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亲情悠悠

首页 > 散文 > 亲情悠悠

树大分枝

作者:金兰仁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3899      更新:2017-07-31
文/金兰仁

久不联系的“死党”,突然告知,应姐夫之邀,回家一趟,主持外甥分家。他虽有长兄,无奈年龄大且病重卧床不起,不能理事。按乡俗,主持外甥分家是舅舅的权利和义务,不能拒绝。他很惶恐,打小在外做工程,家里的事,倚靠哥姐惯了,一时间没了主意。
  回家前,他与媳妇路过城里。他自己信心不足,说:“外甥及媳妇都很能干,能说会道,会赚钱。此行最低目标是不能出丑,不要失掉舅舅的身份。”其实,看着他心里没底的神情,大家心里都打鼓,在座的人都没有经历过分家。很早以前,我对回乡养老的哥哥及侄子说,家里的一切都是你们的,回家有地方吃住就行。外甥是独子,长期在外,外甥女持家,外甥在我的影响下,也做了类似表态,我这个舅舅也就没有派上分家时的用场。
  虽然自己没有分家的经历,但从小耳濡目染,还是知道家乡分家的一些事儿。
  寻常百姓分家,不可能有今日电视剧里那种虚构的情节及场景,更多的是乡规民约的具体体现。分家的主持人是舅舅(一般是大舅,年小的舅舅即使参加也是跑腿的)和叔叔(一般是父辈中家族的长子),其它人都不可胜任。即使大集体年代,村及生产队干部也不会得到主人邀请的,如果碰巧是族里人,也只能以家族成员身份旁听,至于主持的事更是不用想了。当然,也有极少数家庭出于尊重,请有头有脸的人作为陪酒的嘉宾,哄舅舅高兴。
  堂兄分家时,我读高中,略略懂事,至今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叔叔四个儿子,三个成家。他老思想,不愿意分家,总想将儿孙拢在一起生活,出门吹牛,脸上光彩。无奈儿子间经常为谁挣钱多少而相互垢语,媳妇间经常为琐粹相互提防,难免会经常争吵几句,久而久之,叔婶权威不起作用了。有一年守岁时,母亲对叔婶及堂兄弟说:“崽大分家,树大分枝。分家不丑,是好事,过年后找时间分了吧。”堂兄弟,特别是他们的媳妇都立即表态:“听大妈的”,顺着梯子要下楼了。见母亲发话了,叔叔也只有附和。私下母亲劝想不通的叔叔:“总有一分,早分早好”。
  堂哥的舅舅及舅妈是在早饭前到的。来后,马上到家中看望母亲。长大以后,才悟出平日里厚道的舅舅,其实很聪明。他知道,尽管作为长兄的父亲去世了,但作为长嫂的母亲,平日里尽心尽力照顾弟妹及侄子侄女,威望很高,此次虽然三叔出面,但母亲意见很重要。母亲不亏是大户人家出身,讲规矩。热情接待舅舅后,礼貌地说:“老三参加,会配合舅舅分好家的”。吃过早饭,母亲特意到叔叔家中,与舅舅舅妈寒暄几句后,知会他们,去看姐姐和外甥了。
  至今想起来,流传千年的分家习俗很科学,有道理。公开是分家成功与否的基础。即将卸任的老家主叔叔,将家产,粮食及存款都公之于众,儿子媳妇补充。在此以后,叔叔婶婶虽然在场,再也没有讲一句话了,静静地听着众人说话,一副听主持人的驾势。
  分家是人性的历练。原以为妯娌间会相互揭短,泄平时积累的怨气,哪知道从大到小,个个说的都是心里话,个个像是表决心。说自己外出做工有笔钱没有讨回来,漏记了,不能扎私;说感谢父母,两个孩子养了这么大,充满感激;说为了自己成家,父母举债,心存愧疚。后来,我学着给母亲听,她淡然一笑:“大庭广众之下,不好好做人,今后的日子就难过了。平日里啰嗦的嫂子,在分家前被叫回娘家,亲家爹再三叮嘱她,不要开黄腔!”可见,大家很在意如何做人及相邻亲朋间的口碑,如果哪位在分家的节点上出丑,今后不知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消除人们心目中的不好印象。
  分家也是人性的传承。最开始的议题,也是最重要的议题就是老人的赡养。住在哪里,吃在哪里,日常开销等都是议事之列,由于有先例,有参照,很快达成一致。至于如何帮未成年的小弟成家,兄弟之间商量结果也是出人意料地好。事后,叔叔说:“我最担心的事,他们都想到了,并做到了。要知这样,早分家就好了。”叔叔分家那年的春节前,婶婶对母亲说:“自己管家舍不得花钱,今年过年,儿子媳妇们一下子给我俩添了三套衣服。妯娌们商量好共同做团圆饭,不用我操心,等着她们办。”
  当然,也听说某某分家时吵架,妯娌之间视如路人,某某分家时舅舅发火,叔叔拍桌子等等。不过,大多是乡邻的流传罢了,没有哪家兄弟因分家结仇而不理不睬,更没有哪家兄弟因分家而忘记本分。无论分家如否,一旦有事,兄弟齐上是很自然的事。因此,死党的分家之旅很顺利,回程路过城里时,高兴地说:“分家其实是找一个亲情氛围下的诉说平台,血脉骨肉亲情是分不断的,分家后会更亲!”他媳妇笑着补充道:“倒是舅舅有失身份,与外甥们对斟,搂着他们称兄道弟,腾云驾雾当判官。”
  分家是人类繁衍和社会发展的自然选择,打从先人那里积累下来的分家的程序及原则是科学的。之所以请舅舅和叔叔做主持人,是因为他们代表了父母的利益,维护儒家孝为先的理念。而且平日里不与外甥侄子一起生活,没有利益冲突,会公正。之所以在家族范围内公开,是要拷问为父为子的人性和亲情,而且便于日后舆论监督;之所以父母或子女分家时大度开明,是因为今后要“做人”,如果做不好人,今后邻里白眼,敬而远之,齐声讨伐的日子就会很难受。邻县做法官的好友,说起分家的事儿时,无限感慨:“分家时候主事的舅舅或叔叔,都是文化不高的农民,能力不会比法官强吧?嘿,短时间内,他们能处理好财产分割,父母赡养等棘手的问题,执行力很强。大多数家庭分家根本没有什么协议,只有几句口头决议。别看口头的几句话,比法院的判决书效力强千倍。”是的,基于亲情的传统文化植根于心,力量十分强大,能做好很多事情。
  当然,传统文化内容上的二重性决定了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双重作用:陈旧、糟粕的部分是社会进步的重负,阻碍社会的发展,所以,随着社会进步,必然会突破与革新传统文化中陈旧过时方面;优秀、精华的部分则凝聚了一个民族世代的创造和智慧,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和延续的精神力量,随着社会进步,必然会得到继承和发展。人们在分家这一自然、社会事件处理上也与时俱进。现在,无论是城市乡村,父母都很开明,没有父辈那种子孙同堂,光宗耀祖的想法,儿女结婚成家后就意味着单立门户,无所谓后面有分家一说。而且,在家务处理上,摒弃了许多流传千年的陋习,儿子之间相互平等,没有长子长孙多得之说,女儿逐渐与儿子平等,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同时,获得应有的权利。传统分家中坚持的原则,诸如长子尽职尽力抚养弟妹,兄弟姐妹之间富让弱扶,共同赡养老人等好传统得以保留并发扬光大,正是这些好做法保持了民族文化的传统密码,保护了民族得以世代相传的血脉基因!
  
  
二0一七年七月
上一篇:与您同行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