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家国情怀

首页 > 散文 > 家国情怀

武平动车开通有感

作者:刘春英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28935      更新:2025-02-19

   听说武平动车要开通了,真是让人万分惊喜,“武平有动车啦?太好了。”在微信群看见关于动车试行的视频,“真的通车啦!哈哈!”过了几天,看见武平好热闹呀!“原来动车正式开通了,太幸福了!” 

      小时候我们生活在农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限制了童年对外面世界的想象思维,不敢想象,也想象不到未来科技的发展会如此迅猛。现在的孩子们在大环境下老师的引导下想象思维甚广。如:班级孩子们自发了“丝(思)瓜”生态课程活动,一次,孩子们在生态园正讨论“丝(思)瓜”新发现热点话题,我抓住了孩子们的话题契机,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孩子们展开了无边的想象,接着拿着自创的作品来到我面前说:“刘老师,我以后要发明这种电动弹簧(须须)房子,载你去全世界旅行,你要去哪里都可以,只要你说一下,按下这个触屏,“唆”!一分钟就可以到达你想去的地方,速度之快。”“这是我的弹簧自行车,它遇到不安全会自动躲闪,遇到障碍物会自动飞过去,不走弯路,不会碰撞,不想骑时候这里一按就变成小小的,可以装进书包里。”“刘老师,我以后要发明这种太空探秘器,解开所有宇宙秘密,等我解开宇宙全部秘密以后就可以载你去太空旅游了。”我说好先进啊!你的想象力太丰富了!老师好期待呀!我只是顺应孩子的兴趣话题引导启发他们,孩子们就像开启了想象的发动机一样,创造出超乎你想象的新产品,我想只要孩子能想出来的,就是未来能发明创造出来的,可想未来科技的发展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可见环境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把真正的主权还给孩子,孩子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我想成人要具有活思维才能引领激发起思维活的孩子,教师要具有引导拓展每一个不同水平孩子的思维想象的能力,要有发现和挖掘和应对不同环境和偶发环境下的教育契机的机智,引导启发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就是触动孩子自发能源,发动起孩子创新发明的引擎,孩子们才能自动前行。

       科技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离不开环境、教师、家长,家长又离不开教师引领。教育强才能科技强,科技强又反作用教育强,教育强、科技强则国强。我们那时代经历过长途跋涉的徒步,没有电子和科技玩具,只有泥巴、石头和树叶树枝。现在科技的发展,我们小时候是无法想的,而我童年时只听过美国已经发明机器人,未来机器人将会走进家庭;美国的家庭已经有电视、电脑、电话、洗衣机、摩托车、汽车等,让我小时候感到世界无比之大,除了中国还有其他国家,美国无比之强,什么时候我们中国家庭也会有!至于机器人、电脑怎样的一无所知,只能凭空做梦想象,自我满足童心的好奇心。那时代我们农村孩子是想象不到未来科技的,即使凭着听过的东西说出自我的想象,同伴还会说,怎么可能、骗人、吹牛。从而你会被戴上“骗人、吹牛”的戳号,被同伴孤立甚至环境会让你变得自卑,甚至会不敢想、不敢说,还怕犯错不敢做。我经常在自我想象,还会经常做梦,在自我满足于中国未来家家户户家庭中的情景,并会把这种夸张的想象分享给同伴。如:我说以后我们女孩子长大了可以不要洗衣服了,有洗衣机帮我们洗,以后我们女孩子还可以开汽车。于是我经常被同伴们抨击反对,也是同伴中的一个“吹牛”乱说话的孩子,甚至周围一些大人们都会这样认为。现在的孩子听到同伴表达自己的想象,同伴只会夸奖羡慕说:哇!你好厉害呀!我可以跟你一起合作吗?我可以拜你为师傅吗?我也来试一试,我比你还厉害,我们两个来比赛要不要?我们抓紧时间完成,我再去邀请一些朋友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而今孩子们接触各种科技物品和玩具,思维天马行空,他们敢想敢说敢做乐于探索钻研,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他们现在能做到的也是以后能做到的,看到这些孩子们想必也是我国未来科技发展强国的必然。期望孩子们敢于创新、勇于担当,为中国成为全球科技领先大国的目标而努力钻研学习、以创新发明为世界科技革新攻破难题,成为世界科技发明创造的缔造者。

       回首过去。

      看到动车进武平家乡,怎不让我们不高兴呢?我们那时到镇里是走路,去县城,为了赶唯独的准点班车,一大早从村子里踩着露水到镇里;而比起我们爷爷奶奶和父母的那一代人,我们算很好了,他们到哪儿都是步行,那时的路是人踏出来的。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交通更方便。

       记得二十多年前的一次,为了省钱,因为老家还没有自来水,于是把嫁妆洗衣机从老家搬运到厦门,镇里运到县城,再载到厦门,再租小货车运到家里,一台洗衣机周转反则折腾,可是心疼。而今社会分工更细化,生活更便捷,一个电话就能送达。

       从闽西到闽南,山区到沿海。当时武平到厦门的班车只有一趟6:30,所以必须在6:30之前赶到县城长途车站,5:00之前就得起来,只能租摩托车到县城,大冬天朔风凛冽,冰霜冻得人瑟瑟发抖,夏天头顶烈日,晒得汗流浃背。如果坐车到了县城还要走一段路才到车站,行李多时候会租一辆三轮车,不然花2块钱也是奢侈。武平到厦门班车翻山越岭颠簸需要7个多小时,外出工作的人都是大包小包,拖着小孩,坐长途挤公交,来回一趟周转则很不易,一些外出更远城市的人交通就更折腾了,交通不便时代出生的人,应该都体验过这样的经历,哪里会想到家家户户那么快就有小车,更想不到以后武平会有动车。国家富强,科技发展,人们幸福。

       动车通到老家武平,真是个大红利。每个在外工作、学习的闽西儿女,应该都很激动和感恩,将给革命老区的繁荣与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我想,动车的开通带给老区人民的不只是便捷和速度,更是一种动力,带动老区人们更加坚定而自信地阔步向前,也不仅仅装载物品和输送人员,它承载的更是闽西大地沉甸甸的革命红色故事,传输的是龙岩那片红土地坚不可摧的思想文化和精神力量。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