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侯,穿越千年来看你_第四章 一锄头斫出的宜_纪实·历史_文狐网

宜侯,穿越千年来看你

第四章 一锄头斫出的宜

返回章节列表

       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前后的东乡人应该都记得这样的一件大事。在大港的一片农田里,斫出了不少青铜器,其中有一个青铜器上还有不少不认识的字。
       那是发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一个夏日的事情。关于这件事情的述说,经历了三个不同的版本,但伴随着每一个版本的升级,事情变得一次比一次清晰。
       最初的版本是在坊间流传的。说的是1954年的夏天,大港龙泉下聂家村队长聂长保家的田里挖到了很多宝贝。那是一个寻常的日子,聂家有人在高田里理山芋垄沟,一锄头,斫(念zhuò)到了一个东西,而且,不止一个,接连着,十几个,都是硬家伙(东乡人读kuò le),很重。村里人听说了这件事,都跟着去坡上帮着搬运,清洗。那晚,大家围着这些奇怪的东西,议论着。那年,东乡正发大水。月黑风高的夜晚,大家一起在门口的沟里清洗了这些东西。有点迷信的东乡人害怕这不是什么吉祥物。为了揭开大家心头的疑惑,也想证实下这东西值不值钱,聂家长子聂金才拿起锄头,一下子砸下去。这一回,在场人全部惊呆了。他们听到了金属的撞击声,而且在微弱的月光下,在这些被斫碎的片子上,他们看到了一些奇怪的符号。他们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立即,消息报到了大队,公社,一层一级,再到县里,市里。接着,专家来了,经过一系列的鉴定,说是文物。东乡大港出了文物的消息立即传遍乡野。文物只在聂家停留了一夜,被搬走了。从此离开了东乡人的视线。当然,连同斫的人也看不到了。
       第二个版本是来自学术界的。那是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年,1955年,在《文物参考资料》第5期上刊登了《江苏丹徒县烟墩山出土的古代青铜器》,文章的作者是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他们用文绉绉的、专业的语言向世人发布了这个消息。
“1954 年6 月期间,丹徒县龙泉乡下聂村农民聂长保的儿子在烟墩山南麓斜坡上翻山芋地‘垄沟’时,无意间在地表下三分之一公尺的土里掘出了一只鼎,他就小心地扩大挖的范围,在三分之二公尺的深度,共掘得铜器十二件,计鼎1、鬲1、簋2(其中一只是有铭的夨簋)、大盤1、小盤1、盉1 对、牺觥1 对、角状器1 对。聂长保把这些东西统统交给当地乡区政府,转送丹徒县人民政府送省保管……调查小组于十月十七日到下聂村实地勘查,在调查中并清理了残坑和毗邻住宅的两个小坑。”
       两个版本的时间、地点、事件基本一致。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二个版本中,斫山芋垄沟的人已经有模糊的“聂家有人”精确到“聂家长子”。而聂家长子敲碎青铜器的史实已经隐去。当然,我特别说明这一点的目的,并不是去指责谁的行为。因为,在东乡,乡民们听到或者看到这些铜的巨无霸已经不是第一次。以当年大家知识的缺乏,他们不知道这些东西就是传说中的青铜器。因为,无论是在50年代大炼钢铁的年代,还是后来80年代大力搞活经济的年代,在东乡,几乎每一座山头,在村民们承包的采石宕口,这样的铜铁器物常常会随着火药的爆炸而横空出世。据坊间传说,有一年,在青龙山上,一个大概有上百公斤的大鼎被炸出来,被人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卖到了当地废品收购站。再后来,就不知道流落何方了。
       12件青铜器的横空出世,尤其是那件上面有字的青铜器,引起了考古学家的高度兴趣。一时间,“镇江大港”成了考古界频频出现的热词。上世纪50年代,关于这件青铜器的考古研究如火如荼。有当地的文史研究者,也有国内学界的顶尖专家。经过一系列漫长的考证,专家们根据青铜器上可辨析的文字给了它一个名字:“宜候夨簋”。
       “宜”,第一次成了东乡乃至镇江在遥远古国时候的另一个别称。隐隐绰绰,地处江南的镇江东乡居然和遥远的中原周朝有了缠缠绵绵的牵连。
       但是,在五十年代,这个古墓的发掘在当时还是孤品。而且随着国内考古界在其他地域的不断发掘发现,一些更具史料价值的青铜器陆续出世,东乡出土的青铜器研究热情渐渐淡去。这一沉寂,便是20年的光阴。
       这样的的沉默持续到80年代,随着省内史学界大咖张敏先生的到来和细致调查,“宜候夨簋”出土的版本有了惊人变化。原来,斫簋的人不是聂姓农民,而是一个僧人,一个还俗的和尚,他来自于东乡本土圌山上的寺庙绍隆禅寺。而那一天,正是和尚在聂家帮工的日子。聂家主人是生产队的队长。当聂家将这些稀世珍品上交的时候,政府有没有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所有的报道都没有提及。但我困惑的是,到底是福贵和尚发现的,还是聂家长子发现的?是他们独自发现还是共同发现?63年时间过去,聂队长也已在30多年前离世,这些都将成为久远的疑问了。
       但无论如何,东乡大地上一位寻常的农人,一次寻常的自留地里的劳动,一把寻常的锄头,却撬开了一段惊世骇俗的历史真相。这座山坡所在地后来被考古界定名为“烟断山土墩墓”。这是“宜候”周章的墓地,他是东乡乃至镇江的先祖,“吴国第五世君主”。从此,“宜候夨簋”,牵着他后世的子民开始了漫长的认祖归宗之路。
       尽管东乡人知道这件大事,也知道“宜候夨簋”的稀罕。但如此重要的“宜候夨簋”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且听《宜候, 穿越千年来看你》之五:《这是个什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