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文学漫笔

首页 > 评谈 > 文学漫笔

中华诗词不需要创新了吗?

作者:郭翔臣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2844      更新:2014-09-09

 

——与李珂先生商榷

   

        李珂先生发表在太原日报「双塔周刊」的文章「新诗格律化”:注定失败的“尝试”」虽然论及的是自由体诗的格律化,但在传统诗人一部分反对创新格律体诗词曲的偏于守成者中,似乎比新诗中的反响还要大。好像祖先已经有许多好的格律诗的体式,照着写就行了,不需要别出新裁,此论不符合中华诗词的发展脉络,会对我国诗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李珂先生说:"现有的中华诗词的形式体裁,完全可以适应和满足不同时代人们的需要,面对这份凝聚了祖先巨大智慧的珍贵而美妙的遗产,后人只要努力学习、熟练掌握,再结合自己的生活、思想和感情灵活运用,争取写出好作品,就足够了,没有任何必要再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发明创造新的诗歌体裁。"
         这个论断不符合中华诗词整个发展过程的实际,与中华诗人勇于推陈出新的文化勇气不相符合。
         从《断竹续竹》、《击壤歌》这些劳动中产生的最初最原始的诗歌起,中华诗歌的河流已经流淌了5000多年,带着中华文化一以贯之特有的神韵,挟着盛世衰年不断吸收进来的胡声羌音,从涓涓小溪到滔滔巨流,方有今日各样体裁、各种模式的汹涌澎湃。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得益于科技的发达、网络的方便,更主要得益于整个社会人们思想的解放、观念的转变、言论的自由、知识的更新,中华诗词进到了由复苏到蓬勃发展的一个崭新的阶段。人们评论当今诗词界创作的盛况,从数量上讲比盛唐有过之而无不及,一年甚或几个月一部《全唐诗》。全国、全世界有近百万的中华诗人,在进行创作探索研究。志在使中华诗词领域继承求精、创新发展、开拓未来。从以往中华诗词的发展脉络来看,中华诗词是历朝历代有见识的诗人们不断求精创新的结果。求精和创新是不矛盾的,没有求精就没有继承,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
     

        一、中华诗歌的形式、体裁从来没有停止发展

 

      《断竹续竹》只有四句,每句二字“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叙述描摹了原始社会成员制造弓箭打猎取食的全过程;《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与我何有哉?”是进到了农耕生产阶段后人们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
         由《诗经》到《楚辞》到《古诗十九首》,先秦阶段的圣哲、骚客及无数埋名的诗人,为诗歌的启蒙创立、整理流存、传播开拓做了示范性的早期工作。“不学诗,无以言”这句名言使人们认识到了诗对于社会成员的交流沟通、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经典知识的传播继承、国与家的兴盛衰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诗教从来都是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的当权者非常重视的事情。历朝历代的科举考试把诗作列在了重要位置,适用音韵的制定、更改都由国家政权机构出面颁布。
         汉魏六朝为人们津津乐道,是他们那风骨气势的不同凡响,也是各种诗体创立、不断圆润修饰为后来诗体的创立、繁荣奠定了基础。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王国维的这一句话道出了中华诗歌不断发展前进的真实情况,由先秦的诗经而骚体、赋体、古风,由汉魏六朝古体诗而到隋唐宋元明清的近(今)体诗、词、散曲。若是代代墨守成规,人人不思变化即不会有这些灿烂夺目之花。至今顶多仍是在规规矩矩写"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若在唐代,当李白(或者说别人)写出"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时,不会有人骂他大逆不道,因为大唐气象使然。不会说你这是不遵纪守法。故有诗余(词)的出现。宋虽然孱弱,但是在文学上持开放政策,宋金时才会有词余(曲)的出现。继承与创新自古以来是没有一个绝然的界限的,创新与求精则天然有联系,要很好地掌握已有格式体例才会推陈出新。

 

         二、与诗歌密切相关的音韵学也是在不断探索中前进

 

         先秦时的诗歌多数音韵协调,那是当时的诗人们依据语音流和乐音流天籁之音使然,汉字音韵学的自觉研究是在魏晋南北朝至隋统一这400年间,在民族大分裂、大融合的年代里产生发展的。也是得益于佛教的传入。在佛经的翻译中,文人认识到汉字特有的抑扬顿挫,作了逐字的研究并作了平上去入的整理。在隋唐统一之后由朝廷颁布的韵书为诗歌的整齐划一规制了样本。  《切韵》193韵,《广韵》、《唐韵》206韵,过细的分列韵部使有些韵部可使用的字数寥寥无几。宋颁《壬子新刊礼部韵谱》俗称“平水韵”又合并为107韵,金人王文郁又合并其中上声“迥”、“拯”成106韵。一千年来成为诗家规范。律诗从每个韵部中挑选4—5个字即可够用,教师考官判卷阅卷方便的很。
         而“词”这种体式的出现又打破了整齐划一,填词的用韵密集使平水韵的韵部明显显得不够用了,故又有戈载《词林正韵》的出现,其中同部同声不同韵目的字押韵时都可以通用,根据《词林正韵》填词可选用的字,比根据平水韵写作律诗选作押韵的字多得多。
         进入元代后,元曲(戏剧、散曲)的用韵更加密集,有时句句用韵。“胡声入吕商”北曲采用北方语系的语音协调平仄声韵,北方语系已经没有了入声,故周德清《中原音韵》得以出现,简化为19个韵部,入声分派四声。方便了作者、促进了散曲创作的繁荣。
         那么,现在所有的学生自小学习的普通话,汉语拼音与古代声韵已经有较大的出入,为何不能推广使用适合他们的新声韵来进行创作呢?有的人甚至言必称平水、词林、中原,对已经退出音乐领域的纯文学的东西百般苛求,甚至于平声的阴阳,仄声的上去都不允许变通,为什么?

 

         三、近代中华诗歌错过了和西方诗歌相互借鉴、融合的机遇

 

        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了白话诗,简单模仿西方诗歌。实际西方的诗歌也是有很多讲究的,人们在翻译中体会不出来罢了。当时的中国国家面临危亡,社会动乱频仍,救亡图存是当务之急。文化人来不及,也顾不上仔细进行研究。一些人甚而至于把封建王朝的腐败,经济文化的没落衰败、军阀的连年混战归咎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华诗词的韵味与西方诗歌精髓相结合的机遇就错过了,没有形成一种像律绝诗,像词,像散曲那样带有中华浓烈韵味、并糅合借鉴西方自由诗活泼自然的新诗体。在这个阶段里,喜欢格律诗的人没有灭绝,只是不占主流地位而已。一些人用词的韵部来写律诗,文化界还兴起了按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音为标准诗韵的改革活动。 于上世纪30年代产生了《中华新韵》,新韵的最大特点,是根据汉字古音里的入声,在北方语系里和全国大多数地区已经消失、平声字的读音存在阴平、阳平的实际情况,将原来的平声字分为阴平、阳平两个声调,将入声字按照现代汉语中的实际读音派入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平分阴阳、入派四声”。
         改革开放中,中华诗词学会曾组织专家将中华新韵(十四韵)刊登在《中华诗词》2004年第五期上,由于其中有个别的出入,又在2004年第十期上重新刊登。这是中华诗词学会对诗词创新做出的新贡献。
         熟悉格律诗的基本要求,知道何为平水韵,熟悉入声字的使用、消亡过程是继承传统的必须,不如此,必然会导致与过去精华的割裂。普及新声韵、用新声韵写作是现代汉语教育及现实语言发声规律提出的要求。不如此,必然会使从小学习、使用普通话的当代学生无所措手足,制约诗词的向前发展和普及。当然《中华新声韵》的制定颁布,应当由国家语言文字机构在采取适当措施,征求取得大多数诗人、学者、教师的认可的基础上以国家行政机构的名义发出为好。对传统使用平水韵写作的诗人也顺其自然,无须禁止。这一措施若能启动,当会促进诗词曲赋联的更大繁荣。
        从以上可以看出,对已有成果的继承求精,对新型诗体的不断创新是中华诗歌河流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

 

         四、中华新诗体的创立是当代甚或今后若干代诗人的责任

 

         我国的诗人有一个好的传统:继承先辈的传统,从不否定先辈的业绩而且认真学之习之,努力使自己的作品更凝练、更合乎规则。又敢于创出自己的新意。师古而不泥古,既专注于中华诗词的发扬光大,又肩负着、实践着中华诗词向前发展的责任。
         曹雪芹的《红楼梦》中贾宝玉神游太虚境中的十二支妙曼好曲以及好了歌注等等是大家熟悉的,谁能不为这样的自度散曲而倾倒?
         在上世纪1965年,我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的散曲《某公三哭」那个时侯有多少人因这首自度散套喜爱上了散曲?没有人能说这篇名作不带中华诗词的神韵,也没有人敢于否定它不是散曲。
         诗人丁芒及我省武正国、温祥、李旦初、张四喜、黄文辛,当代学者赵义山等都推崇创新散曲,并认为这是创立中华新诗体的途径。丁芒先生认为自由诗与格律散曲的结合会使中华诗词向前发展。赵义山先生认为要注意两个方面:“一要重视传统,要研究前人散曲创作的成绩,另一方面是对现代散曲创作的研究,与古代相比,借鉴和继承的如何?是否真正做到了推陈出新?对于当代社会与文学发生了怎样的影响。旧瓶要装新酒,对旧瓶也要进行改造。"这样的说法是公允的。
         我省散曲界的有识之士在十几年前即开始了散曲再进一步的尝试,已经有相当多的自由曲、自度曲作家群体存在和作品问世。我省许多诗人的创新之作在全国获得不菲的成就,一二三等奖均有许多。
         对于文学创作,单纯封杀是无效的,尤其是在思想极大地解放的今天。请不要再做削足适履的事情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思维习惯已经不适合今天了,让人们传承优秀的古代文明,开创新时代的壮阔声调,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决定取舍为好。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