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梦如风 _第二十一节_都市·言情_文狐网

旧梦如风

第二十一节

返回章节列表

等待放傍的日子是漫长的, 寂寞难耐的。

流火七月, 太阳热烈的炙烤着山川河流,;干燥和热浪, 滚烫着流动在每一个角落。明的心, 也在等待中煎熬。

每天清晨, 太阳从东边冉冉升起, 整个上午气候比较凉爽, 微风徐徐吹拂, 明会和同学们约好去打篮球。球场就在距离馨原来居住的工业局大门不远处。每天路过这里, 明都会不由自主的往里面看一眼, 带着期望, 渴盼, 或许在那人来人往里,就能看见馨的身影。然而每一次的结局都是失望与沮丧。明还不知道此时的馨早已在另一座城市, 在同样的阳光下有着相同的思念。

午饭后, 气温骤然升高, 外面骄阳似火, 热浪滚滚。明会留在家里, 睡一个长长的午觉。傍晚时分, 会去菜市场帮助父亲做最后的收拾处理。斜阳西下, 与父亲一同瞪着三轮车, 行走在回家的路上。

寂静的夜晚, 繁星点点, 月光如水。 萤火虫在草丛间忽明忽暗的闪烁, 父母和街坊邻居在院子里燃起蚊香, 摇着蒲扇, 喝茶聊天。

明在房间里独坐。此时, 明的心理会闪过馨的影子, 不知馨考的怎么样? 是否也在凝望这轮圆月? 馨甚至没有返校参加毕业典礼和毕业照相。毕业证大概是馨的父亲来学校取走的。

看过那场电影, 吃过那碗面条, 仍然沉浸在快乐和喜悦中的明, 就突然失去了馨的影踪和消息, 没有叙别离, 没有道再见, 馨就象一片云随风飘走, 消失在明的生活视线里。很多个夜晚, 明就在对馨的思念中度过。

当然更多的,明是忧心忡忡的等待着自己的高考成绩。李老师去省城参与阅卷, 答应帮忙尽可能的查到学生们的分数。每个星期明都会去李老师家打探消息。连续空跑了两次。终于在第三个星期, 李老师回到了小城。带回了同学们的部分高考成绩。所有的科目除了政治以外, 都知道了成绩。这些分数与明预测的上下差别不大。唯有政治是明的弱项, 每次考试成绩浮动较大稳定性很差的一科。而且这次考试中又有一道题是做对了后又改错了的。所以明的心里其实最担心的就是政治的得分。如果考的好,上大学没有问题, 如果差强人意, 那么会与大学擦肩而过。

造化弄人, 偏偏是最不稳定和最难预估的政治成绩没有出来。明的情绪一落千丈, 患得患失。但是录取分数线的预估已经出来, 明的政治成绩只要及格, 就遥遥领先于中专录取分数线。

所以明心理笃定的是, 自己今生将与铁锹告别。但是仍然抱有幻想,祈祷政治的考分能够高一点, 再高一点。那样就可以一脚踏进大学门槛。

明的父母已经相当的满意, 儿子毕竟告别了黄土地, 告别了铁锹和锄头。明的母亲甚至已经开始准备明的行装。

又过了一个星期, 政治成绩终于公布, 比及格高一点, 明的考分距离大学录取线只差四分。就这四分, 明与大学擦肩而过, 此生无缘。

虽然后来身为公安局刑警队长和公安局长的明,不仅拿到了本科文凭,还拿到研究生文凭。但是所有的这一切,在明的心里,都远远抵不上三十年前的那份大学录取通知书。由此,没有踏进大学校门的遗憾,也成为了明一生的纠结。

明曾经对父亲说:“爸,我想再复读一年,明年一定可以考上大学。” 他希望放弃当年的中专, 复读一年, 明年再考。

但是明的父亲说:“一年的变数太大,万一明年落傍呢?我们可输不起。既然已经考取中专, 还是应当去读。毕竟毕业后也是国家干部, 铁饭碗。”

明的母亲确信儿子可以上中专,已经高兴的到处宣扬,明要当国家干部了。

又一听明想放弃再去复读,着急地说: “ 儿子啊, 我们是农民, 能跳出农门的唯一办法就是考学校, 谁能保证明年就一定能考上大学, 万一连中专也考不上, 那不就歇菜了。啥后果你是没有法子预料的。我们没有本钱丢掉到手的干部资格, 冒险再去考一次。”

明再三权衡利弊, 确实也不敢打包票,保证自己明年就一定能考上大学,因为也听说很多人考的是一年不如一年的。于是便听从了父母的意见, 决定去读中专。

一直到八月中旬, 终于等来了录取通知书,是明的第一志愿:省人民警察学校。

明的父母兴奋异常, 明也开始快乐起来。据说从上学那天开始, 学校就免费配发制服, 而且助学金也高,更多的是喜欢那身警服。明的父亲每日依旧种菜, 卖菜, 但却感到更有力量, 蹬着三轮车穿行在大街小巷,菜市场叫卖的声音也越发高亢。

明虽说以四分之差与大学擦肩而过, 但却将穿上警服, 与锄头铁锹挥手做别。

九月份, 秋高气爽的季节, 明扛着行李, 告别父母, 乘火车去省城的警察学校报到。开始新生活。

明所就读的警察学校位于省城的西北角, 右边是巨大的湖, 一望无际, 烟雨朦朦, 湖水四围是大小不等的山堆土坡, 种满了柳树, 秋风中, 柳枝轻摇, 温柔的抚摸湖面, 学校的训练场地就在湖边。

湖的对面隐约可见化工厂的厂房, 大片的烟仝林立, 冒着轻烟, 袅袅吹扬, 散布于湖水上方, 使得湖水越发的烟波浩缈, 朦胧迷离。只是明不知道, 湖水的另一方就是馨工作的地方。

命运就是这样的奇特, 又将明和馨安排在了湖水的两岸。

“我所在的化工厂的化验室,就在湖的另一面,大楼的第五层。经常可以看到警校的学生们在湖边跑步。” 馨感叹道。

没有想到她和明曾经相距那么近,而且当初也经常在午饭后沿湖散步,见过许多的人。却始终也没有与明相遇。

说完,馨就沉默了。明也无言。只有那首《错过了缘分,错过了你》的歌声,依旧在飘荡。

 


人世间,有很多的偶然相遇,也有很多的怅惘错过,似乎一切都有定数与命定。明与馨曾经有过无数次偶遇的缘份,但却一次又一次的错过,或许命运的安排就是如此,或许上帝的旨意也是如此吧!


光阴荏苒, 明在警校的日子如流水般的悄然滑走。

每日生活就在上课, 训练的紧张中度过。警校新生的训练强度很大, 擒拿格斗, 散打,跆拳道, 跑步, 登高, 跳跃, 几个月过去后,明瘦削嬴弱的体型开始变得强壮结实, 诺大的脑袋似乎变小了, 个头也长高了, 整个身体看起来更匀称健康。

月光如水的夜晚, 午夜梦回, 明也会想起馨。

第一次的心动, 第一次的十指相握, 第一次的约会, 十六岁少年第一次的初坠情网, 当然也包括第一次的受辱, 被歧视, 往事如烟, 历历在目。

在警校读书期间,明也在有意无意间无数次地询问过其他同学, 是否有馨的下落。尤其是芳,是馨在校期间最要好的同桌与朋友,但是每一次,芳总是摇头叹息。

馨中断了与所有同学的联系。没有人知道馨究竟去了哪里? 是否考取学校? 在十七岁的那个初夏黄昏的夕阳里, 馨竟如谜一样的消失了。

 


“其实,你并没有消失,与警校仅仅一湖之隔。真是没有想到啊!” 明回忆着警校三年的紧张学习和生活。日日走过的秋阳湖,天天看惯的秋阳水,竟然从未与馨在此相遇。天意,真是只能解释这就是天意。
 

“是啊!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你会去上警察学校,我一直以为你会去读数学。你当时那么的瘦弱,个子也不高。”馨也感叹着。眼前是高大健壮的昔日恋人,也是威武严谨的公安局长。

 

光阴不仅带走了年月的故事,同样也留下了情感的遗憾。

 


馨的化验室就在紧靠湖边的一座大楼里的第五层。每一次把车间送来的样品倒入反应容器后, 在漫长的等待中, 馨会不经意的去看湖。

阳光下,波光粼粼的湖水, 秋风里, 微波荡漾的湖面, 微雨茫茫中, 烟雨氤氲着迷离的雾气。 馨也经常看见一群或跑步的队伍, 或携手漫步的情侣。

在湖水的对岸, 有一群建筑物, 馨曾经好奇的问:“ 对面是什么单位?”

化验室的主任李大姐说: “ 是省人民警察学校。”

李大姐指着跑步的队伍说:“ 看, 那是训练今年的新生。每年都能看到训练新生。”

“ 喔” 馨就不坑声了。

新生, 那是自己的同龄人。他们经过黑色七月的洗礼, 刚刚步入校门。馨俯瞰着秋阳下, 灰蓝色的湖水, 和在瑟瑟秋风中行走在湖边小路上的人们, 陷入了深深的寂寞和沉思中。 几个月前, 自己匆匆转学到子弟高中, 在众人的指点和议论中, 匆忙的参加完高考。然后落荒而逃似的离别小城, 与父母迁徙到省城。转眼间参加工作也已经有几个月了。

新的城市, 新的环境, 这里, 没有人认识馨, 也没有人知道她的过去。馨的心里, 一直没有忘记明。感情是很奇妙的感觉, 馨说不上明究竟好在哪里, 但就是记在心里。牵挂着, 惦念着, 放不下, 躲不开, 明的身影萦绕在心间, 浮现在脑海, 挥之不去, 去而又复回。

 


“真是有意思,我每天都会去秋阳湖边跑步,无来由的就是喜欢那里。”明的思绪仿佛再一次看见了秋阳湖的水,还有湖边的景色。原来当初的喜欢是天意,可命运又何其残酷,当初的没有相遇也是天意。

 

每天下午, 明和同学们会沿着学校旁边的秋阳湖跑步。

砂石铺就的湖边小路, 两旁杂草丛生, 零散的生长着一些柳树和杨树, 树枝粗壮, 记录着经年风雨和日月沧桑。秋天的湖水烟波浩渺, 迷雾苍茫, 有人撑开帆船, 有人驾着小船, 在钓鱼。午后的阳光透过浓密的柳叶, 洒下斑驳稀疏的光影。

每一次经过这里, 明的心理总是会掠过馨的影子, 会有一种迷离和思念的情愫萦绕, 似乎距离馨很近, 很近, 近到伸手可触, 近到心心相依。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 触及心底的温柔。明喜欢这种感觉, 沉醉于思念的情怀。所以秋雨潇潇的日子, 同学们喜欢去训练馆跑步, 明会独自来到这里, 任细密的雨丝轻柔的飘洒在身上, 脸上, 在雨雾朦胧中, 沿着湖水跑步。那样的天气, 那样的时刻, 诺大的湖畔, 只有明一个人, 仿佛天地岁月与他融合, 在这种融合中, 明在感情上更与馨靠近。

深秋时分, 秋风吹落了最后一片树叶。干枯的树枝, 裸露在天地间, 落在地上的树叶又被风扬起, 吹向湖面。天气渐渐地转凉, 杂草也变得枯黄。明仍然一如既往的来到这里跑步, 因为在这里, 他的心与馨贴的最近。

明只是不知道, 其实馨就在湖水的那一边,在那间化验室里, 瓶瓶罐鑵的忙碌着, 每日来来往往的奔波在宿舍和上班的路上。这或许就是人们所说的心灵感应, 这种心灵的渴望驱使明一次次的来到这里, 每一天的午后, 风雨无阻的沿着湖水跑步。

 


“我也喜欢秋阳湖,那时的污染没有现在严重,天还是蓝色的,湖水也是清澈的,还有摇船的人去钓鱼。很美丽的湖天一色。”想起那些走过湖水的日子,馨的心里唏噓不已,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