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故事(二)_岁月留痕_文狐网

小镇故事(二)

李三三|14572次浏览|个人主页

      小镇故事从哪里讲起呢?水? 对,从水讲起!

       以前一位都市长大的同事到张艺谋的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取景地周庄游玩后,兴奋地来向我们办公室的人叙述那水乡的胜景:沿河的粉墙黛瓦, 窗前的潺潺流水, 丁香色的阳伞在石拱桥上飘过,乌蓬小船在桥洞里隐去。。。。等他讲完,我告诉他,我老家那个镇,以前就是这样的。他瞪大了眼睛说,怎么没听你说过?

       我不说,可能是我对这些都习以为常,身在其中,不以为然,觉得没什么稀奇的。现在想来,小桥流水人家,是吴风楚韵浸润的江南水乡独有的风景。随着我离家越走越远,那水流声摇橹声时不时会在我耳边响起。每个人的情感里,都镌刻着很多难以被时光磨去的东西。我从小在水边长大,对水的爱恋刻入骨髓,实在无法想象见不到水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所幸的是,我离开家乡后,每到一个新的地方生活,总能见到江河或者湖泊。这是老天对我的眷顾。

       我们的小镇,被京杭大运河江南段分成两半。另有一条小河从太湖款款走来,傍着半边城厢,在镇的东边涓涓地汇入运河。一座大桥和三座小桥把被河水隔开的地域联系起来。运河上的大桥,是一座穿越了几个朝代的拱形石桥。从桥堍到顶端的几十个台阶把过桥人带到桥顶上的平台。人们可以在这儿小憩片刻, 观赏过往的舟楫船舶。 幼年的我,从桥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 总喜欢用指尖轻轻划过桥栏上雕琢的刻画。在和运河交汇处的小河上的石桥是一座横石桥,直接用大石条架在河岸两边的石墩上筑成,桥宽可容四人同时通过。小河汇入大运河前拐了90度,在与运河平行的河道上,还有一处石桥称作南小桥,是我每天上学的必经之路。另一座桥比较偏,在镇的西边,是出镇的必经之路。

       小镇被运河一分为二。桥北称之为上塘,桥南称之为下塘。我家住在下塘名叫"大街"的街上,相当长一段时间,大街一直是小镇上最繁忙的商业街。大街的北端是大运河,南端连着清澈见底的小河,那时的商品几乎都是靠船舶运输。大街两头连水靠着码头,当仁不让地成为小镇商业中心。

       我家离大运河很近,从二楼窗台就可望见河面。住河边的人,出门免不了走水路。在我小时候,小镇上的轮船码头就在大街的尽头,买票和候船的地方,是以前一工商地主人家的房子,解放后被没收,改为轮船码头。沿河的露天部分,有一个很大的顶棚,可遮阳避雨,免得下雨天旅客上船被淋湿。更早的轮船是什么样子的不清楚,我记事时的轮船就是一艘比较大的机动船,上面有顶,两边是很长的两排窗,上了船下几个台阶,走到船肚子里,靠窗的位置窗外就是甲板,假如有人走过,两只脚就在眼前晃动,仅仅隔了一层玻璃。

       轮船行在运河上,有他们的船语。过桥了,靠岸了,都会拉笛。一长两短,或两长一短,不同的长短组合,代表了不同的意思。我家有家人或亲戚坐轮船,买好票后不用去码头等,在家中听得轮船笛声,知道轮船到了,快靠岸了,出门排队上船,时间正好。运河拓宽后,轮船码头搬走了,轮船也变成了双层的,坐在上层可以看风景。但自那以后,我好像再也没有坐过轮船。现在还有没有,我不得而知。

       大运河里通行船只很多,大多数都是搞运输的,终日来来往往,一片繁忙。除运输船只外,还有各类捕鱼的船,我们方言称之为"网船"。这些船从哪里来的,我至今都不清楚,据说他们主要生活在湖区。作业时,一人在船尾摇橹掌握船的方向,一人站在船头撒网,网甩出去的时候在空中撒开,落入水中,网收紧后拖上船,就见鱼在网中蹦跶。

       夏天还有捞河蚬的小船,船上烧着一锅水,捞上来的小蚬子倒进开水一烫,蚬壳张开,把蚬肉淘出来,蚬壳丢回河里。这种蚬肉炒蔬非常鲜美,经常是岸上的居民直接向船上人买蚬肉,不称斤两,就眼睛看多少,成交后一手交钱一手拿货。还有一种更小的船,一人划着,船上站满了一种称之为"水老乌"的鸟类(学名叫鸬鹚),这种鸟是经过训练的,会扎进水里抓鱼,出水后把叼到的鱼吐到船舱里或送到渔民手上。

       镇上的商品,几乎都是由船只运送的。运商品的船都是手摇的,船靠岸后有搬运工把货物搬上岸。做搬运不仅仅要有力气,还要有很好的平衡感。上下船只的唯一通道就是船和岸间架着的一条板,称之为跳板。一些人轻装走过那跳板都不能自持,搬运工却能挑着重物健步如入平地。

       解放后商店公私合营归入集体,运输船和搬运工都成立了合作社。我有一同学父母就是船民,他们终年生活在船上,船就是他们的家。船民的后代在岸上读书,住运输合作社的集体宿舍,吃集体食堂。他们家的船什么时候从镇上经过,领导会提前通知他们,他们有机会去和父母会面。我曾跟着同学去她家的船上玩过,生活区干干净净的,烧饭用的是煤炉,船尾有一筐蜂窝煤,最令我惊讶的是船上还有一台缝纫机。

       运河边另一道风景线是纤夫。船逆流而行时,光靠摇橹撑篙动力不够,需有人在岸上拉纤。纤夫的道在上塘河边,拱形石桥桥洞里也有纤夫的过道。黄梅天水位上涨,桥洞的水流湍急,经过的单个船只靠自身的力量根本无法让船驶过桥洞,这时所有船只上的所有人都会合力把第一只船拉过桥,再把第二只拉过去......直至所有船都穿过桥洞。这是一种不成文的合作协定,经过的路人有时也会加入帮忙。

       在河水受污染之前,镇上的居民大多数都饮用河水,少量用井水。一般家庭淘米洗菜洗衣服,都就近去河里。河边有很多"河滩",就是用长石条铺成的石阶,一级一级延伸到河里。所用的淘米的篓子以及拎菜的篮子都是竹编的,拎着去河边,洗干净后拎回来,回到家水基本上沥干了。衣服都是先在家中用肥皂或肥皂粉洗过,到河中去清,方言叫"过衣裳",过衣裳时会带一根棒锤,把衣服放在石条上打,把脏水挤出来,再放到水中清洗,来回两三遍,衣服就洗干净了。棒槌一般是密度较高的木头制成的,女儿出嫁时的嫁妆中,就有一根棒锤。

       夏天大人小孩可在河里游泳,水性好一点的,会"吊船",就是扒着船自己不用费劲游,跟着船在水中飘到很远,然后再反方向吊船回来。有些孩子会爬上船去玩,胆子大些的若发现船上装的是吃物比如西瓜等,还会偷吃,被船主发现后逃走,如何惊险,回来后讲得津津乐道。

       七十年代初运河拓宽后,小镇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加之一开始没有环保意识,河水大面积被污染。镇上安装了自来水,去河边洗衣洗菜聊天八卦的场景从此绝迹。随着科技的发展,原本手摇船只上都安装了柴油机作为动力,运输船只逐步被一艘动力船拖着长长的船队取代,拉纤的纤道不复存在。河水被污染后,鱼虾少了很多,那些抓鱼捞蚬的船只也不见了。小镇的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公路的建成,商业中心远离了河道,小镇人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有幸成为小镇原生状态的最后一代见证人之一。

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