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文学漫笔

首页 > 评谈 > 文学漫笔

革命政治中的亲情及文化认同

作者:何英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3345      更新:2013-08-12

 

----读长篇小说《回家》

 

       今年一月,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推出了一部新书《回家》,作者是武警北京指挥学院的女作家张慧敏。这是一部以一个1948年冬跟随国军溃退台湾的老人的一生为线索、第一次以长篇小说的形式讲述两岸风雨60年关系的真实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及他的亲人们,一生在革命、政治的波诡云谲中也难以割舍的亲情,和海峡两岸同宗同根的文化认同情结,再现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台湾老兵对家乡、亲人几近绝望的怀想和“戒严令”解除后两岸的民间往来。其中,1948年国民党节节失利,最后溃退台湾的整个过程,由于主人公的亲历见闻及作家资料的翔实丰富,读来极具震撼。一改战争只写宏大的焇烟和将帅的运筹帷握,从细小的边缘视角看到战争的残酷和无人性,主人公一路跟随国军溃逃的这一段是小说最具文学性的人性拷问华章。
  故事从1947年的山东荷泽讲起,主人公的父亲高金锡是荷泽城里的老国民党员,在一天夜里,被人突然杀害了。母亲认定是高庄惟一的共产党员、父亲的堂弟高金鼎告的密。母亲因此狠心将只有12岁的儿子高秉涵推向了跟随国军的不归路,母亲原以为儿子可以保命,却怎么也没想到这一走就到了台湾,从此音讯全无,生死两茫茫。一边是12岁的高秉涵跟随国军退走台湾,一边是1949年10月,高秉涵的小姨和两个姐姐作为共产党的高级干部回到了高庄。时代的巨手把玩着芸芸众生的命运,高金锡的岳父是在日本加入同盟会的老会员,三民主义的信仰者,高金锡入国民党也是岳父的举荐,可是小姨宋宝珍和两个女儿秉洁、秉浩却作为解放军从延安归来。得知父亲惨遭杀害的悬案,她们又会做何感想?父亲一心想着教育兴国,整个身心都扑在教育上,共产党怎么会杀害他?这是不是国民党的又一个嫁祸阴谋?高秉涵几度生死终于抵达台湾,开始了在台湾的艰难求生,从火车站小贩做起,到考上大学、工作分配时要求到离大陆最近的金门,娶妻生子,一刻也不敢忘记自己山东荷泽的亲人,然而两岸隔绝,音讯缈无。终于在1979年与大陆的亲人取得联系,那一天,挚爱他的母亲终于再也等不到他的消息,撒手人寰。直到台湾长达38年的戒严令解除,台湾人终于可以回大陆探亲了。从那以后,高秉涵致力于两岸亲情的联系事业,为同乡们送骨灰罐,为家乡兴资捐助,漫漫回家路得以绵延展开。
  高秉涵是一个两岸关系史的见证人,时代革命和政治的巨大涡流使他和家人不能幸免于外,也因此推就了他和家族的传奇。父亲的惨死使他背负着亲人的“血债”踏上流亡之路,可是他却从来没有断过有一天要重回家乡的念想。国民党从日本占领者手中接手台湾,1949年颁布了戒严令,从此,开始了长达38年的两岸隔绝关系。在镇压了为反抗国民党腐败而爆发的全岛起义后,台湾埋下了“外省人”与“台湾人”的仇恨与对立,民进党利用民众的仇恨情绪,推动族群对立,蒋氏父子之后,台湾开始了民进党时代,也开始了与大陆持续8年的紧张关系。然而世事难料,原以为不可能翻身的国民党却在2008年以压倒性的优势取胜,实现了台湾的第二次政党轮替。2005年国共平台建立,高秉涵作为一介平民,身处台湾的政治风云变幻中,却时刻难忘与大陆那割舍不断的血肉亲情,当年退走台湾的60万老兵又哪一个不是如此呢,他们的或是父母妻子、或是兄弟姐妹或是恋人朋友,就是他们到死都魂牵梦萦、难以放下的心事。这心事也是两岸同宗同根、血浓于水的民族文化认同情结。
  台湾的文化界普遍不会赞同台湾独立,那意味着大学中文系的大部分教授将面临失业,当汉语不再是台湾的“国语”,绵延千年的民族文化之根不再,那么台湾知识界将会是怎样一个局面。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副标题就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可见两岸都意识到突出中华文化就是突出共同的民族之根。台湾还有亲民党等也同属“一个中国”阵营,尽管美国一再插手台湾事务,统一之路障碍重重,但自连战访问大陆之后的一系列变化,都在显示着形势在向好发展。长篇小说《回家》的推出,可谓及时地呼应了大时代里的大政治机遇与挑战。人们需要返顾那段历史,回到那段因革命、政治而使亲情了断、天人相隔的岁月,也回到更早更长久的曾经是一家的温暖回忆。这种征侯从中央电视台十套先播出大型纪录片《西南远征军》开始,到电视连续剧《滇西1944》,国民党主战场首次追击抗日的历史浮出地表,随之浮出的还会有更多像《回家》这样的讲述两岸真实故事的文本。
  《回家》的叙事也很有特点。作为一部有真实人物原型的传记小说,故事的虚构成份相对会少一些,这多少会妨碍小说叙事空间中更多戏剧性冲突的展开,由于小说表现的时间跨度长(60年),众多人物的性格、命运在纪实的流程里,反而变得不好塑造和把握。作家以超常的结构才能和叙述才华拿出了一部真实感人的两岸故事。深厚的小说语言功力,战争场景的逼真再现,故事情节的流畅细腻,主人公性格的成功塑造,使小说的意义不仅仅停留在相关题材中的“第一部”上,作家关于国军1948年冬至1949年10月的溃退撤离,由于视角是一个12岁男孩的,揭开了人类战争描写中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那么多生命如蝼蚁一般轻轻覆灭,那么多人承受不了身体和心灵的极限压力自行了断,其残酷和无情直指人性深处。这一部分内容是女作家张慧敏的独特贡献。
  主人公高秉涵也使我们深量,台海两岸沧桑60年的风雨经历从来不曾动摇他对家乡的向往,除了血亲、亲情,还有什么更深重的东西,使他不能安然地做一个台湾人,而台湾还有多少这样的高秉涵。《回家》让我们真切看到一个民族作为想象的共同体所具有的强大感召力,看到两岸文化认同的巨大能量与可能性。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