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题材重大而且别致的作品_文学漫笔_文狐网

一部题材重大而且别致的作品

白描|16776次浏览|个人主页

 

----读谢耀德长篇小说《荒原之恋》
 

       《荒原之恋》这部作品,很欣喜,读起来很顺畅,也很好读。这个题材很重大而且别致,我觉得仅用重大还不足以表达我对这部小说的感觉,而且非常别致。在我的阅读经验里,类似如此重大的工业题材和非常鲜活的人物命运复杂的经历结合在一起的作品是少有的,这部作品是非常鲜明的。工厂题材、工矿题材、工业题材,在我们中国当代文学的写作经验当中,迄今没有太经典的作品,或者近似经典的作品。我们中国是农业大国,我们中国作家有着深厚的乡村题材写作经验,乡村题材写作出现了许多的名作、力作、巨著。但是,工厂题材、工矿题材、工业题材,迄今能够进入经典行列的很少。这里面有些客观情况,乡村总是鲜活的,日落日出,田园风光,大自然的气息,农村独特的习俗,人物性格的丰富性,为写作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更何况,中国作家大部分出身于乡村。但是,工厂题材、工矿题材、工业题材,写起来就有局限性。工业社会有五大特点,标准化是第一特点。在标准化的工业社会里,工厂千篇一律,同一时间上班,同一时间下班,同一时间吃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写作如何出彩确实有难度。处理不好,老是工厂那种格式化的生活,冷冰冰的机器,冷冰冰的产品,一个工厂和另一个工厂几乎一样,厂、车间、班组,大同小异。但这部作品,作家的视野非常开阔,他甚至没有直接从石油开发史这个地方来切入,来写它,他首先关注的是人物的命运,由写人开始,李长庚在西伯利亚伐木场的奇遇,他的冒险经历,由此结识爱莲一家人,从他们的爱情和逃亡生涯写起,回国以后参加大的生产建设。他定了一个调子,他不是要宏大叙述,直接写中国石油的发展史,他首先关注的是人,目光的焦点是人物的命运,从人物命运和情爱传奇入手,将它们混入中国石油发展史当中,由小及大,由此及彼,读起来生动、鲜活、好看,这是我的第一个突出的感觉,也是这部作品别开生面的一个方面。
       第二方面,我在读的时候,老在琢磨谢耀德这个作家,他年龄不大,五六十年代的事情他都没有经历过。固然,俄罗斯族是新疆的十三个世居民族之一,俄罗斯族与中国人结婚的不少,我的一位朋友是新疆大学教授,他的女儿就嫁给了中国人,后来举家迁移到澳大利亚。在新疆的一些地方,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夫妇。但是,作为1969年出生的青年作家谢耀德,写他们的生活、写他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写他们的家庭、生活习惯等等一些细节,不隔。这是一个作家的能耐。他能把很遥远很陌生的东西,有些可能是查阅资料走访了解的东西,他能把这些材料和遥远的东西化为亲历的东西一样,写得那么真切,有些地方写得很到位,真实可信,这就是作家的一种才能,他能够进入到这么一个情景里去写出来。五十多年的跨度,从两个人的爱情,一家人的故事,从这么一家人辐射到周边一些人,特别辐射到油矿上去。我感觉到,对一家人的了解,对人物命运走向捏一把汗提心吊胆当中,我们也领略了中国石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草创发展到今天的艰难的发展历程,了解到这么一个过程,这么一段历史,这是谢耀德成功的地方。
       这部小说很好读,要是拍成电视剧是个很好的题材,西部、石油、不同民族、情爱、传奇、生死,它折射社会的面非常的大,包括苏联解体,人物命运随着这一切的变化,好看的元素都有。因此说,这是一部有价值的长篇小说,特别是在近些年的石油题材创作中,尤其难得。

       注:作者白描,系鲁迅文学院原常务副院长、作家、著名评论家。

评论信息