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泛红土地_50  讲责任不分大事小事  讲服务做到完全彻底_纪实·历史_文狐网

花泛红土地

50 讲责任不分大事小事 讲服务做到完全彻底

返回章节列表

 

讲责任不分大事小事

讲服务做到完全彻底

 

       父亲在大队任党支部书记期间,一直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改善社员生活,完成统购任务以及优军优烈扶贫当作党支部的头等大事。父亲认为,只要关乎群众利益、集体的发展,事事都要抓得紧,也事事都要做得好。

       老百姓过日子,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小的摩擦,家长里短也难免磕磕碰碰。例如兄弟分家、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父子关系、妯娌邻居关系等。父亲在工作中坚持大事抓方向,小事讲细节、讲人情,具体情况具体解决,切不可胡子眉毛一把抓。他常常能把那些看似已经板上钉钉、不可挽回的事情在三言两语之间得以化解;也能帮助乡亲把本来不可能挽回的关系重新修补。

       大队有一个已婚青年妇女,几次来到大队部找干部开离婚证明。

       有一次她又要求开离婚证明,遇到父亲在场。父亲就问她,口气很和善,根本不像是问话,反而更像是一种关怀:“夫妻两人的事情,怎么你丈夫不来,只有你一个人来呀?”

       那女青年说:“他不肯来。”

       父亲说:“你丈夫不肯来,应该是因为他不想和你离婚,如果真是这样,那就说明你们之间还是有感情的,两夫妻间只要还有感情在,什么事情都好解决!你们之间是有什么问题吗?”

       那女青年听父亲言语间都是关心,才对父亲说:“日子过得好好的,我也不想离婚,但他经常打我。”

       父亲循循善诱地问她:“那他为什么要打你呀?”

       女青年说:“他要娘佬不要老婆。”

       父亲一听这话就认真起来了,但并不严肃:“这话你就说得不对了,你丈夫从没与你说过要离婚,能说他不要老婆吗?再说,你丈夫要娘佬也没错呀,我明白有时候婆媳相处是会有些磕绊,但你想想,你丈夫站在你家婆的立场说话到底应不应该呢?”

       女青年说:“他每次都站在她一边,只要我一反驳,他就打我。”

       父亲说:“你丈夫打你,是你丈夫不对。但有理咱就好好说嘛。你事后有认真想过你真的事事都在理吗?其实有的事情自己认为做得有理,但换个角度去看,可能对别人来说,就不一定如此,如果你站在你婆婆、丈夫的立场上,说不定你就能理解他们啦。”

       父亲劝女青年回家去,先冷静一下想想,如果自己有错就认个错。父亲说:“如果你不好意思说,我同你一起去,我替你说。”

       女青年沉默不语。

       父亲见她不说话,知道她是不好意思,就对她说:“你不说话就当你是同意了,你先回去跟丈夫好好谈一下,晚上我就去你家。”

       那天晚上,父亲真的去了那女青年家。

       那家人十分热情,做婆婆的一见父亲来了,一边招呼一边吩咐儿子杀鸡准备晚饭。那位做人家儿媳的则态度大变,满脸笑容地说:“妈,还是我来吧!你们招呼书记先喝茶说话,我很快就准备好!”

       父亲什么都没做,看他们一家人和和气气,根本不像是要闹离婚或是有什么婆媳问题。当婆婆的看父亲一脸疑问,就对他说:“她半个月都没开口叫过我了,一张嘴除了与我吵,就没有别的本事。今天她一喊我妈,我整个心都软了,甜滋滋的,哪里有什么矛盾啊, 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真不好意思,还麻烦书记给她做工作。”

       父亲一听她们一家人已经雨过天晴,就忙拉着那位女青年说:“你们不要张罗着杀鸡啦,我是来了解一下情况,既然你们没有事了,咱们大家一起坐下来说几句话,我还要去队长家里,有事跟队长商量。”

       待一家人都坐了下来了,父亲才说:“婆媳之间都是亲人,是家人,有什么事都好商量。一家人在一起难免会闹矛盾,不算什么大事,关键是有了矛盾大家就要及时坐下来好好说,把话说开了,道理讲明了,该认错的认错,该理解的理解,矛盾也就解决了。今天看到你们能如此相互理解,我很高兴。” 说着又对婆婆说:“你家儿媳已经知道错啦,做长辈的,有时候也要体谅一下她们,小两口过日子,和和美美才是根本啊!”

       做婆婆的听了父亲的话,若有所思地说:“其实我也有错,不该仗着自己是长辈,一开口就骂人,我以后一定改。”

       当儿媳一听赶忙说:“妈,是我错了,我不应该顶嘴。”

       当丈夫的说:“书记,我更错了,我不应该打老婆。我没有处理好老婆和母亲之间的关系,还性子急打人,是我错了。”

       那女青年听到丈夫认错,就说:“既然你都认错了,我本来也不想跟你离婚,事情就算过去啦!”

       就这样,一件令大队部很头疼的事情被父亲几句话就化解了。

       父亲常说,当农村基层干部,就要不怕麻烦,为人民服务就要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去想问题,不能教条主义、官僚主义,群众的事情就用他们能够接受、可以理解的方法去解决,这样往往更能事半功倍!

       队里还有一对婆媳,关系一直不好。做儿媳的多次向队里的干部诉苦。但大队里的干部觉得这是家事,一来不便插手,二来也不知道从哪里入手。父亲知道后就先去屋场里简单了解了一下情由,大家都说是那当家婆的太苛刻,为人太厉害了。

       父亲尝试过几次做那家婆的工作,但效果都不好。那家婆的性格说来也怪,对待别人很热情大方,对干部就不用说了。父亲每次去他家做工作时,她都要杀鸡煮蛋招待,但不知为什么,一说到儿媳,就什么劝告也听不进去了。

       后来,父亲决定换一个方法,他同那位做家婆的商量说:“我看这样,让你儿媳到大队农科站来参加生产劳动,吃住在农科站,晚上跟我的女儿一起睡,你们暂时分开住,看这样能不能减少彼此间的矛盾, 你看这样行吗?”那位做家婆和做儿媳的都同意了。

       当天晚上,那儿媳就搬到了农科站。

       一个月后,父亲让做儿媳的回家再同家婆住几晚先试试,看看隔了一段时间大家再相处有什么不同。但通过了解,两人之间的矛盾还是没有解决,做家婆的对儿媳还是一直没有好脸色,动不动就凶骂。

       父亲万般无奈,不得已地想,要彻底处理好她们之间的关系,或许只有把做儿媳的户口迁到在宜春兵工厂工作的丈夫那里去了。父亲让哥哥写好申请,油印了好几份,递交给了县妇联,并附带写了一份详细的情况说明与调解过程,一起交给了县民政局和县人委(那时叫县人民委员会)。户口问题很快就转调好了,那位女子也搬去与丈夫同住。这方法果然奏效,那位做婆婆的因为很久才见儿媳一次,两人之间倒没有之间了那种芥蒂,每次见面都有说有笑,看到事情得到解决,父亲总算松了一口气。

       父亲后来对我说,当时迁她的户口颇费了一些周折。当时是1967年,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父亲熟悉的几位县里的领导干部要么被造反派夺了权,要么“靠边站”,根本没人有心情管这种小事,父亲只好找革委会,要求他们把事情处理好。革委会哪会把这种事放在心上,但父亲却灵机一动,顺着他们的“革命思想”做事,那时正是大学大讲毛主席的《老三篇》时期,父亲就对革委会干部说:“我是遵照毛主席指示来为人民服务的,我想和你们一起为人民服务,解决我大队邱美华的迁户口问题。”一提到“为人民服务”,那些人什么都不敢说了,其实这些造反派什么也不懂,经过父亲多番努力,才终于把邱美华的户口迁到了宜春兵工厂。

       邱美华夫妇非常感谢父亲的帮忙,父亲在世时,他们每次回家,都带大包小包吃的用的到家里看望我父亲。

       有时我也会问父亲:天天处理这些事,不累不烦吗?父亲说,共产党人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有问题,有困难,我身为共产党员,就有责任帮助他们解决!

       父亲常对我们说,共产党为什么得人心?就是因为共产党有一大批不谋私利,专为老百姓服务的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