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余香_非虚构_文狐网

一缕余香

锺至诚|27719次浏览|个人主页

       越南文化受中国的深重影响,收藏图书、典籍源远流长。我也爱书成癖,于闲暇时常逛旧书店,说不定有意外的猎获。有一次我侥幸找到已故作家武鹏写的“河内美食”,书页已发黄,就像它那命运多舛的作者一样。

       武鹏生于1913年,是越南北方的乡土作家,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已成名。1954年南北分割时迁居南方,写了许多怀念故土的文章,尤其对北越美食卓有心得。1975年越南统一后受到“投敌”的猜疑,郁郁不得志,直到1983年去世。死后名誉得到恢复。

       我在字行间仔细搜寻“高雅的河内人”的形象。如果还有人认为饮食单纯是为了果腹,请聆听作者的心声:“我们(食越南餐)好像把江山的灵秀拥揽入怀。谁说饮食只是艺术?不仅如此,它还是一项文化哩“。

       今天,越南餐饮跟随他主人不知疲倦的脚印走遍五湖四海,成为知名的饮食流派,屹立于世界饮食强国之林。我出国旅游时十分惊喜地发现,老美也能纯熟地使用筷子吃越南牛粉,还会加辣椒和挤点柠檬;香港人排长串大嚼春卷,就像吃热狗一样。

      我大半生萍踪飘泊,从红河之滨落户到“远东明珠”。繁华的西贡多的是珍馐美味,但少的是“一缕余香”。我怀念用竹筒斟调料的田螺米粉;怀念加点儿桂花蝉油、夹吃切丝生菜的什锦粉丝汤。 怀念街边卷着头巾老太婆卖的清池越式猪场粉。每到秋风起时,我仿佛听到响彻河内大街小巷“贡”的叫卖声,这是一种用嫩糯米舂扁制成的翠绿色食品,用鲜荷叶打包再缚以禾秆;茭白炒禾虫更是令人回味无穷的应时食品。禾虫是一种水生的多毛纲环节动物,只有每年秋收后才浮上红河下游水面,河边居民成群结队打捞,如赴盛会。我在广东佛山也吃到禾虫,但因制法不同,香味也就回异。河内的牛肉分更是独步“食坛”,成为越南的国粹。

      今天繁忙的工业社会,即使在河内也难以尝到这些讲究的传统食品,武鹏先生的篇章使我重现回忆。正是对“余香”的怀念使我向往首都,鼓励我在有生之年竭力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俾有益于社会。

       古人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善炊者芸芸,能尝出个中滋味又有几许?武老先生正是凤毛麟角中的佼佼者:他不仅善味,并且还能充分体会食品中的越南之魂。

       作为“河内美食”之结,武老先生写道:“我梦想国土清平之日,全民并肩用一席一应俱全的河内美食盛宴庆祝‘大日子’“。老先生所憧憬的“大日子“已到来了三十多年,但他希望的“盛宴“未必能摆齐。我诚心烧一炷香以祭奠老先生在天之灵:并不是每个民族都能有如此丰厚的饮食文化,我愿全力继承和发扬光大,作为联结中越友谊的纽带。

      (本文曾获得2007年青年出版社举办的“读后感”征文一等奖。)

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