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亲情悠悠

首页 > 散文 > 亲情悠悠

年味儿就是家的味道

作者:金兰仁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3304      更新:2017-01-28
文/金兰仁

除夕夜,我同家人边看电视,边聊天,等待新年钟声。久未联系的好友皮特,也会赶热闹,从大洋彼岸给我发来了新春贺信。皮特在信中说,如今每到中国春节,到处可见中国味儿的热闹气氛。依中国的习惯向中国朋友拜年,也许今后,包括他在内的西方人,会过中国年,会把过中国年当成时髦的选择。信中还说,他和朋友们对中国很感兴趣,并拟定了几个题目:“农历到底是什么神奇的历法,中国的节日为什么用它确定日期?大年初一为什么叫春节,农历小年到元宵节都是过年吗?年味儿是什么味道?”想找到满意的答案。
  皮特的问题看似简单,其实是域外人在思考这个民族为什么如此坚强,如此辉煌,如此悠长?想知道支撑整个民族的基础是什么,中国人有什么特质?我想,应付老外不难,但很难给出满意的的答案。因为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每天都在习以为常地沿用传统习俗,理所当然地享受着幸福,不知所以然地希翼热闹。没有仔细回味、挖掘及思考身边的一切,没有发现,或者淡然对待自身的亮点,对传统文化不求甚解,一知半解。
  历史上,中国人创造了许多奇迹,为人类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农历就是老祖宗总结出来的科学技术及人文思想结晶和瑰宝。农历又称夏历或阴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在夏朝时成熟,并被广泛应用。中国古代大量历史典籍都使用农历,在农历指导下,古代中国人创造过农耕文明的顶级辉煌。近代,为了满足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需要,自民国开始使用阳历纪年。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人们还是坚持使用农历,即使在今天,农历在传统文化中的作用是公历不能替代的。例如,传统节日是按农历推算的,大部分人生日是采用农历,采用农历推算婚丧嫁娶的日期,按照农历节气安排农事活动等等,于是出现了阳历与农历共同使用、互为补充的局面。应该说,使用阳历也是中国人心中的痛,因为元代郭守敬编制的“授时历”规定回归年为365.2425日,与现行公历,也就是“格里高利历”规定的时间完全一致,但比后者早301年。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科学殿堂之上,不可能有中国的声音,域外人不可能使用中国人发明的历法。坐等301年后,才开始使用他们发明的“格里高利历”或阳历。相同的道理,今日因中国国力强大,海外华人坚守及传播,所以才有中国声音,春节等传统节日习俗才能风靡全球。
  春节(正月初一)也是逐步演化到今天的称谓。春节以前叫元旦,而且不同时期,日期并不一致。《史记》记载,夏代元旦为正月初一,殷商定在十二月初一,周代提前至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全国至西汉初期,再提前至十月初一为元旦。汉武帝时颁行《太初历》,恢复正月初一为元旦,以后历代相沿未改。历史上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后汉书·杨震传》中有载:“春节未雨,百僚焦心,而缮修不止,诚致旱之征也。”南北朝时,“春节”则是泛指整个春季。中华民国成立时,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节”,公历的1月1日叫做“元旦”。1912年,民国政府正式决定使用公历,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确立现在的“春节”以及“元旦”称呼,开创了弘扬传统文化,与国际惯例看齐的新局面,是 “古为中用,洋为中用”思想的具体体现。
  所谓过年,就是小年以后至元宵节期间辞旧迎新活动和习俗的总成,狭义上就是指除夕和初一这两天。而过年时候的氛围及人们感受则被形象地称为年味儿。年味儿是什么?年味儿就是亲人准备过年忙碌的身影,丰收的喜悦,是普天之下红红的喜庆味儿;年味是亲人的期盼,是母亲的唠叨,父亲的注视,是暖暖的亲情味儿;年味是乡邻祝福,亲朋聚集,是祥和的氛围;年味儿是除旧迎新,祈盼幸福,祈盼安康,是对未来和谐美满的渴望。如今,年味儿不只是“过年”时喜庆、热闹的气氛和氛围,更体现的是一种民族精神。
  年俗是年味儿的载体,其中有许多人们普遍接受的规矩,有许多外族人不明白的习惯。例如,除夕之前必须偿还债务及归还借用的财物,借债不跨年,诚信做人,年关既是对自己一年的总结,也是善待它人的开始。再如,无论多忙都不忘亲情,每年小年后,大多数人都进入一种“过年状态”,忙着办年。心里总是盘算,亲人过得如何?家里过年准备怎么样了?总是提醒亲朋,不要忘记过年团聚大事。在单位时,总在心里过筛,会不会有哪家困难,过不了年?
  核心年俗是亘古不变的。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只有回家过年,才有年味儿。已经很多年了,我邀请哥嫂到我的小家过年。他们不愿意来,道理很简单,父母走后,长兄为父,他们住居地方才是家,里应他们照顾我们的一切。“人在家就在,如果随你到城里过年,锁上门,哪里还像个家?如果没有家了,哪里还有年味儿?”每年正月,晚辈必须给长辈拜年也是铁律,遇到雨雪天,交通不便,劝侄子外甥:“不要专门来拜年,心领了。”他们都说:“天上下“刀子”都要去,这是礼节,天上雷公大,地上母舅叔叔大。不去的话,父母会“扣栗子”(指责骂的语言和打人的手势),邻居会笑话,以后都找不到“玛玛”(老婆)”。他们说的都是实话,普通人一辈子都做不成惊天动地的大事,做的都是小事,也就是这些小事,年节时的为人,看大家的人品,规范人们的行为。当然,时代进步,也淘汰了许多不合时宜的年俗。例如,春节不能扫地倒垃圾,否则将财气倒掉;“初一动了刀和剪,口舌是非全难免”,“初一斧子劈开柴(财),劈开再也回不来”;“初一借了别人钱,一年四季靠外援”等等,这些习俗虽然有迷信的成分,但要表达的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年味儿最大的特点是依附于家庭。家在年味儿就在,离开家的年味儿就会变淡。第一次在国外过年,尝到没有家的年味。当时,到了农历腊月,特地到在唐人街买了本国内出版的日历,查实春节的具体日子,担心推算错误。春节前几天,大家翻出所有能吃和能用的东西,写对联,做年夜饭,算好时差,排队打电话给亲人拜年。大家坐在一起,看不太清楚的春晚转播节目,聊天守岁。尽管如此,静下来的时候,还是觉得寂寞,还是想念远方的家和亲人。年初一,在中华会所里见到许多穿着唐装的华侨,他们说:“家太远了,回家次数不可能多,能回家过春节机会少之又少。每当年节时,大家都在会所集中,举办各种纪念活动。更多的时候,大家会面向大海,默默地静坐,遥想自己家乡,因为海哪边才是自己的家,哪里有自己的根”。
  年俗等传统文化熏陶和培育无数中国人,是中国家庭繁衍的精神粮食。儿时,盼望过年,有好吃的和好玩的,能看到父母幸福的笑脸,向往美好的未来;成人后,盼望过年,能回家看望亲人,报答养育之恩,找到自己不断向上的动力;成家后,盼望过年,能在家陪着亲人,与子同乐,激发自己生活的激情;如今,盼望过年,希望亲人团聚,看看亲人们幸福的笑脸,体味亲情的温暖。千千万万家庭,都是在这无形之中,传承亲情,传递责任,繁衍生息。
  到今天,春节变成一朵中国味儿的大红花,也是民族的盛宴,很难想象没有春节的情形。据传,民国初期,当时的政府短暂地废除过年俗。1928年12月8日,国民党中执委提出《中央对普用新历废除旧历协助办法》,“自1929年1月1日起,全国使用公历,同时废除旧历和禁过旧年”,严禁民间过春节贴春联燃烟花爆竹、互相拜年等一切过年的民俗活动,要取消历史久远、且意义非凡的传统春节。当然,这种有违传统的做法注定不得人心,最后落得个废而不止的局面,无疾而终了。
  年俗因地域有着不同的变化,因家庭的不同而有差别,但人们幸福的感受,也即是年味儿是相同的。除夕上午,带领弟弟及侄子侄女到岳母墓前辞岁。中午,妻子召集弟妹来到岳父家团聚,年味儿很足的菜肴堆满餐桌。席间,年迈的岳父,乐呵呵地给孙子孙女发红包。吃完中饭后,驱车到父母的墓前,照例高声朗读墓志铭,读着读着,似乎看到父亲的笑容,又听到母亲的叮嘱。守岁时,孩子们举着红包,跑上跑下,哥嫂满面开心的笑容。仔细想来,因为有亲人陪伴,有和睦的家,有强盛的国家,才有眼前的幸福。其实,年味儿就是亲情的味儿,是家的味道,国之氛围。亲情是年味儿馥郁的根本,家在年味儿就在,国强年味儿就浓。
  
  
  二0一七年春节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