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文学漫笔

首页 > 评谈 > 文学漫笔

以素心对待诗词

作者:郭翔臣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2627      更新:2014-10-06
文/郭翔臣

中华诗词的再次兴起是中华文化的幸事,它继承和传播了五千年文明的精华,也开辟了继往开来的肥沃土壤,在诗词创作的实践中感到现实中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不吐不快耳。
有些人以"捍卫"诗词的纯洁性、捍卫"古色古香"为标榜,让阻止诗词在新的时期进行尝试创新成为时尚。有的人对于诗词曲发展脉络的历史真实视而不见,固守旧的高地,不许攀登新的"处女峰"。将文学大师之"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总结和预见不屑一顾,将马凯先生"求正容变"的观点置若罔闻或作曲解。为什么不能多一点理解呢?为什么不能在谙熟旧的体裁、熟悉旧的格律的同时,自己也作一点新的尝试呢?要知道不断继承前人精华与发展创新新的奇葩,正是中华诗词前进的动力!要了解语言文字是不断推陈出新的!若是历代诗人都不允许探索,一味地恪守固定的"规矩",哪有现在繁华似锦的中华诗词呈现?新韵的推广、新的体裁的容留该有一席之地是最应该引起关注的。这一方面须引起诗词界的极大关注,若是若干年后当代社会没有新的体裁的形成,没有新的诗词形式的出现,当代诗人回过头来看实实有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宽容和期望。
诗人结社是中华诗词界历代的传统,被后人传为美谈,这是诗人们互相切磋交流的一种好形式。应该让前贤"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恬淡、随心、切磋、容纳的好风气继承下来,发扬光大,别让它变了味道。别以领导者、大师自居,诗说穿了都是辛勤积累的结果,而非其他。
一定要一分为二地对待诗人,谁都有贡献,谁都有缺陷,这是客观存在。千万不能让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及"铜臭气"玷污这个圣洁的殿堂。
网络诗词的流行是新一代诗人的幸事,互不相识、隔山隔水的诗人同气相求,成为挚友,在切磋中共同提高。但也有时会成为揪心之处。网络栏目应当以疏导为主,摈弃动辄对有不同认识诗人的作品随意删除、禁言之类的作风,让氲氤之气充盈网络世界。
诗人不可为"名"所累,历史上优秀的诗人,往往是在后世才声名鹊起的,生前多半不尽如人意。窘于生计,半世困顿,仕途失意,绳床瓦灶,颠沛流离往往如影随形。而这正是创作成功的歪打正着。他们的诗往往是在"不经意"间为人们所知,为人们所喜。而汲汲于浮名者往往适得其反。
揭露黑暗面与爱国爱家关注民生的统一是古代先贤的传统,杜圣之所以称"圣",是他在真实地纪录了那个惨烈的年代的同时,也牢牢把握住忠于国家与体恤民生的统一。诗人一定要把握尺度分寸,把握底线,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考虑,而不能够仅仅从个人及小团体的利益出发评论是非得失。
保持素心、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来对待诗词曲赋,应该是诗人群体的共识、共勉。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