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家国情怀

首页 > 散文 > 家国情怀

兴隆山文化名村朱家湾

作者:宫哲兵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7248      更新:2014-09-17

兴隆山书院

(武汉大学教授宫哲兵执笔)


       2014年暑假,参加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研讨会,会后我来到了阔别8年的兰州兴隆山。一是为了避暑写作,二是看看学生刘延进。会后曾住在兴隆山下的朱家湾,发现这个村子充满文化奇迹,是千百年来民族争战与融合的见证。村内两座兰州市有名的古墓,一座正在翻新建设的古庙,庄园群落,胜似江南,社火演出,精彩纷繁,真是兴隆山下的一个文化名村。

        一、兴隆山的美好回忆

       2007年参加兰州大学宗教学会议,会后我来到兴隆山,住在东山山顶的虚皇殿里,学生刘延进出家在此殿做当家。住所周边,有成百上千棵三人以上环抱的参天大树,在西北沙漠戈壁的环境中堪称自然奇迹。
       这样美好的自然环境,被驰骋欧亚的成吉思汗大帝看好,征战大漠中曾到此山疗养一年多时间。1939年抗战时期,成吉思汗的灵柩,从内蒙搬运于此山中隐藏,停放十年之久。兴隆山上至今有成吉思汗的灵柩,以及相关展览。我曾多次进入,遥想当年,流连忘返。
虚皇殿离山下市场很远,购物不易,我们每餐的菜,几乎全部依靠采摘数种野菜来替代。有时几日不食,学习古代道士的辟谷禁食,服气修炼。那样的几日精神特别旺盛,终日唱歌,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刘道长兴致勃勃,教游客打太极拳,跳道士舞。
       那次愉快的生活之后,我安排刘延进入武汉长春观挂单游方,拜女方丈吴诚真为师。他也在武汉大学,与我的其他学生弟子一起,听我讲道家道教道学的博士生课程。他在武汉静修一年有余,著书一册之后,返回兰州兴隆山,隐修在朱家湾的玄女圣母殿。
       2014年8月,我来到朱家湾村。此村地处兰州东部兴隆山支系薄寒山下,平均海拔1970米,近五百户人家,人口两千左右,姓氏以杨、王、李、张为主,奇怪是无一家姓朱。甘肃以汉族为主,回族杂居其中。朱家湾也不例外,村长是全村仅有的一户回族。榆中县是古 今有名的战场,居民迁徙性极强,今天的朱家湾没有一家姓朱,可见历史上建村的朱家人早已迁走。
       明代朱元璋的第14个儿子朱楧,封在甘肃,称肃王。其后十一代肃王陵墓都埋在榆中,人称“甘肃十三陵”。今日兰州城的主要建筑,都由历代肃王兴建,如白塔山的白塔寺、五泉山的崇庆寺,还有金天观、三台阁、白衣寺塔等。随肃王进入甘肃的朱氏贵族与平民,肯定不少,其中可能就有朱家湾的祖先。
       明末李自成起义,杀了最后一代肃王及其亲属。在那个诛连九族的时期,朱家湾全村人迁徙远走,也完全可能吧。今日朱家湾的居民,最早是清初到来,汉人每到一处,就在村里建庙,如今两个老庙,都建于康熙年间,并非偶然。

         二、高昌王国的国王亲属墓

       朱家湾后山有一山沟称范家沟,有一处半山窑洞,无路可上。1972年冬,一村民在洞口处发现有暴露出来的旧砖,想挖出来修猪圈。旧砖取出后,显露一个墓室。县文化馆来人挖掘,发现一个巨大的石棺。石棺用石板六块,通过10个葫芦形铁楔钩着。四壁浮雕有四方之兽朱雀、玄武、青龙、白虎。浮雕逼真,尤其青龙四肢矫健有力、口内吞云吐雾。这些动物雕塑,是晚唐武则天时代的艺术精品。
       虽曾被盗,珍品有失,但女性尸骨一具完整,动物陪葬骨架多种,阿拉伯镶宝石戒指一枚,园金牌一枚等。最重要的是发现了残缺不全的墓志铭石一块。笔者这次访问了当年参与挖掘的县文化馆老人单进仓,他至今还记得一些内容:“故交河郡夫人慕容氏墓□序。慕容仪,字辅贤,河北昌黎人,溺于金城郡,葬于金城郡东南九十里薄寒山下之北原,其先祖慕容氏为青海国皇任骠骑大将军赠持节都督。”
       慕容氏系鲜卑族的一支,晋太康时,首领慕容廆率部由昌黎郡(今辽宁义县)迁徙到甘青一带,其子孙建立了青海国。慕容仪是鲜卑族的后裔、青海国的贵族,嫁给高昌国的皇亲国戚,属于门当户对的婚姻,反映了当时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政权的和亲风俗。
       新疆吐鲁番境内,晋代有高昌郡,地势独特。北魏时先后有柔然人、高车人占领,国王数易其人,最终兴隆山朱家湾人麴(音“曲”)嘉在公元501年为高昌国王。高昌国延续130多年,末代国王麴智盛降唐归附,封金城郡公,其胞弟麴智湛封天山县公。若干年后麴智湛的儿子麴崇裕封交河郡王(即高昌王),官阶二品,他以武则天面容造佛像推广,深得武则天女皇宠信。麴崇裕夫人慕容仪,淹死于金城兰州,死后以石棺葬于麴氏故里薄寒山下朱家湾。
       榆中县单永平先生陪同我实地考察墓地,来到了朱家湾村砖瓦厂后范家沟。山沟陡峭,无法攀登,只见一棵大柳树的后面隐藏着一个窑洞,洞壁旧砖仍可见到。那里就是闻名兰州的晚唐古墓。墓主不能说是高昌国夫人,但可以说是高昌末代国王的亲侄儿、交河郡王之夫人。重要的是,夫人葬此,证明高昌几代麴氏国王的故里在此,朱家湾因此被认为是榆中县唯一出国王的地方,是一块风水宝地。
       朱家湾是否还有高昌国王以及他们的亲属葬于此呢?榆中县政府还未对此地开展文物普查,不可轻易下结论。村民反映,某山坡曾发现有古墓痕迹,村内曾拣到古砖古瓦,传说是出于隋唐时代的砖瓦窑址。笔者这次就从九天圣母庙处,拣得两块古瓦片收藏。但愿将来,会有新发现。

        三、金时期的贵族合葬墓

        朱家湾在榆中县,地处兰州东南,属丝绸古道,是宋金时期吐番、西夏、金、汉、蒙民族大融合之地,朱家湾的宋金古墓就是历史的见证。
       宋金几百年,榆中征战不断。早期有西夏、吐番与北宋之战,金灭北宋之后在榆中开展与西夏的征战。金与西夏时战时和,尚未分出胜负的时候,成吉思汗的快马大军到达,西夏与金几乎同时灭亡。战争的结果是民族融合,如今榆中居民中,可能就流着西夏党项人、鲜卑人与金人的血液哟。
       12世纪,金人统治了榆中80年,和平无战事,大约就是那个时代,一对金人贵族葬于兴隆山下朱家湾。此古墓位于村西南一农民张志成家大门外的地下,1990年这位农民开载重拖拉机,从门外经过时,压开了地面一个小洞。顺小洞挖掘而发现古墓。墓室由青砖砌成,条砖封墙,方砖铺地。顶部八角穹形,用青砖层层叠压而上,最顶端用一块八角砖封顶。
       墓室内发现两具尸骨,均仰身直肢,为夫妻合葬。此墓室经历千年而未塌陷损伤,堪称奇迹。更让人惊奇的是,墓内砖雕艺术性极高,保存完好。墓室四壁全为艺术雕砖,有精巧的人物、花卉、动物图案。 一幅幅图案都独具匠心,构图精巧,比例准确,线条流畅,形态传神。
       砖雕中有行孝图8幅,如孟宗哭竹、王祥卧冰等。钱斌先生认为“孟宗哭竹”雕刻得最为精美传神。他说:“技艺高超的工匠在小小的一块方砖上描绘了一个感人泪下的故事。讲的是晋孟宗,少丧父,母老,病笃,冬日思笋煮羹食。宗无计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须臾,地裂,出笋数茎,持归作羹奉母。食毕,病愈。这幅图构图新奇,呈扇形,大大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一株翠竹从左下弧形边长出,用刀简洁明快,线条细腻流畅,寥寥几刀,便将一株枝繁叶茂的翠竹勾勒而出。竹根旁数根竹笋的表现手法更为简洁粗犷。孟宗跪在竹前弃篮掩面而哭,一副无可奈何的神态,在神工鬼斧的刀工之下,雕刻得惟妙惟肖,呼之欲出。人物造型古朴简约,神情毕现,精美传神。”
       花卉为主的图案中,突出了象征“福、禄、寿”的牡丹、梅花鹿、灵芝等图案,代表着汉人的文化。动物为主的图案中,突出了少数民族崇尚的神威天马行空的图案。天马膘悍,威武,强健,四蹄踏云,凌空飞奔,呼啸腾跃。体现了各民族杂居此地,文化融合的现象。
经过一个上午的打听,寻找,等待,终于来到了农民张志成的大门外,院墙边上看到了这个墓室的长方形顶盖。此顶盖由水泥板制成,长约一米,宽约半米,县博物馆安装有铁锁。顶盖上有几个厘米的浮土,长有杂草,可见很长时间都未打开过。博物馆的领导说钥匙由农民保存,保存钥匙的农民已出远门,我们这次是不能进入了。幸好网上有清晰的墓室内照片,我们看后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谢谢这些网友啊。

        四、历史悠久的玄女圣母殿

       甘肃境内,宗教气氛浓厚,村村建庙,户户敬神。朱家湾下属四个自然村,每村有庙。清康熙时,朱家湾自然村建有山神庙,梁家湾自然村建有九天圣母庙。山神庙是一所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北面主殿供山神爷。山神与水神、土地神一样,都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神祗,保佑山地一带的民众平安,生育,丰收。院子里住有出家道士,主持庙里祭祀。此庙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破四旧运动中拆除,1968年之后改建为朱家湾大戏台。
       九天圣母庙也在1966年拆除,1996年,村民集资10万元,重建于村外小山之顶。九天圣母又称玄女,娘娘,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女神,后列入道教重要神祗,甘肃一带的众多娘娘庙、圣母庙,主祀的就是这位女神。
       道教典籍中称玄女为黄帝之师,传说黄帝与蚩尤大战,危机时,玄女授黄帝以遁甲、兵符、图策、印剑等,并口述兵法,使黄帝大胜,成为中原领袖。黄帝称帝后,姘妃众多,困于男女阴阳之事。玄女再次教导黄帝,如何男女双修,采阴补阳。这次教导的话语,编成《玄女经》,流传至今。
       我的学生刘延进,道士名为刘信浩,离开武汉长春观后,回到兴隆山。辗转多处,后经朋友介绍,住进朱家湾的九天圣母庙。他信仰纯正,为人忠厚,生活俭朴,守庙负责,深得村民好评。他见到庙墙裂开一条大缝,正殿变成危房,发心要重修圣母庙,广泛募集资金,终于在我到达朱家湾的那一天,施工正式开始。
       施工蓝图是,小山顶上修正殿,左右各有配殿。正殿两层楼房,一楼大厅供奉神灵,二楼有方丈室与客房。山的北坡下面修两座艺术馆,举办各类文化展览与书法艺术品陈列。艺术馆前有一条小河,河上有桥,河里流的是兴隆山流下的清泉。山的东坡下修几间悠闲客房,供艺术家与学术大师偶而住着进行创作。
       有一日,刘道长请我、施工队领导、村里社火演出队的王效占等一起吃饭,大家谈起九天圣母女神,活灵活现,反映了村民对圣母娘娘久远而虔诚的崇拜。
       1991年,本村朱师傅在除夕的早上来到庙的废墟上,立了九天圣母的牌位,烧头香。低头一拜,听到石罄响了一声。庙都拆了,未见石罄,哪来罄声?朱师傅怀疑是幻听了,不加理会。再拜一次,罄声又响,而且音响更大。吓得朱师傅跑了。遇到神了?事后他对人说,这是娘娘显灵了。
       1996年,庙修好了,每年大年初八在庙里唱大戏,娱神也娱民。戏头王效占说,98年初八下大雪,太冷了,我想庙里无人,唱戏也没劲,取消算了。这决定刚过十分钟,小孙子的眼睛病了,翻白眼,发高烧。接着儿媳妇病倒了,不会说话了。我估计是娘娘生气了,就大声对着庙的方向说:“圣母娘娘啊,你怎么能这样对我家呢?太过份了吧。我们唱嘛!明天雪再大也唱嘛!”过一会儿,儿媳妇与孙子的病好了,很灵验啊。
       王效占说,78岁的村民徐有才,有天半夜三更,他看见从村后山上下来一团火球,照亮了一大片房子。王效占又说,庙拆了以后,娘娘附体到某村民身上,嘴里常说娘娘话,吵着要修庙。他还说,参加拆庙的人,拿了庙的东西回家的人,不是生病就是短寿,那叫报应。

        五、活跃的社火演出队

       社火 是中国北方地区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是指在祭祀或节日里迎神赛会上的各种杂戏、杂耍的表演,也是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民间歌舞活动的通称。社,指土地神,火具有红火、热闹之意。朱家湾的民俗以社火为最,社火与庙会结合,成为村里最主要的文化活动。人们往往认同中国西北的生命力特别旺盛,旺盛就是通过社火来表达的。
       自古以来,朱家湾就有玩社火,赶庙会,唱皮影的习俗。村里有两个庙,两个戏台,社火与赶庙就在寺庙里与戏台上进行。社火演出的特点是走村串乡,走到哪里热闹到哪里。
       朱家湾并非榆中县最富裕的村庄,但却是榆中县最痴迷于艺术的村庄,它充满灵性与活力。不管多么穷多么乱的时代,朱家湾总有一批醉心于社火演出的农民,不在乎饥饿,追求精神的自我展现。
       人民公社初建与三年困难时期,村里老木匠杨玉全等五人活活饿死。大炼钢铁与大兴水利时期,洮河水利工地上的公共食堂,村民杨万兴被饥民挤进大铁锅里烫死,接着饥民又把大铁锅里的米饭全部抢光吃光。文化大革命时期,村里有人受批判,被揪斗。就是在这个最苦难的时期,热爱生活与艺术的朱家湾人组建了几十人的社火演出队,他们是农民,却成为兴隆山一带规模最大,影响最深,演出时间最长的一支文艺队伍。
        文化革命结束了,文化自由了,1985年,朱家湾的社火队大量演出传统戏。例如反映伍子胥故事的《逃国》,反映诸葛亮故事的《拜台》,反映苏武故事的《牧羊》,反映秦香莲故事的《告状》等。90年代,朱家湾组织了业余的秦腔剧团,全县演出,就是这些热爱艺术的普通农民,塑造了一大批感人的艺术形象。
       改革开放带来的财富,也带来了堕落,多少人在金钱面前失去了人性与道德。朱家湾人在土地承包之后,富了,但是他们对于社火艺术的追求,超过了金钱。在传统艺术的演出中,他们宣传了人性与道德,使人们在欢笑娱乐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精神正能量。
       由于电影电视文化的普及,秦腔与其他传统戏剧一样,观众逐年减少。但是社火象幽灵一样,永远燃烧着西北人的心,他们又回到了简单的社火传统。1985年至1987年,朱家湾与梁家湾的两个社火队又活跃起来了,他们走乡串村,每到一处,告庙上香,敬神求吉,然后社火演出。演出的亮点是少女花篮队,20个小姑娘,每人肩挑一对花篮,又跳又唱。2008年至2009年,社火队参加县政府组织的春节秧歌表演比赛,获得三等奖。
       王效占目前是朱家湾村的“神头”,他积极参加刘道长的圣母庙的重建工作,担任此项工程的监理。他也是社火头,准备将来在新建的圣母庙里大力开展社火演出。作为神头,他信神吗?他是这样回答的:我信神,神就是我们的祖先,就是为人类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先人。社火是为了娱神,也是为了娱人。
       社火这一文化活动千秋万代,流传至今,随着时代的演变,其形式、内容发生了变化,新的时代赋予社火以新的内容。“文化大革命”期间,社火也被斥为宣传“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四旧之一,被禁演。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社火得到恢复。当代,社火主要不是表达人们对“神”的崇拜,而演变成了一种形式活泼、名目繁多、生动有趣的文化娱乐活动,成为一种新的民俗。

        六、栖云庄园的艺术沙龙

       兴隆山是一个旅游圣地,当国家经济突破一个瓶颈后,旅游业会突飞猛进地发展。朱家湾位于兴隆山下,接待游客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渠道。1998年建成朱家湾兴隆山招待所,接着又先后建成了榆兴庄园、云雾庄园、绿叶庄园、隆源庄园、栖云庄园等农家乐生态别墅,接待四方游客。
       我们在一个蓝天白云、空气清新的日子,来到栖云庄园举办了一次生动活泼的艺术沙龙。这次活动包括诸多内容,参观圣母庙的重建施工现场,参观兴隆山风景区,举办女书文化讲座与女书书法笔会,村书记介绍朱家湾基本社情,筹备兴隆山书院兼艺术馆等。
      叶家文是朱家湾村书记,也是栖云庄园的董事长,午饭就是沙龙活动的开始。他向我们介绍了朱家湾的基本社情,代表全体村民欢迎我们文化人来村里建书院与艺术馆。
       我作为武汉大学中国女书研究中心的教授、主任,介绍了湖南女书这种世界唯一的女性文字。女书是国家公布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几年前好莱坞大片《雪花秘扇》在全世界演出了女书的故事,我有幸成为此片的学术顾问与客串演员。今年美国费城交响乐团到长沙演出了《女书》交响乐,创作者是奥斯卡音乐奖获得者谭盾先生。今年美国总统早餐会邀请女书发现者,也就是我本人,到华盛顿与奥巴马总统共进早餐。
       我倡议建立兴隆山书院,也就是艺术馆,设立在圣母庙中。现代的寺庙宫观,多种功能并存,既是敬神祭祀场所,也可以成为教育与文化场所。书院可以开展国学教育,也可以开展艺术创作。西北师范大学心理传记学研究所所长舒跃育副教授表示积极响应,参与,认为书院这种中国传统教育机构应该恢复与发展。
       榆中县的单永平先生介绍了兴隆山的宗教与文化,从成吉思汗到李自成,从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杨静仁到甘肃第一位共产党员张一悟,从乞伏国仁建都榆中并修勇士国,到明代肃王代代相传兴建兰州,还有伊斯兰教传入兴隆山的往事,道教大师刘一明修炼于兴隆山的故事等等。什么是兴隆山文化,单先生为我们上了第一课。
       下午,有些人去圣母庙工地,有些人去兴隆山景区,我去了兴隆山博物馆与烈士陵园参观。约定下午四点集合于栖云庄园,开始了女书书法笔会。兰州著名女书法家李岩与丈夫张警官一起来了,她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会员,过去一直写汉字书法。几年前看到了女书文字,被女书的艺术美吸引,就再也舍不得离开了。
       武汉大学中国女书研究中心的助理研究员刘庆华也是这次笔会的主力,她不久前参加北京举办的笔会,以女书书法获奖,并受到中央电视台的采访。她们两人有时写女书书法,有时写汉字书法,受到沙龙全体成员的欣赏。两位书法家也很慷慨大方,艺术精品赠送给了喜爱者,包括朱家湾村的几位农民企业家。
      兴隆山森林茂密,文化昌盛,是中国西北部的一颗明珠。朱家湾村古墓闻名,社火灿烂,是兴隆山的一颗明珠。这里的圣母庙焕然一新,不久之后设立兴隆山书院与艺术馆,这为兴隆山的文化教育事业上了一步台阶,为兴隆山的旅游事业再添一个景观。我过去一直认为,兴隆山是个奇迹,是个明珠。今年夏天的兰州之行,让我产生了一个新的认识,朱家湾是奇迹中的奇迹,明珠中的明珠。


参考资料:
(1)钱斌《榆中朱家湾宋金砖雕墓》兰州新闻网,兰州日报主办。
(2)孙志平《唐石棺墓与榆中籍国王》兰州新闻网,兰州日报主办。
(3)杨积泉整理《朱家湾村略史》(打印件,未公开发表。)
(4)张文玲主编《榆中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