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山水田园

首页 > 散文 > 山水田园

云楼架碧空

作者:安小安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2040      更新:2015-09-14
——游莫高窟题记

文/安小安

那年到敦煌大漠,离现下转眼已经五年,此去寥寥岁月,虽然不长,但足以改变人事面貌。即便如此,笔者对神秘的西域仍是念念难忘,时常与同行的朋友们聊起那次旅行,每每啧啧称奇,津津乐道。尤其是对莫高窟的记忆,更是深刻,就算离她几千公里,一旦想起,就恍如回到了她的面前。
出敦煌城东南五十里,河西走廊西端,这里有一片浩瀚的沙洲,取名鸣沙山,烟波渺渺,人迹罕至,客车在戈壁中奔驰,只有一丛丛沙棘提示着这里仍有生命力。行经鸣沙山东麓,忽然一片断崖映入眼帘,绝壁之上隐隐约约有层层高楼,高温伴着蒸汽,缥缈间,还以为看到了海市蜃楼,却不想这横梗南北三千多里的“楼宇”确实存在,此处就是闻名遐迩的敦煌莫高窟。
相传,距今1700年前的一位僧人乐尊,路过鸣沙山,见到此地忽然金光闪烁,恍如万佛现身,于是便在这绝壁之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陆续有高僧相继在此建洞修禅,渐渐形成规模,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另外也有传说,说佛家视修建佛洞为无上的功德,“莫高”正是“没有更高”的无量德行。不管哪种解释,眼前的莫高窟确实传承着千百年来建造者的虔诚、投入,因为彼时置身洞窟跟前,已经可以感觉到通体透凉,8月的正午骄阳虽然正悬在头顶,但来到莫高窟,顿觉热浪全消,就如同在沙漠里跋涉累了,于歇脚之处喝了一口清泉,感觉是无比的爽快。虽然各色游人到此,性格不同、信仰各异,但莫高窟以她的庄严、大气和贯穿古今的深邃传递给我们平和与宁静。
佛教自印度传入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其中衍生了很多教派,也形成不尽相同的教义,但“博爱”与“众生平等”的理念大致相近。恩格斯在他的《自然辩证法》著作论述中对佛教徒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他认为“辩证思维”对于相对高级发展阶段上的人(佛教徒和希腊人)才属可能。莫高窟聚集了众多佛家信徒禅修的智慧,这种智慧源自生命,虽然历史久远,却有种“力量”让人乐于亲近。看莫高窟几百个洞窟中上千的佛教故事鸿篇巨制,虽然未明禅宗深意,但依然感受到了佛家谐和、慈悲的态度。可能,在茫茫人生里,得内心安静的一隅,放下追名逐利的疲惫,应是我们的财富。这跨过信仰的边界、越过种族的不同、更推倒了天涯尽处的思想藩篱的“爱”,可能是那趟旅行最大的收获。
为了保护文物,莫高窟只开放了少数的洞窟给游客参观。走进莫高窟内部,一幅幅精美的壁画,一朵朵绝伦的佛家曼陀罗,一座座庄严肃穆佛像,令人叹为观止。带我们参观的导游小张,是兰州大学的研究生,专门研究敦煌莫高窟的历史与艺术。看得出来小张对莫高窟的喜爱和对佛教艺术的崇敬。跟着他在洞窟中穿行,听他如数家珍般给我们这些异乡来客讲着壁画上的佛教故事,栩栩如生的画面好像要在洞壁上脱离出来,吸引我们进入画中的场景。其中有幅《尸毗王本生图》,讲的是阎浮提国的国王尸毗割肉救鸽的故事。一天一只鸽子被秃鹰追捕,逃到尸毗王怀中求救,尸毗对秃鹰说:“请你不要杀了这只鸽子”,秃鹰说:“我没有肉食也会饿死,你为何不救我?”尸毗听后取来秤杆,一面放上鸽子,一面将自己大腿的肉割下,以取一样重量的肉喂食秃鹰,未料他将自己身上的肉割尽仍未及白鸽重,正当尸毗王准备以自己性命来换鸽子性命的时候,白鸽和秃鹰幻化成佛身,原来是要考验尸毗对众生的态度。小张边说着故事,边讲解着壁画中的众神,画面中尸毗王盘膝而坐,神情自若,无所畏惧,与面目狰狞正在割肉的刽子手对比鲜明,他的周围是灵动的飞天菩萨,像乐符飘在空中,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莫高窟好像一壶陈年的普洱香茗,让人一品难忘。虽然佛学浩渺,博大精深,依然阻挡不了人们对莫高石窟的种种向往。虽然现在已经没有僧众在石窟里修行,但他们留下的历史印记和伟大的佛教“艺术宫殿”令人慨叹。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多少事已留在时间的洪荒当中,但至今让人铭记的,不是某一人,不是某一日,而是那愉悦、平静、和谐的内心世界,不是哪种教义能完全概括的,但却是我们大家的共同追求。
那日从莫高窟返程,接近晚上8点太阳才徐徐下山,异客走在他乡,却像行在归途,或许这就是旅行的意义所在。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