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杂文时空

首页 > 评谈 > 杂文时空

秉忧患意识 倡穷知求真

作者:程运生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2849      更新:2016-09-21

        今天在这里为大家开办的读书讲座上,我只侧重于讲“忧患意识与穷知求真”这方面的话题。
        第一“忧患意识”这四个字,大家并不陌生。也许有的同学会哑然一笑。现在都什么年代了?社会发展、国力殷实、民生富裕,是一个不愁吃不愁穿的年代,老师谈“忧患意识”是不是杞人忧天、危言耸听,不合潮流?我的回答是:不然。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是关系到国运兴衰、人民安危的重要课题,也可以说她是有着泱泱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的精英意识。
       为什么说忧患意识是民族精英意识。首先缘于忧患一词的内涵。孟子在《告天下》文中有“然后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之论述。翻译成现在话就是说:“一个人只有懂得忧患,懂得国家之前途命运,他才能有作为,才能服务于天下。”大家熟悉的北宋范仲淹,有这样两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投身汨罗江为国捐躯的屈原有“哀民生之多艰”、“虽九死其犹未悔”之浩叹;《尚书·君牙》中有“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的总结。这些都是忧患意识的举证,都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民族精神的核心与延续。
       正是缘于这种意识、这种精神的存在,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救国兴业的至高无上的真理和方法,甚至于为此舍生取义,走上断头台。即或是清王朝腐朽的后半叶,尽管闭关自守,固步自封,仍有许多襟怀报国的义士,冲破层层桎梏,为寻求救国强民之策而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大家熟知的虎门禁烟的林则徐、以身捐国的谭嗣同,倡扬武装起义的徐锡麟、秋瑾,等等等等。
       我想最能说明问题的并能震撼人的心灵的,当数我们的国歌。每当国歌奏响时,相信大家都会有一种紧迫感、有一种激奋感,这就是忧患意识在人们心中产生的巨大震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了这种紧迫感、激奋感,就能产生无穷的动力,并演化为承担历史重任的力量源泉。
       忧患意识的核心是“亲民与报国”。亲民与报国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当今之中国,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以人为本”,关于“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等一系列论述,都是“忧患”意识的集中体现。她清楚地表明中国共产党除了领导人民翻身解放,更长远的目标是富国利民。一个国家,上上下下不是耽于安乐,纸醉金迷,而是时时想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不是戚戚于小利,苟且于市井,而是韬光养晦,奋发不已;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是忧国忧民,自强不息,这个国家就是不可战胜的。
       做为当代高等学府的学子,首先应该明白的一点是:国家和人民培养了我,我在学习阶段和学成之后又如何去回报国家和人民。
       大道理姑且不说,小道理却不能不坦然面对。首先,从“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来阐述。
       同学们经过十馀年的寒窗之苦,挤过独木桥,先后考进大学学府。这本是人生一大快事,但问题也随之而来。那就是随后的几年大学生涯如何度过。有人会说,那还不简单,争取每门六十分,拿到毕业文凭。至于将来,“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管不了那么多。这种思维逻辑,就是我所要说的“近忧”。也就是无忧患意识。
       近忧产生于无远虑。无远虑无忧患意识者,往往满足于眼下、安逸于现状。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反正冻不着饿不着,甚至还有手机、MP3听着,至少时下还有父母做坚强后盾,即或经济条件不佳者,国家还有对贫困学生的资助与救济。殊不知,社会对每一个成员的要求近乎苛刻。其分配原理,总是遵循“不劳不获”的原则。就像惟有攀登到顶峰者,才能最先领略阳光一样。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就是这个道理。只有持之以恒、拼搏不息者,方能傲立潮头,驰骋风骚。这毕竟是有着五千年古国文明史的每一个中国人,时时处处都必须深思的问题。
       我国明代著名学者王守仁在《传习录》中,有过这样的精辟表述:“种树者长培其根,种德者长养其心。”用现在的话说,可以理解为:种树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根,即惟有根扶正了并培好了土,才能苗壮;苗壮了,才有可能长成大树。因此说,大树成材靠的是根正。这就是忧患意识所含的精深内涵。试想,根不正的树,何以成材。即或成了材,也是一株歪材。养心种德则是更高层次的标尺。一个缺心少德的人,别说社会容不得,即使于家庭,也是不能容忍的。养心种德既关系到个人更关系到社会,它是每个公民发展的立身之本。用辨证的眼光来看:这就忧患意识的相应延续,也是千年万年也颠扑不破的箴言。
       有的同学会说,我只是沧海一粟。中国地域之广阔,人材之众多,将来之未可知。还轮不到我说了算。忧患意识距离我太遥远。
其实,忧患意识的主体是不分高低贵贱的。社会是由千千万万个成员组成的。设想,大家都抱着这样的孤僻陋见,国家之何有,民族之何存,社稷之何兴。古时的圣哲,就因为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宽广胸怀,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才得以一步步地从艰难中走来,并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大家所熟悉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轼;“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游;“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岳飞;“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辛弃疾;“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谭嗣同;“天下英才数使君,据鞍把剑气纵横。好将十万头颅血,一洗腥膻祖国尘”的秋瑾;“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的夏明翰;“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濒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做楚囚”的恽代英。成千上万的先驱,已经为我们树立起榜样,并为之奋斗了一生。今天的大好社会环境,为当代青年人开辟了前途无量的康庄大道。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找托词、找借口呢。

       第二个问题:穷知求真。穷知求真于同学们来说,当前最紧迫的是广泛地涉猎知识。也就是说读好每一本教课书,学好自己的每一门专业。穷知者,广泛摄取;求真者,深层探索。书本所涉及的内容,不外乎两个方面,那就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服务于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指导自然科学。离开社会科学的自然科学是不存在的。无论是生物科学还是核物理裂变科学即或尚未发现的更高层次的科学,其发展的轨迹,都离不开“穷知求真”;其发展的原理,都离不开“辨证”二字。从抽象到具象,从感性到理性,都要围绕“穷知求真”和“辨证”来做文章。归结到一点,就是文化知识认知的不断总结与拓展。而文化知识认知的不断总结与拓展又离不开精神文化的高度进步。精神文化的高度进步代表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列宁曾经说过:“在一个文盲充彻的国家里,是建设不了社会主义的。”(原意)他的这段话可以这样来理解:那就是一个没有知识文化、一个没有精神文化的民族,是不会有大作为的,也完成不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崇高宗旨的。
       我们说:没有精神的文化,不仅是残缺的文化,而且是僵死的文化,是实质上不存在的文化。
       文化最可宝贵之点,就在于精神。有了精神文化,就有了一切。精神是支柱,精神是动力,精神是源泉。古往今来,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靠的就是这看似无形却胜于有形的精神文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孱弱到强盛,历史已经证明还将继续证明,大凡一个强盛的民族,其强盛的源泉来自于先进的精神文化。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知识之高深渊博,思维之精邃巧妙,办法之可行有效,皆缘于精神之高尚者。凡注重自我精神文化建设的人,其素质其层次就高就优;其品位其格调就醇就美;其作用其影响就大就好。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从一定角度上讲,知识、思维、方法就是才,而精神就是德。这里所讲的德和才是一个整体。也就是说,知识、思维、方法、精神也是一个整体。它们彼此相依,彼此交融,彼此互动,无法分离。
大家知道,知识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日积月累后,综述而成的经验。我们常说的哲理知识就来自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离开了人类的社会实践:哲人无从产生,哲理无从传播,社会道德也就无从沿袭和光大。
       思想道德建设重在强中固本。人们接受传统道德教育的同时,在智力和情感各方面同时受到激发,进而内化成人的素质、内化成道德规范的自律。自律是指理性与激情的结合并使道德情感升华。觉悟是蕴入品德的,人生的追求建立在道德准绳基础上的自我价值取向。
       大家都知道,古代有三鉴之说。三鉴者乃铜鉴、史鉴、人鉴也。“铜鉴正衣冠”说的是从铜镜中可以纠正自己形容;“古鉴知兴替”说的是从人类发展史中可以知晓兴衰;“人鉴明得失”说的是从别人的长处中可以明辨自己的不足。中华民族的“三鉴”论述早已为世界各邦纳入治国之要。外国人都能明辨知晓其丰富的内涵,做为炎黄子孙,就更应视其为巨大精神财富,世代承传。
       学习诚然来不得半点虚假,由不得一丝马虎。这个道理,大家比我明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之哲言,我想大家耳熟能详。但真正体察深悟之,并转化为自觉的动力,那不是件容易的事。
       首先是恫瘝在抱。“恫瘝在抱”即忧患意识。恫瘝者乃民之疾苦也。惟有以民生疾苦为己任,以国家前途为奋斗目标者,方能定位清楚,高标有望。(前面已经花了不少篇幅,谈忧患意识,这里就不在赘述了。

       第二点,学以致用。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于从运用中得到启迪并总结和发展。大凡学习不外乎两个方面。即书本知识的学习到社会实践的认知及提高。现在的条件比过去不知好了多少倍。大中小学生没有不会电脑的。计算器的普及为知识查阅、网上聊天、网络游戏提供了方便。它在为大家提供汲取丰富源泉的同时,也为电子鸦片侵害人们的肌体提供了可能。由于网络的铺天盖地,内中良莠相杂。这就需要鉴别与选择。
       科学的方法、严谨的思维、认真的选择,是我们在学习中倡导的积极有效的三个途径。以同学们所学的医学科学来说,内中就有生物科学这门学科。生物界的延续靠“基因”的遗传,其发展靠“基因”在遗传中的变异。再如学科中的物理学,它的形态是物理定理、物理公式、物理常数等,它的功能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的规律与物质的基本结构;再拿化学来讲,它的形态是物质分子结构、化学过程、化学方程及化学常数等,它的功能是研究物质(单质与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其变化规律。由于它们之间的相同与不同,虽不能彼此取代,但各有其位,千姿百态,在不同的广度与深度上,相互交叉、相互融合。这个“在不同的广度与深度上,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理论,就是我们遵循科学的方法、严谨的思维、认真的选择所形成的认知观,也就是这里所讲的学以致用的最好佐证。
       学以致用,就是要学有用的有价值的学问,而决不是照单全收。当今国度,由于发展的需要,国门大开,西方伪科学唯心的东西以及精神垃圾伴随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创造理念,一涌而入。这个“一涌而入”,就好比打开窗户一样,浮游的灰尘随着新鲜空气一起进了我们的房间。新鲜的空气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而浮游的灰尘,则是有害的东西,应该清除。没有好坏的辨别能力,没有是非的判断标准,分不清先进与腐朽,则往往会陷入迷途,歧道难返。用一句通俗语言来说,就是“不吃一亏,不长一智。”吃了亏,不要紧,但要长智,即或别人的教训,也应当做一面铜镜,从中警悟,从中反省。

       第三点、博闻强识。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是古人的两句名言。同样“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是刘禹锡有关学习艰苦过程的彻悟。大凡有成就者都能有这样的感怀。自人类诞生以来,知识的积累无一不是经历博闻强识这样一个过程。这当中是没有捷径的。诚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之一样,惟有“博闻”才能“至千里、成江海”,惟有“强识”才能成“合抱之木、九层之台”,才能挑得起民族的大梁,撑得起祖国的蓝天。
       辛弃疾在《青玉案》词中写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里强调的是学习态度,即有眼力。循大流,未必得真谛;而在灯火将尽、不起眼的某个角落,你却能觅得真知。
       晏殊在《蝶恋花》词中写到:“昨日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里讲的是学习方法,善思即会动脑筋。只有看得远的人,才会有高瞻之目,才能远瞩。
       柳永在《蝶恋花》词中写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悴。”这是说一个人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即守得住志向,志向既定,目标如一。
       我在初中时,曾读过鲁迅的一句至理名言,他是这样说的:“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由于国家的强盛,物质基础远远超过我们所处的那个年代,人们现时的生活不再是忧虑温饱。用老人们的话说,已属“安逸”阶段。而“安逸”对年轻人来说,则意味着什么?试想:年轻人如处于“安逸”之中,那还谈什么奋斗,还讲什么进取。鲁迅这句话是深刻的是高瞻远瞩的,他揭示了一个道理:人是不能没有进取心的,不能沉溺于舒适的生活环境之中。否则,那将是没有前途的,那将是危险的。
       青年人肩负着国家的前途,肩负着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在精力旺盛,身体强壮的阶段,惟有博闻强识,日积月累,不断地向新的知识层面进取,方能对得起来之不易的大好今天。最近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六集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我想不少同学都看了。但不知大家有何观后感?
       华夏的复兴,中华的崛起,靠的是先进文化的支撑,靠的是一代代人持之以恒的努力。十年之后,靠得就是你们。
       最后以杜荀鹤的“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陆游的“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作为此次讲座的结束语,并期待着同学们在德、智、体三方面的全面告功。

上一篇:现实与梦想
下一篇:说丑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