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文学漫笔

首页 > 评谈 > 文学漫笔

不仅仅是史诗

作者:何镇邦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5737      更新:2019-09-04

 

不仅仅是史诗
 
——读汪一洋的长篇小说新作《国脉•谁寄锦书来》
文/何镇邦

 

       女作家汪一洋的长篇小说新作《国脉•谁寄锦书来》近期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与贵州人民出版社联袂推出。小说以秦鸿瑞、方执一、郑开先三个义结金兰的邮政人为主人公,以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至新中国诞生前以邮政职工为主的工人运动为主线,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去描述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缔造新中国的伟大斗争,并比较成功地塑造了秦鸿瑞这样的工运领袖的形象以及郑开先、秦鸿宇等共产党员的形象和黎黛珊、方念一、申美若(小狸猫)、罗锦绣等女性形象,因而出版者与不少论者把它定位为一部红色史诗,认为它在我们隆重纪念新中国七十华诞时问世,无疑具有深长的意义。作为此作较早的读者,我亦作如是观。去年盛夏时节,当我读到此作的初稿时,就窃喜汪一洋已从她过去那些善于写儿女情长的作品中跳出来,而且写邮政人又不局限于写某一行业,从“五卅”写到“九一八”,从“一二八”十九路军在上海的抗战到“八一三”的抗日烽火,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她都浓墨重彩地予以展现;而诸如邮政童子军开上“一二八”抗日前线、“九一八”之后数千东北沦陷区的邮工入关大转移等壮丽场面的描绘,都让人感受到邮政人和爱国民众的家国情怀。这样的作品,称之为红色史诗,实不为过。
       但是,当我为准备参加此作的首发暨研讨第四遍细读它后掩卷而思时自问:这难道仅仅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史诗吗?
       汪一洋原名汪洋,她跃上文坛二十年来已奉献了不少长篇小说与纪实文学作品,其中若《在疼痛中奔跑》、《洋嫁》等长篇小说佳作已产生相当深广的影响。由于此二作均善于抒写儿女情长的情事,汪洋也就荣膺“写情高手”的美名。刚刚面世的长篇新作《国脉•谁寄锦书来》则是在史诗的框架下演绎儿女情长的情事。诸如秦鸿瑞与黎黛珊、方念一之间的情感纠葛:黎锦珊与秦鸿瑞是一对在生活中和斗争中产生真情的情人伴侣,黎黛珊作为一位隐蔽身分的共产党员,组织安排她在秦鸿瑞的身边,她不仅在生活上关心照料他,连洗澡衣着都要管,在政治上,更是成为他的助手与导师,使他“从一个懵懂的小邮工一步步成长为工运领袖”,他们本来是最合适成为夫萋的,但由于秦鸿瑞1927年“清党”后回到故乡枫泾小住,在母亲的劝导下与照拂母亲的邻居姑娘罗锦绣订了婚,便成了他们结合的难以逾越的鸿沟,后来,秦、黎被进了76号的日本特务山本诱捕,又被共产党地下党领导王云三派人救出,此时,他们才下决心回枫泾恳求秦母同意他们结婚,可没想到秦鸿瑞早两天发回枫泾恳求其母同意他与黎黛珊婚事的信件迟到,秦母反而逼迫秦鸿瑞与罗锦绣成亲,婚事逆转,黎黛珊冷静决定退出,她离开秦家到枫泾一家酒店以“丁蹄”就黄酒,微醺之中写下一封给秦鸿瑞既诉衷情又讲道理的有情有理的长信,遂离开了枫泾,离开了秦鸿瑞。在大革命的浪潮中,秦黎这场迭宕起伏的恋情写得摇人心旌。长期暗恋秦鸿瑞的方念一,在听到秦鸿瑞与罗锦绣终于成婚,一时想不开,割腕自杀,好在被郑开先救出,送往解放区,蜕变新生。至于说到外号“小狸猫”的帮会头领申亭山之宠女申美若,在关键时刻为她死死追求的秦鸿宇殉情,死得何其壮烈!秦鸿宇与沈丹晨,为革命工作需要假扮夫妻,日久生情,假戏真做,但当沈丹晨怀孕时,却只能看着丈夫在自己眼前壮烈牺牲,这又是一段凄美的故事!如果说,作者写黎黛珊以及她与秦鸿瑞的爱情故事,是表现她的审美理想的话,那么,写小狸猫的夭艳与殉情,可否看成是她的情感的一种渲泄?
       可以这么说,在《国脉•谁寄锦书来》中,史诗的格局和品格开拓了人们的视野,表现了时代的精神;而一桩桩动人的爱情故事,又撕开了人性的口子,深刻揭示形形色色的人性,深化了主题。这种融情事于史诗之中,把儿女情事与家国情怀融为一体,让读者为一桩桩诉说儿女情长的爱情故事所吸引和感动,又为表现民主革命时期的如火如荼的工人运动开阔眼界澡雪精神,这可以说是此作的重要特色。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以为,《国脉•谁寄锦书来》既是一部红色的史诗,又不仅仅是一部史诗。
       《国脉•谁寄锦书来》还有以下一些值得注意的特色:
        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的工人运动中,尤其是上海的工人运动,有一个和帮会组织的复杂关系问题。这是一个不能迴避的问题。小说的作者在进行大量采访的基础上,大胆而准确地描写了秦鸿瑞、方执一等与帮会的关系。除了对上海青红帮的首领申亭山所建的申家祠堂开堂仪式描写的笔墨过于繁复外,申亭山的形象刻画还是相当成功的。
        在人物形象刻画上,首先令人瞩目的当然是小说的主人公、工运领袖秦鸿瑞的形象。据说这个人物是有原型的,这给作者提供了生活依据,也增加了难度。就作品达到艺术水平来看,除了对秦鸿瑞的政治智慧开掘的深度略嫌不够外,对其朴实干练、平易近人的作风才干的表现,善于演讲、富于人格魅力的描写,尤其是在关键时刻的表现,诸如在布拉格世界工联理事会议上与结拜兄弟、国民党代表方执一坚决斗争,割袍断义,分道扬镳的描写,秦鸿瑞的形象就立起来了。不少论者认为,汪一洋笔下的女性形象更是活色生香,更具美学价值。我也认同这一观点。试看作品中各种女性形象,黎黛珊作为党组织派到秦鸿瑞身边的女人,兼具秘书、保姆、导师、情人多钟身分,她的从里到外的美,在她身上感性与理性的统一,都给读者留下相当大的审美空间。其他若美艳侠义的小狸猫申美若、幼稚娇美在革命风雨中蜕变的方念一、贤惠宽厚温良的罗锦绣,也都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从小说的结构和场面描写富于画面感等看,作者是有意为影视改编做准备的。整部小说分为九章,每章再按人物、事件或场面分节,节分得比较细,显然是为了有利于电视连续剧的改编。场面描写的画面感也是一个艺术特色。第一章的第二节“方家客厅”与第九章第二节“方家大客厅”便是适例。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小说的叙述语言。如果说在汪一洋过去的小说中,叙述语言虽然流畅清丽却留有一点稚嫩的学生腔的话,那么,在《国脉•谁寄锦书来》中已找不到这种痕迹,代之的是简洁且有点典雅的小说叙述语言了。
       

       2019年6月18日写于北京亚运村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