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文学漫笔

首页 > 评谈 > 文学漫笔

让青春意识引领创作

作者:傅玉丽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2778      更新:2019-10-28

 

——评程世平的诗歌创作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美国艺术家和作家鲍勃迪伦。其获奖理由是“用美国传统歌曲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

       程世平先生的诗歌,有着强烈的情感表达和歌唱性质,在诗与歌之间架起了桥梁,使我们得以重新审视诗的本质及其在当今的变化和定位。

       本来在中国古代,诗与歌最初是难以分开的,诗歌一般都用来吟咏的,也就是用来歌唱的。那文句、意境、韵律、节奏之美深入了人心,成为大众的歌谣,也成为今天诗歌创作的标杆。白话诗兴起后,意境、诗意有时完成得难与古诗词相比美。但白话诗自有自己的时代背景与受众,内里也拥有着自己的意境和美感,作为人们心灵的归宿,同样为情感传达的最佳途径。

       陈世平先生的两本诗集,一为《青春回响》,一为《青春祭念》,名字上就有惊人的相似与传承,均为是以青春为主题的创作,而且两本书都专门标明了是歌词。

       这是一种姿态,对诗歌歌咏性情和品质的青睐与追求,体现了作者的兴趣和向往,也是作者与大众情怀相融的性情表现。

       两本书中,仅从题目就可见出,其中绝大多数篇章中“青春”一词的反复出现,表明了世平先生对青春的执著、固守、无限依恋与深情。

       在一首“献给‘五四青年节’的诗中,一句“永远青春、永远年少”,更为作者心声的传唱,这样的青春意识令人动容。

       青春有共性,更有个性。世平先生的青春在这两本诗集中完全定格,成为他的记忆与标注。一方面,为多年努力创作的成果;另一方面。更为对自己不断的检视与要求,时刻要像个青年,热血沸腾,激情洋溢,永远敏感、多情、反叛……不以白发、年龄为限制,而是在心目中张扬着永远青春的旗帜——这种自觉超出了许多人的叹息、徘徊与绝望,这种固守、坚持,超越了许多人的生存与生活,成为他生命中向往、追逐的亮点。

       歌词的诗意,正是他对青春意识坚守的结果。

       201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尽管存有争议,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鲍勃迪伦的青春意识、批判精神,这也是文学创作追求的重心所在。

       世平先生的歌词中有一首就与鲍勃迪伦有关。这首诗名为《滚石给我答案》,诗中写道“热切盼望滚石给自己答案,不要永恒,而要鲜活,勇敢面对,让生命透出意义”,这首诗独出一帜,与他其他大量的诗可以区别开来。本来在点滴中寻找快乐,在友情、爱情中追逐幸福的世平先生,面对鲍勃迪伦生发出一种共鸣、知音相遇之感,这也是他内心真正真实、可亲可爱的一面。可能平时他自己也未完全发现,或者说在世俗中忽视掉了。在鲍勃迪伦这儿,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还未失去自己。当然,鲍勃迪伦非仅为民谣歌手,更为抗议歌手,尖锐、桀骜。而日常中,世平先生却是以温和的外表、平和的声音迷惑了众人。

       因为世上没有完全直的河流。河流的弯曲、不断向前正是青春最好的注解。唯其如此,从弯曲的河流中,我们才能看到更多的太阳、更亮的月光。青春,从来不仅与激情、美好相连,更多的为迷蒙、找寻、叛逆与桀傲。不仅为“人生如梦,快乐就好”,更为评击与追问、质疑与困惑、批判与放逐……我们在祝贺世平先生出书之时,更愿世平先生今后的创作有4瓶的量,决不只饮3瓶,而是饮到8瓶,甚至更多。世平的名字设计,加起来是个“幸”字。这是他有意的选择,显示了他从生活、从生命、从创作深深感受到的幸运、感恩之感。

        在他的诗中透出的青春意识更是让他充满感激。

        在《让我在安静的角落》中,他呼唤“留下最初的纯净”;

        在《喝酒是为了快乐》之中,他写道“每天都生动,才没有白活。”

       他的诗中常有“人生如梦,快乐就好”的表达,也有情不自禁地反思与叹息,如《我其实有点帅》。《易碎品》中,他的思辨意识奔涌而出,“一切都是易碎品,烟消云散的宿命,别想它,看我一路瀟洒,“美丽,在于那一声脆响之前,最平凡、最安静的表达”。

       《再玩一把火》、《资深男孩》、《我要我的自由》等等,世平先生喊出了“在自己的人生做奇葩,才最强大”。

       这里与前面的诗有明显的矛盾、撕裂、冲突,才是世平青春心态的集中体现。

       也许是命运的作弄,更真实的自己本是读者想读到的,更是世平先生需要直抒胸臆,不惧痛苦,抵达灵魂彼岸,向滚石致敬,永远滚动之处。如能在这方面多用笔力,如果说离诺将遥远的话,向鲍勃迪伦的敬意也会更深层更直接。这样诗歌将不仅会有美酒般的热情、温暖,更有美酒般的火辣,浓烈和刺激。相信世平先生会端出这杯酒,让我们畅饮的。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