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山水田园

首页 > 散文 > 山水田园

罗家坝上空的蜻蜓

作者:凌仕江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10316      更新:2016-09-26

       丙申年夏天,地处秦、楚、巴、蜀文化交界地的川东北古代巴人遗址洪水爆涨,河流倾泄,山体崩溃,小城宣汉连日烟雨迷幻。
只好待在酒店里等雨晴。更为窝火的是,我只穿了一双平底布鞋,连楼也不敢下,在房间里来回跺脚,心情多少有些沮丧,猜想自己的表情,活像一具罗家坝多年前出土的战国青铜剑,一脸疲惫,两眼焦灼。正在这时,想起了前天傍晚在罗家坝短暂停留的时光。
       于是掏出手机,把那些匆忙抓拍的照片,一张张,慢慢地,反反复复欣赏——田中的秧苗反射着夕光。狗吠声里,村落中的黎明静悄悄。朴素的野花陪伴金黄的葫芦果,竹影婆娑起舞。田地里摇曳闪光的玉米,连绵至山坳,一直铺向天边。 挥汗劳作的罗家坝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安静地种植希望。
       他们的眼神里似乎不需要理清地下的巴人与地上的自己关系?
       浅层的泥土已被翻新,方格般工整的土窝已被男人的锄头打好。此时,背上趴着孩子的妇人,正躬着腰身用心地把瘦弱的糯玉米种子放进土窝里。接着,男人便顺手推平那些土窝,泥土就这样恢复了它们的本来面目。当所有的汗水滴入泥沙后,他们开始用表情等待秋天收获满满的糯味道。对于罗家坝人而言,具体的生活远比出土或没出土的巴人文物更具现实的光芒。
       这时,一位胡须花白的老者,停下手中的锄头,望着我们自言自语道:昨天来了一拨省上的人,今天又来一拨全国的人。哎,人来得再多,与我们都没干系,反正外面来的人,只对地下的文物感兴趣。解说员悄悄地告诉我们,老者站立的土地就是当年巴人文物出土件数最多的一号坑。不难想象,在他周围延伸的泥土下,该有多少奇迹值得期待呀。
       老者的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在心里,我把他的自言自语,全当作他是对我讲的。言下之意,似乎我们来与不来,都不会改变他的生活。更何况,本身我们也不是为他而来。突然,我有些惭愧地转过身,望着他眼神里不确定的东西,感知他话里藏有等待岁月揭开的无限神秘,那将会是一个怎样的地下世界?就好像那些密密麻麻数不清的蜻蜓,每一张照片上都有它们的影子,跟着阵阵潮湿的晚风,如同一架架袖珍的航拍飞机,盘旋在罗家坝上空,密集地布下一张张大网,织出千万条细微又朦胧的雨线,串连着现实与古代的秘密,这是我从未见过的景象。
       我用手指把屏幕上的图像不断放大,直到蜻蜓的面孔一片模糊,更看不清哪个老者的眼神。窗外的滂沱大雨,莫非欲掩盖整个世界的谎言,而老者站在人来人往的故土,出于真实生活的独白,已覆盖了我曾对地下奇幻世界的追寻探知。
       转念忽然就想,千年巴人已远去,那么多声势浩大的蜻蜓是不是去者派来窃听地面人类秘密的精灵?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