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文学漫笔

首页 > 评谈 > 文学漫笔

抗拒饥饿

作者:毛雅琴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2917      更新:2013-12-19
文/毛雅琴

读完了虹影的自传《饥饿的女儿》,我有一种痛到极致的感觉……

这是一部让人难以释手,让人把心都揪起来的书。作者把饥饿年代的苦难写得不寒而栗;因为饥饿,母亲几度失身于人,从而使多余的“我”降临人世;因为饥饿,姐姐多次再婚,兄弟姐妹各求生路;也因为饥饿,家庭关系不睦,造成“我”情感上的饥渴,最终失身于历史老师。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饥饿可以使活下来的人身心受损,人格遭贬,走向病态,使你烙上“饥饿”的后遗症永难去除。

这是一部经得起再看,耐得起咀嚼,称得上奇特至极的书。它的特异之外,一是作品的叙述手法的老辣与冷峻,二是作品所讲述的“成长”故事的严酷与冷隽,二者共同构成了《饥饿的女儿》不同凡俗的独特风景。作者在书中坦然直面不堪回首的过去,讲自己非婚生的出身,没有温饱的童年,压抑迷惘的少年,以及在这样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氛围中油然而生的反叛情绪。

这是一部具有真正长远艺术价值的书。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其情感不外溢的途述风格。虽然书中有议论、有哲理,但故事讲述之清淡,与所写生活的灰暗,与难以置信的残酷,包括天灾,包括人huo,没有使生命低贱,反而使生命得到升华。体制化的麻木不仁,经常是权力与特权的结果。但更使人愤怒的是受害者们甘心而默认的承受。作者把中国近几十年来的社会史活生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这还是一部救赎之书。它展示了人如何被放逐于荒原,如何获得在荒原中行走的力量。文中的“我”这个内心世界丰富、被生理和情感的双重饥饿困扰,却又不甘就此饥饿终老的少女最终以洞悉世事的智慧,以坚忍的性格离开家门,独闯天下。作者用朴实的笔调,勾勒出女人隐藏于灵魂深处的生命之痛,把肉体生存与精神渴求毫无保留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她告诉我们“饥饿”并不只意味着灰色的记忆,还意味着顽强的求生意志,一无所有的野性和特立独行的反叛精神。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