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文学漫笔

首页 > 评谈 > 文学漫笔

“灵视”秋天

作者:陈金茂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2552      更新:2013-10-01
——评王小松的“秋歌小集”

文/陈金茂

诗人感受季节有其独特的方式,这种方式赋于诗人与常人不同。秋风乍起,诗人的心湖,似乎也跟着泛起涟漪,写秋天的诗,亦如飘落的黄叶,彩蝶般地在网上飞舞起来。 于是,诗人之赋的《秋歌小集》(见2010.11.15文心网)在不期然中跃入了我的眼帘。 《秋歌小集》由《落叶》《落叶(之二)》《秋》《走过秋天》等诸诗组成。单看诗题,我们不难想象,作者是拿着思维的“多棱镜”,从不同角度对秋天作出全方位的“灵视”。 所谓的“灵视”,是因为世间的许多事物,有时不是单凭肉眼就能看到的,这时就要开启诗人所特有的第二双眼睛一一“灵眼”,见常人所未见的。
写秋天,不能不写“落叶”。 我始终认为,这是一个危险的命题,有多少人落入“俗套”而未能自拔!可当我读到“红叶,金稻,清流,雁阵/————都是秋的献诗/却把牵连着旧事的断简残篇/掷了一地…”(《秋》)的诗句时,我悬着的心落了下来。 在作者的“灵视”下,不仅从季节中看出自然不同寻常的特异处,更重要的是从中看出与生命的关联一一“把牵连着旧事的断简残篇/掷了一地”,这决不是单纯的想像制造的产物。生命与自然的依存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体性。季节所形成的一切,就如同生命的一切。被“掷了一地”的“断简残篇”,在似与不似之间飞跃,丰冨了读者的想象空间。不同经历的读者,都会有自己的解读。 诗人之赋是个爱诗至深而又积极乐观的诗人,她的“在人世上活一次,在诗里再活一次”的人生座右铭,似乎也可以从《秋歌小集》中体现出来。如:“斑斓了,这丑美杂陈的原野/灿烂了,这生命的共同归宿/而你与我/终将会聚其中/给大地投下一颗渴望开花的果…”
《落叶》,死而复生,生生不息,作者愿意和“落叶”一道“会聚其中”,共同孕育“一颗渴望开花的果”;甚至作者欲以热烈的期盼化解秋的萧杀:“且将秋日作春朝/让种子在秋天发芽/让花儿在秋天开放/在秋天成熟,结果/让春去,春归/让我们占有秋天吧/我们的无悔的秋天/知否,知否/应是秋日胜春朝!”(《走过秋天》)这哪里是在抒写秋天,分明是作者乐观精神的自我写照! 秋天将自我展开的仅仅是一部分,还有众多的看不见隐伏于“肉眼”之外。或许诗人感应到内心的辽阔或迭荡,倘若没有“灵眼”的透视,又岂能找到诗的对应意象! 凭“肉眼”写诗,只能产生肤浅的作品;唯有“灵视”,才能创造诗的佳构。 写秋天,自然也概莫例外。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