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杂文时空

首页 > 评谈 > 杂文时空

杨振宁为老不尊吗?——这混帐话来自民族的低矮人格

作者:姚永庆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7674      更新:2018-03-16

       霍金死了,引来了中国话题:西方人对得起霍金,中国的媒体对不起杨振宁。有人鸣不平,霍金再伟大也没得上诺贝尔奖呀,扬振宁可是诺奖得主哦!这还不算,煌煌举世闻名的《自然》杂志评选千年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全人类总共20位,杨振宁可是赫然在列,名居第18位呀!而霍金却榜上无名。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为华人争脸的伟大物理学家却在想疯了“诺奖”的中国并不怎么受待见,原因就在于他一个垂垂老者居然娶了年龄悬殊的年青貌美的翁帆女士而惹烦了中国万千无聊者们的道德守线。82:28这个年龄比实在让中国人民受不了,引发无尽的鄙薄浪潮在中国是必然之事。
      名声击败了才华,中国式道德打败了诺贝尔奖。
      这恐怕不是“中国的媒体对不起扬振宁”,而是中国一个巨大的“媒体”——由亿万张嘴组成的可用唾沫星子形成海洋的“纯(唇)媒体”给收拾了。收拾得连堂堂清华大学都不敢伸直了腰来为他们的特聘教授说一句正视听还名声的话。清华甚至觉得这是为求一位大才干而留下的无可奈何的短处让民众给捏住了。
      在中国吏部,有一个德才兼备的取人标准,那就是德为先,才为后。实际上“才”只是一个附带条件,并不是“德才”各占一半的比例。而“德”之内涵一半指“不杀人”“不偷窃”的刑事罪恶,一半是指“不淫欲”道德罪恶。而刑事由法律过问,道德由人民过问。刑事犯罪者走不进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故对官员干部的任命在德的考察上涉及不到人的犯罪指标。所以,对干部的提升和官员的任免上,德的考察其实仅仅只涉及绯闻性指标,即两性关系是不是检点的世间传言。民间的个人修为更是以此为据来评判人的好歹。当然,这里不关已成官员们的私下包二奶和娱乐场所的两性消费以及以上犯下的对他人婚姻家庭的无耻侵入和破坏——真正的恶劣的两性道德我们的吏部考察机构是不闻不问的,民众饭后嘴评也因对高位者的卑微而避之不谈的。
      但是,在中国,你是一个什么人,我们怎样来看待你?我们仍然是以“德”考量,以两性检点的传闻指标来衡量人品的。于是就造成了在中国不管是中国吏部的官家机构还是民众的口头判定,我们从来不从卓越贡献上来认同一个人,也是就是说那个“才”的标准我们实际上是放弃了的。相反,我们还从狗屁道德上诋毁他的成就。一个普通人的糟糠之妻不下堂,我们可以几代人的歌功颂德。这种品行端正而于国无益的人,我们认同、赞许、阿谀得不得了。对于平庸品行,我们之所以代代嘉许,无非是我们荒芜的内心原野上立着一座座可怜的贞节牌坊罢了! 而一个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对历史有重大贡献的人因为娶了一个年轻妻子就让国人受不了。这TM是什么心态?似乎这又是一个当代版的“地主糟老头子娶了自家的兰花花”而倍感屈辱的陕北故事。咸吃萝卜淡操心是中国人普遍的心理人格,为别人的事我们内心饱受煎熬,中国人活得有多么自虐啊!
      肤浅的道德坚守是容易做到的,但拥有大才能是做不到的。所以,我们的生活中那些毫无能力,又无法建树的下等人们,常以道德攻击才华来遮蔽自己内心的丑恶便获得了名正言顺的理由,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同和声誉与行动的支持。因为我们多数人是平庸之辈嘛!问题是,个别的嫉贤妒能不算个什么大事,若全民族都TM这副德行,这个民族将永远低矮得直不起腰来而成为残废族类。这个国家也会成为矮人国而“奇葩”般的灿烂鲜艳。
      以“为老不尊“的荒谬道德来评判他人婚姻并进而评价他人的人格,这势必造成对一代伟人们的影射。
     “为老不尊”的恶劣传言,首先影射的是国父孙中山先生。你是不是想说国父也会摒弃家中老婆去娶比自己儿子还小的宋庆龄,这实它有失国父声誉?这算哪门子事?但你有资格这样胡说吗?这事你也说不起。除了诋毁,你无聊的智商无法对一个伟人立论。
      "为老不尊”的荒谬还牵涉到鲁迅先生的尊严。你们是不是还想说,先生也娶了自己的学生许广平,却让自己的老婆朱安终生守活寡?你是不是会抛出”这不仅有辱师道尊严,也背离了从一而终的姻德,这是双重的不良“的论点?这事是这样论的吗?!你也一样说不起。除了恶毒的用意,你低矮的人格无从对一个毛泽东称之为伟大的思想家的巨人立论。
至于人家特朗普总统,那老婆的年轻、美貌、娇艳,年龄也是差了一代人,你TM的再吃撑了也不关你的屁事。你只有为美国总统的艳福在中国式的心理情结上备受煎熬的份儿了。

      台湾的文化学者曾仕强教授说,能力二字在中国是负面的。能力在中国遭到了普遍的打击,历来如此。为什么?曾仕强说“因为你的能力阻碍了我的前进和发展,灭掉你,我们才有可能”。
      所以,有才能的人在中国普遍没有好下场,人缘也不好,因为你让大家都感到“我不如你”的普遍危机。于是,这些有才华的卓越者们好像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龌龊事,总是矮人一等。而平庸之辈却活得十分滋润。一个表面“老实巴脚”的人很容易就成了劳模,入了党,提了干。还有那些投机钻营的人,我们一向标榜以德才兼备标准用人的组织部门怎么就历来不开眼?还是只为投机钻营者们开专眼?让蝇营狗苟的不良之人成了干部队伍第三梯队的中坚力量,在所谓人才的配置上恶源不断,接续有序。他们仕途通达,科长处长的不需时日就如愿以偿。而有知识、有能力、有学问的非仕的士者们成了全民鄙视链中最露骨的一环。即便他们销骨熬髓得来的文化与科技成果却也不如道德装蛋者们的虚假做派更有价值,更受青睐。常常我们看到,一个还略显骄傲的知识分子不知怎么搞的突然就被昨天还是个干糙活手脚都不麻利但却很能阿谀而今天摇身一变就成了副处的人给领导上了。这个知识分子也许还在想:如果我的科研项目的审批也如副处级官员的任命批复得那么快捷,那该有多好啊!
      是啊,那该多好呀!中国的吏部历来不清,也是腐败滋生的最大源流,怎么可能让“那该多好”有可能呢?!没有的。
      真的没有!
      的确没有!
      肯定没有!
      ——土里巴人如是说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