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岁月留痕

首页 > 散文 > 岁月留痕

我的母校浙江大学

作者:顾艳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8535      更新:2014-07-11

       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前身,是杭州大学。我从小与杭大有缘。上幼儿园时,我的小舅在杭大英语系读书,有时他会带我去校园玩。因此杭大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屋一瓦,都是我童年留下的深刻印象。1980年我参加高考,成绩上线很多分,却毫不犹豫地在第一志愿上填了杭州大学。去杭大读书,是我梦寐以求的愿望。因为小舅说,杭大中文系在全国也属相当不错。
       在杭大读书,是我人生旅途中最重要的一站。我大量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和写作,是在杭大校园里开始的。如果没有杭大的寒窗生涯,就没有我今天对社会、对事业的认识,以及我对写作的执着、认真与坚韧。
       许多往事历历在目。我不能忘记大一时的那个中秋节,我们全班新生去三潭印月赏月。那夜月光如水,我们划着自划船,船儿摇晃着青春和热情。上岸后我们找一个角落,大家依背而坐,吟诗唱歌,玩得诗意而纯洁。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当年我们八个学生一个寝室的拥挤与无奈,以及熄灯后,躲在被窝里看书的情景。
       那时候学校里有不少诗社,同学们写诗热情都很高。我几乎每天都写好几首诗,一个星期后就把那些诗作,全部寄给刊物编辑部。有的发表了,有的就石沉大海杳无音讯。那时候在同学们中间能够发表作品,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了。因此,我被班里的同学视为“才女”。
       做一个“才女”不错,但并不轻松。我总是把别人用来玩的时间,全部用来读书了。久而久之,我在同学们中间落落寡欢,沉默无语十分不合群,但却学会了用图书馆。我的大部分课余时间,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以之于班里喜欢我的男生,也常到图书馆来。胆大的,还会悄悄地在我的书页塞一张纸条,弄得我满脸羞红。那时候,我们真是很纯洁的啊!
       大学毕业后,我先是做老师,后到研究所工作。1996年我又去了美国伯克莱加州大学和夏威夷大学做访问学者。然而自毕业到出国,我没有回过一次母校,心里便有着一份深深的歉意。那些教过我的老师,常常让我在夜深人静时想起他们。他们在我脑海里,依然是从前课堂里的音容笑貌。
       我从美国回来后,我的老师吴秀明教授邀我回母校讲课。这是我毕业十多年后第一次回母校,也是杭州大学因教育部批准后,四校(杭州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合并成为了浙江大学。我站在校门口,望着赫然入目的“浙江大学”四个字,内心一阵感动。然而,校园还是从前的校园。校园里那些拔地而起的建筑,仿佛如鸟一样载着学生们的灵魂,高高飞翔。
       我的老师吴秀明先生,那年已经是浙江大学中文系的系主任了。但中文系办公室依然还在原来的那栋楼里,这让我感到亲切。我熟悉那栋楼的每一个地方,那里的会议室也是我曾经自修过的地方。一瞬间,时光仿佛倒流了回去,我多么愿意再做一回浙大的学生。
       那天我站在讲台上,感慨万千。我主讲的是女性文学话题。我对同学们说:“女性要有争取妇女的权利、抗议性别歧视、努力自强不息的精神。女性也要让自己成为一名智者,将自己真实的生命活出来。”
       其实那年我的孩子还小,需要一步一步扶她上战马。也就是说,要让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最好的中学,名牌的大学。如果我不付出力气、不辅导她、教导她,那么她怎么能理想地成长呢?所以我当时想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这句老话,便下定决心按自己的选择走了下来。若干年后,我的女儿比录取线高出30多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浙江大学,我也出版了不少部书。2001年,我还回母校读了在职心理学硕士。真正当了一回“浙大”的学生,心里感到无比光荣。
       现在回想与孩子一起在浙江大学读书的日子,我们母女常常在校园、食堂、图书馆,散步、吃饭、自修,真是其乐无穷。那年女儿和我都从母校毕业出来后,她考上了北京大学的研究生。去年毕业后,又被美国斯坦福大学全奖录取读博士。 出国前,我和她又一次来到浙大。我们不仅是看已变得更加漂亮的校园,而是看我们的已经在浙大教了大半辈子书的老师们。我想今后无论我们到哪里,对母校永远都怀有最深厚的敬意和最真诚的热爱。我们将永远感谢她给我们的哺育,也将永远是她的学生。

上一篇:就你一个鸟人
下一篇:暗香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