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非虚构

首页 > 非虚构

蒋殊‖雨水依然落在佳处

作者:蒋殊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5494      更新:2020-10-21

张法中牺牲处

 

       正是夏日。

       进村之前,有雨飘过,时紧时缓,将一颗心淋得湿漉漉的。

       法中村56岁的孟庆东不会想到,即便已经卸任村支书职务,还是要一天天坐在自家院中给一拨又一拨的人讲述村子故事。

       每一次讲述,都是从村名开始。

       与正中村、学孟村一样,法中也是一个英雄的名字。因此孟庆东的讲述,总是带了英雄的气概。

       这一天,他是被我们从午睡中拉起来的。他的院子紧邻马路边,轰隆隆的运煤车一辆接一辆,他却能安然入睡。他说习惯了,我却觉得这村中的人都是经过枪炮洗礼的。

       尽管,他没有经历过战争。

       “三家村五家寨”是最早的村名,不知道怎么来的,只知道是明朝永乐年间的事。这名字听上去很红火,有赶集的味道,当初是三个村五个寨合成的吗?想必一定是有戏台有庙宇有川流不息的人群,更有浓烈的烟火气。然而多年后,却连年逢了干旱,没有收成,不得已请来一位高人。大师放眼,全方位丈量村庄,经过一番思考后,郑重写下两个字:霍登。

       霍登的寓意,是让雨水降至最佳处。最佳处得了雨水润泽,必会五谷丰登。

       想来,经大师指点过后,雨水一定不负众望,浸润着这最佳处,因此这名字,一直延续下来。

       可是,遇到1942年。

       沁源县城被日军占领了,距县城20公里的霍登也设了据点。

       孟庆东出生的时候,那个曾经挥手命下“霍登”村名的先生,已无一丝影踪。孟庆东当时不知道,他出生20年前的1943年9月,有一个人像当年的大师一样站在村中郑重宣布:“霍登”从此改为“法中”。

       此人是时任区长梁东初。本次更名并非祈求风调雨顺,而是为了铭记一个人。

       一个用生命打开一个村庄新历史的人。

       这个人,是平遥人张法中。关于张法中的死,说法有几种,更多的是他在侦察过程中与日本人遭遇,之后展开一场战斗。然而终因寡不敌众,悲壮牺牲。

       这或许是百姓眼里的悲情英雄形象吧。孟庆东却说,这更像电影中的惯常情节。他更愿意相信从阴留柱嘴里听来的版本,觉得更加真实可信。他说的阴留柱是法中村最早的住户,又名阴志伟、尹志伟。尹志伟1943年任沁源围困指挥部副总指挥,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临汾地区汾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这件事选择相信他,也有这些原因,觉得他算是有地位有觉悟的人,言行该是严谨的。况且,抗战岁月中,尹志伟曾和张法中并肩战斗过,两人是老战友。

       平遥人张法中,出生于1911年,1936年考入山西省国民军官学校(当时在介休),毕业后参加抗日,任沁源县一区武委会主任。之后的几年,他将全部身心扑在沁源这片大地上。

       张法中受过专业教育,因此不仅胆略过人,而且枪法超凡。当年的历史见证人霍仲武之后曾说过:“鬼子一听说是张法中武工队的辖区,就绕道而行。”

       日本人占据了沁源及周边后,不断在各个村庄制造惨案。起因当然是让村子搞维持,为他们服务效力。霍登村更是建立了日军据点。那时候张法中经常来村里,却从不住在政府安排的地方,而是总在一个姓董的人家。知情者讲,两人一是说得来,二来董姓村民也是一名积极分子。那时候,张法中经常召集民兵及党员积极分子一起商量对付日军的办法,比如让民兵掏来茅粪倒入村中水井,让日军无法正常吃水;比如近期听闻日军有什么行动,想法阻拦;比如哪些民兵被抓,需要救援。

       当时霍登村日军驻地下边有一个大牛圈,日军常常把抢走的牛羊关进去,隔几天便杀一头改善生活。也是张法中,组织民兵瞅准机会一次次放出牛羊。

       党员民兵的行为,日益激怒着日军。

       1943年农历五月初一,不服气的日军再次将霍登村包围,强迫搞维持。200多名群众暴露在明晃晃的刺刀下,谁抗拒,下场便是活埋。日军想不到的是,竟然有一批人宁愿迎刀而上,也不愿搞维持。于是为了杀鸡儆猴,42位态度坚决的党员、民兵及群众被先行杀害。

       而青年党员李八孩、民兵干部李九孩及黄福生,更是受到日军的“特别”待遇。在各种手段用尽无果后,打,刺,再将辣椒水灌入他们嘴里。直到奄奄一息,也不让他们痛快死去,还要留待晚上活埋。

       唯其如此,才能解他们心头恨意。

       当时,日军还有更狠的一招,那就是“连环保”。他们将四五家编成一环,只要跑一人,整个环上的人便全部杀尽。

       让人想到株连九族。

       三名民兵处于最危难的时候,另有150多名群众及抢来的耕牛被关押。张法中一听到消息便开始积极组织营救,他亲自带领武工队和民兵进入村子,凭借熟悉的地形,避开日军巡逻兵,与当时的维持会主任、地下党干部霍仲文取得联系。经对关押的地形详细分析,制订出精准的里应外合方案。

       大多数群众与耕牛,得以成功营救。但对三位被俘民兵,日军却看押甚严。急中生智,张法中想出一计,将一把剃头刀交给霍仲文,托他转给三位民兵自行逃脱。霍仲文终于瞅到机会,将剃头刀悄悄塞进黄福生手里。但因彼时已临近活埋时间,只有黄福生艰难地将捆绑自己的绳子割断侥幸逃脱。

       八孩、九孩却不幸被埋。连同两位英雄含恨入了土的,还有他们连环链上的那些亲人。

       黄福生手中的刀,受到日军追查。为保护霍仲文,张法中利用本村村民孙来福为敌人挑水的机会,把一张写着营救时间与地点的条子传过去。待霍仲文按约定时间挑着水桶到达杨林坡的河边时,被早已守候在那里的张法中等人成功营救。

       今天,新任村支部书记马建民接替了孟庆东曾经的任务,接力传递张法中的故事。那个中午,他站在英雄纪念碑前,向我指明当年活埋八孩、九孩,还有其他村民的一条沟。他说,那条沟之后好多年村民都不敢去,因为沟本身有个可怕的名字,叫强奸沟,因当时日军隔三岔五将掳来的妇女带进沟内窑洞强奸并杀害而得名。

       热辣辣的阳光下,却周身生出一股寒意。

       枪法超凡、智慧过人的张法中,并非每一次与敌人的斗争都会顺利。1943年7月4日,成为一个与他生命相关的日子。这依然是阳光热辣的一个暑天,张法中一行几人到有义村开会。正值夏收季,他接到的任务就是组织群众抢收小麦。一浪一浪的小麦黄灿灿铺在麦田里,看上去让人兴奋。抢种的惊心萦绕在脑中,抢收这场特殊的战役又将打响。

       返程途中,路过霍登庙凹的三神庙附近时,远远看到一个日本兵在下面的麻池边洗脚。周边麦浪滚滚,而这鬼子即将加入阻碍抢收的大军。望望,四下无人,张法中果断举起枪。

       没想到随着枪声,竟从旁边冒出二十几个日本兵。彼时他才知道,原来对方是一个小分队,其他人都在他看不到的阴凉处休息。

       二十多支枪,齐刷刷瞄准张法中。尽管他左躲右闪,肩部还是中了弹,倒在地上。

       分头跑向别处的同行者远远望着,却无法伸出援手,眼睁睁看着日本兵跑过去,恶狠狠将他拖走。

       那一幕,成了张法中留给战友最后的画面。从此尽管大家用尽各种方法打听,还是没了他的下落。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被处死,不知道以什么样的方式被处死。只知道,那一年他年仅32岁。

       今天的庙凹,只剩了庄稼。曾经的三神庙也没了踪影,麻池也几乎没了水。山梁上风轻轻的、静静的,昔日的血腥早已尘封。

       时间滑过63年。2006年,张法中烈士纪念碑在法中村竖起。当时,专程请来他平遥的家乡人。家乡人来了,还带来一个好消息。原来,1943年9月13日,有沁源地下党把张法中的尸体运至沁源与平遥交界处,交给平遥方面的地下党。

      大家由此有了模糊概念,英雄张法中,牺牲时间或许在1943年9月?从7月4日被捕到9月的两个月时间里,英雄遭遇了什么样的摧残?

      幸而,张法中被埋回家乡——平遥段村。

       因为张法中,平遥段村与沁源法中结成友好互助村。平遥家乡人2006年从法中回去后,也在段村建起一座一模一样的烈士纪念亭。法中村的书记马建民也多次去过平遥段村,他说张法中家的旧居在村中永庆堡8号,属于东堡。他更听说,张法中的父亲当年在甘肃靖源县做丝绸生意,算得上有钱人家。张法中本可安宁躲过灾难,却选择了这条路。

       说到张法中的模样,孟庆东说应该是高高大大的那种。2006年请来的平遥家乡人中,有一位张法中的堂弟张法俭。他一出现,村中老人一眼便看出,张法中的长相就是那个样子。

       尹志伟也说过,张法中的性格与他的长相一样粗犷,不讲究生活细节。平时身上总背一个帆布包,里面装着随身必需品。走到哪里瞌睡了,便将包往脑袋下一垫,睡去。抗战结束后,有人曾见过这个包,上面油油的,好久没洗过的样子,但后来又没了去向。

       今天在当地,村里人都知道张法中。孟庆东说,他少年时代,村里每逢“八一”建军节、国庆节,还有“六一”儿童节,总会上演一个与张法中有关的节目。一般是两组参赛队伍,代表战斗的两方。随着冲锋号响起,两支队伍便扛着用木头做成的枪呐喊着往对面南山上冲,哪个队先冲上去便算赢。

       后人们把英雄张法中的身影,高高定格在村对面的南山上;也把张法中的痕迹,一次一次以这样的方式铭刻在一代一代后人身上。

       今天,张法中与夫人张蝶花成婚的请帖,还在后人手里。红艳艳的:谨占本月初十,次孙法中成宴;凡属亲友邻谊,礼不从奢宽恕;宠赐礼物人事,一概不领壁谢;特此预为周知。愚弟张凤鸣具。

       红艳艳的喜帖,映现出张法中青春的影子。彼时,他牵着新娘,满脸笑意。

        ——节选自纪实散文集《沁源1942》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