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杂文时空

首页 > 评谈 > 杂文时空

建立新型大国关系要靠实力

作者:乔良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10738      更新:2014-10-17

     【提要】

      ■从现在看,从美国的角度看,美国还没做好准备跟你平等。
      ■软和硬的问题,都不像人们想的那么简单。硬的时候,妥协的时候,都不只是一个态度,而是一种充分计算成本与收益之后的权      衡。
       ■还要十年时间,中国军队才能真正成为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前提是,一点不耽误。一个是国家要稳定发展,然后,中国军队在自己的战略选择和发展上不要出错。

       【个人简介】
        1999年,乔良与王湘穗合著的军事理论著作《超限战》一书出版,曾被意大利陆军总监米尼上将称为当代军事名著。近年,该书中的一些重要观点被美军写入最新作战条令。2007年始,乔良在百家讲坛主讲《新解三十六计》系列。

       大国关系是国际风云的晴雨表。中美、中日等大国的相处之道,更深刻地影响国际秩序。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新”在哪里?中日问题的背后有什么?中国的军事能力如何?面对一些问题,是“打”还是“谈”?近日,针对这些问题,国防大学教授、空军少将乔良在武汉接受了本报(《湖北日报》)记者的专访。
       我们表达强硬,是因为势态在变

       记者:前段时间,美国防长哈格尔发表了一些言论,引起中国军方严正回应,回应引发了广泛好评。在您看来,这只是个人态度,还是中国大国关系理念、军事理念有了新的变化?

       乔良:其实,中国军方经常表达对美国军方一些做法的不满,包括过去美国对台军售等问题,甚至几次中断中美军事正常交往。但公开报道是第一次。所以,中国民众在看到这样的新闻,会觉得我们总算有比较强硬的声音出现了,实际上,这只是做法的改变。

       记者:为什么这个时候改变做法?

       乔良:我认为是势态在变。比如说中日钓鱼岛争端,从领土问题变成了政治对抗,和菲律宾的问题也已经到了严重的军事对峙,或者说准军事对峙这种状态。这些问题中,其实都有中美关系的影子。比如美国公开讲,在东海问题、南海问题上都不选边站。而看一个人真正的态度,是听其言,观其行。你公开表态是不选边,可是每一次公开表态后,实际行动都是支持其中一方。比如说美国在东海问题上公开表态不选边,但是马上美国海军高级将领就说,如果中国军队攻占钓鱼岛,美军将协助日本反击中国军队。在黄岩岛和仁爱礁问题上,美国的言和行也是不一致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军方不得不严正指出这一点,表达我们的不满。所以说,这些问题是因为中国今天面临的形势所迫,倒不是说我们今天才强硬。
   

        美国还没做好准备跟中国平等

       记者:习主席在海牙会见奥巴马时,用“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14个字概括了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您怎么理解这个“新型”?它“新”在何处?

       乔良:它新在中国对中美大国关系表达了一种平等的意愿。我们认为,中国和美国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但问题是,美国从来不认为它和世界上哪个国家的关系是平等的。大家都商量着来,谁也不用接受谁的指挥,这是美国很难接受更不可能习惯的一种方式。过去美国,比如冷战时期,就在主导大半个世界的国际关系,冷战结束之后,更以全球领袖自居,意图主宰全世界。你现在突然提出一种新型大国关系,既是对等的,还是平等的,它不可能一下子接受。所以我认为,中国新型大国关系的提出,从现在看,从美国的角度看,美国还没做好跟你平等的心理准备。

      “强硬”还是“妥协”?要计算

        记者:如何让美国意识到并承认这种新型大国关系呢?

       乔良:我认为,就是该强硬的时候要强硬,该妥协的时候要妥协。注意,“妥协”和“强硬”的问题,不像人们想的那么简单。强硬的时候,妥协的时候,都不只是一个态度,而是一种充分计算成本与收益之后的利弊权衡。权衡什么东西呢?权衡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

       记者:是不是找到平衡点?

       乔良:是的。一味的软,美国就不可能接受跟你的新型大国关系,一味的硬,就可能导致新型大国关系破裂。真正的战略智慧是在这里面找到最佳的平衡点,这是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最关键的问题。这方面我们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一是中国要真正显示和美国有平等的实力,二是要让美国慢慢适应中国的这种实力。这个实力里面,就包括了你的态度。

       相比中美关系,其他大国关系相对好建立

       记者:中国面对的大国关系有不同类型,您怎么看中美关系在其中的位置?中美关系跟其他大国关系有什么区别?

       乔良:和其他大国的关系相对容易建立,为什么呢?因为其他大国间一开始就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其他国家都比较快地适应或承认了中国的大国实力和地位。无论是跟法国、德国、英国、俄罗斯,都比较好建立,只有跟美国,比较难。

       记者:跟日本呢?

       乔良:跟日本实际上本来也是不难建立的。日本绝不可能不承认中国的大国实力,中日建交40年,彼此互相视为大国并关系正常,问题出在近二十年日本经济泡沫破裂,经济持续低迷。而中国却高速增长,超了日本的车,日本朝野的心态开始失衡,对中国渐生怨尤。特别是美国金融危机后,为抑制中国势头,决定重返亚洲,转移战略重心,这使日本一些不甘心沦为二流国家的右翼政客,看到了希望和机会。于是蠢蠢欲动,开始设计日本的东山再起计划。从小泉到安倍,都是怀揣这份野心的政客。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利用和唤起日本国民曾有的亚洲第一优越感。拉日本国民右倾,这在日本国民中是有思想基础的。日本一直不认为它是被中国打败的,这是第一点,这是它的一个历史记忆。第二点,日本在20年前,还是亚洲雁行的领头雁,现在这个地位正逐渐被中国取代。几年前,日本的GDP还是世界老二,现在已经让中国甩在后面,这是日本很难接受的事情。日本现在跟中国,主要不是争夺一个岛,而是在国际上跟中国争夺亚洲主导权。
       从明治维新起,日本逐渐成为一个现代国家,而中国是在100年之后,才跻身现代国家。日本一直处在一种不甘心的状态,一直要和中国来一次一较高下的竞争。这个竞争最后会不会表现为战争,现在还不能确定。但我们和日本在战场之外的竞争,已经处在一种非常明显的状态。
       这就是本可能很正常的中日关系,现在变得非常不正常的原因。

       你视为威胁,难道中国就不发展了吗?

       记者:常万全部长说,新型的大国关系,应该首先体现在亚太地区。中美关系在亚太地区突破的关键在哪里?

       乔良:我认为,必须像小平同志说的两手都要硬,一手是你的国力军力要硬,一手是你的文化软实力要硬,只有两手都硬了,才可能最终解决这个问题。

       中国的发展不可逆转,13亿人,现在有14亿人了,要过好日子。在一个十三四亿人口的国家过好日子,这就要发展。这样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被一些国家视为一种威胁,但是害怕听蝲蝲蛄叫,我们就不种庄稼了?别国视你为威胁,难道中国就不发展了?我们当然知道,中国的发展会使一些人担心害怕,因为中国一旦发展,对全球资源能源的需求,会比原来的量放大很多倍。在这种情况下,你自然而然地要和有同样需求的国家发生竞争甚至对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中国人提出的方式是互利共赢。我发展,也让你发展,这本来是很好的方法,但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取得别人的信任,如果别人不信任你,别人就会认为你是威胁。中国威胁论,一方面是有些人有意制造出来的东西,另一方面也源于一些国家认为你发展得太快了,不信任,有担心。

       不要冲冠一怒为红颜,也不能不解决问题

       记者:对于一些问题,有些国人的感觉是,我们似乎谈也不是,打也不是,有的人主张打,有的人主张谈,陷入两难境地,您怎么看?

       乔良:很多人对于中国军队的实力有担心是正常的,因为我们30多年没有一次哪怕是小小的战斗。但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应该把这种担心换成耐心。30年前,小平同志讲,“军队要忍耐”。军队忍耐了十多年,国力增长,军力踏步不前。近20年,中国军队才急起直追,我把这个过程叫做补课。对于一个补课学生的期待和一个优等生的期待能一样么?你要知道,国家先发展了10多年,才让军队补课,这个时候我们却要求中国的军力和中国的国力同步,实际上是不切实际的。
       尤其是当今世界形势复杂,周边问题敏感,很多人希望中国军队有明显的表现,这有点操之过急。现在的国际形势是,美国在鼓动周边国家拱中国的火,因为一旦事端挑起,他就好趁机插手干预,制衡中国的发展势头。美国在等待中国出昏招、走错棋,等中国犯错误。想想看,黄岩岛问题就是中国和菲律宾的问题吗?钓鱼岛问题就是中国和日本的问题吗?会不会出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鹤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局面?想明白这些,就知道现在是不是打一仗的最好时机。
       可是,确实像你说的,今天的事实是让人觉得很为难,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打呢,不是时候,不打呢,任人欺负,任人宰割吗?这也不行。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动用你的战略智慧,展现你的战略定力。战略定力就是,你不要轻易地冲冠一怒为红颜,战略智慧就是,你不能不解决问题。完全不解决问题,国际上被人欺负,国内老百姓不答应,那么这个时候,你总要做点什么。怎么做,这就需要掂量,也需要借鉴别人的军事行动的一些启示。有的时候,我们不一定照猫画虎,但可以由此打开自己的思路,活人不能让尿憋死。我们总说,军队除了打仗,还可以有非战争军事行动。什么是非战争军事行动?难道就是抗洪、抗震救灾,就是撤侨维和打海盗?非战争军事行动难道就不能开火,不能流血么?看看美国人和以色列人怎么进行他们的非战争军事行动。对我们应有“醍醐灌顶”的启示!

        中国军队现代化还需要十年时间

        记者:中国军队有什么特点?

       乔良:拿中国军人来说,他们的战争适应能力超强。以前,我到老山前线采访,当时的战士年纪都很小,他们在炮火下谈笑风生,而且面对炮击的时候,这些战士都能根据炮弹出膛的一瞬间来判断这发炮弹离我近还是远,然后再决定采取什么反应。可是这些小伙子,距离这场战争开始才一个星期,一个星期的时间,他们就已经是老兵了,对战场的情况非常熟悉,而且毫无惧色。当时我看了以后很感叹。
       相反,我们看其他一些国家的军队包括美军,如果一个士兵在战争刚开始时患上战场恐惧症,差不多到战争结束回国的时候,他的战场恐惧症还没有消失。这就是中国军人和其他国家的军人不一样的地方。

       记者:习主席最近视察空军机关时讲到“空天一体、攻防兼备,”这在军事战略层面有什么意义?

       乔良:高屋建瓴,势如破竹,掌控了“天”,就等于是高屋建瓴。对于“天”这个制高点,无论如何要尽快地掌握它,美国在太空中已经有数百颗卫星,我们只有二十多颗,还有不短的路要走。空天一体,实际上就是要完善国家的整个军事体系。大国军力,缺少了“天”,只有陆海空,仅从空间态势上讲,都是不完备的。尤其是今天,所谓要打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真正的信息化是依赖太空化做支撑的。

        记者:那么,在世界军事能力版图中,中国居于何种位置?

       乔良:最少还要有十年时间,我们才能完成中国军队的基本定位,中国军队才能真正变成一支现代化的军队,而前提是,在时间上一点不能耽误。一个是国家要稳定发展,第二个是中国军队在自己的战略选择和发展上不能出错。

       记者 肖擎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