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史蒂文斯的乌鸫向我飞来_岁月留痕_文狐网

当史蒂文斯的乌鸫向我飞来

邓丽|27516次浏览|个人主页

       “二十座覆盖着雪的山岭之间/唯一移动的/是乌鸫的眼睛。”
       这是华莱士·史蒂文斯的经典之作《十三个角度观乌鸫》的第一节。史蒂文斯是美国著名的意象派大师诗人,他笔下的乌鸫意象让读者们众说纷纭,有人读出了死亡的隐喻,有人读出了艺术的化身,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种解读。
       疫中读诗,这只乌鸫向我飞来,我分明看到了疫情的黑影。在一个白雪皑皑、萧杀寂寥的冬天,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好似乌鸫的黑睛,成了整个世界的焦点,城市被封,国与国之间断航,似乎只有疫情在不断地移动扩散。
       三种病毒变异接踵而来,仿佛第二节所说的“就像一棵树上/停着三只乌鸫”。原以为夏天就可以消失的疫情,却依然在第三节的瑟瑟秋风中“盘旋”。
       病毒的冷酷和恐怖犹如第六节里的冰柱,“在长长的窗户上/画满了野性的图案。”被迫居家的人们如囚徒一般,渴望透过窗户看到蓝天和自由,看到的却是抑郁的、扑朔迷离的影子。犹记得,2020年的夏天,美国西部野火肆虐,烧焦多处山林,有的小镇甚至变成废墟。我在西雅图的住所遥对山脉美景,以往的夏日,连绵起伏的山峦犹如天际的波状花边,远方的彩色热气球点缀着纯净的蓝天。那些日子却见天空灰暗,还不得不紧闭门窗,防尘埃飘入。
       人类仿佛乘上了第十一节里的“玻璃马车”,揣着胆颤心惊、容易破碎之心前行,一个咳嗽都可以叫人心跳加速,怀疑对方是病毒携带者,“误把行李的影子/当成了乌鸫。”
       疫情前“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是一个整体” 的人类世界,如今“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和一只乌鸫/也是一个整体”,专家们断言人类将与病毒共存。西方的读者们在此会联想到伊甸园里的亚当和夏娃,而中国的学者们则想到了阴阳及黑鸟在其间的平衡。事实上这并非臆想,史蒂文斯早年在哈佛大学求学期间接触到了东方艺术和哲学,有研究者指出他的诗歌浸润中国哲学的智慧,比如这一节里生命与生命的结合、与死亡的转换,就是来自万物归一的禅宗理念。
       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男人们普遍比女人爱追求金钱和名利,史蒂文斯由此在第七节里发出感叹:“瘦削的哈丹男人/为什么你们只能想象金色的鸟?”在黑鸟的阴影笼罩下金鸟依然充满诱惑,企业一家接一家倒闭的同时,美国的股市居然牛气冲天,令富者更富。
       居家抗疫的生活可谓画地为牢,正如第九节的诗句乌鸫“为众多圆圈中的一个/标明了界限”。在思想观念上人们岂非更是画地为牢?口罩戴与不戴,疫苗打与不达,战争两方孰为正义,争执让往日的朋友决裂,甚至叫亲情疏远。
       然而乌鸫也有“高贵的音调/以及明晰的、注定的节奏”。自然界中的乌鸫貌似乌鸦一身黑,却拥有婉转多姿的歌喉,时而发出动听的歌声。疫情中也常有可歌可泣的故事,白衣天使尽职尽责,陌生人雪里送炭,夫妻相濡以沫,枚不胜举。不久前“黑鸟”飞至我身,夜晚,丈夫守在床前悉心照料;白日,朋友们轮流送来美食。患难见真情,不幸染疾新冠的日子也是我浸润温情的日子,病毒在感恩中消融。
       2022年的春天如期而至,我们终于“看见乌鸫/在绿光中飞翔”,是大地回青的绿光,美国的感染人数日益下降,疫情逐渐消退。人们摘下口罩露出笑脸,涌向粉红的樱花下、雪白的梨花畔,在嫩绿的阳光中呼吸久违的干净的空气。
       冰雪融化,“河流在移动”,寒冬已终结。虽然乌鸫还在飞翔,但不再行迹无踪,而是“坐在雪松的枝桠上”。诗歌末尾,乌鸫所到之处,雪又落下,天空如黄昏。虽然疫情并没有完全离开人类,但成了局部性的,人们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第十三节里的乌鸫和雪与第一节勾勒的黑白图遥相呼应,宛若水墨画。全诗每一节都只是廖廖几笔,似国画留白,又如唐诗简约。
       这位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曾将诗歌比喻成“想象与真实之间的一份必不可少的婚约”,以“艺”抗疫,这只黑鸟让我的思绪在想象与真实之间飞翔,在文学艺术里感受一个异常中潜伏正常、混乱中暗藏秩序的现实世界。

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