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侯,穿越千年来看你_第七章  宜侯徙封_纪实·历史_文狐网

宜侯,穿越千年来看你

第七章 宜侯徙封

返回章节列表


       隔着3000多年的光阴,史学前辈们对“宜侯夨簋”铭文的成功识读,终于“复活”了司马迁《史记•吴太伯世家》的描述,由此,我们才可以清晰地知道,咱镇江的先祖周章来到东乡宜地,不是逃亡,也不是被周天子第一次分封,而是再一次徙封,是从“虞”地搬到了“宜”地,他才是宜地的首任地方主官,而且拥有征伐周边反叛周王朝的大小方国的权力。

       而事实上,这个最初的“虞”到底在何方,从上世纪30年代至今,跨越了漫长的光阴,史学界依旧颇有争议。这也是我在本文开篇对司马大人遥远疑问的延续。首先,“太伯奔吴”, 最初的他们奔到了何方?是在关中的吴山附近,还是山西虞地,还是江南?然后,太伯后裔的“吴”又是怎样跟“虞”地有了牵连?这是一个难以一下子廓清的疑案,此处暂不纠缠,容日后慢慢追述。

       但,无论如何,不管当年离开豳地的太伯、仲雍“奔”到了何地,现在,太伯、仲雍的后人,确切地说,是仲雍的曾孙周章,历经磨难,终于被周天子隆重地封在了“宜”地却成了一个毋容置疑的史实。“宜侯夨簋”的主人“宜侯”成了东乡最早也是唯一一位有地下文物作证的始祖。这是上世纪50年代的主流声音。而仲雍之所以能够嗣位,则是因为太伯没有留下子嗣,他是太伯二弟,也是周王室嫡次子。

      按理说,周时,中国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字。但天灾人祸,再加上秦始皇的“焚书”这一劫难,导致了史料典籍的缺少,使得西周本该清晰的历史变得模糊。也因此,国祚漫长的大周朝历史只能从故纸堆中一点点地梳理,而这样的梳理,几千年来从未间断。

      遗憾的是,迄今为止,西周乃至整个周朝的历史还没有一套完整而清晰的记录,尽管事实证明,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很多传承至今的规章典籍都肇发于此。但这个强大的王朝却绵延了800年的漫漫征程。也因此,大周朝的历史只能靠后来的史学界们从前后或者同时代的《诗经》、《尚书》、、《穆天子传》、还有疑似被孔夫子“动过手脚”的《左传》等等史籍资料中一点点地梳理,这样的梳理,几千年来从未间断。

       按铭文记载,“虞侯”被迁往“宜”地,是 “惟四月辰丁未”日。而据《尚书•武成》记载,武王灭掉了父亲文王的大东家商得胜归来,回到丰地祭祀于周庙的日子恰好也是这一天。“厥四月,哉生明,王来自商,至于丰……丁未,祀于周庙……”。

       按照“宜候夨簋”的文字推算,“虞”被迁往“宜”地时,正当西周立国不久。彼时,周武王刚刚通过“牧野之战”灭掉了自己的大主家殷商。在这之前,周也只是偏居一隅臣服于殷商的一个小邦国。

       笃信天命的武王姬发当然不会忘记。刚刚成为周天子的他明白,那些殷商的遗民们,那些原先效忠殷商的大小邦国们,还有那些被商“历剿而不灭”的边境“戎狄”和“东夷”们,甚至还有正在崛起的其他邦国,他们无不对新兴的周天下虎视眈眈。此刻,周的领地迅速扩大和膨胀,邦国集聚,疆土广袤。

       想当年,文王为表示对商的忠,给姬发起了颇有殷商人气息的“帝日丁”名字。灭商伊始,武王肯定是忐忑不安的,这可以从他亲率800诸侯第一次的“孟津观兵”《泰誓》到 “牧野之战”的《牧誓》中看出迟疑和谨慎。与其说那是一次示威式的演习,不如说那是武王对自己号令天下的一次大检阅。很幸运的是,翦商后的周正式成为天下共主。

       但,彼时,国内,百废待兴。国外,大大小小的邦国各怀心思地暂时天下归心,但曾经坚不可摧的殷商顷刻之间的轰然倒塌的历史教训,还是让周王深感“风起云涌,杀机四气”的忧患。于是,武王在周庙立即“庶邦冢君暨百工,受命于周……列爵惟五,分土惟三”。

       尽管,和周不一样的是,商的国家管理是相对集中而孤立的,纣王和王城在朝歌,四方设有四个“伯侯”,管理着远远近近称臣的邦国。缺少约束的邦国,随时都会叛乱。牧野之战中几十万商军临阵倒戈便是例证,这让周天子触目惊心。

       刚刚称王的周王,不得不重新考虑对自己麾下疆土的统治、巩固和管理。于是,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封邦建国、以蕃屏周”的“分封制”开始正式实施。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来分封先朝遗民、亲戚和功臣们,让他们在王城之外,也就是“幾外”,在周刚刚征服的属地上建立起一个个诸侯国。当然,周初是不是就已经有所谓后世所说的严谨的五等爵位制一直饱受争议。但,周王室分封诸侯国的时候有着明显的差别确实肯定存在的。

       史料记载,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三个奴隶制王朝,周初历史上,至少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分封。早在文王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分封的历程。比如虢叔所被封的的东虢,还有武王伐纣获胜的第一次大庙祖祭牌位上的“虞公”,乃至后期的周公、召公、康叔、冉季载等等,至少,这些诸侯国见于史料记载的时候,都打下了原封地的烙印。到了意气风发的周武王时代,武王姬发更是在几天之中一口气封了众多诸侯国,其中兄弟之国15个,同姓之国40余个。

       这些诸侯国,星罗棋布,绵延密布,拱卫着镐京。这其中,有我们中学历史上常常提及的如封姜子牙在临淄为“齐国”,封他叔叔周公的儿子伯禽在曲阜为“鲁国”,封他的叔叔召公北去燕国。他还将纣的儿子武庚封在了商都,建诸侯国 “宋”,很好地安定了殷商的贵族遗民,减少他们对周王朝的敌对情绪。与此同时,他又封自己的三位叔叔管叔、蔡叔、霍叔成犄角之势,监视着随时可能叛乱的“宋”。 而在他们各自的小领地里,他们拥有着自己独立的管理权限,实行着严格的世袭制度。他们要履行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定期朝觐等义务。而平定了“三监之乱”后,周公和成王的再次大封天下,更是声势浩大。

       可惜,遍读这长长的分封名单中,我没有找到“宜”的身影。但令人兴奋的是,这洋洋洒洒的队列中,我看到了跟“宜侯”周章有着密切关联的两个诸侯国--“虞”和 “吴”,也就是司马迁所描述的“其一虞,在中国;其一吴,在蛮夷”。而且,司马大人还特别申明,是他读了“古春秋”后才知道的。此处不妨抄录百度条目如下:

      “虞国---姬姓,公爵。系周太王次子姬仲雍之后。曰姬章已为吴君,别封其为虞。封国地为今河东太阳县。”
      “吴国---姬姓,子爵。系周太王长子姬太伯之后。封国地为今吴郡。”

       犹记得,“宜侯夨簋”铭文曾写到:“王令虞侯夨曰,迁侯于宜”。 而根据当代史学大咖唐兰先生的解读,这个“虞侯夨应该就是周章”。

       犹记得,司马迁《史记•吴太伯世家》中也有:“太伯卒,无子,弟仲雍立,是为吴仲雍。仲雍卒……子周章立。是时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后,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於周之北故夏虚,是为虞仲,列为诸侯。”

       犹记得,司马迁在终结他的《史记•吴太伯世家》时候说道:“余读春秋古文,乃知中国之虞与荆蛮句吴兄弟也。”

       一个是地下文物,一个是传世文献,两段史料,两个周章。一个是从“虞”地徙封到“宜”地的“宜侯”,他被唐兰确认为周章;另一个是被司马迁模糊指认已经“君吴的周章”,有“南吴”,“北虞”,独独缺少了镇江东乡的“宜”。所以,史家们由此推断,东乡始祖“夨”由“虞”地被徙封到“宜” 地,必须是发生在武王之后,出于战略考虑,被周的另一个王进行了再次徙封。从此,避难而居夷蛮之地的小邦国 “宜”,终于走完了认祖归宗的漫漫长路,实现了华丽转身,成了周天子的一方诸侯。那么,天下之大,周天子为什么将“夨”封在了“宜”地,又是哪位王将“夨”徙封到了蛮夷之地的“宜”?欲知后事,敬请期待《究竟是谁徙封了“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