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美术品读

首页 > 评谈 > 美术品读

大纯的东方情怀

作者:刘迪生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26693      更新:2014-05-16

     孙大纯,这个名字非常具有儒家的博大与精深,看似平实,实在是意蕴无穷。也深谙了艺术与世界的追求之境。俗话说,人如其名。在艺术创作的路途,孙大纯与他的这个名字真可谓是很好的诠释。他的这个名字使我想起了一首诗:“一草一木,都让我珍惜。这些年,我不比一株植物更富有。”
  书法和中国画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语言,她带着东文化深厚的人文情怀与自然观念的修炼和升华,穿透历史和天地时空而抵达必然的王国。东方文化因其独特的文字神韵,而成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企望的高度。换句话说,西方文明根本无法靠近,这不得说是一种天然生成。因此说,当现代西方文明,一挨东方人的书写艺术时,他们不得不惊讶于中国文化,还有这样如此纯粹和抽象的艺术,拓展了心灵承受语言文字衍生的想象力。
  不难看出来,孙大纯的习字更是一种对东方汉字的探究。在他看来,汉字蕴藏了生命的万物与风情,蕴藏了东方博大的美学。他的书法不故弄玄虚,不卖弄技艺。因此,他的字体就少了做作与自私,多了一份实在与从容。他的书写根植于心,他让每一种书写都充满了诗性。他把书写当成一种对未知生命无限的尊敬与感知。他触摸生活,思考生命。从字里行间我们读到了睿知、深度、大放异彩的淡然与隐忍。
  十六岁写过对联,二十二岁题字寺庙及牌匾。这样一路走来,孙大纯先生的书艺渐进佳境上升空间相当快,从观念到实体,从具象到抽象,从实效到纯粹,从认知到感悟……为个人的生命修行,通达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另类审美的路径。这正是我所欣赏和尊敬的孙大纯,他在“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探索路上不断地反省和审视。
  对于一个书写者来说,首先是对汉字认识字的读音,然后是它的意义及多重衍生义,再是字的造型特征等等。在完全领会了字的本质意义与外延意义,及与其他的语境构成了独立的字,构成他的想象世界,书写者的自觉才进入一个书法家的角色。他不再为字义的本身而写字,而是在为一个世界而构筑着她们的灵魂自由。这才是我们从书法家所读到的真正的审美意境。否则,字还只能是字,而书法还只能是书法,二者不能融会,这是当下一些初入书法的人面临的一个重要认知。明白了这一点,写字才会具有了别出心裁的开始,也就才能有了更宽度拓展的可能性。
  在中国,文字从一开始诞生,就赋予了一种生命图腾的意义。由这意义承担了思想与交际的双重功能。字符与观念同时并生,组合成汉语世界的丰富与博大。我们的象形文字及字音同义以及诸多歧义并生,等对汉字本质意义的界定,就成为了书写者在书写过程中,负载于大千世界的能量与神性。就如苍颉造字时,天地崩裂而鬼哭狼嚎。其中彰显了汉字在传播一种天道精神的力量。
  遗传基因也是很重要的。孙先生1955年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市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小时候由于受家庭氛围影响很深,其父母都热爱书法艺术,加其外祖父在书法上也有很高的造诣,首先是在年幼的心灵上,给他们营造了“岭南好风情,天然去雕琢。”汉字文化的独特观念,使之从时空上和个人直觉上受到了线型艺术的启蒙,为他在日后的书写中,潜意识地发挥了自己的抽象能力。加之家境中展示的不少古名帖墨迹,带他进入了实体的书法世界,使他从小对书法如痴如醉并生发出巨大的好奇心与志趣。汉字神秘而无穷的奇妙吸引了他,他在字里行间呼吸大地与人间。修身。处世。情操。世相。做人。他像中国汉字那样充满了智慧与哲理,他紧贴泥土地书写着。
  在随后的个人成长历程里,将书法观念与日常生活并行于个人的实践中,孙大纯先生才得以遵循书法象形的一般规律,不断修炼各种古人名家的笔力与技巧。从六岁习字,楷书初从柳公权,行书研习二王,对传统书法之各家见长,一并熟练和深入钻研,又广泛猎取吸收古今名碑名帖牌匾题字等。
  孙大纯其艺术书法以行草见长,并擅长较大字体,比如《厚德载物》、《心旷神怡》,结构厚实工整礼仪,但又不失粗犷疏野之风,是风景名胜中的牌匾楹联之佳体;其自由行草之作,飘逸柔和见超脱,并赋予一种抽象线条中的音律般的节奏之美,极具现代自由性情的表现力。这使我想起了北方雪中的山谷,遍地金黄的野菊。也使我想起了苍翠的松柏,吐蕊的腊梅。字字如幻,引水上山。有一种大纯大美。如朱熹《诗春日》,给人以视觉上的温情与清爽的享受。当书法由字的交际功能,转换成为线的表现功能时,才算得上是一件表现艺术的作品了。对此,将传统书法带入当代艺术。
  一滴水就能反映太阳的光辉。孙大纯先生还在努力之中。而持久地葆有一份书法的审美情怀,则是书者和欣赏者的共同乡愿了。孙大纯的艺术创作细腻则温婉入微,豪放则荡气回肠,他试图用一个个汉字来呈现东方世界的精彩与传奇。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