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非虚构

首页 > 非虚构

汉宁家的圣诞

作者:邓丽(美国)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2253      更新:2020-01-06

作者儿子和女儿在圣诞树前

 

       推开挂着常青藤圣诞花环的大门,走进汉宁老爸老妈家,一眼可见一棵高大挺拔的圣诞树立在客厅里,小彩灯闪烁在翠绿的松叶之中,树顶的天使娃娃似乎在微笑着传递节日喜讯,树下包装精美的礼物如小山一般彰显着节日的丰盛。客厅的长沙发上还摆着一只只写着名字、装满礼物的圣诞袜,凡是进门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名字。刚进门的孩子们兴奋地扑向属于自己的袜子,急不可待地打开,顿时惊叫声欢笑声充满了整个屋子,揭开了圣诞庆祝的序幕。

       这是我嫁入汉宁家后每年看见的圣诞日情形。儿孙们到齐后在客厅里拥着两位老人坐下,主戏正式开演。由最年幼的孩子开始,到树下取一个礼物,读出标签上收礼人的名字(如果读到的是自己的名字则放回去重新取一个礼物),交到他/她的手中,还不会走路或识字的幼儿当然就由父母代劳;收礼人宣布送礼人的名字后,打开礼物亮相给让众人看,然后道谢。接着是次年幼的去取礼物,如此一轮又一轮。全家“上演”的这出戏长达四五个钟头,礼物的海洋渐渐减小,各种感叹此起彼伏,“漂亮极了!”“太酷了!”“爸、妈,你们在哪里买到的?!”“爷爷、奶奶,你们怎么知道我喜欢这个款式!”“哇,这正是我想要的呢!” ……

 

 

跟四岁小女几乎等身的圣诞长袜

 

       公公和婆婆乐于借着礼物表达圣诞节对于他们的意义:爱和给予。每年为六个儿女及其配偶和孩子们等近五十人准备圣诞礼物,在时间和金钱上都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再加上给每人的生日礼物,以至于婆婆一年到头都在买买买。礼物并不昂贵,但都显示着老人的贴心爱意。尤其是给孩子们的礼物,都那么适合他们年龄和个性,他们打开礼物时的一张张笑脸,成了爷爷和奶奶眼里最美的图画。婆婆特别会借礼物将自己对艺术和书籍的热爱传给后代。比如,在我们小两口还没有孩子之前,婆婆每年会送给我们两套剧院的话剧年票;在我们孩子出世后,他们每年送的圣诞礼物都少不了一整箱几十本的儿童读物,当孩子开始学钢琴后,圣诞礼物中又多了交响乐团的礼券。喜欢摆弄电器的公公当然也传送自己的爱好,从小小遥控玩具到手机、笔记电脑等等,紧追科技前进的步伐。

       汉宁老爸老妈其实并非很富有,同龄人都已经在安享退休晚年了,公公还在开业行医,而且节假日都出诊。婆婆是家庭主妇,对自己节俭,很少添置什么,一个手提包用了二十几年。尽管我们儿女辈多次声明:不必再给我们成年人礼物了!但两位老人依然一如既往地慷慨。就连晚辈临时带来同度圣诞的同事、朋友,礼物也会魔术般地出现在他们面前。

       祖籍英格兰的公公姓Haining,是英文中罕见的姓氏,与海宁的拼音一模一样,我自作主张译成汉宁,以免混淆。记得第一次拜见公婆大人时,银发碧眼的公公就开玩笑对我说,中国有个城市叫做海宁,我的祖先就来自那里。婆婆的祖先是当年乘坐“五月花”号的英格兰清教徒,与美国建国之父华盛顿总统有姻亲关系,大家族至今年年都有family reunion(家庭聚集)。公公出身医学世家,婆婆家族多出基督徒和传道人,俩人的婚姻仿佛美国社会的缩影,是科学理性和宗教情怀的结合,养育出了爱神也爱科学的儿女。五个儿子中四个是工程师,还有一个是生物化学博士。

       我的洋夫是汉宁家二哥。我们晚辈年年都挖空心思想奇招“进贡”礼物、博老爸老妈一乐,结果常是“英雄所见略同”,这年圣诞老爸收到五六条领带,下一年圣诞无人再送老爸领带。而我这中国媳妇大有“东方不败”优势,给公公中国纪念邮票、真丝领带,送婆婆翠玉手环、真丝围巾等等,让汉宁家客厅吹进中国风。

       汉宁家还有个传统,就是老爸老妈每月为该月出生的家人开一次集体庆生会,或上馆子或买披萨来家中,大家吃得都很安心,我却是越吃越心不安,很想回馈老人家。于是到了我儿子和女儿的生日,我都下厨做一桌中餐宴请汉宁全家,有时还张罗起集体庆生会、母亲节和父亲节的聚餐,将“民以食为天”的中华传统发扬光大。

       我喜欢听洋夫回忆童年。他小时候每年圣诞节前都跟着父母去采圣诞树,要开一个多小时的车进山,六个孩子总是像脱缰的野马漫山遍野地跑,奇的是最终都能乖乖聚拢看爸爸砍树,然后大家齐心把一棵完美的圣诞树放到车顶带回家。每年给亲朋好友们制作Christmas letter也是一项全家工程,父母会把一年来的精彩照片拼在一起,孩子们有的用土豆刻出图案盖在信上,有的用手画图,数百封圣诞信于是带着汉宁家老少的祝福飞到世界各地。从世界各地会飞来五彩缤纷的圣诞卡,上面的邮票同样很吸睛,洋夫孩提时代的集邮爱好由此而来,到了成年放弃这个爱好时,老爸接手着迷起集邮来,这是后话。亏得那些圣诞信,启蒙了洋夫胸怀世界、远游亚洲的雄心,我和他才能相遇于日本,我们的婚姻追踪溯源要感谢圣诞节呢。

       洋夫回忆中的父亲简直是无所不能。在六弟出生后,原先的三间卧室汉宁家日益拥挤起来,父亲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用自己的双手加建新屋,好让六个孩子每人都有自己的卧室。他一边建房子一边给孩子们讲解房屋结构、木工、电工等等知识,遗憾的是那时的洋夫是个贪玩的小皮猴,没好好学。盖完四个卧室和一个地下室后,汉宁爸又在后院造了一艘酷酷的“宇宙飞船”。飞船共三层,一层有几个秘密入口,二层是有两个座位的控制台、装满了各种各样的按钮和仪表,三层是观望台。他从家里拉了电话线到飞船,好跟飞船上的孩子们联络。那个“宇宙飞船”成了汉宁孩子们的童年乐园。

       我觉得那些似乎是来自火星的故事,这个汉宁医生简直是有三头六臂,他早年毕业于斯坦福医学院,如今西雅图发达的911急救系统就是他在五十年前帮助建立的,在三十多年前人们还不知晓老年痴呆症时就创建了华州阿兹海默症协会,他居然还是一个电工、木工、建筑工、飞机工程师和爱家好男人,洋夫原先在我心目中高大的handy man形象变矮了,不过为老爸自豪的洋夫一点儿也不在意。

       洋夫回忆中的母亲也叫我敬佩不已。她在二儿进入大学后自己也重返校园,从艺术本科读起,一直读到博物馆学硕士毕业,期间曾与二儿同修一门课,老妈考试考得比自己还棒,洋夫说起来一点儿也不觉羞耻。熟悉婆婆的牧师在她的追思礼拜上总结她的一生是爱神、爱人、爱知识的一生。

       婆婆在八十一岁高龄回到天家,公公在五年后的2017年随她而去。在俩人长达五十四年的婚姻中,我有幸目睹了十八年。公公婆婆成了我眼里美国传统价值观的代表者,他们对社会和家庭都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善良、正直、慷慨、勤奋。他们养儿育女之余不仅积极参与孩子们学校内外的活动,还热心在社区做义工,又给各种非盈利组织捐款,并且做各国留学生的host family。我从公婆身上见识到,原来慈善行为是普通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并非只是富豪们的义举。不同的慈善研究机构都表明,美国是世界上最乐善好施的国家,例如在2017年,美国社会为慈善事业和非营利公益活动捐款就高达4,100亿美元。

       我的公公婆婆和许许多多美国人一样,相信“施比受更有福”,这信念无疑是汉宁老人家留给子孙们最好的圣诞传统。感谢他们,让我的儿子和女儿耳闻目染,从小就学会了尽己所能去帮助别人,愿汉宁家的好传统在他们手中传承下去。(责任编辑吴茗)

 

 

  作者女儿五岁时在老人院演奏圣诞歌曲

 

作者简介:露得,本名邓丽,毕业于复旦大学,曾留学日本,获神户大学国际经济学硕士学位。现定居西雅图,任教于美国高中,闲暇时喜好舞文弄墨。创作的散文、随笔等作品发表于海内外多家报刊杂志,是海外文轩会员,文学城名博。短篇小说选入《跨国跨族的情爱之道》中英文版,散文选入《他乡星辰--北美华语作家散文》。   

上一篇:柔韧的翅膀
下一篇:我的两个婆婆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