神祈祷祝胜利!

       唱完新郎上前把彩箭插在新娘背上,接着又将璁玉放在新娘头顶,表示新娘已属于自己。

       接下来迎亲的众人又要合唱,曲调非常好听,但歌词满是男权和神颂,少有涉及到新郎新娘的爱情故事和婚姻的责任与誓言。新娘玉珍是一位受过现代教育的女子,但她很喜欢传统的婚礼仪式,尊重父辈的习俗,乖乖坐在卡垫上耐心听着一首又一首歌,笑嘻嘻地东张西望,不时看我们摄像组。她的父母则一脸庄重,唱到要接新娘出门了时,玉珍好像坐累了一般笑着一下子站起来,她的妈妈却掉泪了,玉珍见状不由小声笑道:“哎呀阿妈啦别哭嘛,旺堆家离咱家就几步远,又不是我真的不回来了……”

 

       新娘玉珍说着提起厚重的裙裾随新郎出门,回头笑望还在哭得稀里哗啦的母亲,摇摇手轻声说了句:“拜拜……”就被众人扶上了马。

       马队起程,领队的人据说是属相最好的(一般都请星相师),他穿着白袍,骑着白马,手中拿着九宫八卦图,接着便是迎亲代表,然后是娘家随侍新娘出嫁的随从。一路上,男方家人侍候在路旁,向马队敬了3次酒。期间, 随行人员高唱“谐青”(大歌),新郎新娘在隆重的歌声中好像感觉自己进入了一段演出,边行边对视而笑。而本来这一段该新娘流泪的戏,玉珍却一直笑着到了新郎的家。新郎家的大门这时用崭新的香布、哈达装扮一新,备好了新娘下马的垫子。垫子是装着青稞、麦子的口袋,家门口的地面上用白面粉铺撒着卍字吉祥福,男方家人手捧象征五谷丰登的“切玛”和青稞酒在门口迎候,又唱到:

       吉祥如意事圆满

       今日天上吉星照

       地上太阳暖融融

       中间郎晨天和人

 

      复习犹如大雪山

      旁系犹如小雪山

       是否垒有百斗麦

       作为新娘下马台

 

       母系犹如大碧湖

       旁系小河不在数

       是否有百斗青稞

       作为新娘下马台

 

       新郎犹如神柏树

      不算其他各类树

      能否垒上白斗盐

      作为新娘下马台

 

      莲花般的四角桌

      铺上南谷运来的

      虎皮报批作垫子

      上面麦子绘卍字

      新娘下马落其上

      右边白色神石上

       梵天帝释为神主

       祭祀山野诸天神

       左边黑色这鬼石

       夏季滚到牛奶中

       冬季滚到酸奶里

       平时滚到佳肴中

       使人心情不舒畅

       鬼是破坏放牧草

       破坏沟内和沟外

       你这邪恶鬼石头

       别在此地滚出去

 

      狮子般的妙龄女

      若要攀登雪山顶

      虎豹为你作侍卫

      方形金门左右边

      诸位青年男女们

      请按习俗接新娘

      打开东边吉祥门

       ……

      进门仪式十分繁琐,从下马、进门、上楼到入厅,新娘每次都得喝一次青稞酒、听大家唱一段颂歌、献一条哈达。我在远处望着披挂几十条哈达的新娘,看见她经过这一番仪式,双颊变得通红,心想举办这种传统婚礼身体不结实,没一定的酒量还真是招架不住啊,而这些仪式里的歌曲简直可以改编成一场辉煌的歌剧,曲调独特,唱腔优美,只是很多歌词显得陈腐,很多观念已和当今格格不入,但婚礼期间,每天下午的婚宴却与时俱进,都是自助餐,没有那种大摆酒席的陋习,这一点无论在西藏乡村还是城市,无论大的喜宴或小的庆典,从八十年代始,藏区民间似乎在一夜间不约而同地迅速地接受了自助餐。因此所有的庆祝活动都不以吃为主题和亮点。在人们十分检点地各自安静地享用完自助餐后,婚礼最热烈的时刻就到来了:前来祝贺的人们似乎转身全部变成了酒神,一位位手捧金樽银杯,开始轮番在酒歌大联唱中向新郎新娘和他们的父辈敬献青稞酒:

       索朗羊卓啦

       美丽无比的新房

       建在湖面之上

       湖水只会上涨

       总也不会退落

       美丽无比的新房

       堆满雪白的青稞

       年年享用美酒

       不愁没有酒粮

       ……

      饮酒时需要歌声

      没有歌就像老牛喝水

      列坐时需要歌声

      没有歌就像一排哑子

       独行时更要唱歌

       没有歌唱就像流浪的野马

       ……

       第一道青稞美酒

       盛在白银碗中

       敬给我们的长老

       酒中龙凤飞舞

      今年家中吉祥

      老人已经醉了

      宝座闪现光芒

      ……

 

       唉玛嗡 颂新郎

       新郎您如天界之子

       百汉之精英

       千万精英之命柱

       从方盛国应邀的

       无垢洁白之丝绸

       外表有八吉祥徽

       内画躺卧之青龙

       若举此绸向天空

       空中呈现彩虹之兆

       若献此绸向大地

       大地布满财宝

       若挥此绸于殿中

       宫殿圣光闪现

       今要将此绸献于新郎您!

       唉玛嗡  颂新娘

       宽敞明亮之家的主妇

       您美丽动人如仙女

       百挑千选的美女

       对父母孝敬

       对丈夫敬爱,

       祈愿您早生贵子

       吉祥的哈达献于您!

       酒歌如潮,新郎新娘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长辈全部被簇拥在酒歌中;终于,新郎新娘摇摇晃晃起身,端起金樽,带领一支祝酒的歌队开始反攻了,不放过每一位来宾,逐个敬酒献歌:

       仰望高耸的山顶

       白雪皑皑云雾密,
       嗦呀啦

       健壮的牦牛悠然;

       远观葱茏的山腰

       松波阵阵花草鲜,
       嗦呀啦

       洁白的羊群结伴行;

       俯瞰平坦的山脚

      河水潺潺波浪翻
      嗦呀啦

      牢固的筏子迎风过

       柳树成荫的日喀则

       生我养我的地方
       嗦呀啦 

       朝饮暮尽皆美酒

       香醇的青稞美酒

       敬给尊贵的客人

       嗦呀啦

       祝您吉祥如意

       ……

 

       当我唱第一遍歌

       当我呼唤你的名字

       请揭开酒碗的盖子

       当我唱第二遍歌

       为你端起金樽美酒

       当我唱第三遍歌

       请把美酒捧过膝

       当我唱第四遍歌

       让我们先敬“三宝”

       当我唱第五遍歌

       请你喝下第一口

       当我长第六遍歌

       请你喝下半碗酒

      当我唱到第七遍

      请你干尽杯中酒

      ……

      波澜起伏的酒歌在新郎新娘身边澎湃,人们纷纷起身舞蹈,我似乎看到,酒神已然降临,在那五光十色的时刻,引领爱侣,酒神把金樽和满满的祝福,送给了他们……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