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上兰舟_第三章 相见欢_都市·言情_文狐网

独上兰舟

第三章 相见欢

返回章节列表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是一个阳光很好的上午。宽敞的合堂教室里暖洋洋的。窗外,一株高高的白杨,叶子随风微颤,把一种明朗诱人的绿投在桌上。摊开的《诗经选》,笼在一层透着春天气息的金雾里。室中静静的。门轻轻地开了,一位年约三十的男子悠然地走进来,仿佛散步一般,极其安详随和。一件白衬衫,一条灰长裤,在他身上奇迹般地生动起来。他迈上讲台,放下手中那厚厚的讲义,静静地注视着我们。那清朗又淳厚的男中音,似从远方传来,如深山幽泉,潺潺流淌。

“我叫江帆,我将和各位同学一起学习古代文学。今天,我们将进入第一个专题:《诗经》。”

江帆,这就是江帆。他有一双怎样的眼睛!这样深邃,却又这样清澈,这样坚毅,却又这样柔和。我想,我的笔是永远无法描述出江帆的眼睛了,一双令我第一次感到震撼的眼睛,一双足以刻骨铭心、充满光彩与力量的眼睛!那目光安静、明朗,却又似在飞翔,有一支歌,神秘而幽雅,自那目光中飞跃而出,如梦如幻,恍如旧日的诗韵,悠长悠长……

我的心底,忽然涌起一种莫名的忧伤。似曾相识,我听见自己的心在低低地叹息,是那句很久以前被用来赞美一位诗人的话:

“真天上谪仙人也!”

是的,谪仙李白,一定有一双同样令人心折的眼睛,其间流动着的是芬芳大气的生命之韵。

江帆的声音,在室中飘散,从关关雎鸠到采采芣苢 ,从月出皎皎到彼黍离离,他讲述着《诗经》中一个个原始朴拙的故事,讲述着远古的人们的艺术匠心和浪漫情怀,讲述着一个个或雄奇壮美或柔婉优雅的画面……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是我最爱的《秦风·蒹葭》。江帆的声音中,展开了一片辽阔的水,苍苍蒹葭,纤长的水生植物,大片大片地在生长。阳光洒在水上,叶片上的清霜重又聚为白露,闪闪如玉,颤颤如珠。天地之间,雾色蒙蒙;天地之间,清秋千里。江帆的声音让蒹葭修长的叶片颤抖不已,盈盈露珠一滴滴滑落江中。岸边犹有霜痕,而天边是隐隐的山影,水的那一方遥不可及。

不知是霜是露,我的心被一种柔软而湿润的东西包住了。我想起梦中的江南。那也是一个令人心碎又不舍的清秋时节,也是一片旷远的水。残荷摇落白露,一个纤长的女子姗姗登舟。皎洁的月光在水天之间流淌。洁白的轻纱飘舞,她回首,眸子深邃而凄凉。小舟飘然而去,融入冷冷月色、茫茫烟云……

水,水,一片清秋里辽阔的水呵。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沚 。

……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一种酸涩的感觉从远处袭来,烟一般的,雾一般的,我似在期盼,似在失落,任那兰舟远去,无力唤回。我独立岸上,秋水茫茫,江帆的声音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一剪梅》悠远的曲子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一瞬间,眼中惟有渺渺天水,孤舟远影,那种深深的寂寞与莫名的忧思,萦于心头,挥之不去。

秋水白云,一个孤寂的生命将远行。

一滴露水滑落,书页湿了。

我被自己的眼泪吓住了。我竟流泪了,是的,我究竟为何而流泪?为蒹葭?为江帆动人的讲解?为那种穿透心灵的深切的孤寂感?

我的目光从书页上滑向黑板与讲台。透过江帆略带苍凉的目光,我看到了一片绿坪,细密的嫩草,浅蓝色的小野花,皓月,白杨,清泉般的音乐潺潺流淌,青青的一片薄而湿的烟云……

是的,那夜吹箫的人,是江帆。

我早应该想到,只有江帆这样的人,才会在月夜吹箫,才会吹出那么动人的曲子。

秒针飞奔,时针指向十一时,周围响起了一片收拾书本的声音。我留恋地合上《诗经选》,桌上那片阳光也似乎被合进了书页。忽然,江帆来到了我面前。

“你刚才是为那首诗流泪吗?”他微笑。

“哦,……老师,是的。”我手足无措地站起来。

“很好,诗歌的魅力足以令人流泪。能为一首诗流泪的人,一定真正懂得生命!”

我惊呆了。他的语调亲切而熟悉,似在对一个相知多年的友人说话。他的目光似两道锐利的电光,直直洞穿我的心灵。心底隐隐有一丝骄傲升起,江帆,你懂得我吗?我如此平凡,如此渺小,而你,是什么使你一语直击我的内心深处?这世上,还有什么比偶遇知音更让人骄傲和欣喜?

能为一首诗流泪的人,一定真正懂得生命。

我为了江帆的一句话而崇拜他。

……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风温润如母亲的手,抚过雨后湿漉漉的草坪。绿草中又生出一丛丛黄色、白色和紫色的小花。中文系楼畔那面古老的青砖墙上爬满了蔷薇,它们静静地舒展柔嫩的花苞,准备着生命中一次绝美的盛开。那种近乎透明的红、粉和白,令人怜惜不已。

天依旧那么蓝,蓝到几乎要滴出水来。几丝白云斜斜地挂着,纤尘不染。

我好象第一次明白什么是春天。心一直在风中漂游不定。有时,我会站在图书馆前,望着落如红雨的桃花,心头涌上莫名的愁绪;有时,我会在梳头发时忽然停下,对着那面小镜子发呆;有时,我会在人工湖边驻足,静静欣赏那柔长的柳丝,心底的温存像四月的小雨,淋湿所有的梦想;有时,我竟然欣赏起自己来。一次,田园对我说:“你的美是单纯的,不是那种很艳丽的,因为你还小呢!”我忽然很在意这句话,又为自己的不成熟而遗憾许久……

我有点讨厌自己,真是自恋!我从小就知道内在美比外表美重要得多,而太在意外表,在我看来似乎是一种堕落。我骂自己:你有什么资本这样虚浮,你不是最喜欢中文吗?考进来了,那么你最重要的事情当然是读书!可是,我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每每走过春色盎然的草坪,看到碧草萋萋,野花交错,心就像猛然被牵了一下似的,跳跃起来,《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唱词清清楚楚地涌出: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

一切都是明丽可爱的。我想拥抱天空和大地,拥抱花木,拥抱柔风细雨。我觉得,十八岁的自己在春天的空气里无拘无束地伸展,而挥之不去的怅惘与无奈依旧弥漫于心。我明白了,自己不是一个真正安分守己的好孩子,当心中的规则太多太多时,要冲出规则的向往也太多太多,梦幻也太多太多……

一向封闭心灵的我,渴望像花儿一样敞开热情拥抱五月。

我照旧去图书馆,我按照江帆开的书目,借回一摞古代文学参考书,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宋词,从辛弃疾到纳兰容若,我如痴如醉地读着,觉得自己又进入了一个新世界。美丽多姿的古典诗歌,与五月的春风一起舞蹈,我感到自己也是一位舞者,时而在烛影中执剑高歌,时而在春水边对月清吟。

我开始热烈地盼望古代文学课。

那个夜晚,我独自走出图书馆的大门。下台阶时,一不小心,手一松,书本散落了一地。我连忙俯身去拾。这时,一双手伸了过来,帮我拾起了落在高处阶上的书本,稳稳地递过来。

白衬衫,灰长裤。我的心急速地跳跃起来。多么熟悉,又多么陌生,多么亲切,又多么遥远啊!

一双明朗的眼睛带着笑意注视我。我慌乱地接过书,低声说:“谢谢您,江老师。”

“以后小心点。”江帆说,“我认得你,你是那个为一首诗流泪的孩子。”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和江帆一同,沿着蔷薇小径走去。

“你喜欢《诗经》?”江帆像在和一个朋友谈家常。

“是的,我喜欢诗歌,尤其是古典诗歌。”

“太好了,喜欢是成功的重要动力。我也喜欢古典诗歌,有时,甚至把它们看作生命。”

“真的吗?我也是!”我惊喜地看着江帆,心中的欣赏与钦慕又深了一层。

“现在的学生中,喜欢古典诗歌的少了。毕竟社会在发展,新的事物越来越多。”他若有所思,“但是,不能说学习古典诗词没有用。读古人的文字,会令人感到一种更深刻、更纯净的美,而心灵的深刻与纯净,正是现代人所容易缺失的。所以,你这样喜欢古典诗词很难得。”

“老师,您还喜欢古典音乐对吗?”

“我对音乐是一知半解。我会一点点,有时吹吹箫,放松一下。”

“我听过您吹箫,老师!那天您吹的是《一剪梅》。”

“对,我是常常吹那支曲子。”

“您能讲讲您是怎样看那首词的吗?”

“《一剪梅》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写的是相思之情,这是公认的。但我觉得,从中也可以读出种种人生境界。像‘花自飘零水自流’,花的凋谢,水的流逝,似生命之旅,瞬息即逝,虽短暂,却美好,让我们读出人生的宝贵与无奈。像‘独上兰舟’,抛开相思不谈,按我的理解,似昭示了另一种生命境界:孤独,沉寂,对往事依恋不舍,却又不得不挥别过去,因为水的彼岸还有我们的追求,我们还要走自己的路。也许,人人都会经历这种境界,这也许是一种选择,悲凉,无奈,但骄傲而优美。”他停下,微微一笑,“你看,我的职业病又犯了,像在给你上课。”

“您说得很好,老师!”我望望皎洁的月轮,那纯净温和的光芒似那夜的箫声,令我有些眩晕。

那夜,花香与月光一同流淌,把我的心浸得柔柔的,湿湿的。我的拘谨和慌乱都消失了。我第一次自如地和一位老师谈话,让他的声音潺潺流入我干涩的心田。我只觉得,他说的,都是我久已想说而没有机会说出的话。在茫茫人海中,当一个人突然听到自己的心声被另一个人说出,他该有多么惊讶,多么欢喜!他的心,一定会微笑,会流泪,为那偶然发现、却又似是命中注定的知遇之情。

在教师宿舍楼与学生宿舍区分界处的小路口,我和江帆道别。

走了几步,我轻轻回头,那个近乎完美的身影渐行渐远,洁白的衬衫临风飘举。我的脑海中,很自然地涌出几句话: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呆想了片刻,我竟羞涩起来。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是的,我一直念念不忘的,不就是那夜的箫声吗?恍然惊觉,那首词,那个箫声流淌的夜晚,一直在自己内心深处最圣洁、最隐秘的角落珍藏,像一坛醇酒,一旦开启,那芬芳足以醉倒我整个青春。

……

我更加热烈地盼望古代文学课。我悄悄地、疯狂地欣赏我的老师江帆。在所有的课程中,唯有他的课才能真正吸引我。我等待,等待,上他的课之前,我的心总会莫名其妙地乱跳一阵。当他走进教室时,我会平静一些;接着又是慌乱,慌乱到令自己手足无措。然后,我就带着一点醉意,沉入他的讲解之中,时而惊讶,时而叹息,时而欢欣,时而忧伤。我希望见到江帆,可每次,当他和蔼地对我讲话时,我又总不敢正视他的眼睛。十八年来,我从未对任何人有过这种感觉:诚心诚意地钦佩和欣赏,却又强烈地要逃避。我把自己弄得无可奈何。

我不敢想到爱情。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我的面前是一片苍茫的水,水之一方,是远不可及的诗境。而我,只是水这边一个刚刚长大的孩子。我不想溺死,但怎样逃避?水,在我心中是一条鸿沟,令我绝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