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顺口印象_家国情怀_文狐网

旅顺口印象

金兰仁|3929次浏览|个人主页
文/金兰仁

旅顺口就是我们常说的旅顺,是山与海交互的地方。如果你面向大海,那么,这里是大陆终结的地方,故乡、亲人、土地、高粱都在身后,海洋从这里开始,再向前,就是一望无际的海洋,哪里有狂风、巨浪、朋友和另外一个世界。如果你面向大陆,大海在这里终结,海水驯服地绕着海岸蜿蜒,大陆在这里开始,沿着长白山余脉,可以到达高山、深谷、平原和丘陵,最后到达家乡。这里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来这里的人,无不为这里的厚重历史和今日的美丽所惊叹。



旅顺口因口而得名。“旅顺口”或“狮子口”就是宽近300米由两山对峙而成的出海口。然而,这宽300米通道中,只有一条宽91米的航道,每次只能通过一艘大型军舰。战略上易守难攻的旅顺近似一个封闭海湾,港口东西长4公里,南北宽2公里。形如老虎尾巴的“老虎尾”沙滩将整个海湾又分为东、西两港,东港港口宽75米,水深5.6-8.8米,码头四周是石砌岸壁设有大型船坞。西港港口宽220米,港内水域广阔,不冻不淤,为浅水滩。老虎尾半岛的存在形成一堵天然防波堤,因此港内隐蔽性和防风性良好,即使在台风来临的季节,山外纵然海浪滔天,湖内水面依然平静如镜。如果不知道西港与大海相连,不知道港内的水是咸的,你肯定把她看成是内湖了。
与大连港称作商港对应,旅顺港则称为军港。她地处辽东半岛西南端,黄海北岸。港口口门开向东南,东侧是雄伟的黄金山,西侧是老虎尾半岛,围绕着一泓湖水般海湾的是诸多的山峰:黄金山、白玉山、白银山、尔灵山、老龙山、蟠龙山、二龙山、海鼠山、九头山、东鸡冠山、西鸡冠山、松树山、椅子山,最有名的是九十九峰的老铁山。其中黄金山、西鸡冠山內拥军港,面向大海,是军港的重要屏障,“旅顺一口,天然形胜,即有千军万马,断不能破”。
这么好的地方,我们的先人早就在此居住。在漫长的古代,旅顺口始终保存持着一座天然古港的面貌,承接着来往的过客。新石器时代后期旅顺口铁山镇郭家村一带有人居住。商朝隶属青洲(今山东东北部),秦统一六国,属辽东郡。汉武帝派船渡海东来,开辟了从山东半岛通往辽东和朝鲜的航线;隋炀帝三次东征高句丽,旅顺是隋军进军的一个口岸,当时旅顺既称马石津,也称都里海口,涂里浦或都里镇。唐太宗派刑部尚书张亮率战船500艘,士兵4万余人由山东莱州渡海,于旅顺登陆,击败高句丽,随后旅顺隶属安东都护府下的金州;明朝马云和叶旺登陆旅顺,取旅途平顺之意,改狮子口为旅顺口;满族蛇吞象成功建立清朝后,隶属金州,并设水师营。
在那时候的中国,旅顺口对中原而言,它是招慰道上的一个馆驿;对边夷而言,它是朝贡道上的一个客栈;朝代更替时,它又是交锋对手的必争之地。但那都是中华民族的内部事务,虽然民族之间时有交恶,朝代时有更迭,但总体是平和又安宁,如果没有后来,这里的居民世代过着棒打獐子瓢舀鱼的幸福生活。



过去,强盗觊觎地大物博的中国,旅顺口作为古港、重镇、要塞和基地是她与生俱来的宿命,在积弱积贫的旧中国,笃定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桥头堡,中国近代两次抗日战争都与旅顺口有关,她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令人心酸的一页。
1875年,为了应对帝国主义列强的袭扰,李鸿章奉慈禧的懿旨,建设旅顺军港。在他看来,建成的旅顺口军港固若金汤。如此好的天然险要之地,16 年苦心经营,旅顺港已建成拥有15座海岸炮台和9座陆路炮台,共一百多门火炮,设施齐全,号称世界五大军港之一。北洋舰队也从最初的25艘铁甲舰、快船、鱼雷艇发展成为一支拥有致远等大批巡洋舰的近代海军。
然而,面对嗜赌成性的日军,清朝的腐朽没落,军阀的自私无能暴露无遗,尽管北洋海军官兵占尽地利人和,开展了殊死抵抗,出现“撞沉吉野”的壮举,但结果甲午战争还是一败涂地。先是海战失利,李鸿章为保全实力,竟下令“保舰以制敌”,所有军舰躲进威海港,不得迎战,导致旅顺口彻底沦陷,北洋军全军覆没。
然而更荒唐的在陆战,黄尊献描述当时的情景是“一朝瓦解成劫灰,闻道敌军蹈背来”。日本陆军大将大山岩带领2.4万多名日军,顺利地在大连花园口进行了为期14天的漫长登陆,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创造了世界登陆作战史上令中国人耻辱的奇迹。驻守旅顺的清军有二十营之多,总兵力为14700人。清军诸军互不联络,八位统领互不隶属,各行其是。朝廷没有任命统一指挥,临战前公推姜桂题为总督,加上有些将领互不援助、临阵脱逃,日军在6天之内一路攻陷金州、大连,直逼旅顺。在此情况下,李鸿章竟然令驻刘公岛水师保存十一艘舰艇实力,按兵不动,任由旅顺口陷落。
腐败的朝廷,荒唐的军阀造就了乱世,可怜的人民由此承担着巨大的苦难。日军攻占旅顺后,对城内进行了4天3夜的屠杀,死难者达2万人,只有埋尸的36人幸免于难(后经考证,各种途径生还者只有800余人),这就是震惊世界的旅顺大屠杀。
英国人艾伦在《龙旗翻卷之下》一书中记载这悲惨的瞬间:“日本兵追逐逃难的百姓,用枪杆和刺刀对付所有的人;对跌倒的人更是凶狠地乱刺。在街上行走,脚下到处可踩着死尸。”“天黑了,屠杀还在继续进行着。枪声、呼喊声、尖叫声和呻吟声,到处回荡。街道上呈现出一幅可怕的景象:地上浸透了血水,遍地躺卧着肢体残缺的尸体;有些小胡同,简直被死尸堵住了,死者大都是城里人。”“日军用刺刀穿透妇女的胸膛,将不满两岁的幼儿串起来,故意地举向高空,让人观看。”罄竹难书,难怪在纪念旅顺大屠杀遇难者的万忠墓前看到了许多游人“彻底消灭日本军国主义”的留言。
随后,1895年4月17日,中日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大片中国土地。既然旅顺口是如此宝地,何止日寇垂涎?1897年,沙俄军舰强占旅顺港。次年,沙俄与清政府 “旅大租借条约”,强占旅顺口达八年之久。1904年2月8日,日军舰突袭旅顺口,日俄战争爆发,1905年1月1日,日军攻下望台山炮台,俄军投降,日军重新占领旅顺口,开始了长达四十年的残酷统治,特别是曾经设在这里的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更是坏事做绝,千夫所指。
被侵略者奴役的人民过着悲惨的生活。昔日的旅顺口日俄监狱有253间狱室,总面积达26000平方米,是当时东亚地区最大的法西斯监狱,因此被称为东方的“奥斯维辛”。最令人发指的是刑场,绞刑架设置了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桶棺”。残酷的日本人将犯人绞死后,放下绞绳,人正好落入下面的木桶中,然后封盖,抬往山上埋葬,免去了火化和棺材的麻烦。据记载,仅1942年至1945年8月期间就有700多人死于绞刑,即使在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第二天,还疯狂处死这里的抗日志士。 刑场旁边展览厅里陈列着出土的桶棺,桶木已经霉化腐烂,使桶棺千穿百孔,露出里面保存完整的尸骨。那些生生的白骨在灯光下折射出寒冷的光芒,刺痛每一位参观者的内心深处。
来到这里的人们,无不义愤填膺。我一直在想,中华民族子孙在千年儒家思想熏陶下,一直与人为善,善待邻邦,是不是对待财狼我们也要善用猎枪?美国人为了告慰珍珠港遇难的同胞,在广岛和长崎扔下了两颗原子弹,数以万计的日本人化为灰烬;苏联人为了避免军国主义袭扰,占领北方四岛,拒不归还;那我们呢,我们该有什么样的行动给日本军国主义毁灭性一击呢?



一切的痛苦,所有的沧桑随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而消失。建国不久后,通过谈判,收回了旅顺口,这是近代中国通过谈判收回国土的第一例,历史将永远铭记。
位于中东铁路南支线南端的终点站旅顺火车站见证了这一切。今天的旅顺站保护很好,砖木结构,简洁明快,建筑沿铁路一字形展开,门斗、风雨棚、绿色穹顶塔楼和鱼鳞状铁皮瓦片呈现出俄罗斯风格。虽然自2004年开始不办理业务了,但是来这里的人们络绎不绝。每一个站在站台上的人们都神采飞扬,因为这里迎接了接受旅顺口的中国军队,也是在这里,骄傲的俄罗斯人回到家乡,从此,七子之一的旅顺口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大陆上再也没有外国军队驻扎,实现了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
人们为了纪念来之不易的胜利,建造了许多纪念胜利,缅怀先烈的建筑。坐落在旅顺太阳沟的“中苏友谊塔”,建于1951年,塔高22.2米,塔身为正十二边形,两层塔基用花岗岩砌,四面设有阶梯,塔身和栏杆皆用白色雪花岩雕刻,塔身基部有四块浮雕,分别为天安门、克里姆林宫、炼钢高炉、旅顺港风光和康拜因收割机,塔顶端为中苏友谊徽,塔周围是碧绿苍翠的龙柏树丛。相距不远的“胜利塔”,高45米,系1955年苏军撤离旅顺之前为纪念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及反法西斯斗争十周年而建。塔基平面为五边形,每边各有15层花岗岩台阶。塔中心主体由花岗岩砌成,内有螺旋阶梯通向塔的两层平台,塔上半部在15米高的铜质镀金塔尖上,有一棵稻穗环绕的红星,象征着胜利和友谊,塔身下部塔廊正面,镶嵌着分别用中苏两国文字镌刻的铜质铭文,塔周围环绕着松柏与花丛。
旅顺口仍然是军事要塞,但是今天它们的作用和形态变了。位于黄金山东麓的摸珠礁的清代南子弹库是清朝许多弹药库中的一座,当年储备有弹头、炸药和拉火、引信多达14种,弹药存放量1200吨。1880年,清政府开始修建旅顺港,为了增强防卫能力,在陆地和海岸线上修了许多炮台,配备了近百门火炮,在模珠礁炮台就备炮8门;二O三高地是日俄战争期间旅顺西部战线的主战场,山上仍保留着战争时期的古炮、战壕和见证历史的塔碑;位于东鸡冠山的北堡垒、松树山堡垒、望台炮台等堡垒炮台遍布山中,1997年5月修建的占地面积460平方米日俄战争陈列馆,内有各种历史照片、实物、资料300余件,展示了当年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史实。然而,这些昔日的军事要地,现在尽显和平的景象,没有驻军,没有武装,此情此景,很多人都不理解,陪同参观的人自豪又底气十足地告诉我们,现在科技进步了,不像以前那样靠简易火炮守住海疆,我们的第一艘航母就在附近海域起航,我们的潜射导弹也是从附近海域发射,我们的核潜艇也在附近值班,今天的旅顺人不可能像百年前那样受尽杀戮,现在,哪个蟊贼敢来侵犯?
“老铁山头入海深,黄海渤海自此分;西去急流如云海,南来薄雾应风生”,这首佚名诗形象地描绘了黄渤海分界线处的壮观景象。老铁山位于辽东半岛旅顺口的尖端,系长白山的余脉,她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附近的老铁山水道是我国最凶险、最涌急的水道。老铁山灯塔建在老铁山角的的悬崖峭壁上,海拔86.7米,是清廷海关于1893年修筑的,虽历经战火,仍保存完好,至今仍在为过往船只导航。从地图上看,老铁山角与山东蓬莱之间的连线即为黄、渤海两海分界线。但是实地上,黄、渤两海的浪潮不因此线而分,黄海之浪潮自东而来,渤海之波涛自西奔来,在老铁山海角附近交汇,由于力量不同,海底深度不同以及两海的水色不同(黄海海水较蓝、渤海海水略黄),形成一道 “泾渭分明”的黄渤海分界线。站在老铁山角上,可以看到分界线时而西凹,时而东凸,动态蛇曲,没有定规,似是一条银龙在飞舞,它与行走其附近的船舶构成银龙戏珠的美境,蔚为壮观。同行的一位航模爱好者告诉我,由于沿着黄渤海分界线附近许多小岛干涉大海波涛,无人机在天空上拍摄的黄渤海分界线像是银色起舞的巨龙群,世界少有。
旅顺口是国防重地,自然许多地方是不开放的。然而,半解罗衫更迷人,现在对外开放的许多景点尽显旅顺口的美色,让人流连忘返。军港公园就是旅顺口的一处美丽且有梦的地方,她是许多年轻人的心中向往的圣地。她坐落于白玉山南麓,旅顺军港北岸,与黄金山,东西鸡冠山,老虎尾隔海相望。南面对着旅顺口的主航道,西与旅顺西港相连,东临四八一O工厂和旅顺东港,北临黄河路。
同旅顺口一样,军港公园的美丽包含着沧桑。1881年秋,北洋大臣李鸿章出于巩固北方海防的考虑,选址旅顺作为北洋海军基地。自此开始,滨海的小镇,人来人往。到1890年9月建成海军基地后,在旅顺港沿岸,用山东长岛的紫色花岗岩石条修建了高3米左右防浪堤,防浪堤上有铸铁和花岗岩缆栓。现在的军港公园也是那时修筑的防浪堤一部分,当地人称为“坝沿”。日俄战争结束后,“坝沿”(即现军港公园一带)是一座批发和贩卖水产海鲜的渔码头。1945年8月22日,苏军进驻旅顺后,从旅顺火车站终点引出,沿黄河路南侧,至旅顺船坞修建了一条单轨铁路,并在铁路边经过坝沿处(军港公园现址)建仓库。1955年,苏联红军撤离旅顺时仓库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旅顺驻军管理,作为贮存水泥之用。1958年,海岸桥下入海口处木桥被拆除。1985年,在黄河路一侧砌上带有铸铁护栏的围墙,建成地面积为5839平方米的人造公园。公园内藤架遍布,绿树成荫,花团锦簇、绿草茵茵,石桌石雕错落有致,是人们游览、消夏、晨练和垂钓的好去处。
军港公园的雕塑和石刻告诉你军港(公园)的前世和今生。园中一块巨石上刻有“大连滨海国家地质公园旅顺口景区”,告诉你旅顺口的形成的自然机理和反S型老虎尾的来历;伫立在中间入口处采自旅顺老铁山的天然巨石,正面刻着郭沫若题书“旅顺口”三个大字,背面刻着旅顺口地名来历的碑文,以及公园西侧高大的“醒狮”铜雕告诉你军港(公园)的沧桑历程;公园东面入口处竖立3米多高的汉白玉石雕“军港之夜”,少女弹着吉它在动情欢唱,身后是一轮弯弯的月亮,她弹唱的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军港之夜》,她那欢快、幸福的笑脸告诉你今日旅顺口的一切。
公园海边视线极好,环望军港,美丽景色尽收眼底。南望高大的黄金山铁塔和鸡冠山灯塔清晰可见,老虎尾萌态依稀可辨,口外的蓝天与大海共一色;停泊在西港的舰艇在阳光下栩栩发光,东港内民船穿梭来往,身后是人来人往的小镇,北望远处是洁白如洗的白玉山塔。海风自远海徐徐吹来,轻轻地拂来大海的腥味,浪花自口外缓缓地向岸边堆砌,悠悠地飞出和平的歌声。
回望旅顺口,思绪万千。昨天饱经沧桑,那是难以忘却的伤痛,乌云密布,硝烟弥漫,血腥杀戮,惨不忍睹!今天繁花似锦,松柏如炬,碧海蓝天,红瓦绿树,成熟、大方、时尚和美丽。让我们记住那苦难过去,珍惜今天,让旅顺口的美丽持续万万年!

二0一六年八月草于旅顺口

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