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山水田园

首页 > 散文 > 山水田园

猎奇秃岩颈

作者:黄军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2401      更新:2013-09-17
文/黄军

秃岩颈,常听说且离郭公坪中学不过两里却一直没有光顾的神秘。一个周末,闲来没事,便信步往听说的秃岩颈大致所在的方向走去。
刚来到住地旁边的打狗峒,见几个当地农人正辛勤地在油菜田里薅草,心中莫名生出一丝胆怯,有些打退堂鼓的悔意:不知所去地方准确位置,更生怕农人招呼往哪里去。一旦问起,我如何回答?总不能说“去看风景”吧?作为土生土长的山里人,深知山民憎恨“游手好闲”的习惯的。大好晴天,不回去帮家里劳作,却空手观景,还不让人传“古结”(反面典型笑柄的俗称)?自己可是家乡中学的“灵魂工程师”,如果“古结”流传社会,让学生家长怎么放心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我教?让我因形象贬低如何“弹压”顽劣的学生?但最终还是没有回返,我坚信那边风景独好,更庆幸一路也未遇到熟人。尽管好几次徘徊山头了望,但是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诱惑,又让我几次义无返顾地踏上未卜的迷茫。
一路山地,堪称童山秃岭,但偶尔的劲松、怪石跃现眼帘,却也让人耳目一新。漫步青石板山径,目睹山势蜿蜒险峻,正赞叹鬼斧神工的天然造化,倏地,崇岭半腰一道曲折水渠闪现眼前。在不屑先前犹豫的悔意中,在顿感自身的渺小中,在激动人工化物的惊叹中,我不由自主地加快步伐,一步一滑地直奔谷底,直奔那前人创造的奇迹。
置身水渠小道,面对干涸的渠坑与荒芜的渠堤,慨叹沧桑多变之余,心中不免生出一丝落寞。环视周围峻峰,除偶尔几个放牛仔尕崽隐现在草丛中,再就是似有若无的几缕随风飘逝的人语。若非置身这寂静的山谷,有岂能领悟唐朝“诗怪”贾岛名句“但闻人语声,云深不知处”的佳境?只不过此境此景少了写云雾罢了。
幸亏没有云雾,才有缘饱览沿途美景。
峰回路转,锦江在望,刚才的落寞和压抑瞬间消失,一时心旷神怡。遥望自脚底绵延远处深嵌石崖峭壁的坎坷渠堤,再次惊叹先辈的胆识。小心翼翼地移步慢行,心中不由翻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豪情。仰望悬崖,见半壁有垒石墙洞口。疑惑古人也有餐景进而隐居此处的推测,但在那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岩壁上凿洞以栖,是否大可不必?然而,还是禁不住思绪翩跹,揣度着他们凿壁的艰辛。
迷惑中举目四顾,见涧底立数丈高陡壁,已经被溪水剥蚀得圆浑光滑的石壁上,缀挂些许涓流,溅底有声。虽无瀑流的宏伟,但仍不失其坦荡。正在构想春天瀑布帘柱的时候,突然一缕似曾相识的感觉涌上心头——这不就是多次入画的“谷达潭瀑布”么?画中的她是何等的雍容华丽,又有几人能欣赏她憔悴的真颜?怀揣相见恨晚的懊恼,才真正理解徐霞客为何不惜重金爬山涉险猎求奇景异观的初衷。何况,涧边山竹青翠,间或点缀几棵挺拔劲松,顶戴几簇红叶黄花,偶尔腾飞山鸟清啼,赏心悦目,不亚仙境。
徜徉良久,带着些许惆怅继续前行,担心佳境不再,不料前面依然欣喜。
目测险渠尽头,奇怪渠道何故断绝,岂不知这竟然是杜甫名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现实写照——渠道转入了人工穿山而凿的石隧洞中。伫立高约1.7米的洞口,一股阴凉自脚底浸入全身,激棱棱打了个冷战,不禁疑虑丛生:这洞能进吗?刚好洞口上峰顶林子里有两个村姑正捆柴嬉笑,不时用眼角瞟看进退两难的我,似乎在讥笑一个大男人的怯懦,顿时,如背履麦芒的难受电击般传遍全身。深吸一口气,毅然举步迈进黑黝黝的洞口,洞中,一片漆黑,顾不得脚下不时溅起的积水,躬身,伸手前探,高一脚低一脚地摸索前行。稍瞬,转过一个拐角,才知道刚才的担忧竟然如此多余——不远处投入的一窟光亮,指示前行的方向,也让人看清了石隧道内的情形——那洞顶离头尚远,不是很挺拔的身形,完全可以直立行走。此时,竟有闲心惜叹王安石游褒禅山时不能有始无终的遗憾。
跨出洞口,豁然开朗。极目远眺,葱郁的草木倒影锦江河底,柱竹滩湍急的流淌翠绿,水落石出的河滩上鹅卵石闪烁着白光,河洲的黄沙点缀水槐的新绿,镶嵌几头水牛的安适,游移几个牛娃的欢快。
又是情不自禁的激动,又是一步一滑的小跑……
淌水奔上河洲,我摔倒在黄沙里,久久不愿翻起……
夕阳里,我踏上了返程的路。刚好遇见买了秃岩颈电站砖混机房的同学校同事下山挑柴,于是我们同行。回来的路很难走,几乎都是陡峭的上坡路,而且路面多细石子,依然如下山时一步一滑。在同事的指点下,我见到了秃岩颈峰顶青石讯堡,欣赏了如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开头切入的耸立巨石连体孤松的现实镜头,呈现了漫山茅草白花顶戴峰顶绿树青翠的壮丽。同事的介绍,是我忘记疲累的理由。
那人工水渠是为了秃岩颈电站而凿建的,秃岩颈曾经让半个乡的村寨照亮黑夜。
水渠上方峭壁的石洞是天然的,叫黄腊洞,是古时人们为了躲“抢犯”(土匪、盗贼)而在洞口垒起了石墙。早些年,还遗留下用于攀缘进洞的铁锁链,在“土窑炼钢”的年月里,被那“有见识”的人就地取材当炼钢材料用了。
一次,好几百“抢犯”从锦江河沿坡上了秃岩颈顶峰,四处搜寻避难的人们,眼看就要搜到黄腊洞了。人们正绝望时,突然见到对面峰腰的长田附近出现许多枪兵。不知虚实的“抢犯”慌乱了一阵,赶紧逃下了山顶。躲过一劫的人们,要感谢这支队伍,出洞后漫山遍野却找不到一丝人马走过的痕迹。人们以为是幻觉。后来有长者说,这是祖宗显灵,派阴兵来拯救后人的。
沿路,我努力寻找传奇的痕迹,但除了那雄奇的水渠、垒墙的黄腊洞,其余什么都没看到。
历史的沧桑掩去了太多的奇异,但却磨蚀不了秃岩颈天生的瑰丽和朴实的人们世代相传的感动。
上一篇:和兰花在一起
下一篇:风景今犹在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