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在德国_ 006/ 有时候,我会去琢磨_纪实·历史_文狐网

中国人在德国

006/ 有时候,我会去琢磨

返回章节列表

                                                               006/ 有时候,我会去琢磨

                                                   

       奥地利这个国家,虽然小,名气也不够大,但奥地利以举国之力,办了几所非常好的大学。这些大学在欧洲,还是有一定的水准的。

       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有维也纳大学,有维也纳经济大学,有维也纳工业大学,还有维也纳医科大学。当初,我并不觉得这几所大学有多厉害。在我的认知里,维也纳,就是音乐强一些,其它方面,肯定只是一般般。

       后来,我才得知,光是维也纳大学,就有27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所大学, 1365年就建立了, 是奥地利第一所大学,也是整个德语区(德国,奥地利,瑞士)最古老的大学之一。2000年左右,中国有着十三亿的人口,但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个都没有。是咱们中国人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发现能力,不够吗?相比之下,维也纳大学,一个小国家的一所大学,能有27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仅是这点,就让我非常震惊。

       我来到奥地利后,转学企业管理。所以,比较关注经济方面的讯息。

       维也纳大学在经济方面,也拿过诺贝尔奖,就是现在赫赫有名的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弗里德里希·哈耶克)。他也出自于维也纳大学,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重要成员,被誉为“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主要代表者。

       有时候,我会去琢磨,差异从何而来。

       央视拍过一个纪录片,叫《幼童》。

       大清末代,民国初期,国家派遣一批批聪颖孩童出国学习。虽然人数非常少,一年只有30个人,但是,他们的学习和思考,是很深刻的。可惜的是,后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种留学间断了几十年。进而导致我们对外面的信息来源,削减了很多。

       改革开放,打破了这个局面。公派留学到国外的,都是国家的精英。但他们在国外所见所闻,很难带到国内去。同样,我们对外界的信息,以及对外界的思考,还是受于局限。

       再加上中间,某个阶段的历史停留,这对我们的思想辨识和社会发展,也是有影响的。

        国内真正的快速发展阶段,是从八十年代中期,才开始。

        我们发展经济的口号,喊的都是“赶超”。因此能看出,我们的社会里,有很多东西都是浮躁的。这也是历史前进的必然现象。也就导致了在整个工作中,对“速度”的要求,高于对“质量”的要求

        经济富裕起来的这一代,他们很少愿意做思考。他们觉得,自我生活很富足。对于他们来说,价值的体现,就是在享受物质生活。

        现在,国内与国外的交流,是多了。但是,勤于思考的人,却不多。何况,思考后还能够表达出来的人,是更少。

       还有一个趋势就是,近几年,由于经济发展势头很猛,(中国人)过于自信。这也间接阻断了国人,能静下心来思考的能力。大家觉得,国家已经很强了,我们没有必要对自身之外的一切,进行各种分析,享受生活即可。

       我有一个很多人看不惯的观点:中美贸易战,对于中国来说,并非全是坏事。

       这更像是一个新的契机。它能够让我们慢下来,去思考,国内的发展水平,发展速度,还有我们的经济模式。更甚是,国内现有的教育,是否适合现在的社会。

       我一直觉得,有思考,才会有进步,有思考,才会有创新。

 

 

KK》篇 

……………………………………………………………………………………

《中国人在德国》 雅兰·著                                                

全球推广。寻求出版!

 享有著权 。严禁刊载转载 。侵权必究! 

自费勿扰 

………………………………

雅兰信箱:

shuiyanqinglia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