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岁月留痕

首页 > 散文 > 岁月留痕

后人传诵的英雄

作者:金兰仁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2422      更新:2016-11-07
文/金兰仁

以前没有来过,来后才知道张家的故居也就是东北人俗称的“大帅府”正式名称为“张氏帅府博物馆暨辽宁省现代史博物馆”,从这长长的名称可以看出张氏帅府在中国近代史及东北近代史上的地位,其中的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
  张氏帅府门前的中央广场上伫立着张学良雕像。雕像为4米高铜雕,3.2米水泥混凝土基座花岗石磨光贴面,基座正面刻着张学良将军生卒年月。作者有意识地把身材加高,使雕像显得更精神、挺拔;精练概括处理的衣纹,使形体饱满有力;选择了挺拔向上的姿势,微皱眉头、嘴唇紧闭的表情显得坚定;一只手握着皮带及一手拿着手套的姿势,很有大将军的气势。所有的这一切,作者在底座背面镌刻的“千古功臣”予以高度概括。
  张氏帅府主院成正方形,从外形及内容看,是中西合璧的王府式建筑,总占地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76万平方米。始建于1914年,1916年入住。经过不断扩建,逐步形成了由东院、中院、西院和院外建筑等四个部分组成的的建筑体系,单体建筑风格各异,有中国传统式,中西合璧式、罗马式及日本式等。这里既是张家父子的办公官邸,也是家眷居住的私宅,带有明显的封建王权色彩。然而,张作霖将院内最好的建筑命名为大、小青楼,显示了他的粗鲁及专横,同时也成为后人茶后饭余的谈资。
  当然,名称是一回事,院内建筑风格还是颇有见地,特别是三进四合院和大青楼。三进四合院位于张氏帅府的中院,坐北朝南,呈 “目字形”。青砖珑瓦,飞檐兽吻,挑脊宝顶,雕梁画栋,朱漆廊柱,狮头石鼓柱础,石条台阶,方砖方石铺地,是中国传统的仿王府式建筑。在张作霖主政期间,四合院前两进院为办公官邸,三进院为眷属私宅,传承了古代前朝后寝的封建帝王宫殿建筑风格。
  大青楼是张氏帅府的标志性建筑,建于1918--1922年间,为仿罗马式建筑。楼高37米,顶层有观光平台,是民国时期奉天城除凤凰楼外的最高点。外部立体浮雕和内部主要房间的壁画装饰都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假山上有亭洞和石阶,四周长满梧桐、皂角树。融办公与居住为一体,作为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两代主政东北时期的重要办公场所,经历过两次直奉大战、东北易帜、处决杨常、武装调停中原大战等重大历史事件。
  在张氏帅府的建筑里,可以看到半部民国史。而这里的主人就是这段历史的角色之一。微微发福的导游说:“大帅张作霖的一生,游走于黑白之间,本就是个传奇,如果要像大学教授做研究那么较真,我还真的不知如何表达”。张作霖出身贫苦,个头不高,人很机灵。少年时到处流浪,早期曾有绿林经历。虽然只读过三个月私塾,认字不多,但有机谋,善权变,游走于清朝遗老,俄国人,日本人及军阀之间,很快发迹,成为枭雄。到1916年时,以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名义,成了事实上的东北王。后又利用日本的势力控制了奉、吉、黑三省,成为奉系首领。入关逐鹿中原,一度挫败直系军阀,控制北洋政府,1927年6月18日,张作霖在北京就任北洋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1928年6月4日晨5时许,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中丧生。也就是他的死因,让中国人记住他“不听日俄使唤,不肯满足日本军阀无理要求”的亮点,并与他不同意签订《日张密约》事实相拟合,演绎出许多诸如“张作霖手黑”等传奇故事。当然,他穷兵黩武,屠戮革命党人,参与镇压五四运动,逮捕并杀害了李大钊等人,对日本采取所谓“亲善”等也是抹不掉的史实,为后人所不齿。
  那个时代的中国出枭雄,不足为奇。张作霖既然是枭雄,就有枭雄的做派。他虽然个头不高,貌不惊人,但先后娶了六房妻妾,以此来秀自己的权高位重,满足自己王的心态。为美人可以丢江山,何谈建一栋楼呢?于是,他于1918年为五夫人寿氏在东院专门修建了小青楼(后来他自己恰巧在此归西),小青楼是一座中西合璧式的二层砖木结构小楼,整座楼体呈凹字形,小青楼有西洋风格雕饰及楼后环形女儿墙,镇石上有中式花、鸟图案砖雕,门及扶栏上有中式的梅花、柳枝、兰花木雕,风格各异,是建筑艺术之精品。
  张学良之于父亲张作霖来说,有很大的不同,当年的照片上他身材高大,温文尔雅,意气风发。张学良之所以一步登天,都之于封建世袭的理念,作为长子,把他作为帅印继承人来培养。于是,7岁时从名师,读四书五经,16岁拜师学英文,学西洋文化,同时从军。18岁考进东北讲武堂,19岁任东北军第三混成旅第二团团长,负责保卫张作霖人身安全以及维持奉天治安。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后,张学良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开始统治东北。在展览的照片及陈列的文物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张学良传奇一生的几个瞬间:1929年7月,张学良欲取消苏联在东北的特权,开始着手收回中东铁路;1928年12月29日向全世界通电,实行“东北易帜”,结束了北伐;1933年9月18日,驻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下令不抵抗,成为不抵抗将军;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联合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剿共和一致抗日的主张,推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西安事变后不久,张学良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被交高等军法会审;1959年,蒋介石下令解除对张学良的管束;1964年,64岁的张学良与53岁的赵一荻正式结婚;2001年10月15日,病逝于美国夏威夷,享年101岁。
  大门广场张学良雕塑,已经形象地告诉了世人对他评价。应该说,今天张氏帅府的存在以及络绎不绝的参观人群,多数是奔着少帅而来,他是“民族功臣”,“是伟大的爱国者”,“千古功臣”,“民族英雄”。许多海内外的人来故地凭吊他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记住他,就记住了那段历史。
  然而,在普通百姓的眼里,特别是年轻男女,位于大院东墙之外的赵一荻故居更能勾起人们对主人的记忆。它是一座二层中西合璧式建筑,因1928--1930年间,张学良的红粉知己赵一荻(人称赵四小姐)曾在此居住而得名。小楼内外的描金彩绘,雕刻廊柱,法式家具保存很好。内设会客厅、舞厅、餐厅、琴房、起居室、书房、办公室,真实再现了赵四小姐与张学良将军共同生活的场景。
  有人说,张学良与赵一荻演绎了“当代冰霜爱情”故事是不为过的。张学良是封建时代的纨绔子弟,有过三次婚姻是不足为奇的,也即是于凤至,谷瑞玉及赵一荻。赵一荻是大家闺秀,与张学良舞会相识,继而不顾家庭反对及世俗压力,来到张学良身边,以秘书身份出现。张学良被幽禁早期,与于凤至一起照顾张学良,只在中途离开照顾独子三年。1940年接到张学良的电话后,毅然来到张学良身边,从此未离开。1964年,张学良与原配夫人于凤至离婚后,赵一荻才与张学良结婚。他们的爱意不因张学良的沉浮而波折,张学良被囚禁后,赵一荻身着蓝衣,脚登布鞋,洗尽铅华,终日陪伴在张学良身边,尽自己全部的力量给张学良以安慰和照料。2000年在美国逝世,她用一生来陪伴张学良,令人唏嘘,难怪参观途中,导游笑着对大家说:“私下里,男女间相互叩问,有多少人能做得到呢?”
  回望帅府,人去楼空。但是,人世间,因为事情的重大,会被后人记入史册,因为传奇,会被后人传诵,因为美丽,将永远被后人追崇。记住中华民族曾经沧桑的历史,记住历史上为国为民的有为功臣,记住已经发生了的美丽故事,用我们毕生的精力,为祖国富强而行。
                   二0一六年九月
  
下一篇:女兵与狗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