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杂文时空

首页 > 评谈 > 杂文时空

“当下”批判

作者:赵云喜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2929      更新:2013-10-23


      “活在当下”,成为时下最时髦的用语之一,在国学“超女”演讲中,更是其中精彩的亮点。作为一种人生态度,好像没有什么不妥,把握现实的过程,要比追逐虚幻的未来更现实;生命的意义在于把握过程中的分分秒秒,生命因此而殷实。然而,每当我听到这个词汇时,心里总产生另外一种不安乃至畏惧:在我看来,国人并不是缺乏活在当下的现实精神,恰恰相反,而是缺乏顾及后世、利及他人的人文追求。人们过度地强化现实,而未来的隐忧已经在当下显现:
       在我们过度发展粗放型经济的今天,能源紧张已经不是遥远的未来,而是当下的现实。的确,我们的发展,是以透支为代价的——当下的创富,是以透支明天的健康为代价;当下的发展,是以透支未来的能源为代价。要知道,今天拼命挣钱,明天以钱买命,今天为了挣钱而污染环境,明天用钱来改善环境,都是得不偿失的拙劣手段。于是,我们面临一种对“当下”与“未来”的取舍和选择。
       选择当下还是选择未来
       中国经济社会的现状,是经济高增长掩盖下的高能耗、高消费和高生活成本:因为资源的加速匮乏,导致我们发展得越快,我们后代的生存空间越小。我们维持这种高能耗、高增长和高消费状态的原因,是为了保持当下的就业和社会稳定,应该说是当下的权宜之计。
       我之所以反对高消费,是因为高消费是将我们有限的能源过多地用于消费,而非用于基本的民生,它的后果是引发了我们的生存危机。而高消费后面的罪魁祸首是浮夸的消费文化和消费理念:我们主流的生活价值观、主流的广告语都在疯狂地引导“帝豪”文化,激发了人们无边无际的消费欲望,人们崇尚“活在当下”的生活态度和“帝豪”式的生活方式。我很早就提出过,追求美国式的生活方式,是中国人的陷阱。因为中国的人均耕地只有一亩多一点,我们的经济增长潜力有限,我们也不可能让全国人民都去发展知识经济。本来,如果我们的社会资源配置合理的话,我们的基本资源条件可以使得我们生活得平和而自足。但是,由于发展不和谐,使我们全部处于危机之中:
       其一,中国城市的畸形发展,犹如疯狂的怪兽,在它疯狂扩张的同时,侵吞了农民的土地,而城市本身也陷入了不堪重负、气喘吁吁的状态,数十年来,农村不仅为城市发展支付数千亿元的剪刀差代价,还为城市付出了最宝贵的土地。对于多数大型城市来说,汽车早已超过了承载能力,但未来保持经济增长,我们只好任其发展。譬如深圳市,如果将所有的汽车同时开到1200公里的市属公路上,需要摞上四层!现在,我们城市汽车的平均车速,已经远远低于马车时代的平均车速。一次我乘坐飞机在上海浦东机场降落前,背负青天朝下看,全是的城市建筑和村落,密密麻麻,无边无际,当时我的脑海里只反映了一个词汇:恐怖!如果我能飞往外星球,我真的不想降落了。我们的人居密度太高了,我们的生存空间太小了。
       其二,中国精英、权贵的生活方式,导致了不可遏制的高能耗增长。因为我们的资源条件对于满足我们的基本生存需求来说,本来不成太大问题,但要满足帝豪式的高消费,却是根本不可能的。如果我们所占有的自然资源主要不是用来满足我们的生存所需,而是率先满足消费所需,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有一天我们会发现,我们面临的危机已经不是消费危机,而是生存危机了!我们突然间会发现,我们居然吃不起面包,买不上猪肉了!然而,这一切并非遥远的推想,而是生活的现实了:我们已经喝不上干净的水,呼吸不上干净的空气了!中国是二氧化碳排放最高的国家,我们生活在浓烈的汽车尾气中。试想,在这样的环境中,富豪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
       有人可能不以为然,我有钱,我花得起钱,你管得着吗?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赤条条来到世上,我们所获得的所谓财富,只是对自然资源临时的支配权而已。事实上我们不可能创造财富,我们手中的货币,包括我们的身体等所有的一切,都是大自然的,而我们的过度消费,实际是地球在买单。当我们开着空调睡觉,驾着豪华轿车兜风时,地球都在流血!
       的确,在富人与穷人的生态中,人们认同了一个所谓的公理:你让我奢侈,我让你生存。岂不知,富人的过度奢侈,是以高能耗为代价的,而其高能耗往往直接或间接地侵占了穷人的生存资源。更有一些所谓的学者提出了更为荒谬的理论:“为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试想,穷人连话语权都没有了,还有什么可以保护的权利?我们的穷人怎么能寄希望于为富人说话的人来保护自己的权利?“经营城市”是精英学者们津津乐道的时髦语,然而它所造成的后果,是我们的农民在无奈中失去了自己的土地;“MBO”也是精英学者们津津乐道的时髦语,然而它的后果,是国有资产被变相侵吞,却让我们的工人失去了自己权益。这些号称“主人公”的工人们,自然不会找流氓经济学家辩论,只有把泪水咽在肚子里。而中国农村最伟大的改革,源自安徽小岗村18位农民,他们没有任何理论,甚至没有任何声音,但他们推进的改革一直持续到现在。所以,在我的印象中,那些所谓学者,通常只是不同利益集团的代言者而已,在华丽的概念炒作之下,常常隐藏着不可告人的阴谋,或是真实的谎言。所以,我们对任何哗众取宠的时髦语,都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我们需要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不要总是把脑袋交给别人;我们需要有自己的话语,而不要交给他人代言!
       于是我想,“超女”可以解读孔子,农民也可以解读孔子,中国人浸淫孔儒两千多年,连放出的屁都带有孔儒之气,丝毫无须担心中国人丢掉了孔子。然而,如果我们的学生以为通过“超女”的书就可以了解孔子的话,那的确是中国当下“最真实的谎言”了!孔子有生之年如丧家之犬,他老人家自然不可体验“活在当下”的滋味,孔子之大幸是因为能够“活在身后”,因为中华文明至今未能衰落。
       中国真的应该倡导“活在当下”的人生理念吗?殊不知,当今的青少年人人都是“小皇帝”,在他们身上,更多的是极端的自我主义和即时享乐主义,却匮乏乐于承担的社会责任。我们的“当下”作风已经危及我们的生存和后人的生存,难道还要向我们的下一代传导这些极端荒谬的理念?我们还会不会拥有未来?
      我似乎明白了“活在当下”的含义——因为我们已经失去了未来,所以只有“活在当下”了!
      但是,我们真的能够坦然地活在当下吗?我们在当下狂欢,当下的疯狂消费,已经对我们形成了当下的现实报复:频频出现的“油荒”,全球恐惧的SARS等等,都在为我们敲响警钟,我们的当下不得安宁!
       然而,我们的人们已经习惯于“活在当下”,习惯于回避当下的危机,也在寻找当下的出路。当中国处处都是污染之时,中国的精英们早已做好了自己的打算:到美国去,到澳洲去,到巴厘岛去!那里有蓝天白云!
       选择中国还是选择美国
       一日,一位好友问我:您办了移民了吗?
       我一时语塞,竟说:我爱中国!其实,在国人眼里,只要是成功的人士,只要有条件出国、办移民,出国已经是不需要考虑理由的问题了。说句通俗的话:出国是硬道理。只是当你无法离开这个国度时,爱国成为一种无奈的理由。成功者、精英人士所说的所谓爱国,实际是一句潜台词,爱国,其实爱的是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等。如果我们去认真地考究一下,会发现大批至今还生活在中国的精英,实际上早已是外国人了。换句话说,这些精英只是当下生活在中国而已,中国却不是永久的选择。他们虽然没有用语言去选择,但却是在用行动选择,用未来选择。选择是一种最真实的表达。于是,我们必须考虑一个现实的问题:为什么精英会“去中国化”?
       有人会说,中国精英走出去,国外精英走进来,原本是正常的交流现象。真是这样的吗?
       尽管世界500强纷纷进驻中国,但是,世界500强中有哪一位老板移民中国,定居中国了呢?世界的经济动物纷纷选择中国,只是选择在中国的发财机会,而不是选择可持续发展、适宜居住的未来。说穿了,中国是投机的天堂,是以能耗为代价的经济赌场。世界500强到中国来参加豪赌,也只是短暂的利益驱使而已,而不是风雨同舟的命运选择。
       反过来,美国不消耗自己的能源,不仅不消耗,还要到别的国家购买石油然后注入到地下留给后人用。不过,我相信美国人的石油和煤炭不是留给中国人的,美国不是活雷锋。即便我们选择美国,热爱美国,却不等于美国选择中国,选择我们。所以,如果我们真的要做一个国际公民,首先要对自己的现实环境负责,对自己的祖国负责。不管你是否选择美国,你都必须选择中国!这是我们的现实责任。我们可以走出去,但不能带着破坏环境、侵占子孙生存资源的原罪之身走向世界。
       我们今天的过度发展,是以牺牲未来的发展机会为代价的。其实,未来只是今天的延续,如果我们不拥有未来,也不可能拥有今天!如果我们不能对未来负责,也不可能安然地活在当下!
       当我们把当下的发展视作硬道理时,我们未来的发展就变成了软道理。当我们面对孩子们时,我们应该感到脸红!我们的过度发展,已经在剥夺未来子孙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我们凭借流氓式的发展逻辑,透支了孩子们的生存资料!
       我们不能以稳定的理由回避现实的问题,不能以发展的理由逃避现实的责任。正是因为我们还要发展,我们才有了后代;正是因为我们有了后代,我们才需要在当下承担起我们的历史责任。即便我们相信我们的子孙能够解决新能源问题,但是,我们也有责任为他们多留下一些资源,多为他们换回一点时间,使他们能够从容地对待能源紧张,而不至于生活在恐慌之中。
       我们当下最需要做的事情,是改变当下的生活态度,改变高能耗、高消费和高生活成本的状态,我们需要对未来负责,最根本的,还是改变浮夸的文化。
       所以,“活在当下”是一句没有说完的话,完整的说法应该是“活在当下,承担未来”。如果我们只要前半句,那将是一句危害至深的谬误之语。
       于是,我要说,“活在当下”,可以休矣!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