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文学漫笔

首页 > 评谈 > 文学漫笔

那深情守望下的灵魂

作者:傅玉丽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3007      更新:2014-01-25
---- 龚家凤散文集《梅岭旧事》序言

文/傅玉丽

沧海桑田。
如果上帝不存在,是谁让我们为自然动容?
人世变幻。
如果人类不思考,什么能证明我们还是人?
非常庆幸,从小在云贵高原,与山作伴的生活,得以让我与山之间如此缱绻、缠绵。走出大山之后,我发现自己一直生活在大山的回望、沉醉之中。大山的苍茫与幽深、蕴集与力量、默然与喧嚣……一次次在梦中翩飞,令我享受不已。
到了位于平原的南昌之后,非常遗憾的一件事,就是没看到山,让我一直感觉少了点什么。
而认识家凤兄后,我知道了,南昌的西郊有一座山,就是俗称西山的梅岭。而因为家凤兄的原因,我由最初对梅岭的陌生,渐至了解。与此同时,与家凤交往史越久,对这片纵横三百里、与我心中的大山完全不同的山脉,竟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眼前的这本《梅岭旧事》,里面的一个个人物和故事,文中的意识流向,阐释了家凤兄的哲学思想,身土不二,西山——梅岭,跨越时空,在山水之中与无数的灵魂相遇,精神上彼此相吸,已融入了他的身心,成就了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追求与坚持。
梅岭,这只摇篮,不仅孕育了他的祖辈、父辈,也孕育了家凤兄一生难以割舍的情怀。
几代人在这里居住,几辈人在这里生养,西山的沟沟岭岭、坎坎壑壑留下的不仅是他们的足迹、身影,更是他们的魂魄和精神。
在家凤兄的第一本散文集《梅岭随笔》和第二本散文集《散步咏凉天》中,我们看到了的是他饱蘸真挚的情思,从身边的点滴、家庭记忆出发,绘就的一幅幅故乡风景及风景情画卷。笔下极其普通的景象、物象因了他的情思流动,心灵开垦,无不令人称奇。
而这一次,家凤兄完全不同了。
他用一年半的时间完成的这部著作,向纵深处拓展,又将另一个西山,另一个梅岭给予了呈现。
从童年、少年听的各种故事,到现在的专门采访;从道听途说到查阅资料……家凤兄越来越发现自己的梅岭原来如此厚重,鲜活,从古至今竟有那么多人与她产生了联系,在诗里、在画中、在历史深处、在人们的记忆中深深埋藏。
再看梅岭,家凤兄多了几层历史、文化的眼光,将一个极具人文历史感的梅岭推到了我们面前。
因为他相信,自己的家乡一定也会受到其他人的关注;
因为他相信,自己可爱的故土必定不会只有表相。
它曾经留下过哪些人的文章?
它曾经留下过哪些人的诗篇?
江西地处长江腹地,自古便是文章锦绣之乡,人才辈出;南昌更是人杰地灵,从不缺大块文章。在南昌西郊几十里的梅岭,自今便是文人墨客栖居的精神家园……
从西山到梅岭的由来,从古代名人在这里的隐居游玩,从近代西山的人物,从身边敬重的人物……家凤兄此次以深厚的人文景观,历史钩沉,将一个旧时的西山,新的梅岭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勾画。
你可能知道梅福与梅岭的关系,但你不一定知道上至皇姑,下至爱国义士与西山的关第;你可能知道八大山人,可你不一定了解贯休眼中的西山是什么样的……而对于今天梅岭的一些文化人,不管他从事何种行业,家凤兄会专程去拜访。
这里既有古代的文人,也有民国的要员;既有普通百姓也有神仙眷侣……逝去的、现存的,只要生活游历过梅岭的人,与梅岭有关的人,家凤兄没有放过一个。
于是,乐祖伶伦来了,萧史、弄玉来了,梅福来了,大刀将军来了……44个人物与事件,突破历史的尘埃,鲜活地走来了。
不同时空,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性情……或与梅岭只一面之交,或与梅岭长厢斯守,或与梅岭终身相依……这些人物一下点燃了梅岭的沉寂,将梅岭的无语打破,还原了一个思想与精神的梅岭,一个人文与历史的梅岭。
也许他们只是历史长河中不算什么,可对于梅岭来说,山若有情山亦老,她记住了他们。而今天,家凤兄又用笔记下了他们,进而让我们也得以窥见到梅岭的深处,与她的灵魂相接,有了心灵的沟通。
梅岭丰富了家凤兄的人生蕴涵,激发了他创作的热忱,奠定了他的价值取向。但凡与梅岭有过关系的人,有过来往的人,作家心中敬仰的人,书中都有呈现。为了写书,他一次次在山中行走,有时还带着孩子一起去,也许下意识中他想让他们了解脚下的土地的深厚,了解脚下之山的精神与灵气。家凤兄对旧时梅岭的倦恋,对梅岭人物的追述,骨子里却透出了一个文人的情感与操守。在梅岭的次次游历,在梅岭的生活,开掘了浓厚的文化积淀。从中我们感觉到他圣洁的心灵,这种从梅岭的角角落落,从梅岭的折皱缝隙,从一般人不会涉足的山岭足底升发出的情感,捕捉到的篇什,显示了作家人格操守的高尚与纯洁。而对其中一些人物的篇章,显示了他对人格精神的高扬,和磊落坦荡、淡泊名利,凛然正气的讴歌。尊重历史的同时,作家理想光辉在闪耀,质朴、正义的的胸襟与真挚,隽永的情感跃然纸上。
令今日俗世中营营狗狗、喧哗浮躁的人难免汗颜。
而文中的意蕴和气质,也见出他内心的向往和坚守。
较之家凤兄前两部著作,《梅岭旧事》心理空间比较开阔、通透,题材与情蕴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并使该书兼具了史料性、知识性、文学性的的特质。对于当今的梅岭而言,不仅站在了人文高度的相视,更丰富了这块土地的意蕴与精神。
写作此书对于家凤兄是一次故土深情的挥洒,更是对梅岭之上无数令他关注的生命的尊重,强烈的生命意识力透纸背。
说到家凤兄,上过梅岭的文朋诗友都会说,整个山上很难找到比他更精通梅岭的人了。他可以一路行走游玩,一路讲述故事、典籍,整个行程变得以活化、得以从眼底进入了心底。一座茅棚、一片荷塘、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哪怕是一株山草、一道流水,经家凤兄之嘴里道来,都会让看的人惊讶、深思。这所有的一切,其实都源于家凤兄对梅岭——她的母亲之山的热爱。

新世纪,似乎一切都新了,其实并非一切都新才好。人类还需要共同精神的坚守与把持。这是千古永恒不变的。只可惜,明白这些的人太少太少。
对于闪烁着旧时文人风骨的家凤兄来说,亲近大地,亲近自然,亲近梅岭。三百里梅岭,百年祖辈的灵气,千古贤能义士的精神,使他拥有了与别人不同的丰富人生情感与体悟,成为了梅岭最好的向导——风景的向导,精神的向导。
而对于我们来说,与其说我为他对家乡相看两不厌的深情打动。
不如说我为他对理想精神的执著打动。
特别是在现在这样的一个时代!
上一篇:我的文学梦
下一篇:混沌中的自守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