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岁月留痕

首页 > 散文 > 岁月留痕

金叶娘

作者:陈佩英(新西兰)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5188      更新:2019-12-03

       金叶娘是一种瓜,一种岭南极为常见的丝瓜 ,又称胜瓜、八角瓜,瓜肉清甜。可当第一次听到“金叶娘” 这种叫法时,她着实吓了一跳。因为,这个名字与她早已离世的奶奶有关。

       这需从她重访出生地说起。

       这是一次迟来的访寻。她已离开此地三十五载。光阴荏苒,当年离开时,她是襁褓中的婴儿,而今回来已是一位身沐海外风雨的女子。

        若说这是座城市,更准确地说是座山,一座自古以来就享盛名的山。有大量关于这座山的诗词歌赋和奇闻轶事流传于世。八十年代初,就有一部家喻户晓的电影,以此山为背景拍摄的。故事说的是一位海外国民党将军之女游历于此,与当地一位将军之子不期而遇,相知相恋。曾是敌手的双方父辈,在云雾缭绕的仙人洞前,终于一笑泯恩仇。她记得该片由当年帅气的郭凯敏和青春洋溢的张瑜主演。她特地找来这部旧片子,看了又看,那千变万化、来去无踪的雾着实让人惊叹,一块独特的密境。她汗颜自己成年后竟未踏足。

       当然,她不记得这座山的模样。奶奶提过,她是由大人背着下山的。奶奶一手拎着大包袱,另一手牵着只三岁大的哥哥,一路颠簸翻山过鄱阳湖,搭乘南下的火车,回老家。那时母亲工作繁忙,时不时出差,父亲正巡航在沿海前线,戎装待发。父母亲实在无暇看顾年幼的她和小哥哥。母亲只能把稍稍年长的大哥哥留在此处生活。

       但,关于此处的记忆,并未终断。这要归功于爱叙旧的奶奶。过往那些年,奶奶不时地絮絮叨叨有关这座山的事:风光秀美,物产丰富,当地老乡的生活习俗与岭南人如何不同。奶奶说起当地的塘鲺鱼之肥美,啧啧称奇。但老乡们并不知如何烹煮。奶奶就拿出看家的岭南烹饪,示范如何慢火熬粥,或豉汁蒸,放一点姜丝,蒸熟后再滚油和些许葱花。听得年少的她直咽口水。每当说到漫山遍野的枸杞树,奶奶两眼焕发光彩。她说那里的枸杞树长的异常茁壮,叶子绿油油,与树上结的红彤彤的枸杞仔一起炖老鸡,特别下火,清肝明目。每每听到这些,她就不觉在脑海中想象,此山该是何等的灵秀。

       且说这次,她终于找到空档,专门造访。她选在山脚下车。山脚那一大片郁郁葱葱的处所,就是母亲当年工作和生活的地方。那是一个大型工业基地,当年为免煤矿污染山景,厂区就设在上山的大路一旁。山脚有小溪和池沼河泽,泥土肥沃,绿树成荫。山脚人少,有大片闲置的土地,不似山上的风景区那般热闹。那时家家都有自留地,蔬菜不仅自给自足,若有多余的菜蔬瓜果就送邻人。

       她终于来到一排黄色的平房前。这,就是她的出生地。房子外墻已斑驳,显陈旧。长长的走廊有摇椅和一些乘凉的竹椅竹床。有人住。张眼望去,只见四周是绿油油的菜地,清风吹过,飘来一阵淡淡的花香。她不由得微笑,真的是一如奶奶口中描述的景象。这时正值仲夏七月,只见田地里有一排排的竹架,架上爬满绿藤,藤上开着一种喇叭形的小黄花。她一眼就认出,这是岭南最常见的丝瓜:胜瓜。正在张望处,迎面走来一位老太太,手提满满的一篮子青菜,鞋子沾有地里的泥巴,卷起的裤管被露水打湿。她迎上前,自我介绍起来。老太太听完,满是皱折的脸舒展开来,笑吟吟地说:“哦,你就是那个小广东啊,都长这末大喽。你终于来了!”

       老太太指着房前屋后的丝瓜藤,说:“你来得正是时候。你看,这就是你奶奶带来的金叶娘,长得到处都是了。”

       老太太颤悠悠地话当年。那时,此地只有一种圆圆的水瓜,与这种八角棱的丝瓜同科,但瓜肉嫌苦,丝络粗硬。当地人更多是拿晒干后的瓜囊做洗刷用品。自从尝了奶奶种植的岭南胜瓜后,他们惊为天物。奶奶在此共生活了约三、四年的光景,每季收获都会留下大量的瓜种子,送于左邻右舍。后来,当地的老俵(本地老乡的暱称)也开始大量种植。说来也神奇,这瓜在此地竟也粗生粗长,落地生根了。三十多年的光景,竟成了当地人饭桌上的必备之物。老乡们为它起了一个奇特的名字:金叶娘。据说,当年有一位戴着金耳环的老奶奶,来自很远的南方,是她带来瓜种子。这位和善的奶奶,不只教当地人如何种植,还教他们如何烹饪:  清炒、蒜蓉、清蒸;  煎、酿、煮、炖、红烧。。。这位奶奶梳着光滑的发髻,用淡黄的丝瓜花泡发油,身上总有一股淡淡的丝瓜香。

       一团山雾正扑面而来,剎时周遭的景象迷蒙起来。不知是雾之故,抑或是不觉涌上眼眶的泪,她只觉视线一片模糊。

       她的奶奶姓叶,名金玉。大家均唤她年 “金叶娘” 。

上一篇:乔治叔的花儿
下一篇:美墨边界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