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非虚构

首页 > 非虚构

她嫁给了老兵

作者:孟庆华(日本)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9875      更新:2019-10-28

       三十多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我的萍妹带着女儿嫁给了一位台湾老兵。

       那一年,萍妹她刚三十岁出头,当年的她,无论相貌还是身材,还都显得很有青春活力的样子。

       台湾老兵石先生,站在她身旁,怎么看怎么跟她也不像是一对夫妻,倒像是父女俩的样子。大家不好直问详细,心里却在嘀咕个不停……

        回想起来,这件事好像是发生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的时候,三十几岁的萍妹已经离婚有几年了。那时候的中国,刚刚迎来改革开放,人们的观念还是不怎么开放,接受新事物也显得照前卫的萍妹慢了一拍。但在我看来,对这种年龄相差很大的婚姻不该存有指责,这是每个人的私事。他们有这个选择的权利,自己的婚姻自己应当做主。

       说起萍妹来,我对她还是很同情,很尊敬的。她初中未毕业,便赶上了上山下乡的运动。家里孩子多,她又是排行老大,理所当然的去了远方。在那里,她度过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忘记了在美好的时刻去收获自己的爱情。当她蓦然回首时,年纪已经不轻了,在忙乱的返城中,找到回归的位置后,便匆匆地找个人把自己给嫁了出去……    

       唉,那个年代绝大多数人的婚姻模式,又何止我萍妹一个人呢?

       只是她当年选的这位丈夫,不仅相貌堂堂,还曾经结过婚,也在上一段婚姻中有过孩子……这样的男人按道理是,应该很懂得俘获和安抚一颗女人的心。他当年如果能够与萍妹死心塌地的过下去,也就不会衍生出后面的故事了。而他很快就在婚后偏离了做丈夫的轨道,也注定了这段短命的婚姻…… 刚烈的萍妹,一气之下,果断的与她那位花心大罗卜男人离了婚。

        她开始一个人带着还未上小学的女儿生活,可以想象得出来,她当年有多么艰难吧。因此,几年后,当有人给她引荐台湾归来的老兵石先生时,她就爽快地答应了,并抓住了这个机会。

       追溯起来,石先生本是东北人,据说,他原本是林彪队伍中的一员。在东北的一次战役中,由于惨败,当时战场上就剩下了他和一名受了重伤的战友。重义气的他,为了救一个受了重伤的战友,结果,就稀里糊涂地被国民党给俘虏了……

       从此,石先生的命运就阴差阳错地被卷到了台湾,在台湾过了一辈子.

       在台湾几十年的生活自不必说,这些年,我们看到过很多有关介绍台湾老兵的报道,从那里,我们自然也会看到石先生当年的影子……

        一个人的命运,总是和那个时代分不开的。这话现在细细回味起来,的确不假。

       石先生是怎样在台湾走过了他的大半生,我们不知道详情。只晓得,大陆和台湾的局势刚一缓和,他就是第一批回到中国大陆来寻亲的台湾老兵。不能不说的是,他渴望回归中国大陆,渴望寻找一段爱情的迫切心情可想而知。

       石先生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萍妹。

       从此,他就选择了在中国的东北生活,在萍妹工作的城市买了房子,还主动地把萍妹和她的女儿接进了新家。并且,亲自给她的女儿购置了新衣服和新床……

       石先生新婚生活开始后,他的行程和安排是这样的:每年回一次台湾去结算他的年金。然后,把台币拿回到中国来供一家三口生活。当年,石先生的钱,与中国当时的工资相比,悬殊比例还是相当大的。那时候,他们一家,在东北的哈尔滨过上了很不错的,令亲朋好友羡慕的生活。

       萍妹本身也是个: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坚强女子。她打小养成了勤恳耐劳的习惯,有钱后,依旧按部就班地工作着,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更要紧的是,石先生和萍妹恩恩爱爱,彼此知冷知热地关怀着,相恋着。真有些相知恨晚的感觉呢。

       平日里,夫妻俩闲聊时,石先生会美美地眯起眼睛来欣赏萍妹的一举一动,那眼神里倾注的爱恋,只有年轻人才会有的。

       萍妹看好的正是他的善良,他对萍妹的女儿,也视为己出。这一点,令萍妹很是感动。

       每每看到石先生麻利地给女儿做菜,铺床时,萍妹就会禁不住的问他:“您在台湾也这么能干?您结过婚吗?”

      “当然结过啊!我都这么大年纪了,怎么会没有结过婚呢?”

      “那先生您有孩子吗?”

       “……有啊,不是跟你说过嘛,我有三个儿子呢……出来太阳时,三个儿子,在院子里晒被子……一出水的模样,那才招人稀罕呢……”石先生每次说到这里,都要略顿一下,陶醉地望着远方,好像是在回味着昨日的美好生活一样……,他经常而又幸福地给萍妹描述着他曾经的幸福……

       萍妹很尊重他,从来不忍心打断他。总是迎合着石先生往下问。

      “那他们现在哪里呢?”

      “在日本,在德国的,都有啊!”

       “……那您就不想去看看他们吗?”

       “……想是想啊,不过,国外生活很紧张的,孩子们都在各忙各的……去了,只会给他们添麻烦的……”  石先生每一次都是这套嗑,每次都能很巧妙地把话题给绕过去。石先生总喜欢替别人着想,萍妹非常地信任他,尊敬他的选择。  

       石先生的聪明和幽默就在这里。

       萍妹也没有多想什么,她知道:老人是一个豁达善良的人,他不想过早地给孩子们添麻烦。她不但赞成也非常的理解。    

       平静而又幸福的日子,就这样一晃间,在不知不觉间走过了二十一年。

       石先生他尽到了一个做父亲的责任,帮着萍妹带大了女儿,送她进了理想的大学。

       二十一年间,石先生待萍妹既是丈夫,也是父亲还是兄长。他们在一起过着相敬如宾的生活。

       石先生有时喝几杯红酒下肚后,就会把萍妹搂进怀里,说着不尽的感激:有了这个家以后,他不再孤单,也不觉得劳累,不但有了家的归宿和温暖,还感觉着自己年轻了呢。他喜欢说,没想到在自己有了看淡一切的时候,幸福来得这么及时……晚年的他,只想和萍妹一个人厮守到老的执着……

      这些温暖的话,他常常是说给自己听,也会说给萍妹听的。

       婚姻给这位台湾老兵孤独的晚年带来了快乐和幸福,他一直以来都很知足。他说,这个家就是他浪子回归的家园,也是他心灵的归属。他想与萍妹一同守住这份来之不易的归属。直到永远永远……

       现在他不但找到了自己的家,也找到了一个身心可以归属的人。

       他常说,我老石,此生遇到你,是相当的知足了。

       然而,这一切就在忽然间被打破了。

       谁也没有料想到,有一天早上醒来:石先生得了脑溢血,他突然间变得口齿不清,也不能走路了。

       看着病危的石先生,萍妹眼里含着泪水,一遍遍地央求他:“先生,请你赶快把孩子们的联络方式告诉我吧……让他们来中国看看你……现在,你一定很想他们了吧?”

       心情焦急的萍妹自顾自的央求着,她生怕先生的病情加重……又担心,在他最后的时刻见不到他的孩子们……

       看到萍妹带着哭腔,真心实意地心疼自己。石先生的心颤抖起来,他控制不住自己,颤抖着抓住了萍妹的手。

       这时,石先生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他泣不成声地大哭起来,口齿不清地什么都听不明白地哭诉起来……

       萍妹瞬间被吓坏了。她生怕老先生再受到刺激,忙紧紧地握住他干瘦的双手安慰道:“您放心,您会没事的,我这就联系孩子们,儿子们肯定都会来看您的,我这就给他们打电话。好吗?……”

       石先生的嘴唇哆嗦起来……

       别急,您慢慢说……

       美丽善良的谎言终于在下面的一刻破灭了。它就像个充满气的大气球,瞬间在房间里爆裂开来……

       爆裂声,不但炸响了空气,也炸醒了所有在场的人。

       原来,石先生一生都没有结过婚……

       他多年前就编织了这个温馨幸福的故事,只不过是用来安慰着自己在台湾度过的,凄凉孤独的一生而已……

       石先生在一个夕阳温暖的秋日,安稳舒心地倒在了萍妹的怀里,安心地去了另一个世界。

       后来听萍妹说,这位台湾老兵走的很幸福,走的很安详。

       萍妹在金山谱陵园为老先生选了一块向南的墓碑,召集了很多朋友一起来安葬了他。

       萍妹从此也没有再嫁,她每年都要去金山谱陵园两次,在石先生的墓前,无语地在那里坐上大半天……继续和他默默地说着他们两个人的情话。(本文主编布衣)

                                                                         

作者简介:孟庆华,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日本华文文学笔会会员。年少时所学专业是理科,工作后弃理从文,开始了写作,做过记者,后来成为专业作家。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发表作品。曾出版过长篇小说《告别丰岛园》《倒爷百态》《远离北京的地方》《梦难圆》《太阳岛童话》《走过伤心地》和《爱也艰难》等多部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集。另有报告文学、散文及随笔近五百余篇。短篇小说《路遥遥》曾获北方文学首届优秀小说奖。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随夫举家回归日本,现定居东京。2017年在“首届日本华文文学奖”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查看详情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