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于一个单亲家庭,昏暗的童年,并没有看到阳光和微笑,只有沉默、苦恼,无缘无故的愤怒和幼时天真烂漫的幻想。小小年纪就受到人生折磨,有着黑暗独处的经历。当我进入少年时期,又受到来自社会、学校不公正的欺凌,承受了侮辱和精神打击。在一种复杂的家庭背景下,自尊心与自卑心交结在一起,天真、纯洁、心地善良的我,沉溺于人爱的真情与爱情中,充满炽热感情郁郁愁绪的情调,纯真的灵魂,款款心曲,泪眼盈盈,郁结万缕,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情感挫伤,我灵魂深处的一种新的渴望在渐渐苏醒 。
在我眼里,母亲就是一道阳光。我爱我的母亲,佩服她在爱情的曲折经历中以坚韧的精神承受普通人难以承受的痛苦,佩服她在漫长被侮辱被迫害的人生中永不放弃执着的精神和勇气。母亲给了我的爱,给了我生活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信心,哺育我成长的母亲,是我的精神偶像,也是我生活的依靠,是我生命和灵魂。
回首这段经历,我尽可能真实地复述我所看见的,那些悲观厌世的情形,那些不堪目睹的事件,那些发生于我早期的童年抹不去的记忆,那些悔恨苦害了青春欢乐和辛酸的回忆,堙没了一个可爱的名字,我心灵成长的过程,一年串岁月阐明记录,既变动又真实,特别是对我影响极大的包括深印在心灵的潜意识印象痕迹。所有这些,都历久弥新地常存我的脑海里,如果被视为经历,则全是苦涩的。它有着足够的力量唤起我的意识,因此,我大量吸收新的潜能,这种精神不花力气为我提供了一种原型,来自感觉的内涵相互联系着同时发生,感到非常奇怪,为什么会有如此强劲有力的功能突然跃现,你了解自己吗?没有一个人能事先写出他的经历,记忆中的事实,那些说不清的所然。
在婚姻失败的十几年当中,我经历一个女人带着孩子的那种辛酸滋味,再回想当年母亲带着我们兄妹如何艰辛走过来的情形。于是,我产生了一个念头,要把母亲和我两代人的情感经历写下来,成为一本书,献给我的母亲和自己,更希望献给大众。让更多的人分享我的曲折而充满悲情和爱心的生命经历,分享人生最美的爱心情韵的幸福。也是对母亲一种怀念,追忆,并告诉人们,做子女的要懂得如何去感恩我们的父母,世上那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更希望为人父母能为自己的孩子建立一个健康快乐的家庭,这样生活才显得有创意和幸福感,孩子才能憧憬出她的快乐和希望。
小说是你讲的心里话,是最高层次的自传,换句话说,就是报复那些曾经冤枉过你的人。现在市面上,形形色色的通俗小说,追求感官刺激的作品比较多,竟争激烈,在我的意识里,如果每一个人都从这个窗口里跳出去,请问:你会跳吗?当然不会,要让自己开心,就一定有自己的创作风格。
我爱好书写,喜欢闲情,既是我内心平静的一念,也是我对文字的一种创新。善于充分利用自己的光阴,不像别人那样乐于麻雀、通宵达旦的酒巴,而钟情于对个人独立的原有爱好,也是我人生蜕变的过程,我想能写出讲出不过时的东西,莫过于就是写得真诚讲得真诚吧。
我静静一个人的夜晚,在幻想中、悔恨中、激情澎湃中浮想联翩,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我可以加以利用,旧的曾经,新的现在作为一种技巧,能利用、能编排事实而已,我不知道人生进入不惑之年后,特别是回忆起往事就不甘砰然心动,所有的思想感情,所有的感慨,无法表达,蕴藏心中,昨天、去年、过去都走过了,然而又好像来到了你面前,让你感慨万千,几十年所做过的事,像梦一样,好像走了,又好像没有走,若来若去,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单从一个声音,一个响动,就能使心砰砰直跳,与一个身影有关的最锁碎的小事,也紧紧地裹在记忆的琥珀里。而内心的情感世界,也有更多的烦恼与痛苦。无法同身边的亲人朋友说,归纳起来,只是感觉与知觉,就像流水一样,永远在流。
我想拥有接受我的读者,让心灵之声回响,为开出一条创新的路,能给读者一个新的视角,于是大胆尝新,敢于冒险,以写实的风格占主导,力求在情感表达细腻,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富有细节和抒情性,不但有小说元素也有散文元素,融生活哲理与心理学与一炉。我期望能在文学界里走出自己的路,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目的,也期望着我的亲朋和读者们有更多的支持和批评指导。
故事描写四十年代,发生在一个乡村里,一对情侣对爱情美好的憧憬和追求,最后却落得凄婉悲凉、令人心酸….数年后,这对情侣又再相遇,并有了他们爱情的结晶一个小女儿….在60年代文化大革命中,母亲便成为了资本家子女的黑五娄,年仅四岁的女孩,亲眼目睹母亲被工厂,居委会的审查,攻击,揪打侮辱,脑海留下深深的痕迹。70年代,女孩进入中学期间,她暗恋同班的男生,由于当时一本校园最风行一时的黄色手抄本《小女之心》的书,她被人陷害是其中看书人之一而引起了一场校园风波,从而受到学校不公正的欺凌,她单纯的心灵承受了这个年龄不应当承受的压力,她失去了学业来到了这个社会,而在女孩的情感道路上,一场曲折的充满波澜的爱情剧,在人间缘分的运程轨道上连续上演了,她的婚姻生活中,也由于她复杂的家庭背景和来路不明的身份,蒙受丈夫和婆婆的歧视和伤害,最终也走出了婚姻的围墙….三十年后,在一次大型的同学聚会里,她终于见到了自己一直暗恋了几十年的初恋,而最后也悲泣离去,她在情感路上经历了人生的痛苦和爱,这是一部催人泪下感动人的小说。作为一本自传式的小说,主要是回忆往昔,多以爱情为题材,叙述了亲情、爱情、友情,面对现实、远虑和深思…..。
第一章 母亲的初春
第一节
我的母亲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家,奇怪的是,她的头发与众不同,全都是金黄色的,像成熟的金秋一样漂亮,在众多的老人家中是少见的,我也为之自豪。母亲身体素质非常好,难得的是,她的脸上不见得太多的皱纹,面部轮廓饱满,为人心地善良,仁慈厚爱,乐观有正义感,做事喜欢我行我素。和母亲生活了十几年,也就是陪伴老人家安度晚年时候,平时我偶然看见她像小孩子,就等于人们所说的,老人家就是小孩子。你看她的眼神流露出的纯真喜悦,那半天真的迷人模样,显现着天性迷人的画面,那种恩惠,谁掉过头不想多看两眼?这就是我的母亲,我尊敬的母亲。
和母亲生活的日子,记录了她人生过程,她总是在我面前说她儿时的趣事,父母如何宠爱她,幼年还有专职的丫环侍候,吃的全都是好的,山珍海味,等等…每讲到这些,她总是洋洋得意,看到老人家这个德性,我心里又好笑,又开心,还有她认为她的东西是最好的,无论吃的,用的,包括处理事情,都说自己是对的,年老的母亲真是变成一个单纯的小孩子了,呵呵….
一日,我帮母亲打扫房间,整理衣服被子,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好别致的小盒子,小盒子外层有几层粗布包着,我好奇,慢慢打开一看,嗯?是一个玉佩,一个小鱼儿弯弯的形状,算不上特别漂亮,也不值什么钱,我好奇地问:“妈妈,这是什么宝贝?”只见母亲焦急地拿了过来说:“请不要乱动我的东西,小心点,别弄坏了,这是我一生中最有价值的纪念品。”哦?我的好奇心来了,兴趣也随之而来:“妈妈,说说看是怎么回事?你每天空闲时候都和我讲你的故事,唯独保留这个不说,是什么原因?告诉我。”于是,我抓住机会继续追问:“妈妈;你说吧,请不要用陈年旧事来应付我了,我是怎样来到这个世上是有权利知道的。”
我边引导边思索着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去吸引母亲,突然,我灵光一现,对着母亲欣然地说:“妈妈,如果你告诉我,我会将你所讲的记下来,编著成一个故事并将其写成一本书,每个人都能看到的,你就是一本书,知道吗?你是一本书,好伟大的母亲。”这下真灵验,只见母亲睁大眼睛看着我说:“我真能成为一本书吗?真的那么厉害吗?”“是的,妈妈一定是一本书,只要女儿在,就一定行。”我如此肯定,母亲慈爱的脸孔笑了。我才发觉,老人家和小孩子一样爱虚荣心。这一句话,一个行动,会对母亲有如此大的影响,引出了她一直深藏了几十年的情感和痛切的回忆。
我坐在她的面前,认真地倾听着她的诉说,听着、听着、那种被猜测的怀疑,没有离开过我,母亲还没能如愿地解释清楚我的东西时,我的心已颤抖,惊讶地睁开眼睛,面对自己的可能性,竟意想不到,母亲的经历和我几乎吻合。就这样一连串的章节,引出了两代人分别发生于四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不同社会背景凄美爱情故事,纪实一个活生生的事实…..
旧中国的二十年代,母亲出生在离城约15公里的小乡村,虽说是小乡村,却是个名叫“九江镇”的圩镇,它是一个当地商品买卖很活跃的大市场。邻近的、远处的都跑来九江镇做买卖生意的,是一个靠着江河的小镇,我的外公也是从外地来到这儿做生意,后留在此地成家立业的。外公是个有学识的人,在镇上有好几间店铺,做白米、海味、咸鱼等,而且还是个看风水地理学士,好多人都远远地来找他看风水,一个富有同情心的正人君子。
母亲前面有个哥哥和姐姐,哥哥是外公十年前在路边领养回来的。那年头好多人都没吃没穿的到处逃荒,一天,他外出办事回来,看见了一个走失了2岁的小男孩儿,此男孩生得趣致,大大的眼睛望着外公,也不哭一声,外公怜悯他无依无靠,便带回家中收养的。姐姐是个性情很好的人,是个地地道道的小村姑娘,她和母亲的年龄相差十几年,听闻说母亲前面有好几个都没有养大,被收养的舅舅长大后不愿意留在乡下,说要到外面见识闯世界,离开乡下后,很少回来。直到差不多解放了才回乡,回来的时候,他已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了,受到当地乡镇政府的热烈欢迎。
整个乡村锣鼓声鞭炮声醒狮声连连,热闹非凡,外公外婆更是高兴不得了,人见人爱,羡慕至极,后来,也是工作需要,大舅舅随部队去了异地从事革命工作了,这一走多年,一直都没有回来,也失去了消息,姨妈和镇上的老工人成亲了,有了两子两女。年轻的母亲已经是一个秀丽的大姑娘了,她丰姿楚楚而丝毫不矫揉造作,她的可爱之处是有着天生丽质的白皙肌肤,长长的辫子,白里透红的圆脸蛋,单是她的神态就给人一个赏心悦目的印象,流露出一种心敛意宁奇妙风采。
也不知多少人家踏破门槛来向外婆提亲,都没有被母亲相中的,外婆外公都急了,一天,姨妈问母亲:“阿娇,你现在打算怎样了?还没有相中的人吗?怎么回事嘛?再这样下去,真担心你嫁不出去了。”此时母亲面红了,害羞地说:“姐姐:我心里有个人了。”“什么?他是谁呀?”“就是家店铺的货物从他那儿提货的,那个叫生哥的小子。”“呀,就是那个小子?”“就是,你觉得他人怎么样?还好吗?”“人倒是不错,爸爸妈妈知道吗?他们同意不同意呢?”“那你帮我说说看嘛,好姐姐,我求你了。”“好吧,我试着看看,但不一定行的。”“嗯.多谢姐”。姨妈看着母亲笑了,没有想到母亲会偷偷喜欢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