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山水田园

首页 > 散文 > 山水田园

要识庐山真面目,请到西林古寺来

作者:刘显沐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2868      更新:2016-07-19
文/刘显沐

匡庐奇秀,天下闻名。庐山是人文圣山,各大宗教和谐相处,“一山藏五教,走遍天下找不到”,是庐山景中之景。公元四世纪至十三世纪,庐山宗教兴盛,寺庙、道观一度多达四百处。二十世纪初,二十余国的基督教教会汇集庐山。至今,庐山仍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及教派的寺庙、道观、教堂多座。其中,号称“庐山第一寺”的西林寺建寺最早,是许多信众心中的圣地。
出九江城区沿105国道(环庐山公路、昌九快速公路、福银高速公路)南行不到十公里,就可到达西林寺。进入西林寺,首先见到立于寺前广场的名号碑,上刻苍劲有力的“西琳寺”字样。高十米左右的三门式牌坊大门立于名号碑后,一般的日子,按照佛教礼仪,中门关闭,边门迎客。中门楹联“宝塔镇名山即佛即心参舍利,东晋留樊宇是空是色证菩提”,横批“六朝古刹”,诠释了西林寺的历史。
《江西佛教史》中记载道:“竺昙现从江西靖安来庐山西北麓香炉峰下结茅,寂后慧永继之”。慧永是竺昙现早期的徒弟,后又拜道安法师为师,是慧远的师兄。竺昙现圆寂后,慧永继承师业,从太行恒山来浔阳,先期到达庐山。公元366年(一说为公元336年),江洲刺史陶范(陶侃之子,陶渊明之叔公)建造出一座“长廊绕涧,斜砌环池”的寺宇,冠名西林寺,慧永于是住锡寺中,主持法务。后慧永于晋太元年间(公元376—396年)建西林石塔,高三丈,此时西林寺殿阁台厩厨齐备,成为庐山名刹,庐山也是因为此寺才有正规的佛教寺院。另据庐山东•西林寺历代诗选引述,最早建成的西林寺,至今已经一千六百五十余年,它比河南嵩山少林寺早一百多年,比湖北黄梅五祖寺早建二百五十年以上,西林寺山门主匾“庐山第一寺”“文革”前尚存,是名副其实的山中古刹。
二门为高约15米的箭楼式建筑。中门楹联:“永师禅幢远师净幢禅净相融不一不二,西林塔光东林池光塔池相映如影如随”,详细道明西林寺与东林寺的关系。东林寺的开山祖师慧远大师,是西林寺慧永大师同门师弟,初来庐山先居龙泉寺,后移居到西林寺,由于其信徒益众,西林狭小不及居住,于是慧永大师积极向江州刺史桓伊推荐,衷心赞赏慧远的佛学造诣,“足为一代人天师表”,力请桓伊为慧远新建珈蓝。刺史桓伊听说辖内有这样一位明师,欢喜允诺,从府库中拨出大量白银,于东晋太和九年(公元384年)建寺于西林寺东面,遂称东林寺。于是慧远有了禅修之地,有了净土宗与禅宗互为促进,并肩双修的局面,也就有了今天西林寺与东林寺相依庐山而立。慧永为人兄的高尚品德,为后人称颂,这应该是西林寺号称“庐山第一寺”的主要缘故吧?
大雄宝殿立于二门之后,高大宏伟,佛香馥郁,罄声阵阵,修尼在一丝不苟地诵读经文,信众在五体投地的参拜。两侧依次有两栋两层厢房式建筑,分布有三圣殿、五观堂、玉佛殿、地藏殿、藏经楼、念佛堂、药神殿、观音殿、天王殿、放生池等修行建筑及大客堂、大斋堂、左右寮房、接待室、膳厅等附属建筑。
过大雄宝殿之后方可看清千佛塔全貌,它是西林寺镇寺之宝,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又名“砖浮屠”,唐开元年间由唐玄宗敕令重建;北宋庆历元年,管仲文耗时九年将石塔改建为七层六面楼阁式,高46米,周长32.4米的砖塔,南北开门,通风除湿,东面二层开门,塔外登梯入塔室,可攀梯直登七层览胜;明崇祯五年,照真法师大修宝塔,每层内外均设有佛龛,供奉高尺余泥塑妆金佛像,现尚存数十尊供奉塔内;后数百年间,佛塔失修,塔基裂缝,塔身倾斜,塔顶无存。1998年,千佛塔全面修复,装璜完善,从缅甸请来玉雕佛,供奉在顶层,专程赴江西景德镇市订制仿明瓷佛像数百尊安置外围佛龛供奉,塔内外供奉佛像共计1008尊。如今的游人不能登千佛塔望远了,只能绕塔环行,在佛音声中,告诉佛祖心中的愿望了。
千佛塔旁是碑林,镌刻着北宋大诗人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东坡大师诗词简单易懂,寓意幽深,诗人借景说理,即景说理,为中华哲理之典范。苏轼与友人在庐山期间,曾夜宿东林寺,游历西林寺后,顿生敬意,同时给自己畅游庐山予以概括,写下这首不朽的诗篇。苏轼《题西林壁》在中国诗词历史上的地位自不我言,对于庐山来讲则是不可少的了,她将庐山展现在世人眼前,为也为西林寺扬名立万。其实,我想大师应是以景写人,以景喻物了,立于诗人面前的西林寺,以简朴、肃静、憨厚和悠长的面貌出现,为诗人所叩首,所叹服,是诗人心中的渴求遇见的佛,是诗人心中向往的神!
自古名刹多舛怜,西林寺也是几度兴衰。至民国之初,西林寺住持数次重换,殿宇破败,仅维持香火而已。1938年,日军入侵,千佛塔楼全被拆毁。解放后,西林寺仅存一栋殿宇和破塔。1987年,觉海法师回到祖藉江西九江朝山,看到西林寺破败不堪,仅存一间十余平方米小草房和摇摇欲坠的千佛塔,发愿重振之。她在1990年初至2005年底十几年间,筹措巨额资金,分期完成西林寺重建工作。现在的西林寺光彩夺人,金壁辉煌,香火旺盛,全寺占地面积33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总计九千平方米。人们为了敬重觉海法师,歌颂其功德,于是遂其愿,别称比丘尼修行为主的西林寺为“西琳寺”。
西林寺内到处都是幽静与恬淡,是一适合读书、参禅和修行的好去处。寺院内,可以听经,也可以低声提问,答话的比丘尼总是面带笑容,轻声细语地回答游客问题;殿堂及地面,干净整洁,秩序井然,只有比丘尼诵经及与之伴随的罄声在空中回荡。香火不断,清洁明了,馥郁满堂,没有香雾缭绕、杂乱无章的感觉;游客轻踏缓步,神情严肃,默默拜谒,没有叫卖声及嘈杂声。
离开西林寺时已近中午,路遇一位年长的师傅,她主动招呼:“如果饿了,到餐厅去用素餐吧。”看着她一脸的笑容,满面的慈祥,让我肃然起敬,就是这样的僧尼豁达成就了东林寺,成就了佛学一派宗师;他们用包容心态坚持、坚守,不为近邻光辉所掩,让西林寺香火传承至今;他们用恬淡心态面对、看待世间一切,不为外界变化而心动,在陋室里艰苦修行;他们热情好客,引来文人大家竞相参禅,留下千古绝唱。
慧永大师之于慧远大师,西林寺之于东林寺,人间难得二例,唯有在人才辈出的庐山。在这里,你可以找到这么一位大度、包容和好客的大师,你可以发现这样一座简陋、恬淡和悠长的古寺。滔滔东流的长江,浩浩淼淼的彭蠡,生机勃勃的浔阳,挺拔秀丽的庐山,如此这般的地方,在世间哪有二地?在这里,大师的睿智与当地人憨厚相互补充,佛教文化与九江码头文化、儒家文化相互融合,“极乐世界”的梦境与山水田园之现实相呼应,顺乎自然地诞生出众的大师和制造出美丽的故事。于是,千年之前的过客苏东坡游历西林寺后,被眼前的一切所感动,为表达对这片热土和这里的人民的崇敬之意,写出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诗句不足为奇了!

二0一六年七月
上一篇:木屋小素林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