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澳洲鸡蛋和一颗澳洲棒棒糖的来龙去脉_岁月留痕_文狐网

一个澳洲鸡蛋和一颗澳洲棒棒糖的来龙去脉

李双|20357次浏览|个人主页

       澳洲人均寿命84岁,老大爷老太太多。他们坐着电动小车,到购物中心闲逛,常常玩一整天。购物中心嘛,吃喝拉撒都方便。甚至,可以斜躺在车上小憩,流一绺弯弯的涎水,也无伤大雅。只游逛不够,还得找点正经事做吧?这种情况,华人叫作发挥余热。发挥余热?太没有前途了,越想越觉得不像句好话。
       邻里一对老夫妇,平日爱在居民区游荡,爱上大街流窜。入夏后,两人再健壮,再厚实,再阳刚,再禁得起折腾,也不敢招惹光芒万丈的红太阳了,都知趣地精准地撤进了购物中心。
       两人各驾驶一辆电动代步车,这车和别的老人车不同,特别花哨。披红挂绿不说,还插花,牵彩带,筋筋绺绺的,一点不像洋人的车,完全像中国深山里的花轿。逢节假日,那车又升了级,被收拾得猖狂,打扮得嚣张,土气十足。都不像车了,也不像花轿了,像个小舞台。老外喜欢鲜艳的色彩,如果祭出朴素的动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加以改造,估计无效。那就由他们去吧!
       家人下班回来,我聊老大爷老太太;家人聊公司里的华人小姑娘。小姑娘从墨尔本大学毕业不久,新员工。每天到了写字间,第一件事是吃简便早餐。其中的煮鸡蛋,则丢进垃圾桶。这不合常规。问,得知,和她相依为命的妈妈,要“强迫”她吃鸡蛋;已经吃了二十多年,早吃够了。直说没有用,妈妈会像个党委书记一样连续两三个小时做她的思想工作。最简单最有效最不惹妈妈生气的办法,就是丢弃!
       我知道,按墨尔本的常规规格和价格,一盒鸡蛋,12个,700克,2.50澳元,约合12.50元人民币。一个鸡蛋约0.20澳元,约合1元人民币。关键是,一个熟练的普通劳动者,一个小时的报酬是30澳元,可以买150个鸡蛋!一个鸡蛋,不算什么。
       我还知道,在澳洲的居民区里,人人都合法活着。有没有非法活着的呢?有!就是“黑民”。某一家,或某两家,有两三个“黑民”间歇性落脚。不非法活不下来。平时呢,倒还活得有点声色。新冠期间,很多人失业了,只能领取救济金。但所有救济都不覆盖“黑民”。说“‘黑民’特别穷,不敢拉屎,怕饿。”这倒言过其实。说“‘黑民’穷得只剩下脚底的地板和头顶上的天花板。”也不准确,因为“黑民”,连脚底的地板和头顶上的天花板都不是自己的。人生有两件事让人走投无路:没钱,有病。在澳洲,没钱的政府发生活费,有病的免费医疗,政府兜底。这也不包括“黑民”。没钱也许能拖,有病就拖不起了。不知道最后落个什么结局。据说“人缺钱时间长了,就慢慢地开始缺德了;缺德时间久了,就慢慢地开始有钱了。”但许多“黑民”还是没钱。可见缺钱时间长了,不一定接着缺德。平日里,除喘气外,他们很少发声。凭着低三下四人品好,减少麻烦。其中一个越南华人,正年轻,但人称老张。有一天,我问他姓名,他说:“我叫老张。”不知道是习惯了这种称呼,还是为了保密。
       以前老张偷偷摸摸打“现金工”,倒没有因为破落而破烂,日子还行。“现金工”报酬不过账,税务局或移民局查不到人;雇主提供这些“优惠”,当然工钱就低。按澳洲风格,平时人们并不存钱,“黑民”更甚。老张没有救济,总不能活活饿死啊!便常常带着五六岁的儿子,匆匆赶去教堂领免费餐;也能居住;疫情导致教堂关门,则食宿自理。反正日子过不下去了。为什么当“黑民”?就是为了移民,过上富裕的日子。但又不符合条件,没有申请资格。惨归惨,他们不但不回越南,还通过电话或网络,指导甚至指挥亲友、同学、老太太、白胡子老头,也来澳洲当“黑民”,领免费餐,打“现金工”。年轻的都忙着生孩子;高龄的不能展示雄风了,仍然老骥伏枥,帮着亲友带孩子,藏孩子。藏下来的这个孩子,熬到16岁(政策随时有调整),就能申请难民,获得合法身份,回头担保父母。任何人,若是不认命,都可能付出天大的代价,须做好勒紧裤腰带,20年不动摇的准备。唉,这类贫困人口,逢年过节,领导也不去看望慰问。愿他们“三冬暖,春不寒,天黑有灯,下雨有伞”,病了有药吃,披萨热狗不断顿,还能喝上蔬菜熬稀饭。
        我忘了老大爷老太太,由小姑娘的鸡蛋,一下想起了“黑民”老张。
        一个人嫌弃鸡蛋,丢进垃圾桶;有人却缺少鸡蛋,张着嘴巴等。最好的结局,是不让鸡蛋去垃圾桶,而进嘴巴。送一堆无用的同情,不如送一个圆润的实惠!我要做这个工作。怎么做?通过家人,把那个熟鸡蛋,拿到手里。
       不料,与老张“接头”很费事。部分居民区里,会有一两处房产长期空置,相当于“鬼屋”,房主不在澳洲,回故乡去了。有中介代为雇请清洁工人每年清洁一次。“黑民”老张们,上天饿其体肤,劳其筋骨,不降大任,只好通过什么关系,躲进这种房子里,“打游击”。既然是“打游击”,就很像游击队员,落脚地不固定,又比较保密,不好找呢!但我是送鸡蛋,不是送心灵鸡汤;于丹凭三寸不烂之舌,咬碎民心,我早领教够了。因而,老张不好找,也得找。
       可惜没有找到。也许他们,就潜伏在我去过的屋里,但不知道我的来意,有意躲避。
       这天我到购物中心,又看见了那对老夫妇。已经戴上了口罩。发现他们,不光是东游西逛,真的在发挥余热呢!那余热,除了打扮车子外,重点是送糖。只要出现小孩,手握棒棒糖的老太太,远远地就伸长了胳膊。车子徐行靠近,小孩接过糖,家长、老年夫妇,包括小孩,嘻嘻哈哈简单聊几句,才告别。老大爷不送糖,但也及时停车,关注老太太的一举一动,客套时,也插话,也微笑,告别时,也点头,也挥手。走开了,两人还会黑天鹅般回头引颈观望。如果小孩正吃得欢,老太太就把眉毛笑得弯弯的,眼睛深处暗藏年轻,满脸初春的味道;老大爷则把眼睛眯得细细的,嘴巴张大,下巴都露到口罩外面了,满脸深秋的萧瑟。一瞬间,我觉得,女人要求和男人平等,真是太傻了,因为多数情况下,女人都远比男人优秀。新冠期间,送糖有人要吗?还真有!
       老大爷老太太,一天到晚,就齐心协力合伙玩这个。这种心连心送温暖活动,有水平,有新意。这是发挥余热吗?不,是奉献炽热。
       我又想到了“黑民”老张,以及他的儿子小张。老夫妇是老居民,应该非常熟悉居民区的一二三四五啊!我依靠翻译软件,找上门去聊天,打听情况。开初不太敢直言相告,顾虑他们向移民局举报“黑民”,甚至直接加入光荣的带路党。决定先试探一下,但愿不会好心办坏事。终于绕到了老张头上。老大爷笨拙,一问三不知。但老太太机灵,简直是活档案,很有把握地揭开口罩,俯身向耳,给我提供了详细情报。而且,她说话,细节丰富生动,很有趣。疑心老太太,也有华人老妪的爱好:觑别家的门缝。呵呵呵呵,可别这样想!
       根据老太太勾勒的线路图,我一举挖掘到了老张。老张正在后院刨土豆,身边跟着一个黑人,可能是他的非洲亲戚。估计当晚就吃这个菜。他做事风风火火,和老祖宗们一样。头发一绺一绺的,饱含汗水。很久没有看到这种人了。我随口问他:“吃了没?”他踏踏实实地回答:“没吃!”没吃?!根据我几十年的经验教训,吃没吃都应该说吃了啊!饿汉不知饱汉胀,没吃就饿着吧!
老张停手了,活儿留给非洲人做。他走到水龙头边,像屙尿一样放出很细一股水,洗手。然后移动着犹豫的脚步,稍稍走近我。
       我特意变得和蔼些,和他对话。还好,三言两语,就让那个,原本每天上午滚进垃圾桶,如今傍晚时分转移到我手中的鸡蛋,挤入了老张的儿子小张的嘴里。据说小张现在隔一天或隔两天才吃上一个鸡蛋,以后每天都有了保障,真好!
       头几次,我觉得,这样做可能对不起小姑娘的妈妈。后来又想,没关系,垃圾桶“损失”一个鸡蛋,却有四个人直接得益,好事!不是吗?妈妈以为女儿吃了鸡蛋;女儿没有让妈妈失望,但也没有吃掉难吃的鸡蛋;小张每天能吃上一个鸡蛋;老张虽然没有吃,但看到儿子吃,也等于自己吃。这样一想,我就心安了。不论鸡蛋值不值钱,物尽其用,才是最合理的事!
       哎呀,文章要写完了,才想起必须补充一句:我每天送去的,不光是小姑娘抛弃的鸡蛋,还有老太太奉献的棒棒糖呢!
                                                                                                                                     

        2021年7月20日改定

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