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文学漫笔

首页 > 评谈 > 文学漫笔

霜枫如炬,雄劲难逸

作者:任愫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2899      更新:2015-02-17
——论丁芒诗的艺术风格

文/任愫

丁芒从1943年开始发表诗作,到1957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欢乐的阳光》。在出版《欢乐的阳光》前后,他出现了一个创作较为活跃的时期。从这个时期的一些作品,如1956年的《洱海之恋》、《海风》、《访杜甫草堂》、《黄果树瀑布》,1957年和1958年的《防空哨兵》、《毛主席过三峡》,1959年的《榆林港》、《三亚湾》等看来,他已显露出属于阳刚之美的艺术风格。但时过不久,他便被卷入“反右倾”的浊浪之中,从此停止了歌唱二十年。磨难日重,意志弥坚。1979年归来之后,他的创作真正活跃起来了,到目前又出版了《怀念》、《更流集》、《枫露抄》、《我是一片绿叶》四本诗集和一本散文集。从几本诗集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来,丁芒已经有了自己的创作个性,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存在于一系列作品之中,更明显地表现在代表性作品之内,请看丁芒《枫露抄》中的《栖霞红叶》:
 呵,火,这燃烧的秋天!
映红了栖霞一座座山巅;
风是那飘动的火焰吗?
把这份灼热吹送到谁的身边?

每个人胸中都有片枫叶,
用鲜血用激情把它薰染,
这儿是汇集了九亿人成熟的爱,
象彩霞一样捧向蓝天。

十月栖霞,你霞一样的红烟,
永在我们心中氤氲、留连,
这是我们民族沸腾的呐喊,
红缨丛中,满目苦战的刀剑!

这里有燃烧的热情,奋进的壮心,深刻的寓意,广阔而不空旷,凝炼而不晦涩,流动而不呆滞。“莫道枫林伤玉露,叶红如火发千山。”(《铁砧行》)这种霜枫如炬,雄劲俊逸的意境,这样的形象性概念,似乎正可以用来表明丁芒诗的风格特点。

(一)

丁芒的诗是雄劲的。翻开《欢乐的阳光》和《怀念》,我们首先感到一些诗的意境很壮阔。《黄果树瀑布》的声势壮阔:“从哪里刮来一股雄风,吹得千年树海翻腾?”“好象滚滚大江跃进深谷,大地发出隆隆的吼声。”《洱海之恋》的襟怀宽阔:“我欲擎住苍山十九峰,倾倒这巨大的酒盅,让祖国河山的美色,灌满我饥渴的心胸!”《毛主席过三峡》的境界广阔:“万峰攒天,群山逼聚,夔门仿佛一把悬剑,将滚滚长江横截。云霞涌上山顶,光彩滑落谷底,天空突然皱缩了额头,千年黑苔封壁。”《榆林港》的视野开阔:“纵目八千里,俯冲海天间,揽尽醉人景色,饮饱快意雄风!铁舰连云,钢炮环拱;山隐雷电,海伏蛟龙。”丁芒复出以后的一些诗也有金戈铁马之声,山高海阔之势。如1979年写的《我怀念》、《白帆还在飞驰》、《黑龙瀑》,1980年《炮车站的灯火》、《火与雷的战歌》、《起点》、《海天遗踪》、咏秋瑾之一、二,1981年写的《闪光的歌》、《火星》、《让万朵云霞簇拥祖国!》和《塔吊》等。《塔吊》写得高壮而富于生机,有实又有虚:

是从大地崛起的
一支钢铁的手臂,
把一个城市的壮志
举到天际。

任风来吹刮,
雷电轰击;
云是你的手巾,
雨是汗滴。

从郊野,从废墟,
把一座座楼房拎起,
给它骨肉,
给它生机。

然后按四化蓝图,
组装幸福,
让生活的浪花,
直溅到你的手臂。

这诗是很壮丽的。它通过歌颂塔吊,歌颂了四化建设,歌颂了三中全会的路线。从这样的一些诗中可以看出,壮美的心胸、豪放的情感、高远的想象与壮丽的景物、高尚的行为、宏伟的事业相交融,便可以创造出壮阔的意境。
阅读丁芒的诗,我们由始至终都可以看到一颗奋进不已的壮心。他是在解放战争的炮火里,新中国生长的礼花中走上诗坛的。战士们英勇壮烈的行为感染了他,建国后的新气象鼓舞着他。他充满了青春的力量,对新生活寄寓了无限的热望,当时和许多赋于理想而又单纯的人们一样,认为“祖国已永远是春天”,“再不会飘过一片乌云”。可是天有不测的风云,时过不久,1957年就飘来一片乌云。1959年又飘来一片乌云,而1966年飘来的乌云几乎遮盖了天日。乌云完全笼罩了他的头顶,但却没有完全笼罩他的心房。当乌云散去,太阳照进他胸怀的时候,他的心就更激烈地跳动起来了。他不怨天尤人,也不悲叹自己的命运,而是强烈地怀念过去的战斗生活,呼唤恢复革命传统。他说:“不能忘记是彻骨的严寒,把革命二字凝在腑肺;不能忘记是朴实的真理,拨开了黑沉沉的蒙昧;不能忘记是纷飞的战火,锻冶了刀刃的锋锐”(《让所有的车轮都纳入路轨》)。在那战火锻造的传统,应该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力量。那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是火星,“啊,火星!火星!现在你还应该去点燃人们的心灵!”他在诗中表现了对党、对社会主义的坚信不够的思想。他说:“用沉甸甸的过去炼成的信念,象铁块一样压着船舱,我的心驶过暴风雨,也从未有一次摇晃。”(《党呵,我们永远需要你领航》)他认为事业不能因一时的失误,就再也无法补偿,党克服存在的弊端,会增强回天的力量。“党正以无比的坚毅,带领我们把时光猛追,时代呼唤敏捷的冲刺,祖国需要热血的鼎沸!”(《让所有的车轮都纳入路轨》)祖国需要热血沸腾,丁芒的热血也真的鼎沸了。他要做驽马,“所需的不过草一槽、料一升,蹄儿从绳索里解放,心儿从冰冻里回暖,就能让血在脉管里沸腾。”他要做泥土,永远坚挺着腰身,把座座大楼托向流云;有时不惜烈火焚身,炼成砖瓦去庇荫他人。他要做烈火中的凤凰,让心里始终亮着一粒火星,躯身增添人间一片光明。他要做秋天的阳光:

区区几茎白发岂能拴得住,
平原走马似的一颗壮心!
胸中丘壑权当作水库,
十年的热泪已波涛万顷。

这秋阳就是你的心在倾注,
向大地奔泻着熟透的爱情,
经历了苦难,爱情浓得发苦,
溅起的尘沫是生命的火星! (《秋阳》)

丁芒的诗中充满献身的精神,也充满了燃烧的激情。闻一多先生说自己的诗里“有火”。我看丁芒的诗里也有火。他们诗里的火有相同的地方,都是爱国主义的火;也有不同的地方,前者是对旧中国愤懑的心火,后者是对社会主义热爱的焰火。丁芒诗里炽热的感情,表现在对人民解放军的赞颂中,贯注在对新中国一草一木的歌唱里,升华在对爱国志士的吟咏间,寄托在对取譬事物的描述内,更直抒于对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上。他对社会主义的感情积蓄很久、很深厚,是“保存下来的爱,砥砺十多年的忠贞”,象浓缩在心底的铀,一旦裂变便是很迅猛、很灼热的。
何其芳同志说:“一个真正的歌者一定不是仅仅用他的嗓子歌唱,而是用他的全部生命去歌唱,用他的快乐或者痛苦,热爱或者憎恨,回忆或者希望去歌唱,正如加里宁所说的,‘必须将自己的血流一点进去’的。”诗里有血就有爱,诗里有火便有力。丁芒的诗中有血,也有火,它是爱与力的结晶。

(二)

丁芒的诗又是俊逸的。诗的俊美表现在许多方面,如思想感情的深挚,描写景物的生动,概括构思的巧妙,表现形式的讲究,语言韵律的铿锵等,但我以为最重要的是精炼。如果松散拖沓,那便谈不上好看,也就没有美可言了。
巴尔扎克说:“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诗更应该是这样的。丁芒深知此中之三昧,他的诗是写得很凝炼的。他善于将自己的思想感情浓缩到合适的对应物中,或者说他对感兴的景物、事物、人物易于浮想联篇,热情激荡,并能够把他们凝聚、交融起来。看到周恩来同志在禹陵碑前的留影,便题诗与救民于水火的大禹相比,歌颂了为人民的伟大的心,说那是“顶天立地的新碑”。《访郭沫若故居》,通过看到的一景一物表现了这位伟大文化战士的生活、友谊和深远的影响,寄寓了无限的怀念之情。《读〈彭德怀自述〉》,推开一本书,展现了彭老总一腔的肺腑;抓住这件事,抒发了对那段历史的愤怒。从报端看到胡阿素把一生积蓄的一万余元献给国家的事迹,也是激动不已,题诗高喊“呵,母亲!”说她未赶上做子弟兵的母亲,却做了“四化建设时代的母亲”,“喂养我们民族的母爱”,“是时代精神的化身”。他还自况于驽马、泥土、喷泉、凤凰、茉莉花、黑龙瀑,奋勉于自省、友情、信念、忠贞、勇敢、超越,寄兴于春曲、夏雨、秋阳、冬雪、雷声、火星,吟咏于春草池、太白楼、醉翁亭、北固山、漱玉泉、雨花台。他在《雨花台凝想》中写道:

生命可以用子弹切断,
精神却不能用弹道丈量。

生命之光可以用子弹击灭,
精神之光正是用子弹点燃。

枪杀正义的刑场,是精神升华的殿堂,
历史上最美的感情就在这里发光!

全诗只有十行,真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啊!
丁芒的诗由于凝炼,就很深隽。况周颐在谈到吴梦窗词的时候,说:“……即其芬菲铿丽之作,中间隽句艳字,莫不有沉挚之思,灏瀚之气,挟之以流转,令人玩索而不能尽,则其中所存者厚着”这里说的就是深隽。丁芒的深隽表现在他的大多数作品之中,而在《枫露抄》第二辑吟咏古贤近人的十二首诗中就更明显。这些诗有沉挚之思。它吟咏了李白、欧阳修、李清照、吴承恩这些盖世天才的被贬和失意,表现了岳飞、陆游、辛弃疾、文天祥这些英雄人物的爱国忠贞,抒写了太平天国的领袖们和反清名士秋瑾的革命壮志。这些人的激愤在生前就抒发不尽,再加上历史的积累就更为深广。他们的身世遭遇引起了丁芒的无限共鸣,因而发起思古之幽情来是感慨遥深的。例如《石舫吟》的结尾:

任何封建王朝对功臣的杀戮,
也比不了太平天国这一场内讧,
十几万勇将猛士连同革命前途,
就在洪秀全的帝王思想中断送!

石舫碇泊了,再没有开航,
震动世界的大革命尽弃前功,
使百年来人们为之扼腕沉思,
天京风雨常萦回在志士的心胸。

这里追昔抚今,思想是深沉的,感情是真挚的。丁芒的这些诗也有灏瀚之气。由于他感情万千,壮怀激烈,再加上诗思汹涌,笔力酣畅,作品中就容易有广漠浑厚的气势。请看《北固山的悲歌》的开头:“北固山上依然满眼风光,水随天去,看不尽烟波浩荡,长江,象一声雄壮的慨叹,撞响着我们民族的胸膛。而稼轩,你也是一道惊波,在历史上留下动人的喧响,风流怎会被雨打风吹去,灼热的呐喊浸透了千古江山。”这诗里的慨叹,是稼轩的慨叹,也是诗人的慨叹,真是如长江烟波浩荡;这诗里的呐喊,是稼轩的呐喊,也是诗人的呐喊,它真是如灼热的雄风,刮得山呼海啸。丁芒的这些诗又有流转之姿。它流利,是文势通畅奔泻之态;它宛转,很有一唱三叹之势。这好象黄河有九曲十八湾,又总是奔流向前。由于有流转之姿,灏瀚之气,沉挚之思,也就有了玩索不尽之味。你看上边说的《北固山的悲歌》的开头,就很有诗味。它即景抒情,把眼前景物和历史人物巧妙地交融在一起,那雄壮的慨叹和灼热的呐喊一下子就吸引了读者的情感,引起想象,使我们愿意看下去并且浮现出辛稼轩那“气吞万里如虎”的气概,奔袭敌营活捉叛将的骁勇,上呈万字平戎策的忠心,看尽吴钩、拍遍阑干的焦灼。而上边提的《石舫吟》的结尾更是余音萦绕,使人由历史想到现在,想到帝王思想对洪秀全的影响,想到太平天国的内讧和失败,也会想到封建思想残余给我们社会主义中国造成的浩灾。
丁芒的诗不仅凝炼、深隽,而且飘逸。这飘逸是高远奔放的想象和放浪恣纵的笔势在诗中的表现。他的这一特色也表现在许多作品中,而在咏矿物的《红砂矿》、《大理石》、《水泥颂》和《玻璃》(见《枫露抄》)这一组诗里就更为突出。请看《大理石》的以下两节:

平凡中有俊逸的内秀,
似璞中有玉的藏蕴,
是山岚海气的皴染,
是天地灵秀的投影,
是日月星辰的镌刻,
是飚风密雾的迹印,
是仙子举袂,光一般飞逝,
却匆忙地在这儿照临,
留下这飘逸的身影;
是历史的闪灼,如江河奔流,
用它浩瀚、宏丽的气势,
留下这诗一般的感应?

诗里从大理石的质地、性状、花色、纹迹等多方面进行了联想,注入了美好的感受,因而把它表现得纯洁、秀美、细密、飞腾,是石的精英,有人的品行。从行文看,有设问的迭起,有流畅的排比,有联珠的妙喻,形成了这诗的大写意。

(三)

我把丁芒诗的艺术风格概括为“雄劲俊逸”,这是就他长时期的多数作品来说的。他除了这主导的壮美的风格外,还有一些表现出优美特色的婉丽之作。
他在给笔者的信中说:我“倾向于感情豪放、格律严谨的统一,壮词,阳刚美,但也有我的缠绵婉约之处。”是这样的,他《更流集》中有部分作品,《枫露抄》中有近半数作品,就是精致隽美的小诗。看《水乡三月》:

连阳光也镀上了水,
象银泊一般闪亮,
山也洗得干干净净,
躺在湖里,云是它的遐想。

红的水红,绿的水绿,
遍地春色披上水的衣裳,
只有燕子,飞动墨笔,
在沁湿的纸上皴染着湖山。

水乡三月的云雾,
也把我的心焐暖,
只觉得有许多萌发,
壮思和春花一齐开放。

这诗如水彩画,写得简洁、明亮、鲜艳、隽永。这类的诗象“春花”,是和那些“壮思”之作一齐开放的。在文学史上偏重于阳刚之美、兼有阴柔之作的诗人词家是屡见不鲜的。苏东坡是豪放派的创始人,但他也有不少婉约的作品;郭沫若是新诗的开拓者,主导风格是雄深奔放,但也不乏柔婉秀丽的篇章。
丁芒形成雄劲俊逸的主导风格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
从经历和思想来看,丁芒出身于一个有文化的家庭。在读小学的时候,父亲就给他讲关于诗的故事,教他读古诗,讲平仄和虚实对仗的规律。到中学的时候,他就熟读了《唐诗三百首》和《绝妙好词》。第一次作的七言绝句,“南石桥高挹落霞,苍茫寺角晚烟斜,暮钟撞碎轻波月,邀得清风到我家。”受到了老师的好评,在第四句下面画了许多圈点。此后他作诗的兴趣大增,从七绝而七律、古风,逐渐又填起词来。1946年到解放区参加革命后,担任前线记者,编辑部队报刊,直接间接地接触到很多勇敢的战士,战场的英雄,掩护游击队的老大娘,为我军报信、带路的老大爷。受到他们的英武事迹、雄壮胆略的感染,丁芒逐渐摆脱青年学生的文弱而坚强起来。亲身参加了苏北敌后游击战争、淮海战役以及渡江、解放上海等壮伟场面,到海军后对无边汹涌的大海的领略,受到建国初期新的胜利和成就的鼓舞,更使他胸怀广阔,精神昂扬,性格豪壮,信念坚定起来。后来虽然打击接踵而来,以致到1970年被处理回乡当一名操作工。但就是这时,他也没有沉浸在眼前的辛酸苦水之中,而是尽力让自己回忆和怀念战争年代的峥嵘岁月,回味革命友谊的温馨,用这些来唤醒自己,勉励自己,从沉沦中振拔自己。那时写的一首七律,可以概括当时的心境:“胸罗四海气如山,壮岁风华指顾间;两脚量天游万里,一肩载月度千关;梦飞弹雨燃心热,神着刀光照胆寒。阅尽沧桑人未老,丹忱似水自潺湲!”丁芒在窘困的境遇中所以能够“丹枕似水自潺湲”,正如他在《艰辛的历程》的回忆录中所说:“我始终相信党会克服自身的许多弱点向前进,相信革命绝不会因为几次曲折而沦丧其伟大的生命力,个人的辛酸如大海的一粟,重要的是不能丧失前进的信心。”粉碎“四人帮”尤其是三中全会后,他重新获得了写作的生命。这亲身的感受和思想解放运动的刺激,使他想了很多问题,思想更加深邃,情感也高度昂奋起来,因而在短短的几年内写出了许多情致深邈的作品来。他在《艰辛的历程》中说:“从我的一生来看,和登狼山观长江的情景颇为相似,是革命事业给了更高的立足点,将我的目光从狭窄的小城引向广阔的世界,是社会浩瀚的烟波,人生澎湃的浪潮,革命壮阔的波澜,给了我豪壮的感情和驰骋想象力的启迪,使我有了诗,有了自己的风格。”
从艺术的继承来看,丁芒爱读杜甫的诗和苏轼、陆游、辛弃疾的诗词。所以,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杜诗的深沉凝炼,陆诗的慷慨悲壮,苏辛词的雄劲豪放。他学习这些人的艺术风格,加以熔铸,用来表现新的生活和革命的思想感情,因而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它出自这些人,又不全象某个人。
从诗的美学观念和创作主张来看,丁芒认为应该“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外国诗歌,创造新的为现代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新诗。”(《艰辛的历程》)新诗“旨意深远总比浅近好,构思精妙总比粗劣好,风格俊逸总比滞涩好,真诚优于虚矫,含蓄优于浅露,精炼优于繁琐,自然优于雕饰”。在内容上,他主张写诗要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看得更高一点和更远一点,反映时代精神,表现心灵美,要有真情实感,要有震撼人心的力度。在形象上,他主张形象的选择应该准确,符合客观可能性,要有“准确的解释性的素质”,“尽可能多的开拓性的素质”,“深刻的启示性的素质”(《诗的形象化和形象的逻辑结构》)。在形式上,他提倡音乐性反对散文化,也反对过分呆板、定于一尊的格律,“主张有格律的自由,有自由的格律。”(《艰辛的历程》)在语言上,他主张“诗化、美化、净化”,要有韵脚,注意诗句的抑扬顿挫。所以,我们读他的诗感到词句精俊,铿锵有致,是很纯美有力的。

虽然,你已经
遍体伤残,
头白如雪,
你还是唱着,
进军的歌曲
不顾一切地
排除,超越!
百折不挠地
冲刺,突破! (《黑龙瀑》)

这是黑龙瀑的写照,也是丁芒的自况。他从1979年7月写这首诗以来八年多的时间里,确在创作上进行着不折不挠地“冲刺,突破”,并且取得了很大的实绩。我希望丁芒继续保持炽热的感情,奋进的壮心,使艺术风格更加老成,创作出更多的影响深远的好作品来。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