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杂文时空

首页 > 评谈 > 杂文时空

谈谈中国诗词大会导师诗作硬伤

作者:郭翔臣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9250      更新:2018-10-29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开始了,感觉还是旧格局。

       我们的中国诗词大会吸引了许多喜欢中华传统文化的人。大家从中获益不少,但缺少了专业诗词作者的参与是个缺憾,缺少对于如何创作和各种规矩的讨论也是缺憾。

       文学学者上节目有他们的优势与长项。导师康震先生、郦波先生是受人尊重的名家,他们妙语连珠的解释与介绍也是不错的。但是,他们的诗词创作方面是有缺憾的,不可避免地误导了电视观众。
       在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结尾时,康震先生所作诗,我们来分析一下即可发现存在的问题:


      大江东去流日月
      仄平平仄平仄仄
      格律应该是
      中平中仄平平仄
      “日”应平出律

      古韵新妍竟芳菲
      仄仄平平仄平平
      格律应该是:
      中仄中平仄仄平
      “芳”应仄出律

       雄鸡高歌天地广
       平平平平平仄仄
       格律应该是
       中仄中平平仄仄
       “鸡”应仄出律
       前五字连平失粘

       一代风流唱春晖
       仄仄平平仄平平
       格律应该是
       平平仄仄仄平平
       造成了与首句失粘。

       康先生所作是首不合格律要求并且失律失粘的绝句,语句也欠通。
       面对全国众多的诗词爱好者观众,导师出现错误,说明中华传统诗词的普及与推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另外, “集句”是古代文人喜欢做的文字游戏,把古人符合现在聚会者或个人拈出的题材、意境、韵脚等要求,用不同时代、不同诗人发表的诗中摘来一句组成一首新的四人或者八人共同“写”就的,符合格律要求的诗。
      学者郦波老师的集句第一句结尾未入韵,但是是平声结,此处应该是仄声,若是平声,应该入韵(与二四句结尾的韵脚相同。)
     第一句结尾“新欢”若改“春光”符合韵脚要求,但就不是有诗意的句子了。
      请看:

      人间有味是新欢,

     “欢”平声却未入韵,

      为“失韵”。

      照水红蕖细细香
      这句不错
      长恨此身非吾有
      出现“此”、“吾”
      此心安处是吾乡
      又出现“此”、“吾”
    第一句未入韵,三四句两个“此”字,两个“吾”字,且位置语义不是对仗所要求的重复字,是不合适的。另外二、四句韵脚“香”与“乡”都是xiang, 也不是合适的。可换韵母ang但不同声母的字才可。
      此集句与格律诗的要求不符,出现了一些不该出现的诗病。
      这些诗病的出现应该在录像播放前发现并且及时纠正,那样就好了。但是,没有人发现,说明整个参与者(包括编导、剪辑、摄影、后期制作甚至百人团的百人)都未能发现指出(或者是发现了不愿意驳人面子指出)。
      这样有影响的节目,出现这些瑕疵确实是令人遗憾的事。中国诗词大会应该多一些专业的诗词创作者参与。

      了解中华诗词的规矩、要求、讲究、方法并且终结是让人们写起来,应该是宣传推广中华传统诗文化的根本要义。当然,古人的诗再好也是古人的,着眼点应该是在学习古人精华的基础上,把中华传统诗词精髓传承下去并且有所创新才行。       
      希望我们的各种传媒,尤其是电视台要关注这个问题:  了解古人写诗的规矩、能够分辨古体诗的各种体式、能够写出高水平的绝句、律诗、词和曲,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中华诗词的体式有所发展创新。我们传播中华诗词才会效果显著。
      中华诗词一路走来,到隋唐以降,形成了“近(今)体诗”,也即格律诗(含五绝、七绝、五律、七律平格各四种共16体及排律,当然仄格的也有,但古今诗人这方面创作不太多)由格律诗进而发展到格律词、格律曲,创新是深入诗人骨髓的自觉性,保持汉语言文字抑扬顿挫的美感,讲究韵律美、对仗美、形体美、意境美也是创新中必须被保留、必然被保留的精华部分。


       附:中华诗河颂
      为使大家对中华传统诗词的发展脉络有个清晰的了解和认识,特将本人所作《中华诗河颂》发出来,让大家知道是劳动创造了诗歌,知道历朝历代的诗人在表现人性率真和语出天然上的不懈努力,知道爱国爱民是诗人最为可贵的品质,知道中华诗人在“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上的生生不息。
 

      弱水开端早,殷商起始茫。
      源头为力举,击壤启声腔。
      西东周两兴,闾巷问民氓。
      三百诗经古,风多雅颂长。
      百智春秋竞,七雄征战忙。
      离骚殇屈子,字字诉衷肠。
      赢秦苛政暴,焚禁堕儒殇。
      所见无多义,民谣诅咒亡。
      汉室初得祚,大风自颂扬。
      河汾飞雁远,乐府采诗忙。
      建安七子绚,征战几曹忙,
      白马歌一曲,赧兄数步长。
      三国归两晋,吟咏趋开缰。
      嵇阮穷途奇,渊明菊颂香。
      清新开府庾,鲍照俊贤良。
      诗体六朝润,风骨汉魏刚。
      南风识婉丽,北曲赏高昂。
      子夜吴歌绣,木兰佩剑凉。
      隋祚当自短,政暴有衰炀。
      玉叶黉门选,思花宅邸芳。
      聚汇趋明唐,群星灿耀阆。
      旖旎当弃绝,四杰继子昂。
      谪仙李太白,卓而立朝堂。
      挥洒诸多体,谁知遣夜郎。
      诗圣最奇昂,书实写尽霜。
      谁言诗尽娱,我必质雌黄。
      王维诗有画,所画且声藏。
      九九登高日。村幽酒句香。
      岑参歌骤雪,之涣颂河梁。
      贾岛推敲苦,韩翁叹岭凉。
      元白诗再兴,写尽九州疮。
      夜叙琴娘恨,晴书炭夫伤。
      寥落有晨星,凄凉慰晚唐。
      殷勤小李杜,装点此诗乡。
      飒飒菊蕊黄,陋室倒危梁。
      世乱频易帜,周梁晋汉唐。
      诗河九道湾,辗转进词乡。
      独僻蹊径走,技熟巧续狂。
      歌呈豪放句,词唱婉约腔。
      井水清清处,寻声忆柳郎。
      或有东坡醉,泪斟武穆觞。
      菊黄清照院,剑挂稼轩墙。
      感天翁卧嘱,正气诉天祥。
      国破悲心苦,蹄骑写句凉。
      殷殷此辈贤,胸胆俱开张。
      常想骚人苦,悲涕瘦骨僵。
      北地豪雄进,胡声扫吕商。
      宿冰河未破,曲水更流长。
      好问新荷秀,关生铜豆琅。
      景臣谐汉祖。致远诉秋霜。
      滚滚长江水,雍雍向海疆。
      东西两厂霸,翰墨逆风香。
      富贵台阁恋,文人追宋唐。
      公安杵旧辙,诗曲显堂皇。
      击石书骨志,泼墨赞梅香。
      国破文心见,凌然有顾黄。
      清时文狱暗,诗走反沱滂?
      锦绣学全宋,缠绵效盛唐。
      诗人越古今,典籍垛庠堂。
      抖擞天公手,英才谱乐章。
      雨骤诗颈瘦,时穷写句昌。
      嗣同肝胆照,秋瑾剑身长。
      何来趋欧潮,词曲反凄凉?
      学步应识度,裁衣按体量。
      古韵非顽莠,新声也吐芳。
      两流如际会,当谱乐篇章。
      河长怎可尽?漫漫浸八方。
      厉厉书族耻,赳赳抗虎狼。
      雨骤岚山洒,雪飘北地妆。
      国艰何顾首,梅岭诉衷肠。
      当知长夜后,朗日现东方。
      一唱雄鸡喙,八方奏乐章。
      时逢伟盛时,雨洒卉开乡,
      放口须今日,河涛滚滚淌。
      缘何忽住口,骚客尽栖惶。
      虽倡繁花竞,几枝难认芳?
      十月出薪火,鱼蠹泣河梁。
      诗运开张启,国威绿莠荒。
      文运途程远,青松作栋梁。
      江河新涨水,船启载诗航。
      年观诗眩目,日点鼠标忙。
      好友频频会,评抒写咏忙。
      双轨不抗礼。志在铸桥梁。
      平水听诠古,新声合我腔。
      学写十多载,心虔翰墨香。
      求名诗味淡,少欲韵声长。
      中华书远志,雅意在诗乡。
      路远痴心盼,诗人过盛唐。

 

注解:


(1)中华诗词长河最早在商代或更早就开始发端,人们在劳动中,为了大家的齐心协力,嗨吆嗨吆的号子加进了短小精干、整齐划一的语言时就有了早期诗的成分。有记录最早的诗只有两句八字“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形容制作工具用来打猎的过程。《击壤歌》是形容农民劳作生活的早期诗歌。
(2)周代有乐府和采诗官,专门收集民间歌谣,《诗经》为五经之首,是最早的诗歌总集。《风》为民间歌谣,《雅》为文人雅作,《颂》为庙堂祭赞。
(3)春秋时期是我国思想文化最为开放和各种观念繁荣发展的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战国时期的楚国出现以屈原、宋玉为代表的楚辞是诗歌继《诗经》后的新发展。楚辞既是体式也是书名还是诗歌作品集的统称。
(4)秦统一中国,但在文化上采取了专制主义,“焚书坑儒”为其极端行为。
(5)汉代刘氏宗室皆善诗词,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汉武帝刘彻的《秋风词》皆有特色。张衡《四愁诗》。
(6)汉末建安年间一个“七子三曹”文学群体是另一个辉煌,建安风骨尤为后人称道。曹操的《长歌行》、《短歌行》,曹植的《白马篇》慷慨激昂。曹丕的《燕歌行》开创七言诗及柏梁体之先。赧兄:《七步诗》。
(7)曹魏及两晋时期正史文学、太康文学、竹林七贤是思想文化的理性思考阶段。深刻的思索与尖锐的人生悲剧形成了固有的特色。阮籍、嵇康。陶渊明是田园诗之祖。
(8)汉魏六朝为中国文学的辉煌阶段,庾信、鲍照。
(9)南方作品的风格为旖旎秀丽,北方民歌的特色是粗犷豪放。《子夜吴歌》、《孔雀东南飞》、《木兰辞》分别为其代表。
(10)隋代虽然很短,诗歌教育却发达。隋文帝开科考之先更值得称道。“学而优则仕”影响了文人诗歌。薛道衡,杨素。
(11)唐为中国文化显耀亮眼的时期,唐诗尤甚。陈子昂及初唐四杰开风气之先。
(12)李白(诗仙)是最值得称道的诗人之一,他卓尔不群,安史之乱期间因辅助永王被放逐夜郎后遇赦而有“朝辞白帝”句。
(13)杜甫(诗圣)伟大的爱国主义、现实主义诗人,诗篇《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最为后人赞叹感怀。其爱国与体恤民间疾苦的统一无人可及。
(14)苏东坡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15)岑参为军旅边塞诗人,王之焕山水、边塞诗人《登鹳雀楼》,贾岛为苦吟诗人,韩愈因为劝谏皇帝迎佛骨而被贬岭南。
(16)中唐元稹、白居易是诗坛明星。《琵琶行》、《卖炭翁》皆为精品。

(17)晚唐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18)农民起义军黄巢吟菊花两首,历史进五代十国。
(19)唐始宋盛的词逐渐成熟为诗歌新体。词主要分豪放派与婉约派。
(20)苏、辛为豪放派代表,柳永“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
(21)苏轼《大江东去》、岳飞《满江红》、李清照“人比黄花瘦”句,辛弃疾“倚天万里须长剑”句。
(22)陆游“但悲不见九州同”感天动地。文天祥《正气歌》顶天立地,爱国情怀气贯长虹。
(23)诗人最为可贵的品质是与国家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
(24)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民族大融合为诗歌融入了新的元素。元曲的兴盛使诗歌又向前发展。
(25)元好问《骤雨打新荷》是散曲兴盛的发端,关汉卿《铜豌豆》表现了曲人顽强的生命力,睢景臣《高祖还乡》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意识。马致远《秋思》表达的羁旅游子绝唱使人对曲肃然起敬。
(26)明代东西两厂的特务统治并没有销蚀了诗人的天性,明诗仍然表现出不俗的锋芒。
(27)“台阁体”的雍雍华贵但思想平庸,前后七子及公安派以复古求创新取得成就。
(28)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顾炎武“人寰尚有遗民在,大节难随九鼎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呐喊;黄宗羲“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其能奈我何?”展现了亡国之痛诗人心旌。
(29)清代虽然有严苛的文字管控,出现了许多令人发指的文字狱,但清诗的成就是很可观的。效唐追宋。清初技巧细密虽不如后期,但感情真挚。后期弥工,渐失浑厚。清代叶燮、袁枚对诗词理论的探讨研究非常精彩到位,
(30)诗人从人数上讲超越历朝历代。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31)清末乃至近代诗人迸发出激烈的火花,谭嗣同“引颈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去留肝胆两昆仑。”秋瑾“匣中夜夜啸龙泉。”并曾作《宝刀歌》。
(32)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在思想解放上有一定成就,但在彻底地反对古代传统与儒家思想使得传统精华无法得到继承,造成了现代社会与古代传统思想的断层。诗词受到冲击,是其不足。
(33)新诗失去了与传统诗歌相结合的机会,没有产生具有浓烈中华传统韵味又具备西方诗歌开放旷达的新的诗体。
(34)中华民族在面对外侮列强时,产生了时代的强音。
(35)周恩来《雨中岚山》、毛泽东《沁园春. 雪》、吉鸿昌《就义诗》、陈毅《梅岭三章》。
(36)毛泽东“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奏乐有于阗”。
(37)新的时代,应该产生新的诗篇。
(38)新的社会,诗词道路仍然是曲折的,十年蹉跎使得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美好愿望没有实现。
(39)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需要诗人的奋起,需要精品的出现。
(40)中华诗词重新复兴的重任落在了当代诗人的肩上,30多年来中华传统诗词再一次兴起。
(41)一派兴盛景象。
(42)不要再争竞古韵优还是新韵好的问题了,双轨制就不错。诗人创新的自觉性是建立在学习古代精华基础上的,能不能很好地继承与允许不允许发展是诗词向前走还是原地踏步的分水岭。
(43)学习诗词应颇多感悟,求名求利不是诗人所为。
(44)期望当代的诗词曲赋创作辉煌,诗人的数量、作品、精品都能超过盛唐。

 

  注:感谢作者善意的点评,希望中国诗词大会能办的越来越好,一季有一季的新看点。

 

作者简介:郭翔臣,笔名子翊。山西诗词学会副会长,黄河散曲社顾问,唐槐诗社常务副社长。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散曲研究会、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子翊诗曲》《头白思走云深处》(散曲专辑)《诗词入门捷径》《诗词曲格律讲义》(合著)《诗词曲入门读本》。《六十华年忆事多》、《又见菊花黄》《双雁行》《第一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感怀》获全国一等奖(或金奖),《焦桐绿荫》《再会陕西曲友》获全国二等奖。 曾获得“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全国组委会“先进工作者”表 彰。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